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药监局风险防控指导方案
时间:2022-05-02 06:57:00
导语:食药监局风险防控指导方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计划》,进一步构建具有我市食品药品监管特色的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切实提高依法行政、市场监管和服务经济发展的水平,根据市委办、市府办《关于全面开展岗位廉政风险防范工作的通知》和省局党组《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暂行办法》的精神,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规范、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为核心,突出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这条主线,积极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廉政风险意识,充分认识廉政风险的客观存在性与现实危害性,有效构建岗位廉政风险防控体系长效机制,全面推动反腐倡廉建设的深入开展,促进我市医药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二)目标要求
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坚持以廉政风险排查为基础,以积极防范为核心,以强化管理为手段,按照突出重点、分布实施、扎实推进、务求实效的总体要求,全面排查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可能引发廉政风险的问题,通过评估风险等级、梳理权力清单、规范权力运行、建立预警系统、完善相关制度等,建立起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的系统化、标准化、程序化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力争到2012年初步建立起覆盖食品药品监管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
二、主要内容和实施范围
(一)主要内容
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是指通过查找具有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认证发证、监督检查和人、财、物管理权限等重点岗位存在可能影响廉政建设、酿成腐败问题的“风险点”,形成标准化、规范化、操作性强的处置措施,从而达到有效控制和化解岗位廉政风险的目的。重点围绕权力运行和监督制约,紧密结合各处室的行政、业务工作,通过计划查找、风险定级、措施防控、评估优化“四个阶段”,查找思想道德、岗位职责、制度机制、社会环境等“四类廉政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对岗位廉政风险进行科学化、系统化防控管理。
岗位风险分布范围和主要表现形式:
1、行政许可类。在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等相关产品和餐饮服务的行政许可过程中,违反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等相关规定。
(1)违法设定行政许可。无法定依据擅自设定行政许可。
(2)收受索要好处。在实施行政许可过程中利用职权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
(3)乱收费。在许可证办理过程中不依法公布收费标准、违反标准收费,或巧立名目收取其他费用。
(4)违反程序。违反法定程序或工作流程,或随意简化审批手续,导致不应许可的给予许可;超出法定(或承诺)时限实施行政许可。
(5)行政干预。在申报资料不齐全、不规范、不符合法定形式和要求的情况下,因行政干预给予通过审查或予以发证。
(6)资料档案管理不力。对企业申报资料档案管理不善,造成资料档案资料缺失或损坏,或违法泄露申请人商业或技术秘密。
(7)不作为。应当依法受理行政许可申请而拒绝受理,对受理或不予受理的行政许可申请不发给书面凭证。
2、行政处罚类。执法办案人员在行政处罚过程中,违反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等相关规定。
(1)超越权限。超出监管职责范围,无法定依据实施行政处罚。
(2)滥用自由裁量权。不严格执行案件处罚裁量权标准,随意加大或减少处罚额度。
(3)办假案、人情案。利用捏造证据的手段办假案;基于人情原因或收受请托人好处办人情案。
(4)案件证据不足。在案件调查取证环节中,未坚持证据穷尽原则或未按照规定取证,遗漏主要证据。
(5)不遵守办案纪律。向当事人泄露案情,或在办案过程中索取、收受当事人的好处,充当“保护伞”等。
(6)行政不作为。对投诉举报案件未在规定时间内回复。
(7)案件查办内部运行不规范。未严格执行案件线索受理、登记、呈报、初核等案件办理流程。
3、监督检查类。在监管过程中,违反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等相关规定。
(1)不认真履行监管责任,对职责范围内的监管区域、监管对象监管不到位,造成不良后果。
(2)食品药品抽样覆盖面未达标,未按上级要求抽样。
(3)对投诉举报不作为,或在处理申诉、调解纠纷过程中因收受好处等原因显失公正。
(4)对监管中发现的该立案的案源线索不登记、不上报、不移送稽查部门核查处理。
(5)当事人要求回避而未回避,或应当主动回避而未提出、未回避。
(6)监督检查不按规定做好现场检查记录。
4、人事教育管理类。在人事教育管理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等相关规定。
