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开展食品质量安全年行动工作方案

时间:2022-01-13 05:18:00

导语:市开展食品质量安全年行动工作方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市开展食品质量安全年行动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把食品安全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深入开展食品质量安全年行动,建立从田间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全方位、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坚持治理整顿与振兴产业相结合、集中整治与长效机制建设相结合、企业自律与政府监管相结合,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依法治理。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使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标准体系逐步完善,食品行业自律意识显著加强,食品生产经营秩序得到根本好转,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全面提高全市食品质量安全水平。

二、整治重点

渤海新区抓好乳制品、水产品和小作坊的整治;黄骅市抓好水果干制品、冬枣、小麦粉和水产品的整治;任丘市抓好酱类产品、奶制品、蛋制品和水产品的整治;泊头市抓好枣蜜饯、白酒、小麦粉、饲料、肉品和棉籽油的整治;河间市抓好酱菜、腌制蛋类、枣制品、驴肉和小麦粉的整治;沧县抓好枣蜜饯、奇美香肠、饮料、调味品、饲料、屠宰、奶制品的整治;青县抓好乳饮料、调味品的整治;南皮县抓好小麦粉、肉制品、奶制品和棉籽油的整治;献县抓好枣蜜饯、小麦粉和肉制品的整治;东光县抓好肉制品、奶制品、食品用塑料包装产品和棉籽油的整治;吴桥县抓好烧鸡、宫面、小麦粉、肉品和棉籽油的整治;肃宁县抓好肉制品、棉籽油的整治;海兴县抓好小麦粉、肉品、水产品的整治;盐山县抓好肉制品、小作坊和小餐饮的整治;孟村县抓好肉品、屠宰、小餐饮的整治;新华区抓好肉制品、小餐饮、纯净水和流动摊点的整治;运河区抓好饲料、肉制品、纯净水和小餐饮的整治;*开发区抓好街头小饮食摊和小食杂店的整治。

三、工作目标

在巩固已有工作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理顺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明确监管责任,突出监管重点,强化监管措施。建立市、县(市、区)、乡(镇)三级全覆盖、无缝隙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确保全年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1、县级以上城区内全面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无公害农产品认定产地100%建立投入品安全使用制度,认证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蔬菜、畜产品、水产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6%以上。

2、全市奶站(厅)100%纳入监管范围,建立健全奶站经营管理制度,全市奶牛80%以上实现养殖入区、挤奶进厅,生鲜乳中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达到100%。

3、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全面实行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召回、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严格落实食品添加剂使用备案制度,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使用添加剂100%备案;无证无照生产加工得到有效遏制。

4、加快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力争*市和任丘市、青县、黄骅市建立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全市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食品生产企业全部成立自检机构并配齐检测设备和人员,经整顿年底前仍不达标的食品小作坊全部取缔。

5、县级以上商场、超市100%建立进货索证索票制度,不得经营无证产品;乡镇、街道以上食杂店100%建立进货台帐登记制度;县级以上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批发市场全部具备自检能力或实现委托检验;无照经营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6、餐饮单位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覆盖率达100%,食品卫生A级和B级单位达到餐饮业总数80%以上;100%建立并落实食品采购索证、进货验收及台帐记录制度;从业人员100%取得健康证明,小餐饮店卫生状况明显好转。

7、县城以上城市进点屠宰率实现100%,对私屠滥宰查处率达到100%,对生产注水肉、品质检验不合格肉、病害肉查处率达到100%。

四、主要任务

(一)开展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继续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打击在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行为,严格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全面整顿食品添加剂研制、生产、销售和使用,整治超过标准规定的范围、限量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在保健食品中违法添加药物的行为。

(二)开展枣制品集中整治。以沧县、泊头、献县、河间等县(市)为重点整治区域,由各县(市)政府负责,制定专门的工作方案,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立足早动手,早部署,早安排。组织各相关部门、乡镇,对枣制品生产经营企业和摊点进行拉网式检查,对问题、隐患、监管薄弱环节、事故易发部位进行严密监控,对重点地区、重点单位加强日常巡回检查,高度防范,对证照不全或三证皆无的全部关停和取缔。通过开展枣制品专项整治,解决枣制品生产加工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使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枣制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

