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机局全年总结及下半年安排
时间:2022-06-08 05:55:00
导语:县农机局全年总结及下半年安排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今年以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创业富民、创新强农”,以建设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市)”为载体,努力提升农机科技水平、装备水平、作业水平和安全生产水平,全市农机化事业呈现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到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55.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全市拥有各类农业机械9.6万余台套,全年农机经营收入超6亿元。
回顾一年来,我们主要按照年初目标,围绕“助农增收”,全面完成“五大提升”工程,全市农机化工作又上一个新台阶。
一、突破水稻机插育秧瓶颈,全面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我们按照“积极发展早稻、大力发展单季晚稻、稳步发展连作晚稻”的推广思路,围绕全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强化政策引导,提高补贴力度,扩大机插覆盖面,同时,加大整村整镇推进力度,重点以品种选优、杂交稻机插为突破口,实现了水稻机插推广工作质与量的双飞跃。全市水稻机插呈现三大亮点:一是先进装备发展速度快。年全市共投入高速插秧机167台,建立工厂化育秧3家,投入育秧盘321万张,其中新增高速插秧机94台,育秧软盘95万张,育秧硬盘27万张。二是连片推广示范效果好。全市机插秧实现了平原水稻乡镇全覆盖,今年全市共建立规范化水稻机插示范点16个,建立机插育秧点333个,其中单季育供秧500亩以上育秧点37个、1000亩以上育秧点8个。同时,我们积极实施整村整镇推进计划,目前已建立4000亩以上的机插重点镇9个、机插率达70%以上的机插示范村11个,涉及农户18202户,起到了较好地示范效果。三是农户机插热情高。今年,我们进一步加大对机插的补助资金投入,市级及以上财政对购置插秧机的最高补助达到机具价格的80%,同时,我们积极探索,建立了机插风险基金和备用秧机制,较好地降低了机插育秧风险,极大地提高了农户机插的积极性。年,全市水稻机插面积达到93584亩(其中早稻31310亩,单季稻31326亩,玩到348亩),占全市水稻种植面积地25.8%,比去年增长182%,超额完成8万亩的机插任务。此外,我们积极引进粮食烘干机械,着手抓好油菜全程生产机械化示范方建设,全面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年,在粮食生产中,全市还引进推广联合收割机49台,耕作拖拉机136台(其中大中型耕作机械119台套),高压植保机械47台,配套机具165台套。
二、加快农机科技创新,着力提升特色产业机械化水平。围绕我市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要求,通过多种载体,大力推广应用区域特色农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一是实施项目带动。积极抓好农机化项目的实施,提高主导产业的机械化水平。年获立农业部试点项目1个,宁波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个,余姚市农业技术推广试验基金项目1个,余姚市科技软基金项目1个,并实施市级全程机械化生产项目6个,加速了全市农机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二是抓好典型示范。围绕全市农业产业布局和农机化发展重点,着力发展区域性、特色性的农机化示范基地。对具有产业特色和较大规模、有发展潜力的农机化示范基地,我们着眼于提升基地的示范效应和辐射作用,加大资金、技术扶持力度,着力增强基地农机化装备实力,不断提升档次和机械化水平,建立农机化示范园区,促使其做大做强。目前,全市已建立农机化示范园区6个、各类农机化示范基地79个(其中省级基地2个,宁波市级基地13个),年新建农机化示范园区3个、农机化示范基地10个。三是注重科教兴机。我们不断加大农机新产品试验、示范力度,在蔬菜移栽、畜粪处理、秸杆还田、秸杆综合利用、茭白草利用等方面,大力引进、推广、研制与产业配套的高性能、大中型、经济回报率高的农机具,促进全市农机装备结构和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农机科技含量不断提升。年,全市共补助推广各类特色机械1140台套,其中茶叶机械539台套,蔬菜移栽机11台,水产增氧机384台、饲料加工机械36台套等。
三、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积极培育农机服务组织,推进农机服务社会化、产业化发展。首先,积极培育、发展和规范农机服务组织建设。我们积极探索建立以专业服务组织为龙头、农机大户为主体、农机户为基础的农机服务体系,重点抓好合作社机库建设和“五统一”全程机械化服务,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规模经营,积极推动农机服务的产业化、专业化发展。年,全市已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28家(其中粮食生产服务专业合作社25家),资产总额超过5000万元,社员750人,拥有各类农业机械855台套,建设农机库房2500平方米,作业服务面积超过76万亩,作业收入达到3100万元。其次,着力抓好农机维修网点规范化建设。随着农机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农机装备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高性能的农业机械不断增多,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且种类和数量也日益扩大,日常的保养和维修就必须跟上。我们积极进行农机维修示范网点规范化建设,统一门面标识、统一工作服装、统一维修价格、统一服务质量、统一业务联系等,加强技能培训,扩大服务规模,提升服务档次,为农机化示范区建设提供技术保障。目前,全市已建设规范化农机维修网点16家(其中宁波市级4家),年新增8家。第三,深化农机技术培训。我们发挥资源优势,加强优化组合,使农机技能培训与农民素质培训有机结合,围绕全市农机推广重点,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新型农民培训,积极开展插秧机、收割机等新式农机具的操作、维修技术培训,积极开展农机操作技术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及就业辅导,并结合现场指导、实践,加强对农机手、农机维修人员、农机操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农机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为方便机手,我们除了常规培训外,还充分利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在农机大户、合作社等处设立农机远程教育网点,将自编的农机使用、维护知识,安全操作要领,相关的法律法规等信息,编印成小册子放在各网点,制作成VCD光盘挂在网上。