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应对处理预案
时间:2022-04-06 05:44:00
导语: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应对处理预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总则
1.1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推进应急处置工作的法制化科学化制度化建设,提高处置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降低事件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切实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构建和谐平安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信访条例》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涉及暴乱动乱或严重骚乱的应对工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的有关规定办理。大规模群体性事件主要包括下列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扰乱社会治安秩序的群体性行为,以及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群体性行为:
(1)聚众冲击围堵党政机关要害部门重要场所等重要警卫目标的;
(2)聚众堵塞干线公路及重要交通枢纽的;
(3)聚众阻挠重点工程建设施工的;
(4)聚众哄抢国家仓库重点工程物资的;
(5)罢工罢课,违法聚众上访请愿,非法集会游行等引起跨地区跨行业连锁反应的;
(6)影响社会稳定的非法宗教活动;
(7)严重影响民族团结的大规模事件;
(8)造成较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械斗及打砸抢烧事件;
(9)重大文体商贸活动中发生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
(10)敌对势力和等邪教组织策划的大规模非法聚集活动;
(11)其他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活动或行为。
1.4工作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统一领导下,镇人民政府对镇内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工作负总责。具体处置过程中,坚持“分级响应条块结合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岗位责任制,明确指挥员及其权限.
(2)预防为主,化解矛盾。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充分考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取得群众理解和支持的基础上制定和出台政策措施,加强并规范信访工作,从源头上防止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发生。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和社会稳定的预警工作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将事件控制在萌芽阶段控制在基层,及时消除诱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各种因素。
(3)依法处置,防止激化。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处置,自觉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政策的严肃性。要注意工作方法和策略,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宣传协商调解等方法处置群体性事件,慎用警力慎用强制措施慎用武器警械,加强对群众的说服教育,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矛盾,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对发生暴力行为或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事件,要及时果断采取措施,坚决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尽快平息事态。
(4)快速反应,相互配合。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发生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严格落实应急处置工作责任制。各单位要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并确保信息收集情况报告指挥处置等各环节的紧密衔接,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事态;应切实加强沟通和交流,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5)加强教育,正确引导。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要将法制宣传教育疏导工作贯穿整个过程。要通过现场广播印发通告等方式,广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教育群众遵守法律法规,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通过合法正当渠道和方式反映问题。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镇处置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2.1.1成立镇处置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镇应急领导小组),为全镇特别重大重大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指挥机构。镇应急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根据县应急指挥部的指令,统一组织指挥镇内发生的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确定相关部门的职责及具体分工;研究制订事件处置措施,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实施,并加强监督;研究制订信息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并向县政府提出相关建议;完成县政府县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重大事项;向县应急指挥部提出结束群体性事件应急状态的建议等。
2.1.2镇应急领导小组组成
2.1.3办事机构
