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业经济想法和措施

时间:2022-06-08 09:09:00

导语:市工业经济想法和措施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市工业经济想法和措施

全球经济在经历了一年多的“金融危机”的调整期后,将进入“后危机时代”,当前我市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同时显现,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相互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难度较大。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市经济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下,在应对金融危机中,迎难而上、共克时艰,化挑战为机遇,努力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从总体上来说,年工业经济形势将好于年。

基于上述分析判断,我们提出年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部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910亿元,同比增长10%,销售收入870亿元,同比增长10%,利润37亿元,同比增长5%,工业增加值185亿元;完成工业投入80亿元,同比增长10%,实到内资30亿,同比增长35%,规模以上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5%。

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我们提出明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要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两年”活动(创新提升年、项目突破年),坚持“聚焦工业、主攻工业、服务工业、发展工业”的工业立市方针不放松,加快产业集群化、高新化、国际化跨越式发展,构筑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特色鲜明的现代新型工业框架体系。为此,我们提出“1234”战略的明年工业经济总体工作思路,即:围绕一个主题——促转变、增效益,强化两个支撑——项目建设、市场拓展,搭建三大平台——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管理培训服务平台,实施四大工程——结构调整工程、创新发展工程、优势培育工程、机制建设工程,实现我市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着力实施结构调整工程

(一)以增量促调整。一是进一步优化招商选资。在招商方向上,主攻央企、世界五百强企业,围绕产业链延伸、产业集群和新兴产业开展招商活动。在招商方式上,围绕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广泛采取驻点招商、委托招商、叩门招商、节会招商、以商引商等多种形式捕捉商机。二是加强项目建设。围绕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我市资源优势,及时更新项目库,确保储备项目数,并对项目库建设实行动态分级管理,力争年全市千万以上工业投资储备项目达216只,其中3000万元以上项目123只。同时,加快项目建设力度,确保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三是加强创新型投资和整合性投资。在土地资源要素紧缺的情况下,要着眼转型升级,大力加强创新型投资,引导鼓励企业通过先进设备引进、零土地技改、强强联合、重组并购等形式,着力抓好一批重点项目、高科技项目和关键技术项目的技术改造,加快改造“低产田”、种好“高产田”。

(二)以新兴产业发展促调整。坚持以规模化、自主知识产权化为导向,抢抓世界产业革命新趋势、低碳经济兴起、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等重要时机,集中优势资源,实行积极引进和重点培育扶持并举,着力做大做强装备制造、光电和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已有一定基础、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促进向规模化发展。着力形成产业发展“五个一”机制。即一位市领导联系一个产业,一个产业有一个规划,一个产业确定一个责任单位,一个产业每年开展一次评估,一个产业创一项产业基地(荣誉)的机制。力争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力争达8%以上(新口径),开发新产品280只,新产品产值率达18%。

(三)以市场拓展促调整。一是拓展国内市场。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坚持与大卖场合作、连锁经营等多种方式建设渠道,专注细分市场,采用挤占一、二级市场与抢占三、四级市场相结合的策略。通过组织承办各类展会,如“家博会”、“塑博会”、“服博会”、“宁波周”等活动,强化资源推介作用,搭建生产商与采购商平台。继续做好“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工作。二是开拓国际市场。到境外设立营销机构、办事处,近距离接触国际市场,通过境外承包业务开拓国际市场,带动相关产业的出口。三是开拓网络市场。着力开发网上市场和电视购物等新的营销手段,发展网络营销,组织动员各方力量实施余姚产品网上市场建设,鼓励企业自行创办网络市场,实现网上与网下的融合。

(四)以节能降耗促调整。一是发展循环经济。依靠科技进步开发节能降耗技术,实行高能耗、高物耗产品的淘汰制度,继续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工程,不断提高工业“三废”利用比例。二是抓好清洁生产。依法推进企业清洁生产,抓好清洁生产试点和示范工作,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进一步完善我市清洁生产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三是健全能耗监测体系。实施节能监察制度,加强耗能企业监管,抓好能源统计、评估、监测体系和责任制建设。力争年规模以上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5%,新增浙江省绿色企业1-2家、清洁生产企业30家,完成10家以上重点用能企业的能源审计以及年用电量1000万千瓦时以上企业的电平衡测试工作。

