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工业经济报告及下半年措施

时间:2022-06-08 09:05:00

导语:县工业经济报告及下半年措施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县工业经济报告及下半年措施

今年以来,我市工业经济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发展目标,以“六大行动计划”为纲领,深入开展“创新提升年”和“项目突破年”活动,全力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努力化解经济发展瓶颈,加快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一、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及特点

上半年全市工业经济继续保持稳步上扬态势,呈现出“生产快速增长,效益大幅提升,重点行业发展加快、项目结构日趋合理、科技创新持续推进”等特点,上半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998.6亿元,同比增长17.3%,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49.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451.7亿元,同比增长27.3%,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49.9%,实现利润18.9亿元,同比增长67.3%,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1.1%;完成技改财务数52亿元(经发局统计口径),同比增长12.4%。

1、工业生产快速增长。1-6月,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451.7亿元,同比增长27.5%。从年初开始,工业生产就一改去年同期的低迷状态,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目前生产增速虽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高位增长区间。从月度生产完成情况看,月度生产总量逐月递增,4、5、6三个月,当月实现产值分别为82.8亿元、85.8亿元、9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7%、25.6%、12.5%,环比增长14.5%、3.6%、4.9%,基本消除了去年基数前低后高的影响,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得到初步稳固。

2、经济效益大幅提升。1-6月,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8.9亿元,同比增长67.3%,增幅创近10年来同期最高水平。同生产相比,企业效益的增势更为明显,累计利润增速快于产值增速40个百分点。4、5、6三个月,当月实现利润分别为3.9亿元、3.8亿元、4.1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95.5%、31%、36.7%。截止6月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166家,比上年同期减少64家,亏损面为9.9%,亏损面比上年同期下降5.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发生亏损2.9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6.1%。

3、重点行业发展加快。上半年我市轻重工业协调发展,结构日趋合理。1-6月,轻工业实现产值191.1亿元,同比增长22%,占工业总量的42.3%;重工业实现产值260.6亿元,同比增长31.5%,占工业总量的57.7%,重工业占比比去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全市十大主要行业均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其中,有色金属冶炼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市场需求趋好,销售价格走高,回升态势强劲,1-6月,有色金属冶炼业实现产值28.5亿元,同比增长48.6%;化学纤维制造业实现产值18.7亿元,同比增长47.1%。塑料制品业、设备制造业、通讯设备及计算机等产业发挥集聚优势,也实现平稳较快增长,1-6月,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实现产值24亿元,同比增长36.2%;通用设备制造业实现产值37.6亿元,同比增长33.2%;塑料制品业实现产值31.2亿元,同比增长32.7%;通讯设备及计算机产业实现产值10.8亿元,同比增长34.6%,且月度增速逐月提高,6月份当月产值增速达到45.2%,名列全市十大产业之首。

4、项目结构日趋合理。随着企业家对未来预期看好,工业投资渐趋活跃,呈现出投资项目增多、规模扩大的良好趋势。截止6月底,全市实施工业投资项目374项,完成财务数52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3000万元以上重大工业投资项目131项,计划总投资107.1亿元,同比增长18.1%,当年完成投入财务数22.2亿元,同比增长118.5%,累计完成财务投入数37.7亿元,同比增长48.3%,项目单体投资规模达7700万元,同比去年增加500万。从项目的投向来看,围绕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电子信息等我市四大新兴产业的项目增多,大项目增多,高科技项目增多,如宁波百事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1亿元的年产75兆瓦太阳能电池板生产项目;宁波燎原灯具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的年产70万套高效节能大功率灯具项目;浙江和惠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的年产200万套LED灯具生产项目;浙江通迪船舶机械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的1.5万吨核电设备锻件生产项目;宁波云环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投资1.25亿元的年产20000套机械式立体车库生产项目等等。从项目的投资区域看,投资集聚度进一步提高,开发区的招商引资主战场作用发挥日益明显。二季度,市经济开发区和余姚工业园区3000万元以上工业投资项目共完成财务投入11.4亿元,占全市的51%,与去年同期相比,占比提高了9.8个百分点。