镇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综治办公室,作为日常办事机构,由陈小华担任办公室主任,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应急信息的接受核实处理传递通报报告,及时传达和执行应急指挥部的各项决策和指令,检查和报告应急领导小组应急指示的执行情况。
(2)负责与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现场应急组织保持联系。
(3)协调组织群体性事件原因调查和快速评估,了解汇总应急工作情况。
(4)负责处理应急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办理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事项。
(5)办理应急状态终止后决定的有关事宜。
2.2现场应急领导小组
群体性事件发生后,在事发地成立现场应急领导小组,由镇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对于跨行政区域的群体性事件,由上级人民政府根据情况指定现场应急指挥部的设置地及负责人。
现场应急指挥部的主要职责是:
(1)做好事件处置前的工作部署,下达现场处置指令。
(2)具体组织实施现场处置工作,依据现场情况,正确指挥各有关单位进行处置,协调和落实现场处置中的具体工作事宜。
(3)组织机动力量及装备物资,做好应急和增援的行动准备。
(4)负责组织对人财物和机密档案等及时采取抢救保护转移疏散和撤离等有效措施。
(5)全面掌握事态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及相关情况,及时向上级指挥机构报告,提出具体处置意见,为决策提供依据。
(6)根据上级应急指挥机构的指示,组织现场善后处理,安排处置力量有序撤出,并组织好现场清理和保护。
(7)负责现场处置工作全过程的总结报告。
3预防预警机制
3.1预防及预警信息收集
3.1.1镇政府各有关单位要制订针对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有效的预防预警和处置措施,建立高效灵敏的情报信息网络,加强对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掌握和研判,逐步形成完善的预警工作机制。对可能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信息,特别是苗头性信息进行全面评估和预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要特别强化情报信息工作,扩大信息收集的范围,增强信息分析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信息传报的效率,报送信息必须及时客观全面准确,不得瞒报谎报缓报。
3.1.2预警信息
(1)出现不稳定事端和群体性事件苗头,但尚处在酝酿过程中的。
(2)聚集上访尚未发生堵门堵路拦截车辆围攻殴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严重影响交通治安秩序或党政机关工作秩序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
(3)发生在单位内部的表达共同意愿的聚集事件,尚未发生行凶伤人扣押有关人员或打砸抢烧等违法行为的。
(4)其他由人民内部矛盾引起的尚未出现过激行为可以由有关主管部门现场开展工作化解矛盾的群体性行为。
3.1.3信息报送
各单位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或报警信息,立即报告镇政府,必要时可越级上报。特别重大群体性事件信息应在2小时内上报县人民政府。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报告单位报告人,联系人和联系方式,报告时间,事件发生的地区(单位部门)时间地点和现场情况;事件的简要经过参与人数人员和财产损失情况的初步估计;事件原因的初步分析;事件发生后已经采取的措施效果及下一步工作方案;其它需要报告的事项。
信息报送方式:可通过电话口头初报,随后采取计算机网络等载体及时报送书面报告和现场音像资料。
3.1.4预警级别和
根据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群体性事件,按照参与事件的人员规模可能影响的地域范围行为的激烈程度可能带来的现实危害以及事件的紧急程度等,视情将事件确定为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三级预警,并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表示。
群体性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应及时建议县应急指挥部分别调整和解除预警信息,并及时向上级应急指挥部报告。
3.2预警行动
镇人民政府接到预警信息后应迅速核实情况。
3.2.1情况属实的: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应急预案,并考虑事件可能的方式规模影响,立即拟订相应工作措施,及时有效地开展先期处置,控制事态发展,将事件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根据防控情况及时调整措施,并视情安排人员物资资金和技术装备,防止事态扩大。
3.2.2情况不能迅速核实的:应积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核查,必要时上报县政府。
4应急响应
4.1响应程序
4.1.1启动
(1)特别重大群体性事件发生后,镇应急领导小组迅速启动群体性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开展处置工作,由镇应急领导小组按照预案统一指挥调度,进行应急处置,并将处置情况及时上报县政府。
(2)重大群体性事件发生后,镇应急领导小组迅速启动群体性事件专项应急预案,由镇应急领导小组按照预案统一指挥调度,进行应急处置,并将处置情况及时上报县政府。
(3)较大群体性事件发生后,镇应急领导小组迅速启动群体性事件专项应急预案,统一指挥事件的处置工作。
4.1.2现场处置
现场应急指挥机构到位应急处置人员进入事发现场后,按照职责分工迅速投入处置工作。
(1)镇人民政府的主要任务:
统一组织领导事件现场的处置工作,统一调用有关单位的人员交通工具通信工具装备器械和其他物资等资源,决定重大处置措施。
指令有关单位到现场开展相关工作。
主要负责人迅速赶到现场,了解引发事件的起因和有关情况,提出工作方案,直接指挥现场处置工作,并带头与有关部门的负责人面对面地做群众工作,及时疏导化解矛盾和冲突,尽快平息事态。
对群众提出的要求,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当场表明解决问题的态度;无法当场明确表态解决的,责成有关单位限期研究解决;对确因决策失误或工作不力而侵害群众利益的,据实向群众讲明情况,公开承认失误;对群众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讲清道理;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引导和教育群众知法守法。
(1)事件涉及部门单位和主要任务:
主要负责人迅速赶到现场开展疏导劝解工作,告知当事人相应的救济渠道及正当的申诉方式,通过合法手段和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主要负责人直接与群众代表对话。
迅速研究当事人的合理要求,提出解决方案,努力化解矛盾。
(2)镇派出所根据党委政府决定,可依法行使下列职权:
采取严密措施,切实维护现场治安秩序交通秩序。
依法迅速采取有效管制措施,控制现场事态的发展。
保护党政机关等重点部位及现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搜集并固定事件发生现场违法犯罪行为的证据。
