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耕作暂行方案

时间:2022-02-10 09:00:00

导语:保护性耕作暂行方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保护性耕作暂行方案

为了加大耕作推广力度,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根据农业部《关于大力发展保护性耕作的意见》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农业保护性耕作制度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实际,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发展保护性耕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总目标,以全面加强农村牧区生产力建设、改善农牧业生态环境、保护耕地、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为重点,以示范基地建设为依托,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引导和鼓励农牧民改变传统耕作方式,加速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示范、推广和应用,改善农牧业生态环境,促进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为推进现代农牧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做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选好重点区域,集中资源协调发展。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抓住主要环节,把握主体技术。遵循技术推广规律,以点代面,稳步推进。坚持不断创新,不断完善技术模式和运行机制,推进保护性耕作社会化服务,提高农牧民和农机手的经济效益,调动农牧民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积极性。

(三)任务与目标

年,全旱作农田留茬越冬面积发展50万亩,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20万亩。到年全旱作农田留茬越冬面积达60%以上,深松面积达40%,免耕播种面积达25%。全农业基本实现以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农业格局,使旱作农田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农业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年,突出抓好农业部的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面积1万亩,其中:天山镇发展谷子绿豆间作面积0.5万亩(在外八方、道尔其格、北岗台等村实施),先锋乡发展深松免耕玉米作物面积0.5万亩(在先锋、先进等村实施)。

(四)实施保护性耕作的主体技术工艺

几年来,通过对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试验与监测,已初步形成了适合我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在旱作地区建立了以杂粮杂豆间作为主即绿豆、谷子(或黍子)间作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在水浇地地区建立了以一年一作玉米深松免耕技术为主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

二、实施保护性耕作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目标管理。发展保护性耕作既是一项重要的增收致富工程,又是一项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显著的公益性事业。各苏木乡镇要把发展保护性耕作农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作总体规划,各苏木乡镇负责组织落实,农机部门负责技术指导与农牧民培训。为确保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应用推广和项目的顺利实施,人民政府成立机械化保护性耕项目领导小组,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并下设办公室,具体组织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推广项目建设及管理工作。有关苏木乡镇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组织精干人员具体实施。

(二)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农业部推广的现代耕作新技术,它不仅是对传统耕作技术的一场重大变革,更是对农民传统观念的一次重大转变。各苏木乡镇要加大宣传力度,重点宣传保护性耕作具有防治农田扬尘、水土流失、蓄水保墒、节本增效,减少农业耕作环节的机理和作用,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班,技术讲座,科技下乡活动和印发资料等形式,加大保护性耕作技术宣传力度,为发展保护性耕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各苏木乡镇要因势利导、以点带面、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全力做好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示范工作,让广大农民群众看到保护性耕作的实际效果,提高农民的认识程度,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三)建立健全服务体系,提高保护性耕作社会化服务水平。各苏木乡镇和直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保证保护性耕作持续发展的农机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机大户,建立保护性耕作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建立健全以扶持农机户为主线的保护性耕作运作机制,利用国家购机补贴、保护性耕作项目资金补贴,引导扶持农民购置保护性先进、实用规范的机具,培育、扶持、发展一批保护性耕作农机大户、专业合作组织,探索保护性耕作市场化运行机制,提高农机利用率和经济效益,逐步扩大保护性耕作的种植面积。建立完善以农机专业组织和农机大户为主体,农机经营户为基础,农机推广、培训、维修、信息服务等服务组织为支撑,政府支持为保障的保护性耕作社会化服务体系。

(四)抓好标准化示范点建设,加大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力度。高度重视示范点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把示范区建成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基地,新机具、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要通过示范点,确立主推技术路线,确定成熟机型,为大面积的推广应用积累经验。

(五)加强部门配合,保证作业质量,提高服务水平。保护性耕作包括免耕播种施肥、深松、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秸秆及地表处理等四项主要内容,涉及农艺、农机、生物工程。要加强农机与农艺的结合,工程技术与生物技术的结合,发挥农机、栽培、土肥和植保等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形成合力,共同促进保护性耕作的发展,各有关单位在推进保护性耕作的过程中,要加强协调,统筹安排,特别是农机和农业部门要紧密合作,密切配合,切实抓好农机和农艺的结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