(三)开展种植养殖环节集中整顿。全面禁止生产、销售、使用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指导农民严格按照农药使用安全间隔组织生产,严防药物残留超标的农产品流入市场。加强养殖业投入品监管,建立健全投入品登记、监管责任人和质量承诺制度。对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全面排查,严肃查处非法添加"瘦肉精"、莱克多巴胺、孔雀石绿、氯霉素、三聚氰胺、硝基呋喃、喹噁啉类、硝基咪唑、喹诺酮、磺胺类、抗生素药物等违禁品的违法行为。查处伪造、冒用超范围使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标志的行为。加快奶牛小区新建和扩建步伐,引导散养奶牛养殖入区,挤奶进厅。深入开展奶站清理整顿,严格生鲜乳收购许可制度,对达不到要求的奶站一律责令停业整顿和取缔,严厉查处违反《乳品质量安全监督条例》的违法行为。鼓励和引导农产品生产基地推行良好农业规范(GAP),积极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步达到规模化、标准化。

(四)开展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集中整顿。进一步开展乳制品专项治理,深入落实《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明确监管责任人,严格乳制品企业生产监管,确保乳制品质量安全。做好28类食品市场准入工作,大力推行企业质量认证制度,认真贯彻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严格规范食品标签管理,全面落实不合格食品召回制度。积极推行食品生产企业质量放行制度,督促企业严把原料进厂、成品出厂关,对重点产品、重点原辅料的重点项目和出厂产品严格实行批批检验。鼓励和引导食品企业积极采用良好生产规范(GMP)、良好卫生规范(GHP)和危害分析控制点技术(HACCP)等先进食品安全制度。大力开展食品生产企业的治理整顿,严格落实食品小作坊区域限售、质量安全承诺和无证无照食品小作坊报告制度,严厉查处无证无照生产加工食品行为,解决行业内影响食品安全的普遍问题。进一步强化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等食品安全隐患突出的重点地区、高风险食品等重点品种的专项整治,加大对食品生产集中地和不符合安全标准产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抽查力度,对问题严重的企业要立即责令停产整顿,多次抽查不合格、不具备生产条件的要依法吊销证照。全面推进食品添加剂使用备案和监督工作,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使用非食品原料和回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以及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

(五)开展食品流通环节集中整顿。强化食品经营者经济户口管理,进一步清理和规范主体资格,依法取缔无照经营食品行为。进一步推进食品经营者建立和落实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购销台帐、协议准入、质量承诺、不合格食品退市以及市场开办者质量管理责任等自律制度。对肉制品、蛋、乳制品、粮食、食用油、蔬菜、酒类等重点品种和城乡结合部、农村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大中型超市等重点区域组织专项执法检查。监督食品经营单位严格按照冷藏冷冻、运输、储存的要求,配齐设备,落实各项要求。全市县级以上销售蔬菜、水产品的大型超市和食品批发市场全面开展自检或委托检验,严禁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打击销售过期变质、假冒伪劣等不合格食品和扰乱食品市场秩序的行为,抓住运输、仓储、销售等环节,切断假货流通渠道,摧毁假货集散地。

(六)开展餐饮消费环节集中整顿。严格餐饮业食品卫生安全整治和监管,查处餐饮单位无证经营行为,进一步加大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农家乐旅游点餐饮和小餐馆的治理力度。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到今年年底,全市餐饮单位全部实现量化分级管理。突出抓好食品采购索证管理、食品卫生监督公示、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等制度的落实。建立餐饮业使用食品添加剂备案制度,严厉打击餐饮服务环节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加大对熟食卤味、盒饭、冷菜等高风险食品和餐具清洗消毒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全面做好餐饮单位的日常检查工作,定期检查食品卫生条件、卫生防护措施、从业人员健康状况,杜绝食物中毒和其他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七)开展畜禽屠宰和酒类管理环节集中整顿。理顺畜禽定点屠宰监管体制,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加大对屠宰管理薄弱区域和私屠滥宰易发区域的执法检查力度和频度,对私宰“专业村”、“钉子户”和城乡结合部的私屠滥宰进行重点整治,对屡打复生的私宰户列入“黑名单”,重点监控,严厉打击生产加工注水肉、肉品检验不合格产品行为。切实抓好《河北省畜禽屠宰管理办法》的贯彻执行,优化屠宰企业空间布局,落实定点厂肉品品质检验和病死猪、病害肉无害化处理各项工作,坚决杜绝未经肉品品质检验和经肉品品质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出厂。今年内全市所有定点屠宰厂全部配备肉品质量检验检测和无害化处理设备。积极推进牛羊鸡定点屠宰管理工作,全面贯彻《河北省畜禽屠宰管理办法》,加快改造和审批一批合格牛羊鸡定点屠宰厂。开展酒类市场整治,建立并全面实施酒类商品批发许可证、零售许可证和酒类流通随附单溯源制度,实现全程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酒行为。

