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加强城乡和谐建设工作方案
时间:2022-02-01 11:51:00
导语:民政局加强城乡和谐建设工作方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发挥其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独特优势。支持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积极履行职能,坚持统一战线的广泛性、包容性、多元性和社会性。发挥协调关系、汇集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作用。正确把握和处理好新形势下的重大政治关系和社会关系,加强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的团结和谐。切实把社会各个阶层、各个方面的力量团结在振兴大、构建和谐社会的共同事业之中。尊重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劳动创造和创业精神,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种力量为大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和改进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支持他发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教育群众、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作用。广泛深入地开展和谐教育,最大程度地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和谐建设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共同追求和谐、维护和谐的生动局面。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为深入贯彻党的届六中全会和市委二届十次全委会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就加快构建和谐若干重要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构建和谐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建共享和谐,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立足大实际,以发展巩固和谐,以改革促进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以城乡统筹为突破口,以和谐社区(村)建设为基础,着力于解决民生问题,着力于健全完善体制、机制,着力于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增强社会创造活力、增强社会和谐氛围、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努力构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的和谐。
二)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目标任务。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要求,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制度建设,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
和谐建设要达到以下目标:年。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经济基础。五年财政投入15亿元以上,全力加快经济发展。超额完成区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用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政府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有较大提高;社会管理更加科学,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持续增加。社会运行健康有序。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万元以上,城乡居民安居乐业、更加富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中等收入者比重不断扩大;城镇居民人均住宅使用面积增加到30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45平方米;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城镇登记失业率持续控制在3%以内;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达到90%以上。
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基金征缴率达98%,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比例达到95%,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
社会法治化程度大幅度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进。人民群众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得到有效协调和兼顾。
文明创建活动成果彰显,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城乡文明程度大幅度提升。年前创建成为市级文明城区,成为全市信用状况最好的地区之一。城乡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5年。群众主要健康指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全社会研究和开发经费投入占GDP比例达到2%以上,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大力实施科技“215工程。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3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递增30%以上,高层次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创新型城区建设走在全市前列。
万元GDP综合能耗降低20%,生态环境更加优化。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削减24%17%以上,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0%和98%农村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率均达到30%以上,空气质量满足II级以上天数比例达到71%以上,逐步建成十个城市公园,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人均拥有公共绿地15平方米,初步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宜居城区。
改善民生方面要实现“六个提标”提高农村低保、五保供养、特困群众基本医疗救助、大病救助、社区工作人员待遇、基层工作经费的标准)六个扩面”扩大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覆盖面)六个确保”确保每个就业困难家庭能得到就业援助,年。确保每个考上大学的学生都不因贫失学,确保每个困难家庭的子女都能接受义务教育,确保特困家庭患者都能得到基本医疗救助,确保每个“农转非”人员都能得到及时安置,确保每个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都能得到有效维护)目标,实现构建和谐的良好开局。
二、切实解决当前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
一)着力解决就业难问题,拓宽就业渠道。
