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建设标准化工作方案

时间:2022-01-19 05:34:00

导语:水田建设标准化工作方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水田建设标准化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强水田生产的产前、产中标准化管理,突出抓好绿色、有机水稻示范基地建设,推广水稻良种使用率,发展水稻新品种示范基地,扩大龙头企业建设规模,实施名牌战略工程,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建设标准

通过三年建设,到2010年,形成30万亩标准水田粮食生产基地,项目区农田实现:“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土肥沃、水畅流、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化建设格局。技术到田率100%;良种覆盖率100%;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100%;病、虫、草、鼠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农业机械化率达到100%;订单面积达到总面积的90%以上;水稻单产达到600公斤以上。

三、主要任务

2008年标准化水田发展到20万亩,其中:嘎什根建设绿色水稻6万亩、有机水稻3万亩;五棵树镇建设绿色水稻4万亩、有机水稻2万亩;大屯镇建设绿色水稻3万亩;沿江镇建设绿色水稻2万亩。

2009年标准化水田发展到30万亩,其中:嘎什根绿色水稻发展到7万亩、有机水稻发展到4万亩;五棵树镇绿色水稻发展到5万亩、有机水稻发展到3万亩;大屯镇绿色水稻发展到4万亩;沿江镇绿色水稻发展到2万亩;莫莫格乡发展绿色水稻1万亩;坦途镇有机水稻发展到2万亩;哈吐气乡有机水稻发展到2万亩。

2010年,标准化水田发展到40万亩,其中:嘎什根绿色水稻发展到8万亩、有机水稻发展到5万亩;五棵树镇建设绿色水稻发展到6万亩、有机水稻发展到3万亩;大屯镇建设绿色水稻发展到5万亩;沿江镇绿色水稻发展到3万亩;东方红留守处绿色水稻发展到1万亩;莫莫格乡发展绿色水稻2万亩;建平乡有机水稻发展到2万亩;哈吐气乡有机水稻发展到3万亩;坦途镇有机水稻发展到2万亩。

为实现上述工作目标,重点抓好“两个标准”和“四个建设”。

(一)两个标准。

1.产前标准化建设:

一是抓好工程建设标准化。由于我县低洼易涝地块多、老灌区改扩建空间大,加之实施西部水田开发整理后,我县大面积开发水田的条件已经具备,下一步要重点围绕建设白沙滩区片、四方坨子区片、大屯沿江区片、建平区片、哈吐气区片等五个区片建设抓好水田开发工作。水田开发要坚持标准化,重点是工程建设的标准化,要围绕“工程配套、渠系配套、土地平整、单灌单排”等重要环节,定标准、扩规模、上水平。

二是抓好农资投入量标准化。指导广大项目区农民合理使用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投入量,保证水稻质量安全。在品种标准化上,要重点解决杂乱差问题。从今年开始,全县重点抓3—5个品种的水稻专业村示范工作,到2010年,使我县水稻的品质和竞争力实现大幅提升。在化肥标准化上,实现合理施肥、科学施肥、确保均衡施肥。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多积、多造、多施农家肥、有机肥,少用化肥,确保肥料施用量控制在有机、无公害和绿色标准内。在农药标准化上,杜绝高剧毒、高残留、高污染农药的使用,引导农民使用无公害、有机农药,从而使项目区生产的稻米达到无公害、安全、有机的标准。尤其要引导龙头企业实行规模种植,与农户实行统一品种、统一施肥、统一农药、统一回收、统一品牌的“五统一”模式。

三是抓好整地标准化。要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强化质量,对于比较平整、连片的土地,利用大型机械进行旋耕,耕深不低于15cm。对于大型机械难以进行作业的不平整、面积小的地块,通过小型机械及人畜结合的办法,先翻地再进行平整,平整标准是水平差不超过3cm,做到“寸水不露泥”,最后用轻耙把板结土块耙碎。近期各乡镇要结合春翻整地工作,对一些不必要的池埂,采用小型机械和人畜结合的办法进行清理,平整土地,争取三年提高土地利用率5%。

2.产中标准化建设:

一是抓好育苗标准化。标准化育苗应在3月末—4月5日前扣棚,利于提高地温,早扣棚、早播种、培育壮苗。当气温稳定达到5-6℃时开始播种,每盘用种量35克左右,按每公顷500—550盘用量计算,公顷用种量为17.5—19公斤左右。立针期,温度应控制在28℃左右,秧苗长到2叶前,床温保持在25─30℃,秧苗超过2.5叶后,床温控制在20℃,在苗床管理期间,要注意防风并控制苗棚湿度。

二是抓好插秧标准化。水稻插秧工作要在5月中旬开始,水稻插秧要重点把握几个技术要点,即:细致整地、及早泡田,合理施肥、打好基础,抢前抓早、适时插秧,提高标准、查田补栽,确保全苗、苗齐苗壮。在坚持“五不插”的前提下,突出在“抢”字上下功夫,靠抢农时、抢进度,实现水稻插秧的高标准。要重点推广钵育摆栽、超稀植、抛秧等插秧技术。水稻插秧要全力争取在5月25日前结束,坚决不插6月秧。

