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行生态博物馆设立和管理方法

时间:2022-06-15 08:50:00

导语:试行生态博物馆设立和管理方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试行生态博物馆设立和管理方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快中国生态博物馆(以下简称生态博物馆)建设,规范生态博物馆管理,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展示长三角地域文化特色,探索区域文化发展模式,促进生态博物馆与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协调发展,建立符合我县社会发展要求的生态文明,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生态博物馆建设的指导方针为: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坚持保护文化和发展经济并重;记忆、传承我县特有的自然、文化遗产;突出强调保护和保存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生性,并利用这些独特资源积极推进我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满足人们日益发展的文化需求,提高人们对生态文明的科学认识水平,推动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第三条生态博物馆的基本任务是:

(一)保护、征集、整理和展示我县的自然生态,历史建筑和构筑物,传统生产生活用品、生产方式、风俗习惯等物质(有形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无形文化遗产)文化遗产。

(二)充分发挥生态博物馆的社会功能,致力于唤起我县民众保护与传承民族、民俗文化精华意识,抢救和保护具有重大价值的文化遗产,并使之成为我县人民追溯历史、掌握和创造未来的精神源泉和物质力量。在安吉形成保护生态、历史文化遗产的良好社会氛围,在生态博物馆与居民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

(三)科学宣传生态博物馆的理念,培养社区居民的生态文化价值观,提高农民的生态文化素质,引导当地农民开展和参与农业生产活动之外的文化产业等各项经济与社会活动,在不影响文化遗产及其环境风貌和传统价值的情况下,努力改善和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四)强化文化展示传播功能,开展相关文化遗产调查研究,搜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向外界宣传,提高资源价值和利用率。在文化遗产保护社区化的基础上,向遗产保护的专业化、博物馆化方向前进,并使之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组织管理机构

第四条成立生态博物馆建设管理委员会。委员会主任由县长担任,分管副县长担任常务副主任,县政府办、文广新局、发改委、财政局、规划与建设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科技局、林业局、旅委和各乡镇(街道)主要领导为委员;委员会管理办公室设在县文广新局,各成员单位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能范围内,为生态博物馆建设的相关配套项目建设及协调做好服务,成员乡镇要按照属地负责的原则,切实履行相应职责,部门之间、部门和乡镇之间、乡镇之间要形成合力,按照生态博物馆的规划认真做好建设、保护、使用、监督和管理工作。

由县政府聘请国家、省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有关领导和相关专家为中国生态博物馆特别顾问,指导生态博物馆的建设、管理。

第五条生态博物馆建设管理委员会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编制生态博物馆发展规划;

(二)负责编制有关生态博物馆管理的具体规定;

(三)负责对生态博物馆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四)负责协调、指导、督促本办法的实施。

第六条县文广新局作为文化主管部门,履行以下义务:

(一)负责生态博物馆及其展示馆项目的调研和规划编制;

(二)负责对生态博物馆展示馆项目方案的审批;

(三)负责生态博物馆的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

(四)组织对生态博物馆展示馆项目建设的指导、验收与评估。

第七条县博物馆作为生态博物馆业务部门,履行以下义务:

(一)负责生态博物馆及其展示馆、信息资料中心的建设和管理;

(二)负责实施生态博物馆网络建设;

(三)负责生态博物馆及其展示馆的内容设计、展陈及资料收集;

(四)负责生态博物馆相关学术研究和对外交流;

(五)负责生态博物馆及其各展示馆管理人员的招聘和业务培训,建立生态博物馆的专业人才队伍;

(六)负责生态博物馆及其各展示馆的运行经费管理。

第三章建设

第八条生态博物馆建设按照“一中心、四大类、多个展示区”的网络模式展开。“一中心”为建于县城的生态博物馆信息资料展示中心。“四大类”即自然生态类、历史文明类、民俗文化类、产业生态类。“多个展示区”指自然生态类中的森林生态展示区、湿地生态展示区;历史文明类中的古文化遗址展示区、古军事防御遗址展示区、古墓葬群展示区;民俗文化类中的竹文化展示区、山民文化展示区、茶文化展示区、书画文化展示区、孝文化展示区、畲民文化展示区;产业生态类中的生态能源展示区、生态建筑展示区,生态村落展示区、现代竹产业展示区、现代转椅产业展示区。

第九条各展示区要结合“四大类”建设若干个文化展示馆,这是生态博物馆的具体展示点,要按照规划进行建设。其主要职能是储存本区文化记忆、整理和研究本区文化遗产、传播本区文化信息、开展文化遗产调查、信息收集整理、本区文化研究、文化资讯等方面的工作。

