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届委员会换届选举方案

时间:2022-03-31 09:15:00

导语:七届委员会换届选举方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七届委员会换届选举方案

全乡第六届村(居)委会即将届满,需依法进行换届选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省实施“两法”的办法以及中央、省、市、县有关村(居)委会换届选举文件精神,为切实做好我乡第七届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村委会组织法》、《居委会组织法》、省《实施办法》和中组部、民政部《关于认真做好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组函字号)以及省委、省政府相关文件为依据,按照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原则,选举产生村(居)委会班子,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为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城乡社会生活共同体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二、工作任务

1、按照法定程序,民主选举产生新一届村(居)委会班子;

2、推选产生新一届村(居)民代表,组成新一届村(居)民代表会议;

3、健全村(居)民委员会下设的工作委员会和村(居)民小组,推选产生村(居)民小组长;

4、建立健全村(居)民会议、村(居)民代表会议、村(居)民自治章程、村(居)务公开等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村(居)民自治制度。

三、工作步骤

本届选举工作从现在开始至年1月底以前结束。整个工作大体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和要求如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1月12日至11月20日)

1、成立选举工作指导机构。成立乡第七届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指导小组,由乡党委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成员由有关人员组成,指导本乡村级换届选举工作。村要依法推选产生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5-7人,同时推选候补成员2-3人。村民选举委员会主任应通过法定程序推选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在被确定为村委会成员正式候选人的人员不得再担任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要依法产生社区居民选举委员会。居民选举委员会由上届居民代表会议推选产生,由主任、副主任、委员等5-9人单数组成,负责社区居委会选举事宜。

2、召开选举工作会议。在11月中旬将省、市、县选举工作会议精神传达到村(居),部署换届选举工作。

3、培训选举工作人员。要采取多种形式分级、分层对换届选举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重点抓好驻村(居)指导选举的乡干部、村(居)民选举委员会成员的培训,使他们尽快熟悉选举程序和方法,提高指导和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能力。

4、进行村(居)级财务全面审计。正式选举前,要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对第六届村(居)民委员会任期内的财务进行全面的审计。对审计出现的问题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及时作出处理,并在选举前向群众公布结果。未进行财务审计的村(居)委会,不得开展选举阶段的工作。审计工作由乡(镇)组织实施。审计内容主要包括:集体资产的管理使用、财务预决算、财务收支、生产经营和建设项目的发展管理、集体的债权债务、上级划拨或接受社会捐赠的资金、物资使用等情况,以及群众要求审计的其他事项。

5、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要运用黑板报、宣传栏、标语等工具进行宣传,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村(居)委会换届选举重要意义的认识,自觉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参加选举的积极性。尤其要大力宣传“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妇女应当有适当的名额”的法律规定,鼓励和引导妇女参加竞选,确保每个村正式候选人中至少有1名女性候选人,争取正式选举时至少有1名女性当选。

第二阶段:依法选举阶段(11月21日至12月20日)

1、明确村(居)委会干部职数和任职条件。(11月21日-24日)村“两委”班子成员职数按3至7人配备,其中村委会成员职数按3至5人配备。人口较多或集体经济规模较大的村,需要增加村委会成员职数的,由村民选举委员会提出,经报乡镇选举指导小组审批后,再报县级选举指导小组备案。居委会成员职数按5-9人配备。村会计、治保主任、妇女主任、民兵连长等,由村党组织或村委会成员兼任。

2、认真做好选民登记工作。(11月21日-11月27日)

村(居)委会选举均以户籍所在地为基本原则进行选民登记。要针对户籍制度改革、城乡人口流动等特点和实际,认真做好选民登记工作,保证外出流动人员和外来流动人口依法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利。对户籍不在本村,但在本村(居)居住1年以上,履行本村(居)民义务,本人要求在居住地参加选举的享有选举权的城乡居民,经选举委员会确认,应当予以登记。选举前在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的人员,经本人申请,社区居民选举委员会同意,可以在社区进行选民登记。对情况复杂或者争议较大的,应经村(居)民会议或者村(居)民代表会议讨论后决定。党委组织部门选聘到村任职一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本人要求参加村委会选举的,应当进行选民登记。登记后的选民,在整个选举过程中主动放弃选举权,不参与任何选举活动的,不计入本届选民数。村民选举委员会必须对登记的选民名单进行审核确认,并将确认后的选民名单在选举日的20日前进行张榜公布,同时将选民证发放到人。

3、认真做好候选人提名工作。(11月28日-12月12日)

村委会成员候选人采取“海选”的方式提名产生。“海选”提名由选民直接等额填写提名票,不得委托他人代为提名。对提名的候选人进行资格审查后,按主任、副主任正式候选人比应选人数多1人,委员正式候选人比应选人数多1-2人的数额,将得票多的候选人确定为正式候选人,并于正式选举5日前张榜公布。居委会成员候选人提名,采取居民代表选举方式的,由居民代表填写提名票产生;采取户代表选举方式的,由户代表填写提名票产生;采取直接选举方式的,由全体选民填写提名票产生。在村委会选举中,要进一步拓宽选人渠道,注重从农村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优秀的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成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中选拔为村委会成员,鼓励他们参与村委会换届选举;要结合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等工作,积极引导优秀大学生村干部参与村委会选举。提倡村(居)党组织书记通过选举担任村(居)委会主任,鼓励村(居)“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