三是抓好田间管理标准化。主要抓好肥、水、病虫害的管理和防治。一是在肥料管理上,每公顷施有机肥30000公斤,一般公顷产量在7500公斤的地块,施肥量应为纯氮150公斤,纯磷50-75公斤,纯钾50公斤,硫酸锌30公斤。施肥方法:磷肥、钾肥、锌肥全部做底肥,水耙前一次施入,氮肥的追肥原则是前重、中控、后巧施,即分为底肥、蘖肥、穗肥、粒肥。二是在水分管理上,应注意出穗期前后,特别是出穗后15天内,应始终保持水层,以利于提高米质。出穗后最低保持35天水层,尽可能晚撤水。三是在病虫草害的防治上,注意防治水稻潜叶蝇、二化螟;恶性杂草;水稻赤枯病的防治。尤其要把防治稻瘟病作为一项特别重要的工作来抓,早准备,早预报,早防治,采取联防联治、集团作战的模式,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四是抓好收获标准化。要采用机械及时做好水稻收割工作。收割的时间对于稻谷的产量、米质都有很大的影响。根据我县气候条件,出穗后50天左右适时收获,有利于提高食味、减少垩白度、提高出米率和产量。

(二)四个建设。

1.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在水田标准化建设项目区内分别建立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试验示范一些抗病性强、产量高、米质好的水稻新品种,由农业部门抽调相关科技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管理,组织当地农民和其他各地的水田大户在分蘖期和抽穗期、测产期到基地参观,由科技人员进行讲解说明,用实例展示试验示范的新品种在产量、米质、抗病性的优越性,引导农民购良种、用良种的积极性,使我县水稻良种应用率达到100%。

2.优质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为切实解决我县水稻品种良莠不齐的现状,为水田标准化建设提供可靠的良种资源,根据我县土壤特点和区域性气候特征,由农业部门与资深育种机构联合在我县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培育出适合我县种植的水稻优良品种,为我县水稻生产提供优良的品种资源,切实加快水稻育种大县建设步伐。

3.绿色水稻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在原有绿色水稻生产基地建设的基础上,依托好雨瑞丰集团,在五棵树镇建设绿色水稻示范基地,由农业部门组织专家按照绿色水稻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指导基地农民开展水稻生产,在品种选择、肥料投入和农药使用方面进行科学安排和管理,提高项目区绿色水稻的生产水平,积极发挥“抓点带面”的示范作用,争取到2010年年末,项目区绿色水稻面积发展到20万亩。

4.有机水稻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在原有有机水稻生产基地建设的基础上,依托宏伟米业,在嘎什根乡建设有机水稻生产示范基地,由农业专家加大扶持、培训、指导力度,组织基地农民进行合理规划,严格执行有机水稻生产的操作规程,提高有机水稻生产水平,争取到2010年年末,项目区有机水稻面积达到10万亩。

四、配套措施

(一)是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培训。主要是开展好“三大工程”培训工作。一是“农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组织县、乡(镇)农技人员,聘请大专院校水稻专家进行水稻技术培训,对培训人员从育秧土的配制、育苗、插秧、水肥管理进行系统科学的培训,保证每村一名技术员。二是“乡村干部素质增强工程”:统一组织乡、村两级干部,由农业局组织现有的县级农业专家对其进行培训,并结合授课内容发放科技光碟和书刊。三是“专业村整村培训推进工程”:组织农业局的技术人员对水田村的种植户进行培训,每个科技人员包保30户,争取用30天的时间,使项目区的农民都能够掌握水稻生产各个环节的技术要领。

(二)加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步伐。组织现有的稻米加工企业,加强整合改造,尽快建成一批技术起点高、牵动力强、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资金技术优势,处理好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关系,通过确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龙头企业与农户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形成“资金共筹、利益均沾、积累共有、风险共担”的紧密形式。争取到2010年年末,项目区新发展大型稻米加工龙头企业15户、培育省级名牌产品5个、省、市级龙头企业8户,建立完善的“企业+基地+农户”的利联机制。

(三)提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通过多年的市场开拓,我县的“嫩江湾”、“松江畔”等名牌产品在外埠市场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在水田标准化建设上,要继续抓好品牌创建工作,提高项目区绿色、有机、无公害大米在大中城市市场的占有份额,提升项目区稻米的市场竞争能力。

五、组织领导

发展水田标准化建设将对我县全面发展水田生产起到积极的影响,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相关项目乡镇必须积极开展工作,加快标准化水田建设步伐,进而推动我县水田生产的大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标准化水田建设的领导,县里成立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农业、国土、粮食、白沙滩灌区、农村信用联社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县标准化水田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业局。办公室主任由苗臣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由县水稻生产办公室主任景林担任。具体负责标准化水田建设的规划布局、组织领导、综合协调、技术指导等日常管理工作。

(二)强化协会服务功能。项目区要实施水田标准化,统一标准、统一品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适时组建水稻生产专业协会是非常必要的,水稻专业生产协会必须要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负责对农户提供种苗培育、技术指导、协调贷款、开辟销售市场等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组织会员进行考察,积极拓展外埠市场,做好水稻加工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增加水稻附加值。发挥协会的组织、协调作用,提高广大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各水田乡镇要搞好建设任务分工,把责任落实到位。每个乡(镇)要指定一名副乡(局)级领导负责此项工作,并抽调2-3名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并把工作具体落实到个人,帮助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四)抓好样板田建设。为抓好工程建设,各水田乡镇要在全面开展标准化建设的同时,选择一些掌握科技能力比较强的农户建设样板田,每个包乡县级领导和乡镇主要领导要建设一个面积不小于600亩的样板田,每个村都要建设一个面积不小于400亩的样板田,为水田标准化生产提供经验。

(五)强化考核制度。为鼓励粮食生产,县委、县政府决定出台《*县粮食增产目标考核方案》。县委、县政府拟定拿出资金20万元用于奖励粮食总产、增产幅度大、单位面积产量高等粮食生产贡献大的乡(镇)场和个人,年末由农业局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测产。乡镇和种粮大户、订单农业发展好的企业、乡镇主要负责人农业科技工作先进工作者,都可享受奖励,以利于水田标准化生产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