第十条各乡镇、村要按照生态博物馆规划的“四大类、多个展示区”内容,形成文化展示馆共建体制,要做好先期调研,做到超前规划、先点后面,建设坚持以精品为主,避免村村之间重复展示内容。要结合美丽乡村“一村一品”特色地域文化和美丽乡村“四条精品带”,鼓励建设“一村一韵”特色文化展示馆,形成“处处皆有展示馆、人人参与‘种’文化”的浓郁氛围。地域文化展示馆建设以乡镇、村自身投入为主,发挥多方优势,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向外招商引资,尽可能不增加群众负担。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村内文保点、古民居、老会堂等建筑,保持历史原汁原味。

第四章保护

第十一条由县政府划定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保护范围,在保护范围内不得损毁、改建、添建或者拆除相关的建筑物、构筑物。因特殊情况需要修缮或者重建的,必须遵守不改变建筑物、构筑物风格的原则,并经所在乡镇政府审核后报县政府有关部门批准。

第十二条将文化遗产保护整合于全面环境保护,坚决制止损害文化遗产的短期经济行为。禁止售卖文化遗产,但鼓励生产与销售与文化遗产有关的纪念品。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破坏生态博物馆馆藏或展示的文化遗产。若因破坏造成损失的,由县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负责修复、赔偿并进行相应处罚;造成严重后果的,按照相关法律进行处理。

第五章藏品管理

第十三条生态博物馆应当根据馆藏文物的保护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并报相应文化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生态博物馆的文物藏品、设备受法律保护,根据《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严格管理,其调拨、交换、借用,必须根据藏品级别报相应文化(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损毁、侵占、随意报废。其他单位因举办展览、科学研究等需借用馆藏文物的,应报有关文化(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五条生态博物馆要加强文物管理,切实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特别要加强防火、防盗、防潮、防虫、防尘、防光、防震、防污染等管理。馆内及其附近应保持整洁,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腐蚀性物品及其他有碍文物安全的物品,严禁烟火。

第十六条生态博物馆应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强化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的开发、传承,提供相关资料给研究人员和公众,为文化资源共享奠定基础。

第六章保障

第十七条生态博物馆总体规划的“一中心”、“四大类”、“多个展示区”建设,实行以属地乡镇、村自行投入为主,建成后通过考评组验收合格,县政府按照项目的建设规模和展示品位给予5-20万元的资金奖励补助。

第十八条对建成后正常对外开放的展示馆,通过对其管理绩效评估,县财政每年对每个展示馆安排1-2万元的日常业务活动开展及管理运行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增加管理资金投入。同时积极包装项目向上争取相关扶持资金。

第十九条鼓励利用社会资金建设生态博物馆。鼓励社会各界通过赞助、捐赠等方式设立“中国生态博物馆建设发展基金”,专门用于生态博物馆事业的建设发展。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宣传文化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7〕24号),对社会力量对宣传文化事业的公益性捐赠,经税务机关审核后,纳税人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在其年度应纳税所得额10%以内的部分,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纳税人缴纳个人所得税时,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第七章工作人员

第二十条生态博物馆及其各展示馆应配备足够的日常管理和业务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必须热爱遗产保护事业,刻苦钻研业务,遵守职业道德,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第二十一条生态博物馆及其各展示馆的工作人员(包括义务讲解员),原则上由乡镇、村自行按要求进行配置,可以专职、兼职或招聘社会义务人员,由县博物馆协同所在地乡镇、村,对被聘请的人员进行培训,通过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八章验收与评估

第二十二条由县文广新局牵头,协同生态博物馆建设管理委员会相关部门,邀请生态博物馆专家组成生态博物馆建设项目验收组,对生态博物馆展示馆建设项目进行验收,其结果作为建设奖励资金补助的主要依据。

第二十三条由县文广新局牵头,组织生态博物馆建设管理委员会相关部门人员,对展示馆日常管理工作进行每年度一次的绩效评估,其结果作为日常管理运行经费补助的主要依据。

第九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生态博物馆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

(一)疏于对生态博物馆的管理,产生不良后果的;

(二)不履行本办法应尽职责,玩忽职守,造成文物损坏、流失或原状保护点文化遗产遭到破坏的;

(三)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给国家财产造成损失的。

第十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由县文广新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未尽事宜,按照国家博物馆管理办法或旅游景区管理办法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