(1)干部考察、任免,违反《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规定,不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2)违反有关人事档案管理规定,擅自改动原始档案材料,人事档案材料转递丢失或泄密。
(3)违反人事纪律,擅自泄露、传播、扩散干部人事推荐、考察、任免等相关信息,私下许诺职务晋升、评先评优等。
(4)不严格执行关于出国(境)考察有关制度,或工作中出现失误。
(5)年度考核不严谨、不细致,等级确定不正确、档案材料不准确。
(6)强制企业或个人加入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组织,以协会、学会名义向会员或行政管理相对人乱收费、乱摊派。
5、财务资产管理类。在财务资产管理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等相关规定。
(1)不认真执行财务制度,设置帐薄、科目混乱,记载不实。
(2)收费不开票据、多收费少开票、截留挪用规费会费,或在资金补助、结对扶贫中收受好处。
(3)购置大额仪器、设备、办公用品等,未按规定实行公开招标。
(4)分配资产时,不按实际需要进行分配,受人情因素干扰或收受好处,违反规定分配。
(5)在公费接待、外出考察等工作中,执行相关制度不严格。
6、综合事务管理类。在机关内部事务管理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等相关规定。
(1)机关办公楼修缮、维修,以及信息化建设、办公用品购置不严格执行预决算制度,违规操作。
(2)违反印章、介绍信使用管理规定。
(3)车辆管理不严,公车私用或违反公车管理相关规定。
(4)档案资料归档立卷不及时、不准确,档案和收文管理不规范。
(二)实施范围和对象
岗位廉政风险防控的实施范围和对象包括局机关各处室(支队)和全体干部职工。市局直属单位及系统各单位可参照执行。
三、方法步骤
(一)风险查找阶段。主要任务是制定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计划,进行宣传发动,查找风险点,保证廉政风险查准、查全、查深,建立岗位廉政风险信息档案库。
1、宣传发动。广泛宣传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主要精神和基本内容,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廉政风险意识,进一步认识到廉政风险的客观存在性与现实危害性,自觉参与到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中来,让广大干部职工真正意识到廉政风险的客观存在性与现实危害性,熟悉工作内容,明确工作要求,重点掌握查找风险点的原则和方法。
2、查找风险点。围绕权力运行和监督制约,突出个人岗位(包括领导岗位、中层岗位、一般岗位“三个层次”)和处室岗位,采取自我查找为主,互相帮查、领导点题和组织评查为辅的方法找出廉政风险点,结合纪检监察、财务审计、执法检查、干部考察等监督渠道和手段搜集廉政风险点。
岗位风险类别:
(1)个人岗位:一是领导岗位风险。局领导干部重点查找自身在“三重一大”,即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存在或潜在的廉政风险及表现形式;二是中层岗位风险。各处室(支队)负责人重点查找自身在行使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认证发证、监督检查、人事教育管理、财务资产管理、综合事务管理以及行使自由裁量权等权限方面存在或潜在的廉政风险及表现形式;三是一般岗位风险。对照岗位职责和工作制度,重点查找在从事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认证发证、监督检查、人事教育管理、财务资产管理、综合事务管理等具体操作流程中存在或潜在的廉政风险及表现形式。
(2)处室岗位:各处室(支队)对照职责定位和行使的权力,结合人、财、物等行政管理事项和监管执法事项,查找在本业务工作流程、制度机制等方面存在或潜在的廉政风险及表现形式。
(二)风险定级阶段。主要工作任务:对每个岗位查找出来易产生廉政风险的可能性进行甄别、筛选、评估,报领导小组审核后,最终确定廉政风险等级。根据风险的大小、危害程度和可能发生频率,岗位廉政风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1、个人岗位廉政风险:划分为三个等级。一级廉政风险岗位,是指局领导班子成员岗位,以及行使处室(支队)负责人职权、具有具体事项决断权的中层岗位。二级廉政风险岗位,是指直接行使部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认证发证、监督检查及干部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物资采购供应等重要职责的岗位。三级廉政风险岗位,是指基本不承担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监督检查及认证发证职责,较少或基本不掌握人、财、物管理权限的岗位。
2、处室廉政风险:划分为两个等级。一级廉政风险处室:主要是指拥有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监督检查、认证发证职责的处室和实际履行人事教育管理、财务资产管理等重要内部职能的处室。二级廉政风险处室:是指与行使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监督检查、认证发证、人事教育管理、财务资产管理职能有关联或者部分行使相关职能的处室。
