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全区知识产权战略纲要

时间:2022-11-07 10:20:00

导语:贯彻全区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贯彻全区知识产权战略纲要

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提升我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全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根据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纲要。

一、序言

(1)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区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双加速阶段,第三产业发展加快,居民消费类型、消费行为正在发生重大转变,知识与技术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面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新形势,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把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作为实施“科教兴宁”、“人才强区”战略的重要基点,作为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环节,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是建设创新型宁夏的必然选择,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2)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知识产权是自然人或法人对其智力劳动成果依法确认并享有的权利,包括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地理标志,以及从遗传资源、传统知识、民间文艺等特定领域产生的权利。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产权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加快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积极采取适应区情的知识产权政策措施,不断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对于提高我区核心竞争力,加快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内陆开放新格局,推动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3)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适应知识产权快速发展的需要。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区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知识产权拥有量快速增长,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初步建立,企事业单位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明显增强。但我区各类知识产权质量还不高,重大自主知识产权偏少,知识产权管理服务体系还不完善,尤其是知识产权人才缺乏,知识产权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不紧密等问题比较突出。抓紧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推进知识产权发展,全面提升我区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是适应当前和未来竞争的迫切需要。

二、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

(4)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方针,以提高特色优势产业知识产权创造能力为重点,以促进知识产权产业化为方向,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积极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文化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建设创新型宁夏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二)战略目标。

(5)远期目标:到2020年,知识产权意识普遍深入人心,知识产权法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大幅提高,企事业单位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明显提升,知识产权制度对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建设的促进作用充分显现。特别在特色优势产业拥有一批核心与关键技术,培育壮大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沿黄经济区进入全国知识产权工作先进行列,有效支撑创新型宁夏建设。

(6)到2015年的目标:

——专利:全区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年均增长15%以上,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年均增长30%以上,申请国外专利的数量明显增长。特色优势产业申请2000件以上发明专利,万人拥有发明专利数量比2010年翻两番。

——商标:商标申请量年增长率10%以上,总量达到2万件以上;注册量年增长率13%以上,总量达到1.2万件以上;中国驰名商标年增长率13%以上,总数达到25件以上;宁夏著名商标年增长率10%以上,总数达到400件以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达到25件以上。

——版权:作品自愿登记和计算机软件自愿登记保持年增长10%以上。版权产业快速发展。

——植物新品种:培育研发一批农牧、林业优良植物新品种。植物新品种授权总量达到30件以上,争取将具有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的单个属种列入国家级新品种测试基地。

——商业秘密:引导市场主体依法建立商业秘密管理制度,7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及所有大企业、大集团全部建立商业秘密管理制度。

——特定领域:地理标志、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民间文艺等得到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

三、战略重点

(一)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发明专利和知名品牌拥有量。

(7)煤电化产业。以服务宁东基地建成国家重要的大型煤炭基地、“西电东送”火电基地和化工产业基地为目标,在建设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大容量高参数大型坑口电厂、超高压直流输电、智能电网、煤制烯烃、煤制油、煤炭液化、煤制天然气等关键领域,从研究实验、公共服务、技术开发、企业技术创新和创新服务五个层面,推进知识产权基础能力建设,构建以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等为重点的知识产权创造链条,加强技术研发和品牌培育,形成一批发明专利和自主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适应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新趋势,引进一批关键专利技术,加大消化吸收再创新力度,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8)新能源产业。重点围绕高纯硅、多晶硅、单晶硅、光伏电池、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领域,积极研发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发明专利,促进新能源产业从原材料生产、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转变。

(9)新材料产业。进一步发挥钽、铌、铍、钛等稀有金属材料的专利优势,强化自主创新,在生产技术和系列产品深度开发方面形成一批发明专利,形成专利集群,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钽铌铍钛产业核心技术研发基地。以铝镁合金及轻金属材料、碳基材料、复合材料为重点,立足自主创新,加大产学研联合创造力度,在金属材料及深加工技术领域联合创造一批发明专利,推进产业链向下游高端方向延伸。

(10)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围绕数控机床、仪器仪表、大型铸件、精密轴承、智能化成套输电设备等关键领域,加强原始创新,形成一批包括专利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与计算机软件版权在内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推动知识产权在研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中的应用,形成持续创新机制,促进新型装备制造产业不断升级。

(11)生物医药产业。在巩固生物发酵、生物医药、生物制剂等已有专利的基础上,坚持自主创新,重点在有效成份提取、分离和纯化等关键技术领域,加强知识产权自主创造,实现重大突破,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干细胞分离及干细胞产品研发领域形成一批高质量的发明专利和PCT国际专利。在优势道地药材、回族药物及其制剂的工艺创新、新药研发方面,保护奠基性、首创性的发明创造和改进后的发明创造,形成专利保护网,赢得专利竞争主动权。