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中小企业,把实现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根本任务。建立健全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工作责任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采取政府补贴加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实行技能培训、安置就业和劳务输出“一条龙”服务,健全和完善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大就业培训力度。鼓励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开展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统筹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库区移民劳动力的就业工作。着力做好转业干部、退役军人安置和就业工作。积极开展“就业援助行动”千方百计帮助“零就业家庭”人员、低保户家庭”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等就业困难对象的就业,对招用这类人员的用人单位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消除“零就业家庭”零劳动力转移家庭”完善低保政策与就业政策联动机制,促进低保人员积极就业。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协商制度,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
二)着力解决群众生活保障问题,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年,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覆盖面。达到95%逐步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适应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城乡困难户基本生活,采取市、区、街镇分级承担的办法,改革城市低保管理体制,不断提高农村低保水平,参照城市低保一半的标准,建立农村低保自然增长的长效机制,对特困对象实施分类救助。健全完善农村五保供养、灾民救助、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广泛开展慈善捐赠活动,大力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加快农村敬老院和街道养老院的建设和改造,对“五保”对象、城市“三无”人员全面实行集中供养。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开展多种形式的老龄服务,加快推进老龄事业的发展。关心老年人身体健康,对年满100岁的老人每人每月给予300元的营养补助费,对90岁-100岁的老人每人每月给予100元的营养补助费。积极作好优抚工作,切实解决重点优抚对象住房难、看病难问题,逐步提高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一次性补助金。着力推进经济适用房建设,加大廉租房保障力度,对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0平方米以下的双困”家庭,实现廉租住房保障全覆盖。
三)解决教育均衡问题,加快发展教育事业。
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落实科教兴区、人才强区战略。不断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保障社会成员平等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按照《教育法》对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三个增长”要求,加大对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并在城市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加快推进旅游学校创国家级职业示范高中和37中创市级示范高中,完成94中、95中改建扩建和跳磴学校建设。着力于整合资源、均衡配置、合理布局,抓好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建设改造,加强城乡教师交流互动,增强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促进教育公平和城乡教育的协调发展。积极开展教育救助,切实落实“两免一补”等政策,解决贫困学生上学难问题。进一步完善对城乡贫困学生、残疾儿童、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的资助体系,加大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力度,帮助在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的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推动劳动力技工化,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职业技术培训体系。规范学校收费项目和标准,加强学校管理和师德师风建设,坚决制止乱办班、乱补课、乱收费等问题。鼓励社会投资办学和捐资助学,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四)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健全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不断完善医疗卫生设施。积极支持重钢医院升级,新建一个较高水平的综合医院,科学规划、建设一批较高水平的特色医疗机构和特色专科,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强化基层卫生工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城乡新型合作医疗,不断扩大覆盖面。大力实施惠民医疗救助工程,对城乡低保户、农村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住院治疗实行“八免”十减半”和“三优惠”政策,不断提高大病救助标准、特困群众基本医疗救助标准、开展特困群体临时大病救助。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理顺医药卫生行政管理体制。探索建立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机制。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规范收支管理,妥善处理医患关系,维护正常的医疗服务秩序。加快区疾控中心建设,加强重大疫情、疾病防治,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积极应对,全力救助。对儿童计划免疫的所有费用实行全免,对白内障患者全面实行免费治疗。加强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监管,保障市民健康安全。继续推进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免除婚前检查费用,对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第一次分娩的农村妇女和城市困难家庭妇女一次性给予600元补助,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改善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
五)着力解决文化建设相对滞后问题,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先安排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文化建设项目,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文化的权益。结合“四大工程”实施,加快推进区图书馆、档案馆、体育中心和中华美德公园、双山公园、义渡公园、金鳌山公园、白居士公园等文体设施、文化休闲设施建设,加快钓鱼嘴半岛文化休闲中心的规划建设。按照“五个一”一个图书室,一个电子阅览室、一个阅报栏,一个集娱乐、教育、活动功能的综合活动室,一个至少具有一套体育健身器材的小广场或体育场)要求,突出抓好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以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院坝文化为载体,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大力实施“电影放映惠民工程”每年在社区和农村放映200场电影)积极开展全民读书活动,促进文化下基层,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建立健全奖励激励机制,鼓励文艺创作,多出文化精品。加强文化市场管理,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依法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加大对堰兴剪纸等特色民间工艺的开发力度,深入挖掘巴渝文化、宗教文化、工业文化、义渡文化,打造具有大特色的文化品牌,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抓好区体育中心等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结合文明城区创建,大力推进和谐社区、和谐单位、和谐家庭建设,城乡广泛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扶贫济困、志愿服务等社会活动,形成人人促进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
