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税征收保障实施办法

时间:2022-04-01 08:57:00

导语:地税征收保障实施办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地税征收保障实施办法

为保证我县地方税费征收保障工作有序开展,根据《省地方税费征收保障办法》(省人民政府令第331号)和《省地方税务局关于贯彻〈省地方税费征收保障办法〉的通知》(地税发〔〕131号)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省地方税费征收保障办法》为指导,以社会协同治税为目标,以加强税源监控为核心,以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规范委托代征制度为主要内容。明确政府、政府部门、有关单位和个人在税收保障、协税护税方面的义务和责任,加强地方税费征收管理,保障地方税费收入,维护纳税人、缴费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征管效率、降低征管成本,营造法治、公平、有序的税收环境,实现税收收入与经济发展协调增长。在县政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下,建立“政府领导、地税主管、部门配合、司法保障、社会参与”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综合治税体系,推动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协税护税。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全县地方税费征缴工作的领导、协调和保障工作,县政府决定成立“竹溪县地方税费保障协调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县地税局,付良根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地方税费征缴保障日常工作,督导各相关部门和单位依照《省地方税费征收保障办法》的规定履行职责;每半年组织召开一次协调会议,听取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意见和建议,落实《省地方税费征收保障办法》的有关要求,解决《省地方税费征收保障办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营造良好的税费征收管理秩序和环境。

三、工作职责

(一)县、乡(镇)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单位应当大力支持地方税务机关依法履行职责、依照法定税率计征税额、依法开展税费征收,不得越权制定涉及地方税费的文件,不得干预地方税务机关依法征收税费。在制定规范性文件时涉及地方税费内容的,应当征求同级财政部门和地方税务机关的意见,并按规定备案。

(二)县人民政府应当不断完善电子政务平台,积极支持地方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尽快实现涉税费信息采集的社会化和信息化。

(三)发改、财政、统计、工商、质量技术监督、公安、国税、建设、国土资源、劳动保障、房管、交通、水务、环保、人民银行、保险、残联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加快与地方税务机关的网络互通,为地方税费源库提供数据接口,实现相关涉税费信息实时共享。地方税务机关向上述有关部门和单位索取纳税人、缴费人的涉税费信息,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积极配合、无偿提供,不得推诿。地方税务机关应当定期向各有关部门和单位通报所提供的涉税费信息利用情况。

(四)县地税局应当按照委托代征有关收费、基金等政府非税收入的规定,及时将政府非税收入上缴财政,不得违规设立政府非税收入过渡户,不得擅自减免和违反规定就地分解,以保证政府非税收入代征代缴及时足额征收,并将保证代征代缴政府非税收入的情况纳入县地税局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

(五)财政部门应当加强与地方税务机关的联系,共同做好地方税源和费源的调研工作。在编制、调整地方税费收入预算草案时,应当充分听取地方税务机关的意见,使之与本行政区域的本级次税源和费源相适应,从而保证地方税费收入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协调与同步,并按照现行财政体制的规定和省人民政府有关地方税费征收经费政策的要求,将地方税费征收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六)公安机关应当与地方税务机关建立长效工作协调机制,加大打击伪造、变造、贩卖假发票及利用假发票进行犯罪的力度,依法查处偷税、逃税、抗税等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正常的税收秩序。对地方税务机关在查处涉税违法行为中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应当及时立案侦查。

(七)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与地方税务机关建立登记信息交换与共享制度,及时向地方税务机关通报办理设立(开业)、变更、注销(歇业)登记以及吊销营业执照的情况,确保地方税务机关及时准确获得纳税人的工商登记信息。

(八)国家税务机关与地方税务机关对同一纳税人的税务登记必须采用同一税务登记代码,定期交换纳税人户籍数据、双方收入数据以及其他税收数据等,积极推进国税、地税联合宣传、联合登记、联合定税、联合检查,努力建立国税、地税税收征管信息交换平台,保障国税、地税征收管理信息的实时交换和比对。

(九)国土资源和房管部门应当及时将发放、变更、注销土地使用证书以及土地征用、出让、出租、交易等情况和办理房屋所有权初始、转移、变更、注销等登记与交易情况提供给地方税务机关,加强与土地、房产相关税源控管,切实做到先缴税后发证,配合地方税务机关实施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充分发挥税收杠杆对土地资源利用的调节作用。

(十)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在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账户中登记税务登记证件号码,在税务登记证件中登录纳税人的账户账号。在地方税务机关依法查询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开立账户情况、实行税收保全及采取税收强制执行措施时,应当给予协助,不得推诿和拖延。外汇指定银行在办理非贸易及资本项目售付汇时,应当严格审核完税证明和税票或免税文件。

