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原创:社区党组织建设管理工作方案
时间:2022-06-14 11:15:00
导语:独家原创:社区党组织建设管理工作方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社区建设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工作,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社区物业公司、社区业委会四方各自在社区建设和管理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如果各唱各的调,各演各的戏,社区建设将无从着手。总书记指出,要“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使社区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发挥服务作用,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发挥桥梁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上发挥促进作用”。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社区党组织应发挥好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
一、加强街道、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作为人们生产生活的聚居地,在社会管理中的基层基础性地位越来越突出。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需要社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各类人才和劳动者在市场上的流动并重新组合,需要社区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和服务。特别是机构改革以来,城市管理重心下移,需要社区逐步承担党政机关和企业单位转移的一些社会职能,建立和完善服务功能。所有这些,都需要社区党的基层组织做大量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组织协调,为社区内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适应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和社区建设的需要,街道党组织的领导方法应当实现三个转变:一是领导方式要由纵向的行政管理模式向协调、寓管理于服务中转变,通过为社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树立党组织的威信,防止和克服社区党的工作机关化、行政化倾向。二是活动方式上要由过去的以条为主、条块分割向条块结合的网络化方向转变。要充分利用社区党组织熟悉社情民意、善于组织协调的优势和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社区单位和居民群众服务。三是进一步理顺党组织与基层政权组织、居民自治组织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又要支持和保障基层自治组织依法开展自治活动,引导和组织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社区建设要从实际出发,建立街道、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内各单位党组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驻共建的工作机制。同时,创新社区党建工作载体,改进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发挥在职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二、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构建和谐社会基石
建设和谐社区,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要求,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紧密结合社区建设的实际,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具体来说,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社区党建为龙头,加强和改进社区党组织建设
根据社区党员的分布情况,及时调整党组织的设置,结合当前形势变化,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党组织在业主委员会中发挥作用的有效形式,理顺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与业主委员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大胆创新党组织的设置形式,实现党组织在社区的百分之百覆盖,配齐配强党组织负责人。
(二)以民主自治为方向,推进社区居民自治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居民自治组织,发展中介组织,壮大社会组织,引导各类组织健康发展。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凡同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都要通过座谈会、听证会、协商会、公开征询、民意调查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利用网络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及时反映居民群众对环境、物业管理、社会问题等的意见,畅通社区信息反馈渠道。
(三)以人为本,构筑良好的社区人文体系
和谐社区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固然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人文精神是和谐社区的灵魂,社区人文体系主要应包括: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的共同理想基础;良好的社区道德风尚;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社区氛围和互相尊重、和睦相处的邻里关系;注重以人为本,合理的利益诉求保障;健全、周到、方便的社区服务;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稳定、和谐的社区安全环境、良好的法律意识、较强的法治观念和各种矛盾的及时化解、民事纠纷的有效调解;党领导下的具有一定组织化程度的社区群众民主自治;整洁、恬静的生活环境和舒适、欢乐的人文感受;高水平的社区文明程度和社区居民文明素质。
(四)从社区成员的实际需求出发,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和水平
针对社区成员结构变化、需求多样的实际,坚持物质性服务和精神性服务并举,开展面向所有对象、覆盖不同层次、满足各类需求的社区服务。服务的重点要面向特殊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
(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建立健全社区内部各项运行机制