5、严格程序投票选举。(12月18日-12月20日)投票选举的时间、地点应在选举日的2日前予以公告,保证选民的投票权。社区于12月19日进行选举)。在村委会选举中,应当召开选举大会集中投票和设立若干投票站投票,当场领票、写票、投票,集中唱票、计票,当场公布选举结果。严格控制流动票箱的使用,加强对流动票箱的监管。依法办理委托投票手续,规范选票。在居委会选举中,采取居民代表选举方式的,只设立中心会场,居民代表选举不得办理委托投票。采取户代表和直接选举方式的,设立中心会场和若干投票站,可以办理委托投票,每一选民接受的委托不得超过3人。采取户代表选举方式,家庭成员之间可以凭选民证和户口簿等能够证明为家庭成员的相关证件,为家庭成员代领、、选票。村(居)委会成员当选后,要当场向其颁发全省统一印制的当选证书。

第三阶段:工作移交和建章立制阶段(12月21日-12月31日)

1、依法及时做好交接工作。新一届村(居)委会产生后,乡将及时督促指导新老班子于10日内完成有关工作移交。移交工作完成后,帮助、指导村(居)党组织、村(居)委会召开联席会议,对村(居)委会成员进行分工,保证其有职有权,顺利开展工作。

2、健全村(居)委会的各种组织。健全村(居)委会下属的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委员会等组织,依法选举产生村(居)民小组长。提倡居住在本村(居)民小组的村(居)“两委”成员,经村(居)民小组选民选举兼任村(居)民小组长。依法推选产生村(居)民代表,按规定推选产生村(居)务公开监督小组。

3、完善各项民主制度。新一届村(居)委会要拟定三年任期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村(居)民会议和村(居)民代表会议制度,完善村(居)民自治章程或村(居)规民约,建立健全村(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理顺村(居)各类组织关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居)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居)民自治机制。

4、做好教育培训工作。乡将加强对新当选村(居)委会成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依法工作能力。关心爱护退职和落选村(居)干部,引导他们积极支持新班子工作。

第四阶段:验收总结阶段(年1月1日-1月15日)

选举工作结束后,村(居)委会要进行自查,乡选举工作指导小组对各村(居)委会的选举工作进行总评,对群众意见大、验收不合格的村(居),要责令改正。尔后乡将写出总结报告。总结报告在年元月底前报送县委、人大、政府,抄送县民政局。

四、工作要求

1、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乡党委、政府将加强组织领导和换届选举工作的协调,确保选举工作顺利有序地进行。党委总揽全局,人大强化监督检查,政府认真履行好相关的职责。建立乡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的领导责任制,切实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对换届选举工作思想不重视,领导不得力、责任不到位、措施不落实,造成工作失误并产生严重后果的,要严肃查处,追究领导的责任。

2、加强协作和指导。各部门科室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换届选举工作。分管组织领导要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切实加强对村(居)党组织和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指导,民政所要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抓好村(居)委会选举工作的指导和检查监督,确保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各村(居)委会要认真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广大农村党员和村(居)委会选举重要性的认识,激发他们参选的积极性。农业服务中心和财政所做好村级财务的审计工作。综治部门要做好治安防范工作,防止突发性事件的发生,维护基层稳定。

3、积极探索选举工作的新途径。一是试行女性候选人“定位产生”制度。具体做法是:提名候选人时,在提名票上专门设置“女委员”栏目,鼓励广大选民提名女性候选人。但在正式选举时,女性候选人的当选条件与其他村委会成员相同,以得票多的当选。二是完善村委会选举监督机制。为发挥民间力量对村委会选举工作的监督作用。村委会成员候选人产生后,可以由他们各推荐一定数量的监督员,报经村民代表会议或者村民选举委员会讨论通过,组成选举监督小组,共同监督正式选举的全过程。

4、严格依法办事。换届选举工作,法律要求严,政治性、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群众关注度高,敏感性强,做好此项工作必须坚持依法办事。要尊重群众意愿,充分发扬民主,依法保障村(居)民的推选权、选举权、直接提名权、投票权和罢免权。要规范选举程序、步骤,做到规定的程序不能变,规定步骤不能少。不能怕麻烦、图省事,更不能走过场;要实行“阳光操作”,为选举创造公开、公正、公平的竞选环境;要坚决制止候选人采取贿赂、威胁、伪造等违法方式获取选票的行为,一经确认的依法取消候选人资格或宣布当选无效;要认真落实村干部回避制度,以避免出现“父子村”、“夫妻村”的现象;要认真做好不同类型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