工业经济赶超发展指导方案
时间:2022-05-13 10:27:00
导语:工业经济赶超发展指导方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为努力推进全市工业经济赶超发展,力争通过两年左右的努力,实现全市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在全省排名第一,且工业总产值超出全省第二名800—1000亿元的目标,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发展现状
2011年,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36.6亿元,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365.2亿元,同比增长23.4%。全市工业投资完成560亿元,同比增长109%。但我市工业经济仍存在总量偏小、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从西部省会城市看,我市工业经济在西部十个省会城市中排名倒数第三;从全省看,我市工业增加值总量仅列第二位。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市工业发展所具备的许多有利条件:一是国发[2012]2号文、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黔中经济区建设带来巨大的发展新机遇;二是工业强省战略突显的“火车头”、“发动机”作用,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三是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为产业集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四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突破和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为我市结构调整带来新机遇;五是广大工业战线干部职工团结一致、奋发向上的精神高涨。
二、赶超思路
以“坚持走科学发展路,加快建生态文明市”为统领,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按照一切有利于增量培育、有利于存量挖潜的原则,以“抓增量、达产能、挖存量、提增速”为重点,切实调动和发挥市级各部门、各区(市、县)的主观能动性,摒弃惯性思维,有效解决机制、体制、作风、效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高效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生产要素配置、工业园区建设、重点产业招商、工业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和大企业(集团)、高成长型企业培育等工作,确保赶超目标的实现。
三、赶超目标和路径
(一)赶超目标:确保到2013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全省排名第一,且工业总产值超出全省第二名800-1000亿元,在西部省会城市中排名上升1位。为此,确保2012年工业总产值完成1915亿元,工业增加值500亿元,工业投资完成770亿元(详见附表1);确保2013年工业总产值完成2600亿元,工业增加值650亿元,工业投资完成1000亿元。
(二)赶超路径:主要从工业产业园区建设、工业项目新增、企业存量挖潜等三个方面进行卓有成效的努力,确保赶超目标的实现。
1、工业项目新增:2012年拟通过项目新增工业总产值317亿元(其中:1000万元以上项目新增工业总产值297亿元)(详见附表2、3),2013年拟通过项目新增工业总产值669亿元(其中:1000万元以上项目新增工业总产值639亿元)(详见附表3、4、5)。
2、企业存量挖潜:现有规模以上企业进行存量挖掘在2012年预计可新增工业总产值100亿元(详见附表6)。
3、产业结构调整:努力促成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LED产业、特色食品等增加值率高的项目建成投产,提升我市工业经济综合增加值率。大力发展铝、磷精深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拓展产业幅,新建的铝、磷等资源型项目,资源就地转化率必须达到100%,2013年原有企业资源就地转化率达到80%以上,力争到2015年资源就地转化率达到100%。
四、重点工作
(一)强力推进重点工业项目建设
加快推进首钢贵钢新特材料循环经济基地、轮胎异地技改项目、奇瑞客车项目等191个重点在建项目建设,2012年必须确保113个1000万元以上项目建成投产,2013年必须确保207个1000万元以上项目建成投产(详见附表3、4、5)。
1、加快手续办理一切为了项目、一切服务于项目,强化“赶、超”意识,敢于担当,主动服务,尽量缩短各项手续的办理时间,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项目核准、备案手续原则上在资料齐全的情况下3个有效工作日内必须办结;林业手续原则在资料齐全的情况下9工作日内完成市级审核,并协调上级主管部门审批;规划、环评、建设等手续原则在资料齐全的情况下15个有效工作日内必须办结。
2、保障土地供应为确保重点工业项目稳步推进,对目前拟建的工业项目用地选址必须符合《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对工业项目用地涉及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按照项目建设时序合理安排,做到应保尽保。据初步预测,2012年重点工业项目需用地2000公顷,2013年重点工业项目需用地2500公顷。
3、加快征地拆迁加强协调服务,超前做好拆迁安置工作,坚决杜绝一切堵工挡工现象。原则上获得项目用地手续后,项目所在区(市、县)政府必须在2个月之内限期完成项目用地的征地拆迁工作。
(二)加强生产要素统筹调度
及时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和具体问题,实行“一企一策”的培育方式,制订实施个性化的支持措施,为企业做强做大提供精细化服务。
1、保障电力供应。2012年电网力争供电量在2011年供电量基础上增加10%左右,最大供电负荷达466.3万kW,2013年力争供电量在2012年供电量基础上增加11%左右,最大供电负荷达532.1万kW,“十二五”期间确保新增变电容量13392MVA;加快推进华电塘寨发电有限公司一期2×60万千瓦机组投产,促进其二期4×35万千瓦机组(主要用于电力直供)开工建设,使我市火电装机容量在240万千瓦左右;积极推进煤电铝、煤电磷、煤电钢、煤电化等四个一体化发展,大力推动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电力直供试点工作,加强发电与用电产业配套,形成相互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构建—白云(高新)-修文—息烽—开阳电力直供网,力争2013年电力直供实现实质性供电。
2、保障煤炭供应。要加快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企业关停兼并重组,稳定煤炭生产政策,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尽量提升煤炭产能,2012年确保实现300万吨/年的产能,2013年确保实现400万吨/年的产能。要加大协调力度,促使建设煤矿尽早进入矿井联合试生产、联合试运转煤矿尽快形成合法产能。要协调好电厂、各区(县、市)政府及煤矿生产企业间的关系,协调好电煤供应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协调好煤矿复产(工)验收和外购电煤的关系,协调做好生产、生活用煤的供应。加强区域协调,在黔中经济区域内,积极探索建立煤炭利用行政区域间的利益分配机制,实现利益共享、长久合作,着力打造-织金-黔西电力生产与煤及煤化工、铝及铝加工产业金三角煤炭基地。
3、全力保障运输。进一步加快建设清(镇)织(金)铁路,并建设塘寨电厂铁路支线和中铝分公司铝工业项目铁路支线。加快久长至永温货运铁路支线、开磷集团小寨坝铁路货场改扩建及林-新铁路建设。推进清(镇)黔(西)高速公路和息(烽)金(沙)二级公路建设。建成一批大型物流中心。