和谐社区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有长效机制作保障。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畅通利益诉求反映渠道的工作机制;建立化解矛盾、民事调解的工作机制;建立为居民提供便利服务的工作机制:建立适应居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要求的社区服务体系;建立社区建设保障的工作机制;建立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区、街、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党工委领导、办事处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和谐社区建设格局。
三、认真研究解决制约社区建设和发展的突出问题
(一)社区责大权小与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要求不相适应
据统计,目前居委会承担的各类交办工作有XX项之多,其中XX%是属于行政性事务。社区工作人员多数时间忙于应付,为居民做服务工作时间相对较少。社区工作量大,人员少,待遇低。就目前情况来看,一方面,大多数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在X-X人,最多的也不过X至X名;另一方面,社区工作人员工资普遍较低,平均在XXX元左右,与其承担的任务极不相适应,而且社区工作人员基本都是专职的,这样的工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工作者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二)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严重制约了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很难适应新时期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的需求,现我县XXX个社区办公用房产权自有的只有XXXX个,XXX个社区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其中有办公场所的社区存在不同程度修建办公场所所欠的工程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党建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驻区单位和辖区居民参与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党建活动的激励机制还比较缺乏
驻社区单位参与社区党建工作,较多的仍停留在参加理论研讨这一层,在发掘自身优势,帮助社区建设,实现全面意义上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仍有很大差距;工作的临时性、随意性较大,尚未形成持久的推动力,部分在职党员出于种种原因,仍然未到社区党组织登记报到,未在社区亮出党员身份;有些在职党员报到后不能主动、自觉地与社区党组织取得联系,参与社区建设。总体上看,目前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大多仍然要依靠党员的自觉性。
四、在力推进社区党支部建设的创新发展
(一)加强社区居委会、党支部领导班子建设
扩充社区居委会、党支部编制,社区党支部书记由上级党委选派任命,社区居委会主任由本辖区居民中选举产生,其他工作人员实行招聘制,可以从县直部门选派干部、大中专毕业生、下岗职工、复转军人中聘用,聘用人员一定要热爱社区工作,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有一定的工作能力。
(二)积极拓展社区服务,进一步扩大党组织在社区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社区党建要以社区服务为载体,把开展社区党建工作与搞好社区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以党建推动服务,用服务检验党建,并不断丰富党建内容。一是加强社区硬件服务设施建设,兴办各类服务业,发展便民利民服务项目,完善服务网络。二是建立健全社区服务志愿者制度和社区成员定期参加社区内社会公益服务劳动制度。三是拓宽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要加强社区再就业培训,提高下岗人员的再就业能力,创新服务模式。四是进一步培养高素质的城市社区工作者队伍。五是发展各类社区中介组织,鼓励发展公益性、服务性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公企业单位。
(三)多渠道解决社区办公场所、办公经费问题,改善办公条件
社区居委会的办公经费,应列入县政府的财政预算,并保证逐年有所增加。有条件的社区,重点围绕养老、托幼、保健、娱乐、家政、环保、医疗、后勤服务等,走实体化发展之路筹集资金,扩大规模,实现社区服务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逐步形成自我完善、自我壮大、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
(四)切实加强社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
对退休党员,主要从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关心,要求他们“管好自己的家,看好自己的人”,发挥“余热”,并力所能及地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科普活动;对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在职党员,要从实际出发,发挥他们的优势和特长,实现社区党组织和驻区单位党组织对在职党员的“双重管理”;对下岗失业党员和“两新”组织中的流动党员,要帮助他们建立党支部,在社区设立联络站,实行直管、代管和协管,保持教育管理的连续性,支持和鼓励下岗失业党员自立自强,为社会作贡献。
(五)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要求,完善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各级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构,充分发挥协调作用。“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要发挥总体的组织协调作用,全面指导、协调社区党的建设工作。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情况通报、信息沟通、经验交流和活动协调。“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要充分发挥结对共建单位的资源优势,组织开展区域性、群众性、公益性、社会性的社区服务活动,增强社区党建工作的整体合力。
二是搞好社区资源整合,积极开展联建共建活动。社区与驻区单位要积极开展“结对帮困联心,共创精神文明;卫生治安联保,共创优美环境;科学文明联教,共创文明新风;服务居民联手,共享社会资源;党政工团联动,共建示范社区”活动,发挥两方面各自的优势,把“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口号落到实处。
(六)建立镇党委、社区评议驻区单位的约束监督制度。镇党委、社区组织要吸收驻区单位为社区成员,调动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做到资源共享,共驻共建
建立镇党委、社区评议驻区单位的约束监督制度,驻区单位评先进及创建文明单位,必须有镇党委和社区居委会的推荐意见,将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情况作为评先创优的重要依据之一,对不支持社区工作的单位和领导,建议取消其评优资
- 上一篇:保险监管模式管理论文
- 下一篇:热电公司党群工作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