六)着力解决影响群众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大力实施生态环保行动。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以重钢集团环保搬迁为契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实行严格的产业准入制度,严把环评关,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大力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宁静”行动,严格环保执法,加强环境整治,大力实施拆违建绿工程和生态绿化工程,做好城市生态涵养,加快规划、积极推进“四带十园”建设,并在每个社区建设一个社区公园,对公园、公厕全面实行免费,并在主要公共场所提供免费“直饮水”打造城市“休憩带”努力把大建设成为“园林之城”公园之城”休闲之城”同时,严格控制废气、扬尘、油烟和噪声污染,加强医疗废弃物处理,努力建设优良的人居环境。坚持集约节约用地,落实节能节材节水措施。大力推进节约型企业、节约型机关建设,努力创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城区。
七)着力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切身利益问题.积极做好征地安置补偿工作。
坚持征地补偿与保证被征地农民长期稳定收益相结合,认真落实和执行有关拆迁安置的各项政策。积极探索和认真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切身利益问题。按照先安置、后拆迁的原则,切实做好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工作,确保安置资金及时到位。把被征地农民安置房摆在优先建设的位置,资金、土地上给予充分的保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严格标准、保障进度,公开透明、规范运作,妥善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住房问题。探索和完善安置房的物业管理机制,创造性地开展安置房小区的物业管理。加强被征地农民就业的指导服务,建立被征地农民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及时准确掌握被征地农民的基本情况,实行动态管理,跟踪服务,指导和帮助被征地农民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加强政策引导,鼓励、支持本地企业优先安排“被征地农民”就业。积极开展劳务输出,促进被征地农民异地就业。支持和鼓励“被征地农民”自主创业。
八)强化农民工服务和管理。
加强和完善农民工服务工作,按照公平对待、一视同仁的原则。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性规定。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农民工的政策措施,规范用人单位与农民工劳动合同关系,督促用人单位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险,尤其是工伤保险,严厉查处不与农民工签订并履行劳动合同、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等违法行为。把农民工纳入公共就业服务的范围,积极为农民工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和政策咨询等服务。积极探索促进进城务工经商农民转化为城市居民的政策措施。认真落实农民工子女入学的有关政策,加快推进“农民工公寓”建设,切实解决农民工居住和子女入学问题。同时加强对农民工就业培训、卫生保健、计划生育、法律援助等指导服务。努力解决农村留守人员的教育监护问题。
三、建立健全构建和谐的体制机制
一)落实民主权利保障制度。
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区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充分尊重和维护人大代表的民主权利,拓宽人大代表知情知政渠道,完善人大代表走访选民、向选民或选举单位述职等制度。健全保障和促进政协委员积极履职的机制,拓宽其参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渠道。建立重大决策与公民有序参与互动机制,完善重大问题咨询协商制度,关系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要通过社会公示、听证会等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确保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深化政务公开、村(居)务公开,推进村(居)民自治,完善村和社区民主理财、集体资产监管、村(居)委会干部离任审计等制度,加强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强化基层民主管理和服务功能。依法推进各类企事业单位工会组织建设,建立保障劳动关系双方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双方和谐和企业发展的民主管理机制。
二)健全完善司法体制、机制。
促进司法公正。加强司法民主建设,坚持司法为民。健全公开审判、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等制度,发挥律师、公证、调解、仲裁的积极作用,化解社会矛盾。积极实施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建立健全法律援助网络,探索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行业奉献和社会捐赠为辅多渠道的法律援助经费保障机制,全面落实对贫困群众诉讼费减免规定,实现“应援尽援”规范诉讼、律师、仲裁等收费,有效解决困难群众“打官司难”打不起官司”问题。维护司法公正,严肃追究徇私枉法、失职渎职行为的法律责任。
三)健全完善公共财政制度。
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和民生领域。集中财力,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投入,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水平。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规划建设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特别要加强农村供水设施建设,年要全面解决农村人畜饮水难问题。进一步规范和明确区与街镇的事权和职责,改进和健全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街镇财税体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规范化、制度化。不断拓宽公共服务建设资金渠道,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到公共服务领域,不断增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四)探索建立和谐文化建设机制。
培育和谐精神,大力倡导和谐理念。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健全思想引领机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加强理想信念、形势政策和区情教育,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大力培育“自强不息、开拓开放”人文精神。牢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社会风气。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全社会诚实守信意识。健全正确的舆论引导机制,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高度重视舆情汇集分析,搞好舆论监督,提高舆论引导水平。进一步整合宣传资源,改进宣传方式,加大外宣力度,营造和谐舆论环境。深化群众性和谐创建活动机制,把和谐创建活动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促进和谐文化进课堂、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家庭。
五)建立和完善化解社会矛盾机制。