4、积极开拓市场。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大型商贸活动,提高和扩大我市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帮助企业积极开拓市场,组织企业走出去,做好本地企业与外地企业产品配套。编制市名优产品推荐目录,积极推动市重点项目同市内工业产品的对接,积极向本市大型工程、基建项目推荐使用我市工业产品,政府采购、投资项目要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用我市自主创新工业产品。定期组织开展市内产品对接活动,重点围绕磷煤化工、铝及铝加工、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等领域,组织上下游企业进行产品供需衔接,推动重点企业同配套企业建立稳定的供销关系。力争3年内优势产品本地配套率达到70%以上。
(三)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紧紧围绕“资源”向产业集中、“项目”向工业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的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市促进工业园区建设的十条政策措施》,加速打造工业发展平台。
1、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按照一类园区实现“八通一平”、二类园区实现“六通一平”的目标,加快推进十大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确保2013年基本建成十大工业园区。2012年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必须达230亿元以上,建成标准厂房90万平方米,建成园区清洁能源集中供能管道371公里,集中供能站12座;建成开阳、、息烽等园区集中供水管网121公里。
2、加快实现产业集聚。要严格执行园区产业规划,加快园区产业培育,新建工业项目必须入园发展,同类产业必须进入同一园区,实现关联产业集聚发展。要加快示范基地建设,力争将十大工业园区建成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其中4个达到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标准。
(四)狠抓重点产业招商
继续强化我市重点产业招商工作,调整充实六大重点产业招商组和港澳招商组工作人员。充分调动重点产业招商组招商积极性,建立严格的考核激励机制。依托全市资源优势,紧紧抓住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等目标区域的产业转移的契机,进一步招引名企、名牌到我市“落地生根”,积极引进投资额大、拉动面宽、配套节点多、市场拓展强、发展前景好的项目。同时,依托现有大中型企业,充分发挥其招商载体的能动作用,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竞争力。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鼓励企业引进优势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确保2012年重点产业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00亿元以上(详见附表7)。
(五)加快工业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十二五”期间是我市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经初步估算,五年时间我市工业累计投入将达到3000亿元,同时企业正常运行年均需流动资金300亿元以上。为此,在国家货币政策趋紧的情况下,要按照做大做强我市工业金融的理念,进一步加大基金公司、担保公司、小贷公司等民间金融机构引导力度,力争通过一至两年左右的时间,建立完善我市的工业金融体系,积聚社会资本,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切实解决融资难题。
1、积极推进企业上市。坚持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证券市场化,积极引导和助推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切实为上市企业解决好税收、财务、土地等遗留问题,以资本市场促进我市产业(链)的整合提升。
2、组建产业发展基金。创新财政资金的融资功能,集聚社会资本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为企业提供包括股权投资、债权投资、短期拆借、票据融资等全方位金融服务。
3、建立紧密担保、小贷联盟。充分发挥市担保行业协会和小额贷款行业协会的作用,引导融资性担保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形成紧密联保联贷联盟,适时组建多元化股份参与的市融资性担保集团公司和市小额贷款集团公司,以此促进银行业金融创新。对全市现有担保公司加强监管,引导担保公司加大对工业企业的融资服务。
4、加大与银行或投资机构的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银行信贷模式和投资模式,抢抓银行信贷向实体经济倾斜的机遇,探索多种形式的银、政、企合作。
5、多渠道筹措资金。结合《关于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和西部大开发政策,大力争取国家和省的资金支持,力求有更多的工业项目列入国家和省重点项目范围。
(六)加大大企业(集团)和高成长型企业培育
紧紧抓住我市六大产业的龙头、骨干企业,围绕其产品拓展和项目建设,切实搞好产业链配套和生产要素配置,全力抓好生产经营外部环境建设,提供优质服务。继续实施十大重点工业企业、十大药业企业、十大重点工业项目、十大民营企业等“四个十大”重点扶持工程。
从2012年起,每年确定50户高成长型企业给予重点培育,在产品推广、技术创新、融资服务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服务,使之不断进入大企业(集团)培育梯次。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对工业经济赶超行动的组织协调,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市工业经济发展赶超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对工业经济赶超相关工作的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工业和信息化委,负责日常事务。各区(市、县)、市直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赶超行动的第一责任人,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努力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强化政策落实。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抓好《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振兴工业经济若干政策的意见》和《市工业经济赶超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筑府发〔2012〕号)文件的贯彻落实,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发展软环境,激励企业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责任意识、赶超意识。
(三)强化目标考核。将工业经济赶超计划纳入各区(市、县)、市直相关部门的目标考核。各相关单位必须对照目标任务认真抓好落实,确保按进度完成目标任务。
(四)加强协调服务。定期召开工业经济赶超行动协调会,通报有关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圆满完成工业经济的赶超目标。鼓励机关干部到企业进行帮扶,加强党政机关与企业的沟通与联系,特别是解决好企业自身生产经营外的生产要素保障问题。从2012年起,工业系统实施干部挂帮企业服务工程,分别从市级和区(市、县)级机关中抽调干部挂帮企业。
- 上一篇:加强和改进证券管理意见
- 下一篇:工信委党建工作总结及工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