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灾害预防指导方案
时间:2022-03-31 11:26:00
导语:工业灾害预防指导方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城市工业灾害是指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的城市工业危险源和安全隐患,以及由此引发的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环境污染等事故,如火灾、爆炸、泄漏、中毒、辐射、污染、采空区和高层建筑物坍塌及交通等事故灾害。城市灾害系统中自然灾害已引起社会关注,但对城市威胁很大,高损性的工业灾害没有足够重视,甚至缺少必要的评估。随着我县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原布置在城镇近郊和远郊的工业点已逐渐成为中心城区。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县城镇高危行业、涉危企业分布广泛,安全基础十分脆弱,城市工业污染源、危险源和安全隐患多,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和突发性灾害时有发生。特别是近几年,我县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城市高危行业、涉危企业急剧扩张,大量基础建设项目、城市公共设施项目集中上马,人流、物流、车流日益繁忙,城市新的危险源和安全隐患不断衍生,群死群伤事故灾害发生的几率也进一步增大。因此,清醒地认识城市工业灾害防治的重要性,增强做好城市工业灾害防治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各级各部门各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城市工业灾害防治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先行、部门监管、企业负责、社会参与,强化打非治违、深化隐患治理和危险源的控制,减少污染排放,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应急保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各类城市工业灾害事故发生,促进城市安全科学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相协调,实现城市生活更加美好。
目标任务:到2012年底,基本建立全覆盖的城市工业灾害防治责任体系,全县城区内城市布局合理,污染排放达标,违法和违规违章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城市工业重大危险源得到有效监控,突出安全隐患得到初步治理,城市工业灾害事故明显减少;到2015年,建立比较完善的城市工业灾害人防物防技防体系,城市工业重大危险源得到全面监控、重大安全隐患得到全面治理、城市居民防灾抗灾意识明显增强,城市防灾抗灾能力明显提升,基本杜绝恶性城市工业灾害事故。
三、防治领域和工作重点
危险化学品、民用爆炸物品和烟花爆竹:城市及其周边3公里内的危险化学品、民用爆炸物品和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处置单位,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船舶等;
城市工业管线:输送气和其他化工产品的管线,以及受到城市工业管线内危险化学品泄漏、渗透威胁的地下水沟、通道和地下工程等;
城镇燃气设施:城镇燃气门站、气化站、混气站、灌装站、供应站、调压站、储配站、市政供气管网、加气站等;
特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含各类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机动车辆等;
建设项目施工和运行管理:城市建筑、隧道、桥梁、人防工程等施工工地、城市公共交通;
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房屋结构特别是房屋主体结构(大型层面结构)安全、装饰装修安全、特种构筑物(烟囱、水塔、吊车、珩车系统)结构安全等。
供水供电和排水排污设施:城市自来水厂、加压站、供水管网,发电厂、输变电站、供电管网,以及排水、排污设施及管网等;
地质灾害:土地的金属污染、城市地下水的污染、城市不同层位的地下水贯通、地面沉降、城区边坡滑坡等;
辐射:城市工业放射源、核放射源等;
雷击:城市工业企业、建筑物及塔类设备等;
其他可能形成危险源或隐患的设施、设备和场所。
四、组织领导
城市工业灾害防治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其班子成员实行“一岗双责”。县人民政府成立城市工业灾害防治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指导、统筹、协调、督促全县城市工业灾害防治工作。
县人民政府城市工业灾害防治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名单:
成员:县发改局、县经信局、县教育局、县监察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国土资源局、县公安局、县交通运输局、县环保局、县商务局、县卫生局、县广电局、县质监局、县旅游局、县气象局、县人防办、县消防大队、县电力局、县政府应急办、县科技局、县房产局分管领导为领导小组成员。
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安监局,阳涛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各乡镇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成立城市工业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各有关企事业单位要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城市工业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名单于12月5日前报县城市工业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
五、工作步骤
(一)宣传发动(2011年10月至11月)。层层动员部署,营造舆论氛围,全面启动城市工业灾害防治工作。