(12)现代农业。以服务120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加强技术集成创新,在新品种选育、农作物高产高效栽培等方面取得自主知识产权。推进旱作节水、土地综合治理等科技创新。引导支持各类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自主创新、合作创新,加大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开发力度,形成核心技术专利。加强商标注册,培育一批宁夏著名、国内驰名、国际知名品牌,使更多绿色、有机农产品打入国内外高端市场。大力实施特色优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制度,鼓励申请地理标志,支持企业加强地理标志保护。

(13)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围绕宁夏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设计中心、认证中心、博览中心、加工中心、物流中心建设,研究开发适宜阿拉伯国家及穆斯林地区市场需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制定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国家标准,构建国内统一、国际认可的哈拉相互认证机制,推动宁夏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认证向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转化,努力把宁夏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生产基地、中阿特色优势产业对接基地、中国面向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世界的人才培育基地,使宁夏建设成为中国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进入穆斯林世界、世界穆斯林产品进入中国的重要通道。

(14)文化旅游产业。结合实施重点带动战略和旅游精品战略,引导旅游企业和有关方面加大对外宣传促销力度,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培育一批旅游服务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加快各级风景名胜区、红色旅游景区、文物保护单位、文化遗址、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等申请旅游服务商标。大力开发回族穆斯林文化,建立具有浓郁穆斯林特色的休闲度假区,推进回族穆斯林文学、音乐、舞蹈、服饰,以及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剪纸、绘画、刺绣、雕刻、编织、乐器等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知识产权保护,培育文化品牌,促进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大发展。大力发展出版业、新闻传媒业、广播电视业、影视制作业、文艺创作与表演业、文化娱乐业、动漫制作业、广告业等核心版权产业,使之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建设知识产权密集区和示范区。

(15)以沿黄经济区为依托形成知识产权密集区。发挥沿黄经济区的区位、人才、科技和产业等优势,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企业集团;以知识产权强县工程为依托,加大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力度,使知识产权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支撑;积极培育国家级、自治区级知识产权示范市、县(区)。力争在沿黄经济区形成若干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特色突出、核心竞争力较强、知识产权密集的县域经济区。

(16)以各类园区为依托形成知识产权示范区。大力推进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石嘴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吴忠农业科技园区、银川农业科技园区等园区(基地)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推动园区(基地)发展的驱动力从资源优势、比较优势向知识产权优势转变。建立园区(基地)知识产权联盟,鼓励园区(基地)知识产权转让、许可、交叉许可,促进产业配套。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企业集团,壮大一批拥有密集知识产权产品的专、精、特、新中小科技型企业,消除零专利企业,促进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集群化发展。充分发挥园区(基地)知识产权创造、孵化、引领和辐射作用,通过知识产权示范园区的引领带动,促进全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四、专项任务

(17)专利。以自治区战略需求为导向,在全区重点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超前进行专利布局,掌握一批核心技术的专利。大幅提升特色优势产业的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引导支持创新要素、创新成果向企业集聚、转移,推动专利实施和产业化。建立健全专利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与自治区主要产业相对应的专利数据库,加强专利分析,促进专利开发,推动专利运用,提高专利利用率。加强对企业专利工作的支持和引导,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机制。支持企业、行业组织将专利纳入标准,参与技术标准的制定。建立有利于激发职务发明人创新积极性、有利于专利技术实施的利益分配机制。

(18)商标。引导企业增强创建自主商标的意识,支持各类企业在经济活动中使用自主商标。鼓励企业丰富商标内涵,形成一批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严厉打击假冒等侵权行为,切实保护商标权人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充分发挥商标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服务业中的作用,大力挖掘具有地理标志特征的农副产品,促进农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增强市场竞争力。

(19)版权。扶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动漫创作、文化娱乐、广告设计、工艺美术、计算机软件、信息网络等版权相关产业发展,形成文化产业集群。合理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支持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时代特点作品的创作,扶持难以参与市场竞争的优秀文化作品的创作。以打击侵权盗版为重点,定期开展专项治理行动,依法打击盗版行为。搭建版权贸易平台,支持版权企业积极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各类文化版权产品展销活动。

(20)植物新品种。扶持高产、抗病、抗逆等优良新品种的培育和引进,推动育种创新成果转化为植物新品种权。扶持一批在植物新品种权获取与运用方面成效显著的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完善资源提供者、育种者、生产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利益机制,使品种权人、品种生产经销单位和使用新品种的农民共同受益。加大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力度,完善品种权行政执法相关制度,切实保障植物新品种权人的合法权益。

(21)其他领域知识产权。引导市场主体依法建立商业秘密管理制度,依法打击窃取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依法普查地理标志资源,扶持地理标志产品,促进具有我区特色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协调遗传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利益关系,防止遗传资源流失和无序利用。加强对传统知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挖掘民间文艺作品,加强民间文艺保护。加强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的保护和利用。