(三)实施防控阶段。主要任务是根据排查出的廉政风险点制定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健全防控模式,按照“风险查到点、制度建到岗、责任落到人”要求,形成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环环相扣的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1、防控措施的分级管理。一级风险主要采取建立制度、重点督查,由局领导(或分管领导)、纪检监察部门、风险所在处室负责人分级负责实施防控;二级风险主要采取完善制度、定期检查,由风险所在处室负责人、纪检监察部门共同负责实施防控;三级风险主要采取落实制度、适时提醒,由风险所在处室负责人实施防控。
2、防控措施的主要任务。
(1)建立岗位廉政风险信息库。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廉政风险信息档案库,对风险点予以登记汇总,并实行集中管理。
(2)明确风险自我防范责任。签订廉政风险防控承诺书,明确岗位廉政风险,落实自我防控措施和防范责任。
(3)编制岗位权力运行流程图。根据岗位职责,针对查找出有可能发生廉政风险的行政、业务事项,按照事项运行流程,明晰各风险点,界定岗位权限,编制成直观、形象的图表,实现对权力运行和廉政风险表现形态的全方位掌控。
(4)强化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整合和完善各类规章制度,使监督制约机制延伸到行政、业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形成以岗位廉政风险为点、以事项流程为线、以制度为面的防控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共性防控机制。完善党委议事和重大事项决策、政务公开和岗位责任考核等制度。研究建立完善重大过错责任追究制。
二是建立健全个性防控机制。主要是根据监管职能和行政工作重点,建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和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经营质量管理方面的制度规范;完善药品(医疗器械)行政监督、技术监督标准及质量监管、依法查处等方面的制度规范;强化人事教育管理、财务资产管理、党纪党风和廉洁自律等方面的制度规范。
三是建立健全廉政风险分析机制。掌握廉政风险发生、演变的表现形式和内在规律,分析廉政风险可能发生的环节,及时发现廉政隐患。
(四)评估优化阶段。主要任务是对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及运行的质量、效果等进行评估考核,根据评估情况对岗位廉政风险防范机制作进一步优化。
1、评估内容。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评估内容包括:组织领导、风险查找、措施防控、优化推进及取得成效等内容。
2、评估办法。在各处室自评的基础上,驻市局纪检组监察室组织评估,评估工作可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的检查考核一并进行,评估结果纳入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内容。
3、循序推进。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通过年度评估,总结工作经验,查漏补缺,不断优化,确保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循序推进。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周密组织。为切实加强对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领导,成立市局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党组成员、驻局纪检组组长任副组长,各处室(支队)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驻局纪检组组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设在纪检监察室,具体负责对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组织、协调、实施。
(二)强化管理,明确责任。局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带头查找岗位廉政风险,带头制定和落实防控措施,带头抓好自身和管辖范围内的岗位廉政风险防工作,确保预防腐败各项要求具体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人员。各处室负责人要亲自抓,其他干部要积极参与,从而在全局形成一个上下互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
(三)注重创新,务求实效。开展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要坚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做到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相结合、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坚持在局党组的统一领导下,做到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与构建惩防体系建设相结合,正确处理好惩治与预防的关系,确保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取得实效。
- 上一篇:物价局进村入企工作意见
- 下一篇:乡镇卫生系统上划县级管理工作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