5、科技创新持续推进。1-6月,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投入生产的新产品品种数达到2549只,实现新产品产值94.6亿元,同比增长31.2%,快于同期生产增速3.7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0.9%,高于去年同期0.5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市新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9家,新获得专利授权2136件,同比增长163.7%,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77.4亿元,同比增长28%。与此同时,企业创新投入增长较快,1-5月,全市乡镇(街道)规模以上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2.7亿元,同比增长25.9%。

在上半年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发展还不稳定,经济复苏道路曲折漫长,在下半年工业经济运行中,除原材料价格变化、外需市场变化、宏观政策变化等因素需要重点关注外,还有三个问题需引起我们重视:

一是用工成本的影响。截止6月底,我市21个乡镇(街道)规上企业职工人数为19万人,比去年同期净增1.45万人。生产用工需求的增加,加大了劳动者的选择余地,不少企业职工跳槽现象增多,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同时“富士康事件”也给我市企业带来了涨薪的成本压力,一股“涨薪潮”已传导到我市,劳动密集型企业在面对金融危机、民工荒的同时,还须破解“涨薪潮”带来的成本上升。

二是节能减排倒逼机制的影响。1-6月,我市工业用电量达到22.98亿度,同比增长27.28%。为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压缩高耗能、高排放企业用电,在上级有关部门的统一部署下,今年电力迎峰度夏期间将对我市世贸铜业、华鑫化纤、科环建材等11家用能5000吨标煤以上企业实施控制用电措施,企业停产让电一般在15天以上,这11家企业都是产能大、规模大的企业,控制用电措施实施后,对三季度全市工业的产出会带来不小的影响。同时,为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下半年起,我市不锈钢熔炼企业将面临差别电价政策制约,差别电价政策的全面实施将使一些不锈钢熔炼生产企业失去竞争能力,被迫缩小生产规模,甚至会出现企业倒闭现象,进而影响整个不锈钢产业链,势必影响河姆渡、三七市等乡镇下半年的产出。

三是汇率改革力度加大的影响。6月19日人民银行表示“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从近期看,会对我市部分出口企业带来不利影响。

二、上半年所做主要工作

(一)狠抓政策扶持,引导企业发展。

一是在广泛听取企业意见基础上,配合市政府制定完善了年工业政策,出台了实施细则,较往年政策出台提前了近四个月。同时,积极做好政策的宣传指导工作,分层次组织开展政策宣传活动,使更多企业了解政策,用足用好政策。到目前为止,共发放《工业经济政策汇编》1800余份,举办政策宣讲会4次,服务企业人员400余人。

二是会同相关部门抓紧兑现09年度各项工业奖励补助资金,到目前为止,共兑现各项工业奖励补助资金近4550万元。

三是为企业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立项。经过排摸调查,组织申报了三个特色产业基地内的工业低产田改造项目14个,预计可为企业争取低产田改造资金352.18万元。申报省级技术中心1家(振东光电),宁波级信息化示范项目4项(舜宇模具、神通、安拓、百事德);申报重点工业新产品3项(超能、佳贝斯、帅康);今年我市共有5家企业获得各类示范称号:2家综合示范企业(鑫高益、振东光电)、1家节能降耗示范企业(科环新型建材)、1家公共技术服务示范企业(中塑在线)、1家设计主导型工业示范企业(大丰实业)。

(二)加快项目推进,增强发展后劲。

一是强化工作领导,落实工作机制。设立专门工作班子,建立局领导联系重点项目、科(室)联系乡(镇)项目制度,完善项目进度每月报送制度、项目难题每月报送制度、定期协调会制度、定期督查制度。

二是实施动态管理,加强跟踪服务。对项目实施动态管理,对项目进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协调和服务。截止6月底,全市3000万元以上重点投资项目共133个,其中已开工项目87个,同比去年增加40只;计划总投资68.90亿元,同比去年增加26.84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2.96亿元,同比去年增长74.76%;拟开工项目40只,同比去年增加4只;计划总投资30.96亿元,同比去年增加0.36亿元;完成投资4.14亿元,同比去年增长-13.75%。企业提出困难和问题14个,主要涉及融资、拆迁、电力、基础设施等,通过我们协调两办牵头各部门共同努力,其中5个困难和问题已得到了有效解决。

