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教结合工作方案
时间:2022-03-26 04:39:00
导语:农科教结合工作方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根据《国务院关于积极实行农科教结合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通知》(国发[]11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科教结合工作的意见》(政发[2011]52号)精神,按照我市“十二五”农业发展目标和建设农业强市的总体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整合资源和创新机制为手段,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主要任务,始终坚持把科技、教育摆在农业发展的重要位置,进一步强化政府对农科教结合的统筹力度,大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大面积推广各项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推进科技与农业的紧密结合,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使我市农业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为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跨越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四个襄阳”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二、工作原则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大局。立足产业发展抓科技创新,立足生产需要抓成果转化,立足现实要求抓科技队伍建设。
(二)协同配合、优势互补的原则。按照全市一盘棋的思路,在市委、市政府的组织领导下,集全市农业、科技、教育、推广于一体,充分发挥各单位、多学科优势,集聚力量,研究各个产业重要环节的共性与关键技术,进行攻关研究和集成配套,形成纵横结合、产业链协调发展的农科教创新体系。
(三)突出重点、示范带动的原则。以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能力为重点,突出科技示范带动、产业发展带动、科技服务带动、科技能人带动和科技培训带动,通过科技项目的试点示范,辐射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三、目标任务
到“十二五”末,打造一批农科教结合的工作载体,培育一批优良新品种,开发和组装一批实用的新技术、新机具和新模式。着力建设5个农科教结合示范县、50个科技示范村;大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现代农业人才,每年培训农村实用人才4万人次,重点培育4万个农业科技示范户;积极抓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优先解决制约我市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扎实推进科技入户工程,每年筛选10项左右的主推技术,力争主推技术入户到田率达90%以上,到2015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超过48%,科技贡献率达到60%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四、工作重点
紧紧围绕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人才强市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创新农科教结合新机制和运作模式,加强协同和协作,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为加快农业方式转变、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建设6个国家级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依托襄阳市农科院建设小麦、马铃薯、油菜、花生、芝麻等5个国家级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依托老河口市果品研究所建设1个国家梨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承担产业首席专家下达的试验示范和推广任务;培训技术推广人员和科技示范户,开展技术服务;调查、收集服务区域范围内产业发展的技术问题与技术需求信息,监测分析疫情、灾情等动态变化。
(二)建设10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依托襄阳市原种繁殖场构建1个700亩的市级现代农业综合展示中心;每个县(市)区建设l个100亩以上的现代农业展示园。紧紧围绕全市主导产业,重点展示一批农业主导品种、农业主推技术和农业高效模式,努力普及实用技术,切实解决农业标准化、农产品无公害化、农业生产设施化和农业机械化等重大科技问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示范体系功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科技成果进不了园、入不了田,农民对许多新技术和新模式听不懂、想不通、学不会的被动局面。
(三)建设10个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依托职业技术学院建成农业高端人才培训基地,重点培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高管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村农民企业家;依托全市9个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成农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重点培训农业从业人员和农村服务人员。强化农村人才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干部和农民的素质。
(四)建设100个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依托各县(市)区的乡镇农技中心,配备办公室、实验室、培训教室、试验示范田等设施,建成以利益为纽带的“专家大院”,整合专家的智力资源、社会科技资源,与多元化的社会科技投入相结合,实现科技要素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使专家和“大院”之间,“大院”和农民之间,通过科技成果的市场转化,实现互惠互利、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让农民与农业科技专家零距离接触,共同操作,一起实践,确保农民科技素质在高起点上快速提高。
(五)组织百名教授进百企。组织华中农业大学、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等大专院校的教授与我市100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对接,实行合作共建。教授为企业攻克技术难题,开发新产品,培训技术骨干,改善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水平,构建产学研合作的有效模式和长效机制。企业通过组织技术人员与教授共同开展科研工作,吸收新思想、新理念,借助于传帮带作用,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选派200名农业科技特派员。从农民和涉农企业的需要出发,推进科技项目对口连接,科技人员对口支援。从市直和县(市)区机关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选出一批素质高,责任心强,有专业特长、技能和实践经验的科技人员派往乡镇、村、企业、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和其他经济合作组织,进行经常性、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和帮扶,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与致富本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五、保证措施
(一)组织保障。农科教结合是党中央、国务院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要决策,是落实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大举措。各地要进一步提高对农科教结合重要意义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成立农科教领导机构,建立例会制度,为农科教结合工作提供有效的组织保证。加大统筹力度,采取扎实有效措施,推动农科教结合的深入发展。
(二)资金保障。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渠道并存的多元化农科教投入体系。针对农科教结合工作的非营利性和社会公益性,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多层次筹资,千方百计增加对农科教结合的投入。确保农业科技基础建设、中试示范、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科技培训的资金需求。
(三)制度保障。建立农科教结合的管理机制、目标责任考核机制、检查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明确责任,严格考核,表彰先进,鞭策落后。充分调动各部门和广大科技人员、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积极性,形成农科教“大合唱”,不断推进我市农科教结合工作和现代农业迈上新的台阶。
- 上一篇:书记在五送五帮动员会讲话
- 下一篇:县长在项目决战动员会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