五、战略措施

(一)激励知识产权创造。

(22)组织和引导知识产权创造。将知识产权创造和拥有情况作为项目立项、科技奖励、认定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的重要条件,纳入科技计划实施评价体系和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体系。建立自主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与认定制度,明确自主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的考核与认定标准。完善知识产权奖励制度,对获得国家和自治区级知识产权奖项的单位、人员给予奖励。

(23)强化企业创造知识产权的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工作机制,加强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建设,提高企业创造和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支持企业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增强知识产权产出能力,掌握核心技术专利,打造知名品牌,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知识产权。鼓励企业将知识产权纳入企业产品开发、技术研究、生产制造等各个环节,积极培育核心知识产权,增加知识产权储备。

(24)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重要作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应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工作机构与管理制度,充分发挥自身人才和基础优势,围绕我区特色优势产业进行原始创新,形成一批原创性知识产权,并与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合作,形成研发与生产相互促进的有效机制。

(25)鼓励群众性发明创造。激发全社会的发明创造热情和艺术创作积极性,推动群众性发明创造活动广泛开展。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观念,鼓励开展各种发明创造活动。

(二)促进知识产权运用。

(26)鼓励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制定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的政策措施,对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自主知识产权进行政策及资金扶持,重点对取得重大突破的核心技术给予支持,促其规模化、产业化。支持重大专利技术的后续开发、工业设计以及生产等相关活动,促进专利技术转化运用。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引进、开发和运用专利技术,支持企业通过转让、独占许可、专利联盟、特许经营、版权转让、兼并重组等方式获得我区发展所需要的知识产权,并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新的知识产权。

(27)实施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加大对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的支持力度,帮助企业在核心技术领域获得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在行业、产业和区域发展中的龙头引领作用,带动非优势企业向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转变。

(28)建立知识产权流转机制。发展知识产权交易机构,搭建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促进知识产权流转。引进建立知识产权评估机构,制定知识产权资产评估和质押融资办法,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将知识产权流转情况纳入科研绩效评价和考核内容,推动自主知识产权应用和产业化。

(三)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29)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加强知识产权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提升执法效率。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与调查等制度,提高案件审理质量。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地区联合执法机制,完善重大案件会商通报制度、行政执法与司法机关之间的案件移送、信息通报、配合调查等工作机制,合理配置执法资源,提高执法水平。

(30)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依法打击假冒专利、假冒商标、盗版等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加大对恶意侵权、重复侵权等情节严重、影响恶劣案件的查处力度,维护权利人和公众的合法权益。加强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止侵权货物进出境,维护公平竞争的外贸秩序。加强展会的知识产权监管。

(31)建立知识产权预警与维权援助机制。及时重点领域的知识产权发展态势报告和商标保护报告,对可能发生的知识产权侵权提出预警,对涉及面广、影响大的知识产权纠纷、争端和突发事件,制订预案,妥善应对,控制和减轻损害。发挥中国(宁夏)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的作用,帮助市场主体依法应对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对维权确有困难的知识产权权利人给予法律援助。

(四)加强知识产权管理。

(32)制定完善知识产权法规和规章。制定完善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利、商标、版权、植物新品种、商业秘密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法规和规章,积极探索地理标志、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民间文艺等知识产权地方立法,构建合理的资源获取与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利益分享机制,防止资源流失和无序利用。

(33)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协调指导。建立自治区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自治区知识产权局),统筹规划全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协调解决重大知识产权事项,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相互配合、行业协会协同、社会公众参与的知识产权工作格局。建立知识产权统计指标体系,加强对知识产权工作的考核评价,促进全区知识产权管理能力不断提升。

(34)加强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依托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程等,推进各类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工作。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制定知识产权信息检索和重大事项预警等制度,加强技术引进、合作研发等环节的知识产权和信息安全保护,提高利用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水平。加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知识产权管理,将取得知识产权的数量、质量及转化运用情况,纳入科技奖励、职称评定、职级晋升等评价指标,促进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建设。

(35)建立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审查制度。对政府投资或支持的重点项目、关键技术、装备引进、技术改造等重大经济活动进行知识产权审查,防范知识产权风险,避免资源浪费。对涉及国家利益并具有重要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并购、改制、合资以及技术出口等活动,进行知识产权监督和审查,避免知识产权流失和危害国家安全。

(36)建立科技项目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对重点科技研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知识产权检索、分析和论证,以知识产权获取和保护为重点进行全程跟踪服务,避免无效研究和侵权。加强科技项目知识产权管理,将科研立项、验收、认定等纳入知识产权管理全过程。