二、着力实施创新发展工程

(一)以技术创新发展核心能力。加强与科研院校、国内外大企业的合作,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推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鼓励企业建设实验室、研发中心、技术联盟等创新组织,引导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培育一批具有持续创新能力、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创新型企业。

(二)以品牌创新提升内涵价值。引导企业以市场为导向,推进产品结构战略性调整和适应性调整,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新产品,尤其是高新技术新产品和重大装备国产化首台(套)产品,促进产品由产业链低端向产业链高端提升、由价值链低位向价值链高位提升。实施品牌战略,支持企业创建全国乃至国际知名品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购买国内外品牌;鼓励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牵头或中小企业合作,依托块状经济,打造专业商标品牌基地,培育区域品牌。加强技术标准化工作,鼓励参与国内外标准制(修)订工作;鼓励企业申请国内外专利,着力开发专利技术,提高发明专利的数量和比重,加强对现有专利技术的利用和产业化。年力争新增中国名牌1-2只,中国驰名商标5-10件;新增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15项,企业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较去年增长12%和10%。

(三)以管理创新推进企业转型。引导企业树立现代管理理念,以实施精细化管理为载体,推动企业管理转型。通过改善管理,建立与先进技术、工艺、设备相适应的先进管理机制,提升企业素质,从而将技术优势最大化,促进企业在更高层面建立核心竞争力。要加强信息技术与管理的融合,运用信息化固化管理思想,增强生产经营过程的规范化,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鼓励相关企业开展兼并重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走强强联合、抱团发展之路。力争年新增省、宁波市精细化管理示范企业1家以上、市级精细化管理示范企业5家以上,在30家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中开展精细化管理项目试点,培训300名企业精细化管理中高级人才。

三、着力实施优势培育工程

(一)培育龙头企业优势。龙头骨干企业是工业经济的“脊梁”,是带动产业优化升级的“旗舰”,要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加大扶优扶强力度,着力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大企业大集团。支持大企业特别是行业龙头企业、优势骨干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兼并重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做大做强。支持大企业大集团探索多样化上市途径和资本运作方式,推动更多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继续开展“二十强”企业评选活动。到年,力争新增超10亿元企业2-3家、超20亿元企业1家,新增上市企业1-2家。

(二)培育产业集群优势。按照“产业特色性、区域集聚性、技术共享性、管理互动性、信息快捷性”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大优势产业资源整合力度,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引导各相关产业和发展要素向主导产业聚集,努力形成一批集中度大、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的优势产业群体。通过依托“4+4+10”的产业集群模式,结合产业区块的现状特点,努力形成“一轴、一带”(一轴——以余姚高速连接线为轴心,一带——329国道沿线乡镇工业功能带)T字形工业布局主框架,在此基础上适度发展姚东片区。

(三)培育园区整合提升优势。加快推进省级经济开发区的整合、提升、扩容,充分发挥两个省级开发区(园区)的“主战场”作用,全面提高开发区发展水平和辐射能力,全力打造我市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在园区开发中,要加强土地资源的集约和节约利用,进一步完善按投资总额、投资强度、科技含量、产出效益等指标选择进区企业政策措施,集中布局行政管理、生活服务和仓储物流等配套设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加强园区与中心城区之间、园区之间的交通网络建设,努力把经济开发区、余姚工业园区和城东新区纳入城市快速交通圈、宁波都市轨道交通影响圈,促进园区之间的融合发展,推动高端产业、都市工业向园区集聚。

四、着力实施机制建设工程

(一)完善政策扶持机制。继续优化财政奖励的结构、整合财政性专项资金,强化产业政策导向,以扶持优势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提高资金效益。同时,做好政策的宣传解读,引导企业用活用足用好政策,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二)建立规划引领机制。在09年编制的我市十大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以“六个一”为工作抓手(即成立一个指导小组、明确一个责任单位、排出一个年度计划、出台一个配套政策、进行一次年终评估、建议领导联系一个产业),持之以恒地加以推进,从而引领产业提升。

(三)搭建服务平台机制。不断完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以名邦科技园等科技孵化基地为载体,建立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中心、检测检验中心等基础共享平台,进一步突出推广“姚江创潮”工业创新链服务平台。加快建设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抓好融资担保、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等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要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实施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制度,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培训。依托“局经营管理者网络学院”,积极开展企业自主培训,同时分层分批开展各类培训,提升企业各类人员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