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康复达标县创建方案
时间:2022-12-28 04:31:00
导语:社区康复达标县创建方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以最大程度满足广大残疾人的实际康复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社会化工作机制。通过开展创建残疾人社区康复达标县活动,不断完善康复服务体系、不断拓展康复服务范围、不断丰富康复服务内容、不断提升康复服务水平、不断增强康复服务能力,全面推进我县残疾人康复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总体目标
残疾人社区康复达标县以《中国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审评方案》、《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标准》为标准,完善“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资源整合、整体推进”的残疾人康复工作机制,进一步拓展服务项目,丰富服务内容,提高康复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扩大残疾人受益面。到“十二五”中期,我县残疾人社区康复达标县达标。
三、创建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为残疾人社区康复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坚持“以人为本,常抓不懈,务求实效”的工作理念。从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出发,采取医学、心理、社会和教育等方式,通过县、乡镇和社区三级服务网络,满足残疾人多样化康复需求,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康复质量,使他们残缺的功能得以恢复,潜力得到挖掘和发展,全面参与社会生活。
(三)坚持“巩固提高、大胆创新、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巩固已有的工作成果,总结经验,大胆探索,积极创新,拓展服务领域,扩大服务内涵,全面推进社区康复服务工作。
(四)坚持“重点实施、分类指导、普及服务”的工作方法。以实施“三助工程”、“国家彩票公益金项目”、“民生工程”等重点康复项目为契机,对不同类别的残疾人进行指导,开展普及服务,以满足各类残疾人的康复需求。
四、创建周期和实施步骤
(一)创建周期
社区康复达标县创建工作从20*年1月开始到“十二五”中期结束。
(二)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
(1)建立创建社区康复达标县组织工作体系。成立创建残疾人社区康复达标县工作领导小组和审评工作办公室,分解确定有关单位的创建工作内容和职责,加强创建协调,确保创建活动科学有序,稳步健康地推进。
(2)制定创建方案。按照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标准》和《中国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审评方案》,结合我县残疾人康复工作实际,制定创建工作方案,做到创建工作有目标、有内容、有方法、有步骤、有要求。
2、创建阶段
组织召开全县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现场会,部署我县创建工作。根据《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工作标准》,健全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和要求。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社区康复工作。
3、检查验收阶段
(1)自评阶段:每年按照《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标准》、《中国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评价指标体系(2005-2015年)》的工作要求,对辖区内的乡镇、社区进行一次自查评估。在自查评估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自评合格后,每年11月底前向市审评工作办公室提交复评验收申请和材料,精心准备迎接上级复评的检查。
验收申请材料应包括创建残疾人社区康复达标县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检查验收的请示及对申请复评验收的乡镇、社区检查验收评分表,申请复评验收的乡镇、社区自查报告及自查评分表。
(2)复评阶段:县审评工作办公室根据提交的验收申请请示和材料,统筹安排,组织检查验收组进行实地检查,并对自评结果进行复核。
(3)抽查认定阶段:根据自评和复评结果,县审评工作办公室将创建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估。并将结果上报市审评工作办公室,由市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审评工作技术指导组进行抽查认定。
五、主要任务
按照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标准和工作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将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纳入县、乡镇社会发展规划、社区建设规划、区域卫生规划和政府年度工作计划,列入政府及相关部门工作考核目标。要完善政策,保障残疾人的基本医疗,扶助贫困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成立县肢体残疾、精神残疾、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智力残疾康复技术指导中心和残疾人辅助器具供应服务站。要按照辖区覆盖人口每人每年不少0.3元安排社区康复工作经费。以社区居委会、村委会为单位,整合资源,普遍设置不少于30平米的社区康复室,并配备经济实用、便于社区使用或家庭租借的康复器材、普及读物;采取专职兼职等形式,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聘用等方法,在社区居委会、村委会配备社区康复协调员1名,社区康复协调员配备率达到80%。
(二)将残疾社区康复工作切实纳入社区建设和基层卫生服务内容,推进残疾人社区康复社会化进程。要充分发挥县城现有医疗网点和农村乡镇卫生院“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康复”六位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功能,促进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以县直医疗单位分支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为依托,设置康复室,康复室设置率达到80%,康复员培训率达到95%;积极开展残疾人筛查、诊断,掌握社区内残疾人的康复需求,为社区内残疾人建立康复需求和服务档案,及时做好工作记录,动态反映需求变化;依据筛查、诊断结果,对有康复治疗和医学功能训练需求的残疾人实施康复治疗和训练,做好康复知识普及和转介服务工作,残疾人及其亲友对康复服务满意率不低于85%。
六、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创建任务。为确保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创建残疾人社区康复达标县工作,成立以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县卫生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公安局、县教体局、县残联等单位和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创建残疾人社区康复达标工作领导小组。创建领导小组负责创建工作重大事项的决策、部署和协调,定期听取汇报,检查工作落实情况。创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残联。具体负责制定工作计划,掌握工作动态,总结典型经验,组织开展创建活动,督促检查落实进度,定期向创建领导小组汇报工作。各乡镇、社区作为残疾人社区康复达标区创建的责任主体,要承担起各自的创建任务,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把达标区的创建工作纳入本地区的总体发展规划,结合本地区的工作实际制定工作计划,开展创建工作,落实具体责任,并将创建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确保创建目标如期实现。
(二)加大配合力度,形成服务合力。社区康复服务是政府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办的一件实事、好事,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社区康复服务合力。卫生部门要做好各康复站(点)的设立和康复技术人员的选配工作,协助残联组织康复技术人员培训,开展残疾人康复需求筛查工作,检查督促各医疗机构要为残疾人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服务,开展康复医疗和训练指导。民政部门要有效利用社区资源为残疾人康复训练提供康复活动场地,为贫困残疾康复对象提供政策支持;教育部门对纳入九年义务教育的残疾儿童,开展在校康复训练活动;财政部门要为社区康复创造条件,落实专项经费;残联要组织协调创建工作的实施,指导基层开展创建工作;宣传、公安、劳动保障、计生、工会、妇联、团委等部门要积极配合,主动协助残联开展工作。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创建氛围。残疾人社区康复达标县的创建,要紧紧依靠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英特网、板报等多种形式,拓宽宣传渠道,建立宣传网络,宣传创建活动的意义,传播残疾预防常识,普及康复和保健知识,提高全社会对残疾人康复的认知度和知晓率,调动广大残疾人和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四)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创建水平。加大培训力度,将创建残疾人社区康复达标县的目标要求和相关知识列入相关人员培训的重要内容,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和专业化水平,使其成为创建工作的骨干力量。
(五)加大服务力度,拓宽服务形式。在广泛开展“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活动的同时,要依托三级网络,加大对残疾人康复服务的力度。一是要依托康复技术指导中心、县属医疗机构,为残疾人开展康复医疗、康复评估、训练指导等服务;二是要依托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对卫生服务站技术指导,实行医疗优惠、开展康复咨询服务;三是要依托社区康复站、社区卫生服务站,针对残疾人的不同需求,为残疾人提供一对一的服务指导功能训练、送医送药、送康复知识、为残疾人家庭租借康复辅助用具等多种形式的康复服务;四是要组织社区助残志愿者,积极为残疾人开展康复助残服务。
(六)加大督导力度,确保创建质量。创建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会议,分析创建形势,掌握创建进展,查找薄弱环节,解决存在问题。县审评工作办公室要加强调研、检查和督促,定期通报情况,交流创建工作经验,全力推动全县创建工作的开展。
- 上一篇:绘画创新分析论文
- 下一篇: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实施工作方案
精品范文
10社区行政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