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建设提高灾害能力的方案
时间:2022-06-18 09:48:00
导语:农田水利建设提高灾害能力的方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年,我市受强台风影响,造成了36.23万亩农田受淹受灾,经济损失高达11770万元。如,镇万亩畈的绿基农场、涌森农场等几千亩的农作物受淹时间长达2天2夜,经济损失数百万元;又如,长河镇云海村的400亩蔬菜整整淹了3天3夜,90%以上的蔬菜绝收。究其原因,除了台风本身带来的强降雨外,主要是我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严重滞后,历史欠债较多,致使农田排水不畅,受淹时间过长,大量农作物致死,经济损失惨重。俗话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江大河治理等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大大改善了我市的水利环境,也实施了一批土地整理项目,有效增强了农田防灾抗灾能力。但是,由于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视不够,整理土地内水利设施的不配套,一些重大水利工程的缺失等等因素,影响了我市农业抗灾防灾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如,长河镇云海村地块,由于区域内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中心沟排水不畅,农田积水不能及时排到附近的直江和三塘横江;又如半掘浦工程,在半掘浦段和七塘后河道宽达60米,但新浦段仍是老河道,宽度不到一半,半掘浦的河水排到新浦段时,由于河道陡然变窄,一旦遇大雨暴雨等自然灾害,反使河水回灌,造成中横线两侧、逍林的农田大面积受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主要属于公益性范畴,需要各级政府的组织发动和资金投入,特别是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更是离不开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但是随着1983年第一轮土地承包到户,种地成了一家一户的事,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大家的事。大家的事,已经独立经营的人们都不愿意再管,于是,原来不是问题的问题,新时期成了难题。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筹资难,农田水利设施维修管理难,农田水利设施综合利用难等问题越来越凸显。我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大多是20世纪70年代兴建的,当时建设标准不高,排灌渠道以泥渠为主,配套不齐,存在先天不足,加之年久失修,后天失调,渠道渗漏、堵塞严重,导致服务农业和抗灾的能力不强。现代农业需要现代化的农田水利设施相配套,广大农民群众也迫切需要改变这种落后状况,改善农业基础条件,拥有旱涝保收的良田。然而,目前由于负有支持农田水利责任的镇级财政投入十分有限,村级集体组织又没有很好地组织发动进行冬闲季节的兴修农田水利活动,作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主体的农民一盘散沙,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无从谈起。面临“两工”缺位等农田水利建设环境和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投入总体呈下滑趋势的严峻形势,我市农田水利工程状况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这将严重影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事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亟需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相关的政策扶持,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切实提高农业防灾抗灾能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
建议:
1、摸清底子,搞好整体规划。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一项极其重要且需要整体规划,系统开展的长期工程。水利部门要尽快组织力量,对全市去年农田受淹受灾情况以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现状作一次全面普查,掌握全市农田受淹面积,分布范围、受灾程度、受淹原因等第一手资料。在摸清底子的基础上,搞好规划,对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出一个详细的长、中短期相结合的整体规划。编制规划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讲求实效,分层次、分年度来逐步推进此项工作。力争通过3—5年时间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使我市农田的抗旱抗涝能力有一个大的提升。
2、制定政策,形成激励机制。水利部门要积极当好参谋,制定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各地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尽快在建设主体、资金投入、信贷支持、管理维护、绩效考核等方面形成一系列合理有效的配套政策。譬如明确镇(街道)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主体,负责三类河道、中心沟等的整修、清淤疏浚工作,与整体水系形成灌排顺畅的水网。村级集体作为农田三沟的责任主体,相应出资配套,组织发动,投劳投工,牵头组织建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农田水利管理群众组织,加强管护,保障农田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又如市财政要将农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纳入到公共财政的支持范畴,设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不断加大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农民自愿投入为基础、其他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对于农户自用为主的微型工程,政府可采取民办公助方式给予适当补助等等。
3、因地制宜,组织有序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必须在整体规划的指导下,分级负责,分类管理,因地制宜,分年度、分地区有序推进。水利局要在前一轮河道整治的基础上,继续实施以大江大河疏浚、打通卡口为重点的河道整治工程建设,同时要组织发动各镇(街道)根据不同区域受灾程度、受灾原因等实际情况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按照重点地块和一般地块有机结合的方式,加快农村河道和小流域整治进程以及农田三沟配套建设,真正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当前,必须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强三面光渠道、机电泵站和堰坝,小型水闸、节制闸、排涝闸以及田间排涝设施等小型农田基本水利建设,改善农田灌溉和排涝设施,增加旱涝保收面积。
4、依托优势,提供高效服务。水利部门要依托专业优势,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行技术指导,要为水利工程的勘察、设计、测算等提供服务,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工程建设第一线,培训技术力量,加强施工指导,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提高工程施工质量。要加强工程检查验收,制订工程验收标准,完善工程建设评价体系,按照工程验收有关规程来组织工程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5、部门协作,形成建设合力。国土资源部门、财税部门实施的国土整治项目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规定要有一定的资金用于项目区的水系建设及农田水利建设,这类项目内容水利部门须提前介入,主动与国土资源部门、财税部门商榷,落实项目区内的水系建设以及灌溉排水设施等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对存在问题的已实施项目要进行整改,必要时可进行整治项目的再整治。
- 上一篇:市区饮用水源地提案
- 下一篇:市构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