三是加强部门协调,加快项目推进。围绕推进项目建设,做到“双到位”:制度到位。不定期召开会议,每月通报项目进度情况,共同推进项目如期开工和实施。服务到位。加强部门协作,对重点项目开展上门服务,为企业做好指导协调。在项目实施中,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在项目选址、项目审核中简化程序,促使企业由投资意向变为投资现实。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推进加快,如宁波大叶园林设备有限公司的年产7000台智能园林产品生产项目,今年至今已累计完成投资6100万元,预计明年6月份可竣工投产。又如计划总投资3.9亿元的宁波王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梨酸(钾)及醋酸衍生产品建设项目进展迅速,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7000万元,预计今年年底前可完工。该项目投产后将使企业形成年产5万吨山梨酸(钾)及13.7万吨醋酸衍生产品的生产规模,成为企业今后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三)重视招商引资,推进高效发展。

一是建立工作机制,调整充实招商力量。成立“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并实行局领导班子分片负责制,抓好招商引资项目的推进落实工作,积极协调内资企业在投资建设、生产和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引进的重点项目实行专人负责和跟踪服务。

二是明确目标,强化招商推进措施。制定了全年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分解和招商活动计划,提出全年内资招商六大工作举措,并计划安排10项内资招商活动和10项其他各类经济协作活动。一方面,充实完善内资招商数据库。积极开展项目资源情况调查、信息收集工作,充分了解在谈、在批、在建招商项目的动态信息及闲置厂房、可利用土地资源等信息,编印了“工业重点投资推介项目”册子。另一方面,利用收集的客商及项目信息,做好为乡镇引客商,为客商找项目落户地的相关工作。如帮助宁波华邦铜业有限公司解决“首科太阳能项目”在阳明街道的用地问题;牵头相关部门,完成了“低塘工业孵化基地开发项目”的整体规划,促成项目成功签约。至6月底,全市共实施内资项目96项,其中新开工40项,往年结转项目56项,已到位内资13.6亿元,同比增加94.39%。其中宁波大市外内资项目21项,新开工项目7项,结转项目14项,实际到位内资4.15亿元,同比增加18.57%,完成年计划的69%。

三是举办重大招商活动,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销活动。成功举办了“余姚市工业重点区块及项目推介活动”,共吸引了100余位来自德国、丹麦及国内各地的客商参加,有14个项目在现场顺利完成签约,总投资额接近40亿,创下了余姚市今年单次招商引资的金额记录。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览展销活动。组织落实长城精工等两家企业参加“渝洽会”;组织西摩电器等8家企业参加“浙江省名特优产品展销会”;组织65家企业参加“能博会”,达成合作和购销意向的有70多个,涉及金额1200万元以上,现场成交16.4万元,签订产品订单100万元。

(四)注重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重视龙头企业培育。在去年编制十大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今年制订了特色产业转型发展年度计划,提出了年度发展目标、主要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发挥好规划引领产业转型发展的作用。龙头企业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主体,重视龙头企业培育,发挥其辐射、示范作用。1-5月,全市产值前100名企业实现产值136.5亿元,同比增长36.5%,增速比全市规上企业平均水平快了5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7.7%。其中,产值前10名企业实现产值合计58.6亿元,同比增长37.8%,重点骨干企业已成为引领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二是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在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把发展壮大新兴产业作为实现工业经济转型升级重要途径,初步形成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光电与信息等四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我市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基地先后被宁波市政府认定为宁波市新兴产业基地,节能照明及新光源产业基地也即将被认定为浙江省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

