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时间:2022-03-20 11:56:00

导语: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一、上年度地质灾害情况

年我县年降水总量较常年略偏少,未发生地质灾害。

二、本年度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1、降雨趋势预测

据气象部门对年的气候预测,预计年汛期(4-6月)雨量略偏少,为700-750mm(多年均值为781mm)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短时间可能发生洪涝或内涝,汛期结束期本县略偏早,在7月上旬初

2、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仍然不可掉以轻心,一是年前且有险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未得到有效排除和治理;二是重点工程建设的不断增加,引发地质灾害的因素增加。根据降水趋势预测,结合地质环境条件分析,我县地质灾害预计将和去年相近。虽然我县是一个地质灾害少发区,但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加强预防。

三、年地质灾害防御重点

综合上述分析,年我县地质灾害防御重点是:

1、文港镇南湾村委会陈家下陈村小组山体崩塌地质灾害点,在汛期或持续强降雨期间可能会再次发生山体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威胁当地村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2、320、316国道、进公路两侧切坡建房可能造成崩塌、滑坡等。

3、前途一下埠集一水库以南为崩塌滑坡防范区(省级预案中划定的次易发区);

四、防御方案

1、地质灾害调查

汛期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与各乡镇人民政府,认真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对辖区内地质灾害危险点与一般灾害点进行全面排查,核实灾害隐患的位置、类型、规模、成因及危害程度等情况。建立地质灾害危险点(区)卡片。及时编制辖区地质灾害的防治方案。

2、监测与巡迴检查

重要地质灾害危险点和重点防范区段,由所在乡镇政府、村委会(村小组)及施工单位负责日常监测工作。通过监测了解地质灾害的演变过程,及时捕捉地质灾害的特征信息,为地质灾害的正确分析评价、预测预报及治理工程提供可靠的资料和依据,尤其是重要地质灾害危险点如:文港镇南湾村委会陈家下陈村小组地质灾害点,必须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具体监测人员和监测内容、方法及要求。制订临灾前群众撤离信号、路线,有关主管部门负责协调监测和巡迴检查督查工作。责任单位在雨季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在监测中要建立各危险隐患点的监测责任制,实行层层目标责任分解。

县各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自己管理范围内重要地质灾害危险点、重点防范区段的巡视检查工作。汛期巡检一般不少于2-3次,对各危险点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密巡检。

3、预防预报

发现地质灾害危险点,要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暂无条件治理的,应针对性提出规划。对由工程建设引起的地质灾害危险点,要及时通知,监督有关建设单位进行治理。

切实做好危险点险情预报,一般情况县每月通报一次,重要险情随时通报。

4、避险

对经监测,危险点险情有扩大,加剧异变情况者,县政府将组织国土等部门立即派员到实地进行进一步的调查认证,确认进入危险阶段,立即启动防灾应急预案,一方面采取紧急避灾和抢险措施,及时动员受灾害威胁的群众以及其他人员按制定的撤离计划,做好人员、财产的撤离。并在地质灾害危险点一定范围内,划定危险区,设置警示标记。另方面按照地质灾害灾情分级报告规定,向上级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报告。

5、抢险救灾

地质灾害发生后,县政府将启动并组织实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时将灾害及发展趋势等信息按照地质灾害速报制度,报告上级人民政府。

县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突发性地灾害应急分工,做好相应工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会同建设、水利、交通、公路等部门迅速查明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影响范围,发展趋势等情况,提出应急治理措施,减轻和控制地质灾害灾情。

五、保障措施

年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坚持“以预防为主、以预测预报为主、以灾前避让为主”的方针,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建设,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报水平,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失。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县人民政府对全县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各乡镇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主要领导是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持警惕,加强预防,大力宣传,落实责任,严格按照方案的要求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2、突出重点,加强网络建设

按照“以人为本,群专结合”的原则,把地质灾害预防作为工作重点,不断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建设,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预报工作。各级财政要列出专项监测经费,保障群测群防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3、完善各种制度,认真抓好督促落实

要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汛期值班制度、灾情速报制度、灾情巡查制度、“两卡”发放制度、灾害应急调查制度,并认真抓好督促和落实,使其充分发挥好作用。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值班时间定为每年4月1日至9月30日。

4、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宣传教育和监督管理

随着城市规模、工程建设、生产活动范围的扩大,人

为诱发地质灾害因素增多。因此,要利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以消除和减少诱发地质灾害人为因素。要依法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的监督管理,对可能诱发和加重地质灾害的违规工程活动,要及时给予制止、纠正和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对已经发生造成危害的,要依法督促责任单位负责治理。

5、强化运作,加快防护工程建设

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加大防护工程建设力度,结合实际做好防护工程工程量的测算,工程费用实行财政包干,具体由乡镇负责。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不等不靠,主动对接,把事关民生、事关稳定的地质灾害防护工程尽快、尽早,保质、保量地建设起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对乡镇和部门争取来的资金,全部由其自行统筹调配,工程建设的结余资金,全部作为其后续发展资金。

6、加强协调配合,积极组织抢险救灾

灾情就是命令,一旦有地质灾害发生,各级人民政府要把确保人民群众人身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根据地质灾害灾情,启动相应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有关部门要按照《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进府办发号)要求及职责分工规定,迅速组织力量赶赴灾区,参加抢险救灾工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做好地质灾害点的监测、预警、预报工作;交通、公路、电力、通讯部门要在最短时间内恢复灾区道路、供电、通讯的畅通;水利部门要及时修复被毁的水利设施;卫生部门要做好伤员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民政部门要做好灾区群众的安置;公安部门要做好维护灾区社会稳定工作;气象部门要及时主动提供灾区气象预报,配合国土资源部门做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工作。要通过快速反应机制,最大限度的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