(八)开展食品进出口环节集中整顿。做好进出境食品的监管,组织实施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监控计划、出口食品使用添加剂监控计划、出口植物源性和动物源性食品监控计划等。加强对出口食品企业的日常监管和检查,督促企业完善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并有效执行。指导企业完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和食品防护计划,建立进口收货人备案制度,加大对非法进口食品的查处力度,查处率达到100%。监督出口种植、养殖基地建立完善原料、投入品使用的登记备案制度、溯源制度。

五、实施步骤

开展食品质量安全年行动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阶段(3月底前)。市政府召开全市开展食品质量安全年行动动员大会,进行动员部署。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建立完善工作机构,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并立即部署,迅速行动。各县(市、区)政府和有关部门于4月10前将本地、本部门开展食品质量安全年行动工作方案报市食品安全监管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4月1日—11月30日)。各级各有关部门按照行动方案要求,针对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全面排查,深入治理,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市政府将派出督查组进行督导检查。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12月1日—12月31日)。各县(市、区)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对开展食品质量安全年行动进行认真总结,并及时将总结报告报市食品安全监管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政府将组织有关人员组成验收检查组,对各县(市、区)和各有关部门开展行动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机构。市政府成立开展食品质量安全年行动领导小组,由副市长宋有洪任组长,副秘书长宋中秋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朱胜利任副组长,市卫生、质监、工商、农业、商务、畜牧水产、出入境检验检疫、民族宗教事务等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各级政府对本地区的食品安全工作负总责,对职责不清的环节和部位,必须明确监管单位和责任人,落实监管要求。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分别对本地区食品安全负领导责任和分管责任。主要领导每个阶段至少要听取一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存在的主要问题,分管领导每月都要到基层、企业、监管部门检查指导食品安全工作,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要全面实施食品安全定期会商制度,每两个月组织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召开一次碰头会,通报情况、沟通信息、研究问题、商讨对策,确保食品安全年行动顺利进行。各级财政部门要把食品质量安全年行动列入公共财政开支的重要内容,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执法装备,保障检验监测、监督抽检等工作的正常开展。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二)落实监管责任,严格责任追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食品安全管理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卫生部门负责颁发餐饮服务许可,对提供餐饮服务的食品摊贩进行监管,对保健食品进行监管,配合有关部门对食品安全事故进行处置,对餐饮服务环节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农业部门负责农产品种植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对农业投入品使用环节进行监管,监督农产品批发市场做好质量检测,配合有关部门对食品安全事故进行处置;畜牧水产部门负责畜禽和水产品养殖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对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实施许可制度,配合有关部门对食品安全事故进行处置;质监部门负责食品生产许可的颁发,对食品生产环节进行监督管理,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实施许可和监管,对生产食品相关产品进行监管,配合有关部门对食品安全事故进行处置,对食品检验机构进行资质认定管理,对生产环节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工商部门负责颁发食品流通许可,对销售食品的食品经营者进行监管,对食品流通活动进行日常的监督管理,配合有关部门对食品安全事故进行处置,对流通环节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商务部门负责畜禽定点屠宰和酒类流通监管;民族宗教事务部门负责对清真食品生产、流通环节中“清真不清”和“假冒清真”的问题进行监管,对其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负责进出口食品的检验检疫和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各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行使职权,承担责任。各监管部门主要领导负主要监管责任,分管领导负分管责任,各监管人员负直接监管责任,划分责任区,落实责任人,实行网络化管理。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追究制度,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不依法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滥用职权造成严重后果的,严格按照食品安全责任制各项规定,依法依纪追究直接责任人员以及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对涉嫌犯罪的案件,行政执法机关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加大整顿力度,强化行政执法。对全市各食品加工集中地、城乡结合部、大中型食品超市、城乡各类食品批发市场等重点区域和蔬菜种植基地、畜禽、水产品养殖基地、重点食品生产企业、畜禽定点屠宰厂等重点企业(单位)派出监督员,通过明查暗访、走访查看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掌握所派区域或单位的食品安全问题和隐患,及时向所在单位反馈,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食品安全事件发生。规范食品生产经营准入条件,提高准入门槛,对不合格食品及时下架、退市,责令企业召回。集中力量,重拳出击,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全面彻底拉网式检查,特别要加强小作坊、小摊点、小商店、小餐馆、小流动餐车、小食杂店"六小"企业商户的整治力度,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对于无证无照生产加工经营企业和商户,由各县(市、区)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坚决予以取缔。对于违法违规、没有良心、失去人性的黑心户,要顶格处罚,坚持做到“四要”:要人、要物、要设备、要重罚,通过“四要”,让其倾家荡产,彻底丧失再生产能力。努力做到“五个一批”,即取缔一批制假售假黑窝点,关停一批无证无照生产经营单位,查处一批不合格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移送一批涉嫌犯罪的大案要案,扶持一批骨干龙头企业。