农机手如果需要,既可以从各农机远程教育网点免费领取小册子,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各种培训。年,举办各类学习班47期,培训学员2954人次;新培育农机远程教育点20个,参加远程教育人数超过3500人次。此外,为提高机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我们努力扩大跨区作业规模,多方拓展跨区作业领域,从创新服务入手,提升农机跨区作业的整体服务水平,进一步打造农机跨区服务品牌。通过实地考察、签订跨区作业合同,做好维修技术服务、信息跟踪服务,提供后勤保障等,确保跨区机手顺利作业。还充分发挥农机协会、农机服务组织、农机大户等“平台”的中介作用,有组织、有计划地外出作业,杜绝了单机盲目流动,提高了跨区作业的组织化、规模化程度,提高了作业效率。年,共组织跨区机子132台次,跨区作业面积26万亩,跨区作业收入达到2000万元。
四、深化“平安农机”建设,不断提升全市农机安全生产水平。我们以提升农机监理形象为抓手,依法行政,强化源头管理,巩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建设成果。一是规范农机源头管理。层层落实责任,健全市级、镇、村、机手四级管理责任体系,健全农机安全生产考核机制,把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贯穿于全年工作之中。同时,进一步科学规范牌证管理工作,提高拖拉机挂牌率和年检率,不断加强和完善拖拉机及驾驶人档案管理,促进农机安全生产。年,共签订安全责任书3239份,年检拖拉机2940台,年检率为91%。二是强化农机安全监管。积极开展联合执法,建立乡镇公安农机联合执法联络室,深化隐患排查治理,通过外籍拖拉机专项整治、农机安全生产月、农村道路专项整治等活动,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执法监管力度,加强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构建农机安全生产坚实防线。年,建立区域性公安农机联合执法联络室7家,共组织上路检查1126人次,检查拖拉机3452台次,纠正违法驾驶875人次,查处无牌无证、脱检脱保拖拉机52台。三是创新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以创建“平安农机”活动为载体,积极实施“平安农机”提升工程,通过开展五星级农机安全镇、村创建和“平安农机示范路”建设,进一步巩固提高农机安全建设成果。同时,通过整治村级道路交通秩序,改善农机安全生产环境,采用横幅、标语、录像片、宣传画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创造农机安全生产良好氛围。目前,全市已创建市级农机安全村117个,省级农机安全示范村9个,省级农机安全示范乡镇11个,其中年新建市级农机安全村11个、省级农机安全示范镇2个、省级农机安全示范村2个。
五、提高农机管理水平,大力提升农机队伍整体素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农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机化服务现代农业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按照“外树形象、内强素质”要求,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大力推进农机系统的精神文明建设,强化“以民为本、为民服务、帮民解困、保民平安、助民增收”的观念,完善各项监管措施,全面落实依法行政责任制和安全生产、依法行政、购机补贴和党风廉政建设四个“一票否决制”,不断提高农机依法管理水平。二是加强基层农机队伍建设。进一步理顺关系,稳定和健全首席农机责任制,强化基层农机队伍建设,深化基层搞蹲点,抓基地,做试验,积极拓展工作领域,不断创新发展思路、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提高驾驭和指导农机化发展的能力。三是加强农机化信息服务。围绕中心工作,努力提高农机化信息服务水平,充分利用农民信箱、《农机监理》报、《农机简报》等载体,通过各级新闻媒体,努力为广大农户、农机手提供准确、快捷、有效的各类新机具、新技术等信息服务,不断掀起宣传高潮,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农机化发展、支持农机化发展的良好氛围。
年主要工作思路
围绕全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中心工作,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努力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和作业水平,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总体思路
围绕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为抓手,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机械,不断拓展农机社会化服务领域,全面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快特色产业全程机械化进程,深化“平安农机”建设,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安全水平、科技水平和服务水平有新的提高,全市农机化发展、全国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取得新成效。
二、工作目标
农机整体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总量稳步增长,到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6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以上,全年农机作业收入超6.5亿元,全面完成各级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目标。加大农机新技术引进和推广力度,推广应用新式农机1500台套。粮食生产耕作、收获、灌溉、植保机械化水平继续保持98%以上,种植机械化水平力争达到50%,比上年提高25%;果蔬、水产、畜牧、茶叶、花木等重点生产环节进一步实现机械化;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全市农机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低于控制指标,坚决杜绝重特大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农机培训,拓展培训领域,争取农机培训人数达到5000人。