三是推进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进一步加强对节能项目的管理,对全市节能项目进行备案管理,建立了重大节能项目储备库,定期汇总整理,及时跟踪、协调项目进展。已收集汇总各类节能项目40项列入宁波市年度节能重点项目计划表,其中有1项列入宁波在建节能示范企业;燎原灯具等7只节能产品列入年宁波节能导向目录。为确保今年保“十一五”节能降耗任务完成,制定了余姚市节能降耗应急预案。建立清洁生产联络员制度,组织召开清洁生产培训,加强日常的跟踪服务,确保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按时保质完成。经调查摸底确定今年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企业31家。

四是淘汰落后产能。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落后产能淘汰的通知”,制订了落后产能淘汰方案,将落后产能淘汰工作列入各乡镇(街道)、经济开发区节能减排目标责任的考核范围。特别是对以河姆渡镇为主的不锈钢加工企业,开展系统的调查摸底,分阶段落实差别电价政策,并建立预警机制,在必要的时候进行拉闸限电。

(五)围绕服务提升,优化发展环境。

一是深化服务平台建设。一方面,通过政策引导,由政府牵头,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参与,以科研院所为依托,先后在家电、电动工具、模具等行业组建了6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其中,华东Rohs检测中心和塑料模具服务中心2个科技服务平台被列入国家创新基金。这些服务平台运行以来,已在应对ROHS等指令、破解共性技术难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制订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计划,进一步明确中小公共服务平台、小企业创业基地、担保公司的培育重点。举办了小企业融资担保特别服务日活动,有5家担保机构、80多家企业、3家金融机构参加,现场共签约项目56个,其中担保贷款协议50个,签约金额7405万元,余、慈两地参与活动的担保机构总计为中小企业让利近40万元,进一步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降低了企业贷款担保成本。

二是积极搭建创新平台。做好“姚江创潮”和“71.90”E企服务平台的推广应用工作,其中“71.90”E企平台已有6个乡镇(街道)应用,较好地促进了企业以设计创新为主要内容的自主创新工作。

三是加强企业人才培训。为进一步提高全市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整体素质,创新培训手段,运用现代培训理念和现代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利用“姚江论坛”、“职工网络学院”等学习平台等载体的教育培训功能,推广网络培训、远程教育,满足广大企业经营者多样化的培训需求。截止目前,举办企业精细化管理培训2次,培训人员300余人;帮助40余家企业积极申报清洁生产企业和浙江省绿色企业。

三、下半年工作措施:

下半年我们工作的开展要紧紧围绕年初提出的“1234”战略方针,坚持“聚焦工业、主攻工业、服务工业、发展工业”不放松,加快产业集群化、高新化跨越式发展,实现我市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体采取以下六方面措施:

(一)抓项目建设,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

一是要在项目推进上下功夫。做好“四推进”:即调度推进,实施高频率协调制度,即周协调、月推进、季督察、不定期走访、年终考核。现场办公推进,针对规划、国土、环保等方面存在共性问题的项目,牵头会同相关部门集中办公,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缩短办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借力推进,积极协调力争将我市项目尽可能多的列入宁波级、省级、国家级项目,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督查推进,不定期对全市重点工业项目进行督查走访,监督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在推动项目建设中对有关政策的落实、重点项目包保、提供优质服务等情况。对于项目投资主体热情不高、推动乏力、长期未有进展的个别项目,以信函等方式进行催办和督促,提高项目单位加快项目建设的紧迫感。

二是要在服务优化上下功夫。一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我市“4+4”产业和特色优势行业的发展,加大对“零土地技改”和“低产田”改造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力争年新申报3个宁波级产业基地。另一方面,二是优化投资环境,着重抓好3000万元以上的工业投资项目,在项目选址、审核中简化程序,按照“报批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工作要求,对项目进行全程跟踪服务,积极为企业提供各项政策和信息,及时听取企业的建议,及时为企业解决项目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我市工业投资突破80亿元。

(二)抓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是要大力进行新产品开发。引导、鼓励、支持企业进行新产品开发,逐步淘汰附加值降低、处于衰退期的产品,以产品为基础,市场为导向,创新为手段,提高企业的科技水平、设计水平、工艺水平、研发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确保开发新产品280只,新产品产值率达18%。