(37)强化知识产权导向作用。在制定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等相关扶持政策时,充分体现知识产权的导向作用,引导企事业单位积极创造和运用知识产权。新产品开发、重大技术改造、知名品牌培育、科技支撑计划等专项资金要优先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事业单位给予政策和资金倾斜。

(38)加大对知识产权工作的资金投入。加大财政对知识产权工作的投入力度,推进各类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程、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知识产权强县(市、区)工程、知识产权实施与产业化、知识产权信息化建设等工作。设立发明专利申请与维持专项资金,促进我区发明专利拥有量大幅提升。各市、县(区)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财力状况,加大对知识产权工作的资金投入,为促进区域知识产权工作提供资金保障。建立知识产权奖励机制,对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专利技术、专利产品以及专利发明人给予奖励,对荣获中国专利金奖、中国专利优秀奖、中国驰名商标、版权创意金奖等全国知识产权奖项的单位给予奖励。企事业单位要相应建立知识产权利益分配与奖励制度,对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推广过程中做出贡献的发明人、设计人及推广服务人员给予奖励。

(五)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39)建立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通过专利、商标、版权、植物新品种等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加强知识产权信息资源的运用,为企业自主创新、产品出口、技术引进、应对纠纷等提供服务。建立特色优势产业专利数据库,支持企业建立专利专题数据库。开展以专利文献信息为主的信息检索分析,提出专利预警,避免重大项目、重大工程专利侵权。

(40)发展知识产权中介服务组织。制定促进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知识产权、评估、交易、法律服务等中介服务机构规范化发展。加强对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的管理,建立中介机构诚信信息管理、信用评价和失信惩戒等诚信管理制度,规范知识产权服务。

(六)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

(41)加快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建立部门协调机制,统筹规划我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实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计划,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行政管理人才、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人才、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人才、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培养知识产权、评估、交易、咨询、诉讼和专利信息分析等专业人才,加快培养一批懂专业、懂法律、熟悉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复合型人才。

(42)建设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依托我区相关高等院校,联合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通过自主培养与合作培养、系统培养与分类培养、长期培养与短期培养,大规模培养各级各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重点培养企业急需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中介服务人才。根据自治区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引进知识产权高层次创新人才,带动提高我区知识产权服务水平。

(43)优化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环境。将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纳入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建立完善知识产权人才评价标准和专业技术评价体系,把知识产权获得数量和运用知识产权取得的经济效益,作为评审知识产权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的重要依据。

(七)加强知识产权宣传与培训。

(44)加强知识产权宣传普及。建立政府主导、部门推动、新闻媒体支持、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知识产权宣传工作机制,推动知识产权的宣传普及和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将知识产权法制宣传纳入普法教育、科普宣传计划,作为法制宣传的重要内容。建立完善知识产权新闻公开制度,及时我区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知识产权典型案例等,树立我区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形象。坚持集中宣传与经常性宣传相结合,通过“知识产权宣传周”、“世界知识产权日”等主题活动,编发知识产权刊物资料,组织媒体开展专题宣传和典型案例、重点事例宣传,形成知识产权意识深入人心、知识产权知识广泛普及、知识产权价值充分认同的社会环境。

(45)实施在职人员知识产权培训计划。将知识产权知识列入各级行政学院培训课程,列入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内容,列入科研开发、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内容,广泛开展对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产权培训。

(46)加强对青少年的知识产权教育。在中小学开展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引导学校开展青少年发明创造活动,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增强青少年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八)扩大知识产权对外合作与交流。

(47)加强知识产权领域的对外合作与交流。建立涉外知识产权应对机制,做好涉外知识产权工作的协调与管理,保护企业在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的合法权益,保障经济安全。建立完善知识产权对外信息沟通交流机制,畅通知识产权对外信息和沟通渠道,促进优势互补。在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框架下,创办中阿知识产权高峰论坛,开展知识产权交流活动,搭建中阿双方知识产权合作新平台。

六、保障和评估

(48)加强组织领导。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把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尽快研究出台配套政策和措施办法。自治区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指导全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各项工作,落实本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等。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相关部门要完善落实领导责任制和工作责任制,切实推动本战略纲要有效实施。

(49)加大对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的投入。随着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步增加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资金投入。鼓励现有的科技、教育、文化和经济发展等专项资金支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充分运用各种财税手段和政策机制,引导支持市场主体加大对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资金投入力度。各市、县(区)政府要保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必需经费,为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提供必要的财力保障。

(50)制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自治区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要根据本纲要制定推进计划,将战略任务按年度进行分解,明确任务分工。各成员单位要结合各自的工作职能,制订相应的实施方案,并抓好工作落实。

(51)建立战略纲要调整和评估机制。根据战略纲要推进计划,制订相应的考核标准,对纲要实施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定期评估。自治区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做好定期评估和综合评估工作。并根据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对本纲要的有关内容适时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