(四)完善监管制度,建立协调机制。一是建立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制度。全市18个县(市、区)全部建立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制度,公布举报电话,设立奖励资金,兑现举报奖励,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投诉举报工作,加强部门之间信息沟通和联合办案力度,做到有案必查、有查必果。二是完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应急体系。在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等环节开展乳制品、肉制品、调味品、食用油、酒类等14个重点品种的风险监测工作,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各级医疗单位要落实食源性疾病等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责任,建立事故监测、报告和处置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应急管理机构,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报告系统,完善事故处理机制,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指挥和应急处置水平,三是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制定全市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示范单位工作规划,推动一批食品安全示范县、示范单位达标晋级。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示范乡镇、示范社区、示范村街和示范企业、示范店、示范学校等创建工作,以点带面,推动全市食品安全工作深入开展。四是推进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生产经营者切实负起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建立食品安全诚信评价制度、诚信自律制度、诚信分类管理制度、“红黑榜”公示制度等。到今年年底,全市无公害农产品认定基地全部实现诚信种养,大中型食品生产企业全部实现诚信生产,*市城区内所有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超市等全面实现诚信销售,所有A、B类餐饮单位和集体食堂全部实现诚信服务,所有畜禽定点屠宰厂全部实现诚信屠宰。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指导帮助诚信单位制定和完善《诚信管理原则》、《诚信承诺制度》、《责任追究制度》、《质量追溯制度》等制度。积极开展食品安全档案建设,进一步完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质量档案和安全监管信用档案。

(五)合理配置资源,强化检验监测。各监管部门要制定详细的抽检计划,加大日常抽检力度和频次。完善检验检测手段,重点提高对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鉴定排查、风险监测、风险预警、风险评估和技术仲裁的能力。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分步整合和优化市、县两级分散在各监管部门的食品监测资源,统筹协调使用检验监测设备,统一安排检验监测任务,构建监测资源、检验信息共享的新型监测机制。各级政府要加大对食品安全检验监测工作的支持和投入力度,今年底前,*市和3个食品重点县全部建立食品质量检验中心,并充实加强检验监测队伍,提高食品安全检验监测能力,保证检验监测工作正常开展。

(六)加强督导检查,强化监督考核。要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在食品质量安全年行动中的工作职责和目标,细化、量化各项考核标准和要求。建立健全定期督查制度,实行督导检查负责制,分片包县,谁带队谁负责,谁督导谁负责。今年7月份,市政府将统一组织对各县(市、区)政府、各有关部门开展食品质量安全年行动进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年底将组织考核,对各级各部门任务落实情况和考核结果在全市进行通报。各县(市、区)政府也要按照市政府要求,结合各自实际,建立相应的标准体系,并积极组织考核工作。

(七)转变工作作风。要结合“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要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立足于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和严格监督,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队伍的廉洁从政教育,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拒腐防变能力,树立食品安全监管队伍的良好形象。各县市区政府要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在规范管理、监督监察、执法执行等各方面对食品安全监管队伍给予高度关注,打造一支“改革创新、真才实学、求真务实、公正廉洁”的高素质食品监管干部队伍。要加强对食品安全执法队伍法律法规培训,强化公正执法、严格执法、文明执法意识,坚决纠正和查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及随意执法、以罚代管等行为,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要建立健全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监督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做到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保证行政执法公平公正。

(八)广泛宣传报导,加强信息沟通。各级政府要加大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宣传开展食品质量安全年行动的各项工作举措、工作进展及取得的成效。各监管部门要加强与宣传、教育等部门和新闻媒体的密切联系,采用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各新闻媒体要开辟食品安全专题节目或栏目,及时宣传食品安全政策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使食品安全宣传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要正面报道各部门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成果以及优质食品和优秀企业,曝光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典型案件,营造人人关注、人人重视食品安全的社会氛围。各县(市、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定期报告制度,加强信息反馈,要确定一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信息收集报告工作,每月25日前向市食品安全监管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当月集中整顿重点工作和目标任务进展情况。集中整顿结束后,各县(市、区)政府、各相关部门要及时写出书面总结,于12月15日前上报市食品安全监管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市食品安全监管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汇总后上报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