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农资金整合实施办法

时间:2022-03-29 11:20:00

导语:支农资金整合实施办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支农资金整合实施办法

我市是国家财政部和省财政厅确定的财政支农资金自主整合试点县市。为进一步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率,优化完善农业投资管理机制,根据财政部和省财政厅有关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精神,以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率为目标,以扶持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发挥区域资源优势为重点,通过支农资金整合,建立分类科学、配置优化、使用高效、分工明确、管理规范、运行安全的支农资金管理机制,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二、整合原则

坚持“规划引导、统筹安排,集中财力、优化结构,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创新机制、提高效益,强化监管、追踪问效”的整合原则。

三、整合范围

在维持现有各类支农资金投入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对财政专项支农资金中除救灾资金以外的上级支农资金进行整合;对中央、省、襄樊市专项支农资金进行整合;对我市本级财政支农专项资金进行整合;对各种社会融资进行整合。全市农业产业化建设、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益设施建设、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财政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国土整治项目及其他项目的支农资金均为整合范围。

四、具体工作内容

整合支农资金以支持新农村建设示范区为重点,示范区位于鹿头镇和新市镇,以鹿头镇郭营村为核心,包括鹿头镇龙窝村、武岗村、拾河村、武庄村、鹿头居委会、新市镇李楼村、钱岗村、熊岗村、任岗村共计10个村,人口26269人,耕地面积3.5万亩,是全市优质水果主产区,也是全市优质小麦、水稻主产区。

我市计划整合投入财政支农资金总额为10580.5万元,其中上级财政资金5380.5万元,本级财政投入355万元,企业和农民自筹社会投入4845万元,主要用于:

(一)支持和谐家园示范区建设。

1、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一是投入资金200万元对核心示范村进行公益性水利基础建设。二是投入资金1351.4万元实施安全饮水项目,解决示范区20000人饮水安全问题。投入资金512万元,新建沼气池2971口,加速推进农村改水改厕改厨。三是投入资金40万元,开展“万树村”建设,支持林业生态环境改善,整治村容村貌。

2、加快村组道路硬化。投入资金252万元,硬化村组道路23.5公里。

3、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整合投入资金74万元,一是建设村级标准卫生室,解决村民看病难问题。二是对示范区农民实行新型合作医疗全覆盖,解决农民看病贵问题。

4、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一是投入资金40万元,开展“阳光培训”,培训农民工1000人。二是投入资金3万元,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按种、养、加模式分行分业,培植120个专业大户。三是投入资金2.5万元,开展扶贫“雨露计划”,培训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500人。

5、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投入资金15万元,一是在示范区内每村按1000册图书配置,建设文化中心户主中心图书室10个,建设文化活动室1个,配套标准体育器材10套;二是投入资金4.5万元,实施电视入户工程。架设数字化微波电视传输入户系统设施,使全区电视入户率达100%。三是投入资金2万元,开展送电影下乡活动,每月为村民放一场电影。四是投入资金224万元,改善示东区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基础设施3900平方米。

6、加强村级组织阵地建设。投入资金13万元,扩建改建村办公室2至5个,为村级基层组织提供一个实实在在的活动场所,加大农村党组织建设力度。

7、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投入资金33万元,将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继续扶持贫困村、贫困户,促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开展整村推进工作。

(二)支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田园方块化、渠道标准化、灌溉节约化、作物区域化、栽培模式化、耕作机械化、服务规范化、增收高效化”的目标,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辐射带动示范区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

1、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投入资金1090万元,一是在李楼村衬砌灌溉渠系23545米,更新改造泵站4座,修建渠系配套建筑物77处。二是在郭营村、任岗村衬砌渠系37834米,配套修建渠系建筑物306处,更新改造泵站1座,修建堰塘3口。建设标准节水灌溉水利体系,达到与灌区大中型水利设施配套。

2、支持中低产田改造。整合投入资金3181万元,其中财政投入2583万元,社会投入598万元。一是投资1302万元,对武岗、拾河、李楼10835亩耕地进行土地整理,建设标准良田,实现旱涝保收。二是投资1281万元,带动社会投入598万元,对郭营、武庄、任岗等8个村的50000亩耕地实施综合开发,实行连片规划、科学种植、标准化生产。

3、支持农业科技推广。一是投资10万元,对示范区进行小麦良种推广,重点推广种植鄂麦23、郑麦9023等优质品种10000亩。二是投资20万元,对示范区优质小麦、优质水稻基地实行测土配方施肥3.6万亩。三是投资45万元,在示范区推广农作物轻简化栽培管理技术,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增加农业产出效益。四是投资10万元,在示范区开展农产品、农资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4、支持发展农业机械化。投入资金30万元,支持农民自主购买新型、实用、高效的农业机械30台套,推广机耕、机整机插、机防和跨区机收技术,不断提高示范区农业生产装备水平和农业集约化水平。

(三)支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鼓励城乡各类企业参与农业开发,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流通领域,扶持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支持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进一步促进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产品的发展。

1、支持组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整合企业、信贷等资金3400万元,其中财政投入100万元,社会投入3300万元。一是支持市粮油加工龙头企业、金华麦面公司、三杰麦面公司、金旭麦面公司组建枣阳市金华麦面集团;二是支持龙头企业进行精深加工,延长农业产品链;三是支持优质小麦生产基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2、支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投入85万元,主要支持水果经销合作组织和蔬菜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建立600亩高效良种油桃繁育基地和300亩高效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网络和服务2万户农民。投入资金50万元,建设畜牧养殖小区1个。

通过项目建设,达到项目区粮食增产75万公斤,农民人均增加收入500元,年人均纯收入达5000元,龙头企业年经营产值达20亿元,财政增收300万元的预期目标。辐射带动全市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职责。为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市政府成立由农办、扶贫、农业、林业、水利、财政、国土、民政、农机、畜牧、交通、教育卫生等单位组成的枣阳市支农资金整合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协调。同时建立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支农资金整合工作中的相关事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按照上级的要求和部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支农资金整合作为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好。

(二)加大农业投入,多渠道筹集支农资金。一是建立稳定的财政支农资金增长机制。落实财政支农预算,确保每年支农资金增幅高于一般性财政收入增幅,确保每年财政超收部分重点用于农业投入。二是突出财政支农资金的导向作用,提高农业资金市场化运作水平。统筹安排财政资金,形成资金使用合力,发挥支农资金规模效益。逐步减少对农业竞争性领域的财政性资金投入。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制定优惠投资政策,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投资开发农业,形成社会各方面投资和支持农业的新机制。三是发挥农民群众开发建设的主体地位。加大宣传力度,落实财政扶持优惠政策,优化村民“一事一议”机制,鼓励农民积极出资参与项目工程建设。

(三)完善管理制度,确保资金安全高效。财政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按照资金分配规范、使用范围明晰、管理监督严格、职责效能统一的要求,对现行支农资金使用管理制度进行清理、修订和完善,资金分配、使用、管理办法、资金与项目管理制度要相互衔接,避免互相矛盾和交叉重叠,为支农资金整合提供制度支撑。特别要加强对整合后支农资金的监管,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