三、工作重点
围绕“助农增收”主题,加快新农机新技术应用,积极探索农机化示范区建设新路子,着力培育一个主体、做大二块蛋糕、做强三大品牌,做优四项服务。
(一)培育一个主体:农机服务组织。要把积极培育、规范发展新型农机服务组织作为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攻方向,把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着力加强农机服务组织创新,稳定推动农机合作社数量的增长,加快规范化新型农机合作社建设,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农机服务模式,努力拓展产前、产后等农机服务领域,提高农机作业组织化程度,加快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专业化和产业化发展。年计划新组建农机合作社8-10家,建设合作社机库4-5个,培育农机大户30个。计划培植功能齐全的农机合作社3家,进一步拓展粮食烘干、加工产后等农机化服务。
(二)做大二块蛋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和特色产业全程机械化。
1、加快水稻机插、烘干技术推广,全面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早部署、深落实,采取政策倾斜、项目扶持等措施,结合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以大面积扩大单季水稻机插为抓手,在扶持发展社会化育秧、高产机插品种选优、育插秧风险机制、维修服务应急机制等方面求突破,加大整村整镇推进力度,加快烘干机械推广,加快油菜生产机械化步伐,全面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年,计划新引进高速插秧机70台,全市水稻机插面积确保16万亩、力争达到18万亩。同时,新增大中型拖拉机50台,联合收割机20台,旋耕机等配套机具100台,植保机械60台。
2、推进特色机械引进应用,加快实现特色产业全程机械化。根据我市现代农业建设目标,以优势和特色产业为切入点,通过科学规划、政策扶持、项目带动、服务促动,以发展基地和园区建设为依托,围绕生态环保、节能增效、标准化养殖等,加快资金、技术扶助力度,大力推广无害化、生态型、资源节约型农机,适当加强农科教结合、产学研推协作,强化技术优化集成,加大农机新产品示范力度,着力增强农机化装备实力,着力发展一批示范性强、辐射面广、带动力好的区域性农机化示范园区。年,计划新增农机化示范基地10个,新建机械化示范园区3个,计划推广油菜播种、油菜收获、蔬菜移栽、茶叶加工、新型增氧等各类特色机械1000台套,在茶叶生产、高效养殖、蔬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协调推进种植业、养殖业、果蔬业及农产品加工的生产机械化,实现农机化的全面发展。
(三)做强三大品牌:农机跨区、农机维修和农机企业。
1、树形象,创品牌,实现农机跨区作业再上新台阶。从创新服务入手,努力扩大跨区作业规模,多方拓展跨区作业领域,提升农机跨区作业的整体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跨区作业的组织化、规模化程度,提高作业效率,进一步打造余姚农机跨区服务品牌。年,计划组织开展跨区机子150台次,引进机子200台,跨区作业面积25万亩。
2、抓规范,强服务,实现规范化农机维修网点全覆盖。进一步推进农机维修网点规范化建设,提高农机维修服务能力,扩大服务规模,提升服务档次,同时,把维修网点建设与农机服务组织建设结合起来,完善服务功能。年,计划新增规范化农机维修网点12家,重点培育4-5家农机合作社维修点建设,着力打造余姚农机维修品牌。
3、重研发,求发展,提升农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搭建农机生产、销售、服务平台,带动农机生产企业及相关零部件配套企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条,开展技术合作,实现资源共享。积极支持农机企业争创驰名、著名商标,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的农机装备企业,积极给予扶持。建立规范的农机市场竞争机制,引导农机销售企业有序竞争,努力打造余姚农机工业辉煌业绩。
(四)做优四项服务:农机购置补贴、农机安全生产、农机技术培训和农机化信息服务。
1、认真落实各项农机补贴政策。严格按照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方案,加强宣传,强化监管,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为购机农户提供周到的政策、技术等全方位服务。
2、扎实推进全市农机安全生产。在建立完善农机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健全农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积极开展路检路查和农机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切实加强对外籍拖拉机、纯农田作业机械的管理,积极探索农机监理规范化建设,加强监理装备建设,进一步深化“平安农机”建设,努力扩大农机安全村、镇创建成果。年,计划新创建农机安全镇(街道)2个、农机安全村10个、省级农机安全示范村2个,创建市级五星级农机安全示范乡镇2个,示范村10个。
3、积极开展农机技术培训。积极开展农机操作技术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进一步拓宽培训渠道和方式,充分利用全市范围内建立的现代农机知识远程教育网,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加强对农机手、农机维修人员、农机操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年,计划新建农机远程教育点10个,培训各类人员5000人次。
4、切实加强农机化信息服务能力。加强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提高基层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增强农机人员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提升农机队伍整体素质。加强农机化信息体系建设,大力加强农机化信息宣传和服务,努力提高农机化信息服务水平,营造农机化发展的良好氛围。年,建立完善余姚市农机化信息网站,努力为广大农民和农机手提供准确、快捷、有效的新机具、新技术信息服务,以信息化推动农机化,促进农机化快速发展。
- 上一篇:农村重点工作拉练汇报会发言
- 下一篇:县目标管理工作会领导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