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局民生领域治理方案

时间:2022-04-01 10:56:00

导语:监察局民生领域治理方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监察局民生领域治理方案

根据省纪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和市纪委二届七次全会的部署,今年将在全省就失地农民基本保障、农民建房收费、城乡低保资金发放等涉及民生领域的三个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结合我区实际,现就这次全区专项治理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以维护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突出重点、统筹推进,采取强有力措施,切实整治农民建房乱收费乱罚款行为,加大低保资金和征地补偿款的监管力度,为实现赶超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二、工作目标

紧紧抓住“教育、自纠、规范、查处”四个关键环节,通过扎实有效的专项治理活动,督促有关部门落实责任,正确履行职责,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失地农民基本保障机制,切实规范农民建房收费行为,进一步加强城乡低保资金监管,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专项治理的范围和内容

各地、各部门近几年来在失地农民基本保障、农民建房收费、城乡低保资金发放三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失地农民基本保障。1、征地补偿款的发放情况。重点检查2010年以来的征地补偿款是否按照《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意见》、《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全省征地统一年产值和区片综合地价的通知》执行,征地补偿费用支付给集体经济组织或发放到农民个人是否及时足额到位,是否存在擅自降低征地补偿标准,随意截留、挪用和拖欠征地补偿款的现象;征地补偿费用是否按有关规定在村集体和农民间作合理分配,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得土地补偿款是否纳入村集体财务并实施专项管理,管理和使用是否符合规定。2、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情况。重点检查2010年以来各地是否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劳动保障厅关于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赣府厅发[2010]82号);是否针对失地农民特点开展就业指导、就业培训、职业介绍以及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帮扶失地农民实现就业或自主创业;是否区分城市规划区内外和不同群体的保障需求,制定了相应的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和社会保险办法,并每年从实现土地出让收入中按不低于8%的标准提取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是否落实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实现应保尽保,确保失地农民基本生活和养老保险水平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否存在工作机制不协调、征保脱节问题;是否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失地农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范围。

(二)农民建房收费。重点检查2011年以来对农民在本集体组织所属土地上建自住用房收费是否严格执行国家财政部财综[2004]5号文件的收费规定,重点纠正违背中央有关政策擅自设置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的行为;向基层单位下达收费和罚没任务的行为;借农民建房审批,搭车收费、变项收费的行为;强制服务、变无偿服务为有偿服务和只收费不服务的行为;违反法定程序收费和滥施处罚、“以罚代管”、“以罚代批”的行为;将村集体负担转为农民个人的行为;其他在农民建房审批过程中乱作为的行为。

(三)城乡低保资金发放。重点检查2011年以来城乡低保资金发放情况,具体检查低保对象的确定是否准确,保障对象是否做到科学分类,低保申请、审核、审批程序是否规范、公开,是否存在“拆户保”、“合户保”、“压力保”、“福利保”、“人情保”、“关系保”现象;低保资金发放是否及时足额到位,有无滞留、挪用、挤占、套取低保资金行为。低保对象动态管理措施是否落实,是否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四、专项治理时间和方法步骤

专项治理从2012年3月份开始至8月中旬结束。共分以下四个阶段:

(一)动员部署阶段(3月上旬以前)。学习贯彻省、市民生领域三个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动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制定区实施方案,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各地要按照市、区的部署和要求,抽调精干人员组成办事机构,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实施方案,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各牵头部门也要制定专项实施方案,明确具体政策界限和工作要求。各乡镇场、街道办事处,区直各牵头部门的实施方案要于4月6日前报区民生领域三个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联席会议办公室(以下简称区联席会议办公室,区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区政府纠风办,地址:区行政中心723,联系电话:)要逐级举办专项治理业务培训班,组织党员干部特别是参加专项治理的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熟悉各项政策规定,不断增强贯彻执行的自觉性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性,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同时,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切实把专项治理的各项政策交给群众,充分调动群众参与专项治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新闻单位要积极配合,营造专项治理工作良好舆论氛围。