二是要坚定不移地推动产学研结合。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技术创新联合体,组织产学研对接洽谈。鼓励企业创新管理体制和分配机制,采用技术入股,期权股权等多种分配方式,激发各种力量参与企业自主创新。切实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意识,特别是引导龙头企业发挥主力军作用,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研发经费投入力度。

三是要大力推进名牌建设。鼓励支持企业发展自主品牌,在政策支持力度上向品牌企业聚焦,在环境上为品牌企业发展营造氛围,进一步加大品牌的宣传,提升产品知名度。同时,以品牌企业为龙头,以品牌产品为纽带,聚集各类要素资源,纵向延伸产业链,横向拓宽产业带,打造区域品牌。

(三)抓转型升级,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一是加快产业集群优势培育。按照“产业特色性、区域集聚性、技术共享性、管理互动性、信息快捷性”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大优势产业资源整合力度,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引导各相关产业和发展要素向主导产业聚集,努力形成一批集中度大、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的优势产业群体。努力争取照明和节能灯具成为省示范基地,余姚家电产业集群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

二是继续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做大做强装备制造、光电和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着力形成产业发展“五个一”机制,即一位市领导联系一个产业,一个产业有一个规划,一个产业确定一个责任单位,一个产业每年开展一次评估,一个产业创一项产业基地(荣誉)。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在8%以上。

三是加快园区整合提升。推进省级经济开发区的整合、提升、扩容,严格制定园区企业准入门槛,集中布局配套设施,加强园区与中心城区、园区与园区之间的交通网络建设。努力把经济开发区、余姚工业园区和城东新区纳入城市快速交通圈、宁波都市轨道交通影响圈,推动高端产业、都市工业向园区集聚。

(四)抓成长工程,培育新的增长点。

一是狠抓招商引资。把招商项目选择与优化产业结构结合起来,进一步明确招商目标和重点,主攻央企、世界五百强企业,围绕产业链延伸、产业集群和新兴产业开展招商活动,做好优势对接、产业对接、产品对接工作,提高招商洽谈的成功率和履约率,重数量更重质量。下半年,重大招商和展销活动主要有:广东产业招商项目推介、珠三角地区专场招商、武汉宁波周活动、宁波国际服装节、第八届亚洲服装及纺织机械设备展等。

二是大力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要抓好对潜力型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在项目申报、政策扶持等方面加大服务力度。要充分发挥企业龙头带动作用,完善产业链条,发挥产业的集群效应,力争全市新增超10亿元企业2-3家、超20亿元企业1家,超30亿元企业1家。

(五)抓节能降耗,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是发展循环经济。依靠科技进步开发节能降耗技术,实行高能耗、高物耗产品的淘汰制度,继续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工程,不断提高工业“三废”利用比例。

二是抓好清洁生产。依法推进企业清洁生产,抓好清洁生产试点和示范工作,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进一步完善我市清洁生产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力争新增浙江省绿色企业1-2家、清洁生产企业30家。

三是健全能耗监测体系。实施节能监察制度,加强耗能企业监管,抓好能源统计、评估、监测体系和责任制建设。确保全市GDP综合能耗降低率6%,争取7%;力争完成10家以上重点用能企业的能源审计以及年用电量1000万千瓦时以上企业的电平衡测试工作。

(六)抓服务提升,为工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构建服务平台和人才支撑。推进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推进阳明188创意园、凤山街道创意园建设,完善余姚科创中心服务管理体系,促进工业设计产业集聚发展。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推行“321”企业家培训计划,加快培育企业家队伍、科技人才队伍、企业职工队伍,强化工业转型升级的人才保障。下半年,主要组织好清华总裁班、精细化管理、“姚江论坛”等培训工作。

二是进一步提高行政办事效率。坚持执行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审批制度,打造“一条龙服务”,力求行政审批服务工作在“简化”上想办法,在“加快”上求突破,提高审批效能原则,加快服务提质步伐。

三是深入企业,主动服务。深入企业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及时协调企业与职能部门、企业与金融部门等各方面关系,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土地、资金、服务环境等难点问题;帮助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短期和长期发展规划,协助企业搞好技术改造、产品创新、经营管理等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