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方案(县)
时间:2022-03-31 09:30:00
导语: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方案(县)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并重,坚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行政手段解决环境问题,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为建设生态县和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奠定坚实的环境基础。
二、主要目标
到20*年底,全县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控制在2450吨以内,全县二氧化硫(SO2)排放总量控制在4000吨以内。
三、重点工作
为确保我县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圆满完成,20*年,必须坚持以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为主线,全力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深化工业污染防治,大力推进污染减排
1.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要求,依法按期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的污染严重的企业和落后的生产工艺、设备与产品。对污染物浓度不能稳定达标或污染物排放量超过总量指标的企业实行限期治理,对未按时完成限期治理的企业依法按程序实施停产治理或关闭。对污染物总量负荷较高以及存在严重污染隐患等类企业,鼓励企业自愿依法开展清洁生产审核。郑州东盛纸业有限公司20*年11月底之前必须完成清洁生产审核。
2.对列入省、市政府“*”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有关燃煤发电机组烟气脱硫重点项目,必须按期完成治理任务并确保其稳定运行。郑州市郑东新区热电有限公司必须严格执行“三同时”建设,配套建成脱硫设施,并安装与环保部门联网的自动在线监控装置。同时,在县城区开展1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脱硫治理试点工作。
(二)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有效促进环境持续改善
1.20*年以贾鲁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继续加大向贾鲁河排污水企业的治理力度,强化环境执法和监督管理;对白沙、九龙和郑汴产业带工业相对集中区加大监管力度,确保不引进高污染、高耗能项目。
2.继续开展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加强地下水源(二水厂、三水厂)保护,在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内,禁止利用渗坑、渗井等排放污水和其它有害废弃物;清理整顿二级保护区内的现有排污口,禁止新增设排污口;加强对饮用水源地的水质监测,建立监测预警体系;根据《郑州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设立水源保护区护栏、界桩、警示牌,大力宣传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范围和管理规定。
3.加强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在县城及郑开大道两侧严格控制新(扩)建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以煤为直接燃料的企业。逐步拆除手烧燃煤小锅炉或改用清洁能源。
4.加大机动车环保监察工作力度,完善机动车环保年度检测,采用科学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简易工况检测方法,健全机动车环保合格标志制度和相应的配套管理措施,建立机动车环保管理信息系统,形成全方位的机动车环保动态管理体系。
5.加快县城集中供热、供气能力建设,逐步减少城区用煤量。严格执行《郑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加大城区燃煤污染治理力度。
6.加快城市垃圾处理厂建设,20*年10月底之前建成并投入使用。垃圾处理厂的建设要按照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要求,配套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确保渗滤液处理达标排放,避免对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
(三)强化重点排污企业及新建项目环境监管,大力推进监督管理减排
1.对重点排污企业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对我县符合条件的重点排污水企业、电力行业及其他排放二氧化硫的重点企业颁发排污许可证。
2.辖区燃煤电厂和县城区10蒸吨以上的燃煤锅炉逐步安装在线自动监控设备,实现即时监测和动态监控。已经安装在线自动监控设备的重点排污企业和县城污水处理厂要确保正常运行。
3.新、改、扩建项目必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政策,符合环境功能区划、环境质量目标及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并获得有审批权限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建设的批复;环境质量及总量控制未达到目标要求的,不得建设增加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项目;新、改、扩建项目的排污总量指标必须从项目所处辖区削减的排污总量中取得。
(四)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提高工程减排能力
1.20*年,县城污水处理厂要保持正常运行,全年削减COD1350吨。
2.县城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浓度必须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要求中的二级标准。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收水能力达到《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营的意见》(豫政办〔2006〕109号)的规定。污水处理厂改制成独立企业法人。
3.加快郑汴产业带白沙组团污水处理厂建设,力争20*年开工。
(五)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结构减排
通过依法关闭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坚决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和落后的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尽快形成一个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产业体系。
(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强力推进生态县、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等系列创建工作。优化畜禽养殖布局,发展畜禽规模养殖,促使家庭散养向规模养殖小区集中;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污染防治,在规模化养殖场推广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加快实现畜禽养殖粪便、污水无害化和资源化,实现养殖场污染物达标排放。
继续积极开展秸秆禁烧工作,大力开发秸秆利用新途径。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污染物总量控制长效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机构。成立县污染物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并实行联席会议制度和定期汇报制度,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工作会议,督导、检查各责任单位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作进展情况,协调政府有关部门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形成齐抓共管、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
2.强化环保目标责任制,建立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考评体系。进一步完善对各乡镇、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干部考核体系,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把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作为任期内实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未完成污染物减排任务的单位,取消该单位及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当年一切评先、评优资格;对未完成总量控制指标的乡镇,实行“区域限批”,暂停审批新增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对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达标的企业,评先创优活动要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实行“企业限批”,暂停审核该企业新、改、扩建项目。
3.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环境准入。各乡镇、各部门在区域开发和招商引资活动中,应根据环境容量进行有序开发。各类工业聚集区要进行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严格入区项目环保标准,依照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对区域产业进行调整,建设相配套的环保基础设施。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的企业,不得审批用地,停止信贷或者依法取缔。
(二)加强环保能力建设,提高环保监测监控能力
1.完善统计制度,认真执行国家统一的减排指标体系和统计方法,及时掌握污染源增减动态变化情况,提高环境统计的数据储存、传输和共享等信息化水平,建立科学的环境统计体系。
2.建立准确的减排监测体系。提高环境监测仪器装备水平,提升环保部门监督监测和自动在线监测数据传输能力,保证环境监测数据准确、可靠、有效。年内建成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
3.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和信息网络体系,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总量发展趋势,准确预警各类环境突发事件,提高应对重大环境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完善环保投入机制,实施奖惩机制
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对污染物总量削减工作的支持,采取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对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成绩显著的项目予以支持。财政部门每年要安排一定数额的资金,重点用于污染治理、综合整治、清洁生产、环保能力建设等重大项目的补助等。要逐步增加环保投入,环境保护投入要与我县经济发展相适应。对于污染物总量削减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县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加强部门联动,严格环保执法
加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执行力度,建立健全环保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大对排污企业的监管力度,有关部门要继续加强联合执法,完善执法部门信息通报、联合办案和案件移送制度。强化环保行政执法力度和效果,建立健全重大环境违法案件挂牌督办制度,对重大环境违法案件和长期得不到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实行挂牌督办。县监察、环保部门要密切配合,跟踪问效,限时办结,确保查处到位。开展广泛的社会监督,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大力推进12369环保热线建设,方便人民群众参与监督。
- 上一篇: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意见(县)
- 下一篇: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考核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