(二)自查自纠阶段(5月中旬以前)。各地要紧紧围绕专项治理重点内容进行深入调查摸底,找准存在的问题,拿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制定防止问题发生的长效机制。各地、各部门要对征地补偿款发放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及时足额到位。要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建立健全失地农民各项保障和救助机制。要对本地本部门近几年来出台的有关农民建房收费的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凡没有法律法规和中央文件依据的要立即废止,对违背中央减轻农民负担有关文件精神擅自设立农民建房收费项目、擅自提高收费标准和没有法律依据擅自增加农民建房审批环节和程序的行为要立即纠正。要对低保资金进行专项审计,坚决纠正截留、挪用、挤占、套取低保资金行为;要开展低保对象“拉网式”大普查,坚决纠正“人情保”、“关系保”的行为,核准低保对象,确保低保资金用在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身上。区联席会议各专项治理协调组制发《自查自纠情况统计表》,各地自查自纠情况,于5月20日前报区联席会议办公室。

(三)督促整改阶段(7月中旬以前)。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区里将组织各地进行交叉检查,同时派出督查组赴各地进行重点督导和明察暗访。在交叉检查和督查中,要对所检查的地方和单位自查自纠情况逐项进行核实,并对各地自查自纠和交叉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认真提出处理意见,逐项督促整改到位。对在自查自纠中发现并及时整改到位的问题可以从轻、减轻或免于责任追究。对自查自纠不认真、查出问题不纠正,甚至弄虚作假欺骗组织的,一律依纪依法从重处理。对工作不负责任,互相推诿扯皮,搞形式主义,走过场的要进行行政问责,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

(四)检查评估阶段(8月中旬以前)。各地要对开展交叉检查和督促整改工作情况认真进行总结评估。总结评估围绕专项治理开展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整改落实和制度机制建设情况等方面内容进行,各地的总结评估报告于8月上旬前报区联席会议办公室。在各地总结评估的基础上,区联席会议办公室将派出工作组赴各地进行总结评估,并督促各地重点抓好建章立制工作,切实巩固专项治理工作成果,建立健全各项配套措施。

五、工作要求

(一)健全联席会议制度。民生领域三个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和统筹协调。区建立民生领域三个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局际联席会议制度,区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徐忠文为召集人,区监察(纠风)、人劳、国土资源、民政、农业、财政、扶贫和移民等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和四个协调组。其中,区监察局(区政府纠风办)负责综合协调,农业局(区减负办)配合;失地农民基本保障专项治理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国土资源、民政、财政、教育、卫生、扶贫和移民办等部门配合;对农民建房收费专项治理由区国土资源分局牵头,建设、规划、房管、发改、财政、法制办等部门配合;城乡低保资金发放专项治理由区民政局牵头,财政、审计等部门配合。

(二)把握工作重点。各地、各部门要紧紧抓住自查自纠这个关键环节,认真查找问题,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力求让问题发现在基层,解决在基层。各专项治理协调组要公布群众投诉电话,拓宽群众诉求渠道,认真听取群众呼声,把群众关注的热点作为工作的重点,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认真梳理,逐条整改。要根据民生领域三个突出问题的不同特点,正确把握工作的着力点。对失地农民生活保障专项治理重在建立健全保障和救助机制;对农民建房收费专项治理,重在纠正乱收费乱罚款行为;对低保资金发放专项治理重在落实和完善低保对象动态管理制度。要根据各自职能把握工作重心。对失地农民基本保障专项治理的工作重心应放在乡镇场(街办)及相关职能部门;对农民建房收费和低保资金发放专项治理的工作重心应放在乡镇场(街办)、村(居委会)等基层组织和相关职能部门。

(三)实行行政问责。各地、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专项治理工作第一责任人,对专项治理工作负总责;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各地、区直各部门主要领导要深入基层,深入现场,掌握工作进度,督促工作落实。对治理工作迟缓的乡镇场(街办)和部门,要重点督查和指导,促其整改;对拒不自查、掩盖问题或弄虚作假的,要实施严厉的行政问责;对因工作失职、监管不力、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对组织领导不到位,方法措施不得力,治理效果不明显的乡镇场(街办)、区直有关部门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建立长效机制。这次专项治理重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建立防止问题再次发生长效机制。要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对在自查自纠之后仍然乱收费乱罚款,甚至截留、挤占、挪用、套取低保资金和征地补偿款的,一律视为顶风违纪,要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要注重通过查处典型案件,真正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让违法违纪人员受到应有处理,让更多的同志受到教育。要把解决突出问题和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根据中央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建立健全群众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逐步实现从靠外部压力向自觉行动转变,从解决突出问题向建立预防机制转变,从集中治理向用制度规范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