(二)排查摸底(2011年11月至12月)。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全面排查本辖区、本行业(领域)城市工业污染源、危险源和安全隐患,分级、分行业(领域)建立城市工业污染源、危险源、安全隐患档案和电子信息库。
(三)制订防治方案和治理规划(2012年1月至6月)。各级各有关部门在排查摸底的基础上,科学制订本地区、本行业(领域)城市工业灾害防治方案及高危、涉危工业布局调整规划。
(四)综合治理(2012年8月至2012年12月)。一是组织开展严厉打击城市违规排放、违法和违规违章行为专项行动。各级政府统一组织,相关部门联合行动,在城市组织开展严厉打击违规排放、违法和违规违章行为专项行动,重点打击各领域的违规排放及危险化学品、民用爆炸物品、烟花爆竹、特种设备、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行业(领域)以及人员聚集场所的违法和违规违章行为。应予处罚的严格依法处罚,应予取缔的坚决依法取缔。二是深入开展城市工业污染源、危险源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行动。全面排查城市各类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密集场所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和安全隐患,逐一落实治理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方案,确保治理到位。三是建立健全人防物防技防体系。分级建立城市工业灾害监控网络,对可能发生突发性或累积性工业灾害的污染源、危险源、安全隐患,全面落实监控人员、手段和设备,严密监控并及时预报、预警。城市建成区重大污染源、危险源和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储罐、装置、场所全面实施在线监控、自动报警、自动控制,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要完成三级防控体系建设。四是加强城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完善城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各类企业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指挥协调平台和专业队伍建设,加强紧急避险场所和设施建设,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灾害事故的能力。
(五)考核评估(2013年上半年)。2012年一季度和2013年一季度,县人民政府组织考核评估组,对所属部门、乡镇政府开展城市工业灾害防治工作进行阶段性考核评估。县人民政府分别于2012年第二季度和2013年第二季度组织对各乡镇和中心城镇城市工业灾害防治工作进行检查。
(六)巩固提高(2013年至2015年)。巩固前段城市工业灾害防治成果,全面实现城市工业灾害防治目标,分级建立城市工业灾害防治长效机制。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源头治理。科学制订城市产业发展规划,关、停、并、转污染性大、危险性大、能源资源消耗大、生产工艺落后的企业,加快淘汰和收缩高危产业,推动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等高危行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优化城市产业结构,推动城市产业升级。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严把安全关,认真执行项目立项、土地和资源审批、安全等行政许可制订和产业政策,严格市场准入。督促各类企事业单位严格执行环保、安全设施“三同时”(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制度。各项建设项目纳入“三同时”制订管理,有关部门要严把审查验收关。原则上城区内不得新建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项目。
(二)加大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加大用于城市工业灾害防治的财政投入。县政府每年至少安排一百万元专项资金,引导城市高危产业优化升级和涉危企业关停并转,支持有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城市工业灾害防治,尤其要确保历史遗留的城市工业污染源、危险源和重大安全隐患按期治理到位。县发改局、经济和信息化以及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部门,每年在资金安排上对城市工业灾害防治重点项目要给予重点倾斜支持。城市工业企业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安全隐患治理和危险源监控。乡镇人民政府也要安排适当的资金用于工业灾害防治。
(三)严格考核考评。根据城市工业灾害防治总体规划,分年度将城市工业灾害防治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层层签订责任状,实行逐月通报、及时警示、年度考核制度。将城市工业灾害防治考核结果作为政府工作绩效考核、安全生产年度考核和文明城市(单位)评选的重要依据。严格责任追究,对不认真履职、防治不力、失职渎职导致发生城市工业灾害事故的,依法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的责任。制定城市工业灾害评估指导意见,组织专家定期对城市工业灾害危险程度进行评估,实行分类管理。
(四)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宣传作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宣传城市工业灾害防治知识,增强城市居民防范事故、应急处置和紧急避险的意识和能力。及时城市工业灾害相关信息,正确引导舆情,确保城市社会和谐稳定。
(五)确保信息畅通。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城市工业灾害防治工作的调整力度,及时评价、总结各阶段工作的开展情况,形成书面报告。为全面掌握城市工业灾害工作动态,请乡镇政府和县直各部门每月底前将工业灾害防治工作情况(附电子版)上报县城市工业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
- 上一篇:农业两税垫交指导方案
- 下一篇:集镇建设与管理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