(十一)劳动保障部门应当统一社会保险费参保单位的社会保险登记号码,及时向地方税务机关提供缴费人社会保险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及社会保险费核定情况,并联合财政部门和地方税务机关定期开展缴费人的户籍、欠费清理,实行分类管理。经地方税务机关检查发现用人单位少报、漏报社会保险费额的,应及时反馈劳动保障部门,由劳动保障部门依法查处,重新核定。

(十二)环保部门应当加强与地方税务机关的联系,共同建立排污费征收核定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和系统,及时传递排污费核定数据,定期与地方税务机关共同分析研究排污费征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理顺环保、地税、企业三者之间核定、征收、缴纳关系。

(十三)其他有关部门、单位应当与地方税务机关加强沟通,建立健全涉税费信息共享制度。有关部门、单位应当定期将下列情况以书面或电子信息的形式通报给地方税务机关:

1、发放、变更、注销生产经营许可证的情况;

2、社会团体、福利企业和高新企业认定、残疾人证件管理情况;

3、组织机构代码登记、变更、注销等情况;

4、车船年检登记、运营管理情况;

5、办理签证、公证情况;

6、烟叶收购计划、收购数量、收购品种和收购金额等情况;

7、企业境外投资有关情况;

8、外籍人员出入境、就业和流动情况;

9、省劳动者就业失业登记证发放情况;

10、体育、福利彩票中出单注奖金超过万元大奖情况;

11、个人出版作品、向境外汇出工资、劳务费等情况;

12、企业进出口贸易等情况;

13、重大建设项目立项、计划投资等情况;

14、文艺演出、体育赛事举办情况;

15、各类应税矿产储量、计划开采量及实际开采量等情况;

16、其他涉税费信息。

(十四)地方税务机关按照有利于税收控管和方便纳税的原则,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可以对下列零星分散和异地缴纳的税收实行委托代征,有关部门、单位应当给予支持和协助:

1、从事客运的纳税人应当缴纳的税收,可以委托交通部门代征;

2、出让、转让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缴纳的税收,可以委托国土资源部门代征;

3、进行房产交易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缴纳的税收,可以委托房产管理部门代征;

4从事彩票销售及兑奖、营业性演出或者商业性体育比赛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缴纳的税收,可以分别委托民政、文体等部门代征;

5、房屋出租及提供家庭装修劳务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缴纳的税收,可以委托房产管理部门、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相关物业管理单位代征;

6、在本地提供建筑业劳务的外地纳税人应当就地缴纳的税收,可以委托建设部门代征。

(十五)地方税务机关应当按照规定与受托代征税款的单位签订委托代征协议,进行委托代征登记,发放委托代征证书。

受托代征税款的单位应当按照协议规定代征税款,不得擅自扩大、缩小代征范围或者不征、少征应征税款。

(十六)受托代征税款的单位代征税款时,应当出示委托代征证书并开具税收完税票证。不出示委托代征证书或者不开具税收完税票证的,纳税人有权拒绝缴纳税款。

受托代征税款的单位按照规定代征税款。纳税人拒绝的,受托代征税款的单位应当及时向地方税务机关报告。

(十七)受托代征税款的单位应当按照规定领取、保管、使用、结报税收票证,单独设立代征税款帐簿,并在规定的期限内依法解缴代征的税款,不得挤占、挪用或者延迟解缴代征的税款。

(十八)各有关部门应当配合地方税务机关依法加强发票管理,有计划地推广应用税控装置。

(十九)凡属于发票管理范围的收费性票据,都应当依法纳入发票监管范围,有关单位应当积极支持、配合地方税务机关加强发票的管理。发现不按规定使用发票的,应当及时向地方税务机关通报。

(二十)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应当严格财务制度,对报账时的原始发票进行认真审核。凡不符合规定的票据,不得作为报销凭证。

(二十一)对非法干预、阻挠地方税务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的、不依法履行法定职责对地方税费征缴工作造成严重影响的以及损害纳税人、缴费人合法权益的,应当依法查处。

四、考核措施

县政府将地方税费保障工作纳入对各相关部门、单位的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与单位财政预算、年度目标考核、评先创优挂钩,并定期通报考核结果。各协税护税单位要增强协税护税意识,严格落实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坚持对协税护税进行审计监督、政府抽查监督、税务机关依法检查监督,并及时开通举报热线,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税费征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