建立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信访稳定工作。加大信访督查力度,建立群众诉求表达机制,确保诉求畅通,最大限度地依法维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领导公开接待群众、定期分析信访稳定等制度,推进群众诉求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坚持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健全重点信访案件挂牌督办制度,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采取教育、协商、疏导等方式化解矛盾。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加快建设预防、预警和应急平台,有效应对灾害事故和突发事件。完善安全生产监管制度,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大力实施“安民”安宁”和“利剑”天网”强基”工程,全面推进“平安大”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力推进“三基”工程建设,夯实公安工作基础。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五张网”全面落实“两驻一巡”工作,着力整治突出治安问题和治安混乱地区,进一步增强群众安全感。
六)建立创新创造的激励机制。
把创新精神贯穿到促进发展的各个环节,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使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结合“六型机关”建设,鼓励机关干部在职学习。引导企业加强员工培训,加大对学习创新先进单位、个人和科技贡献、科普推广、创造发明等的奖励力度,设立“建言奖”鼓励引导社会各方面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激发群众的创新创造活力。积极倡导“敢于越雷池,敢为天下先”开拓精神,营造“崇尚成功、宽容失败、激励创新”浓厚氛围,保护创新热情,鼓励创新实践,完善创新机制,宽容创新挫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观念创新、思路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城区。
七)健全完善社会管理、服务体系。
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优化机构设置。深化“效能革命”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简化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能。推行政务公开,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化,为群众生活和参与经济社会活动提供便利。推进政事公开,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健全和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城市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切实加强社区建设,强化基层服务和管理。按照“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目标要求,积极构建和谐社区。建立健全社区管理体制,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实行“一门式”社区便民服务,充分发挥“96000服务平台”作用,努力为居民提供形式多样的社区服务,积极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覆盖社区全体居民、服务主体多元、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的新型社区服务体系。深入开展示范社区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居委会工作用房、警务室和电子阅览室、图书室等社区公益性设施建设,努力实现全履盖。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加大社区工作者培训力度,全面推行社区工作者持证上岗,不断提高社区工作人员待遇,改善社区工作条件。充分发挥社区警务室、社区民间组织、物业管理机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八)建立健全利益调节机制。
提高自身收入水平,鼓励社会成员依靠诚实劳动、创业创造、合法投资、合法经营等方式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保证合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采取扩大就业、农民减负增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等多种方式,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落实和完善符合机关事业单位特点的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规范津贴补贴,逐步缩小单位收入差距。加强个人所得税征管,鼓励高收入群体积极资助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
四、加强和改进党对构建和谐的领导
一)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把构建和谐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要按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理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扩大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严格党内生活,严肃党的纪律,增进党的团结统一,以领导班子和谐带动党内和谐,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开展群众工作、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建立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要求的综合考核评价办法,把领导社会建设的绩效列入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构建和谐的工作部署落到实处。
二)强化基层组织建设。
不断提高基层组织协调利益分配的能力、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加强以社区、农村、机关、学校等为重点的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进一步健全完善基层组织体系,推进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三级联创”为载体,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大对城乡基层组织阵地建设的投入,实现基层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全覆盖”不断提高村、社区党建工作经费,确保基层党组织活动正常开展。关心爱护基层干部,逐步改善他工作、生活条件。按照提高素质、增强党性、发挥作用的要求,积极做好新时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巩固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完善党员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和党员义工服务制度,积极开展党内关怀和党内帮扶,组织开展党内走访慰问和“送温暖”活动,积极帮助困难党员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使党组织真正成为党员“温暖的家”可以信赖的家”可以依靠的家”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要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政。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深化政风行风评议工作,坚决纠正在教育、医疗、征地拆迁、国企改革、劳动保障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加强审计监督,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着力于密切同群众血肉联系,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坚持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切实解决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突出问题。深入开展“执政为民、服务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整改活动,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始终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
- 上一篇:农民工权益维护工作措施
- 下一篇:街道建立教育实验区工作方案
精品范文
10民政工作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