适时采取紧急处置措施,控制局势,平息事态,恢复正常社会秩序;采取强制措施前,应向现场人员明示告知。
调动警力参与处置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应当严格按有关程序办理。
4.1.3紧急状态
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特别重大群体性事件,采取一般处置措施无法控制和消除其严重社会危害,需要宣布全镇进入紧急状态的,依照法定程序办理。
4.1.4应急结束
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完成后,由上级指挥部组织有关单位进行分析评估,提出结束应急状态的建议,报县应急委员会决定,并撤销现场应急领导小组。
宣布应急状态结束后,相关部门和单位应按照群体性事件专项应急预案的要求,及时补充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重新回到应急准备状态。
紧急状态终止的决定以及决定的宣布公布由有关机关依据法定程序办理。
4.2恢复与重建
4.2.1善后处理
镇人民政府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以下善后处置工作:
(1)群体性事件发生后,镇政府应当迅速采取措施,开展救济救助工作,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
(2)应急领导小组应当会同相关单位及时组织调查统计群体性事件的影响范围和受灾程度,评估核实群体性事件所造成的损失情况,报上级应急指挥部和相关部门,并按规定向社会公布。
(3)群体性事件发生后,卫生部门应当做好受伤人员的救护工作,民政等有关部门做好丧葬抚恤工作。
(4)镇政府和有关单位在对损害情况重建能力以及可利用资源评估后,应当制定重建和恢复生产生活的计划,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行恢复重建。
(5)镇政府应当及时归还征用的物资设施设备或占用的房屋土地;不能及时归还或者造成损坏的,应当依照国家规定予以补偿。
(6)参加群体性事件应急救援工作导致伤残或者死亡的,其抚恤事宜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4.2.2恢复重建
恢复重建工作由镇政府负责。
需要援助的,由镇政府向县政府有关部门根据调查评估报告和恢复重建计划,提出解决建议或意见,按有关规定报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5应急保障
5.1人员保障
(1)镇人民政府要组建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应急预备队伍。应急预备队按照突发事件具体情况和应急领导小组要求,具体实施应急处理工作。
(2)应急预备队由派出所人武部医疗卫生等部门人员组成。
(3)镇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引导民兵企事业单位以及志愿者等社会资源组建各类群众性的应急处置队伍。
5.2医疗卫生保障
卫生部门组织和参与因群体性事件所造成的负伤人员的现场医疗救护工作,负责对威胁公众生命健康的事发现场应用水食品物资等的检验监测和防疫工作。卫生医药部门应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应急准备措施,建立医疗应急救援队伍,建立应急医疗救治网络,要指定紧急救治伤员的医院,建立药品试剂疫苗医疗器械救护设备防护用品等应急物资的储备和调度制度。
5.3治安维护
派出所要制定应急状态下维护治安秩序的各项工作方案,包括警力集结布控方案勤务方式和行动措施等。应急期间,要组织强大力量,参与现场和局部地区的现场管制交通管制侦查缉捕等工作;要采取各种预防性紧急措施,防止事态及其危害进一步扩大,全力维护事发地周边地区的社会稳定和治安秩序。必要时,依法对事发现场或在一定区域内实行紧急状态。
要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结合,加强情报信息工作,积极预防,有效预警,努力将各类群体性事件制止在萌芽状态。
5.4通信保障
建立快速安全稳定可靠的群体性事件应急通信网,确保应急期间信息畅通。
镇政府应当与县应急联动中心相连通,并确定各参与单位的通讯方式。
(3)镇人民政府应急指挥机构至少应确定1部专用固定电话24小时有人值守,并明确带班领导。条件允许时,应尽量采用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传真等多种通信方式,保证正常联络。
(4)应急救援现场应当与镇应急领导小组之间确保通信畅通;镇政府负责协助现场应急处置的通信保障。
5.5公共设施
交通通信水利人防电力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应当充分考虑群体性事件应急的需要并与之相适应。
6监督管理
6.1预案演练
按照预案要求,适时组织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群体性事件的实战演练,包括应急机制的演练指挥协调系统的演练应急专业队伍的演练应急处置过程的演练等。演练科目可分为单个多个或综合性科目,采取现场模拟或模拟现场方式实施,综合性科目的演练原则上每年组织一次。对每次演练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评估并认真总结,不断完善强化和提高各项应急处置的实战能力。
6.2宣传和培训
对外公布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及报警电话等。广泛开展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防护救助等常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定期组织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各有关部门的领导干部以及领导小组工作人员进行常规培训或专业培训,将有关群体性事件应急管理的课程列为行政干部培训内容,增强各级领导的应急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和应急指挥与处置能力。各应急成员部门联动单位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对指挥员工作人员救援人员及专业应急力量上岗前的培训和日常培训,不断提高本单位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
6.3责任与奖惩
县各群体性事件主管机构和事发单位由于玩忽职守,导致漏报迟报,致使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相应责任。
群体性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拒不履行本预案规定的应急处置职责,或者拒不配合阻碍严重延误群体性事件预警信息传送或应急处置行动,致使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对在参加群体性事件应急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参加群体性事件应急工作中表现突出而英勇献身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追认烈士。对因参与群体性事件应急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
- 上一篇:地税局四法教育工作汇报
- 下一篇:服务业清查和定期统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