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活动突发事件处理方案
时间:2022-03-30 02:46:00
导语:体育活动突发事件处理方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总则
1.1目的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为本,全面宣传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及市委、市府的总体部署,按照《市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市区体育发展“五”规划》的要求,制定《区大型体育赛事及群众性体育活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区委、区府领导下,形成由区体育局的责任主管,各相关单位密切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完善和强化对于大型体育赛事及群众性体育活动(以下简称体育活动)突发事件管理工作机制,规范强化对体育活动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建立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综合有力、统一指挥、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体育活动突发事件处置体系。为实现经济综合竞争能力的全面提升,创造安全、稳定、和谐、优越的外部条件。
1.2工作原则
1.2.1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及强身健体的需求。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保障社会安定团结及经济稳定发展,作为处置体育活动突发性事件的首要任务。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将体育活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纳入开展全民健身,发展竞技体育的长效管理工作中去。
1.2.2预防为主的原则
把预防体育活动的突发性事件的发生,作为确保城镇安全、社会稳定,开展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和首要任务。完善工作机制,运用信息化手段,把体育活动的突发性事件的防范融合在“测、报、防、抗、救、援”六个环节之中。形成整体合力。不断提高对体育活动突发性事故、事件防范意义的认识及其发生、发展的应急处置能力。
1.2.3分级管理的原则
建立健全全区分类管理、分级管理、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体育活动应急管理机制。在区委、区府领导下,区体育局为责任主体,形成由各相关部门分工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体育活动应急管理工作格局。除突发全区性特大体育活动事故、事件外,一般及区域性的体育赛事及群体活动突发性事件由所在地政府负责组织应急处置。区体育局和相关单位应各司职责,分工负责,紧急配合,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处置和善后处理工作。不断完善和强化体育活动应急管理工作机制,提高应对体育活动突发性事件的能力。为维护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3编制依据
1.3.1国家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等。
1.3.2地方性法规及政府规章:《市市民体育健身条例》、《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市体育竞赛管理办法》、《市游泳场所开放服务规定》等。
1.3.3规范性文件:《市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市区体育发展“五”规划》等。
1.4总体情况
1.4.1基本概况
目前,全区除现有一个老公共体育场及体育馆外,新建的体育中心(含一个体育馆主馆、两个副馆,以及室内外游泳池)已使用。其中体育馆能容纳3500多名观众。设施设备具有举办大型赛事及文体活动的能力。
全区14个镇及4个工业、农业、旅游园区已建社区公共体育场、体质监测站、健身苑点270多个,安装各种健身器材4500多件,为全区群众开展体育健身提供了有利条件。一些中外企业为发展体育休闲娱乐业在宾馆等部分地区,建设了高尔夫球场、卡丁车赛车场、射击场、游泳池等设施。
随着临港新城的城用的启动,新的体育设施定会不断增加。将会拓展承办国际、国内大赛的能力。
全区14个镇、4个园区现有常住人口95万。其中户籍人口71万,流动人口24万人。关心国家体育事业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参与全民健身,已成为全区人民追求的目标。为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打下了基础。
1.4.2功能定位
将依托浦东国际航空港和洋山深水港发展成为新兴的港口城市,成为建成亚洲一流的体育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1.4.3发展目标
“五”期间,将初步形成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的雏形。凸现港口经济特色海港新城的框架。形成融体育休闲旅游度假为一体的体育产业,推进“人人运动”计划实施。实现为建设和谐服务的目标,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共同发展。
1.4.4本区体育活动突发事件的现状、特征和趋势
1.4.4.1本区体育活动突发事件现状
根据分析研究,对地区可能造成影响的体育活动突发事件有:
赛场滋事、运动伤害、赛场设备故障、健身器材伤人、业余训练事故、泳客溺水、即开式体彩销售事故等(见下表)。
1.4.4.2本区体育活动突发事件特征
体育活动突发事件由于发生在一定区域内,基本是单一的危害并不大,但有时也会相互影响和作用。其产生的副作用及影响不可低估。各类突发事件的主要特征是:
1.复杂性。体育活动的组织实施比较规范程序化。管理人员、管理对象如对发生事故认识不足,工作人员素质及管理水平不高都可成为诱发体育活动突发事件原因。
2.人为性。因体育活动组织者及被组织者都是人。人与人之间如不相互谅解,不依法办事,对体育活动的组织开展带来一定影响。因此,人为因素是引起体育活动突发事件的显著特征。
3.多样性。体育活动突发事件的发生,一是由于管理者管理不当,二是由于体育项目多样,场地设施不同,管理要求也不同。三是参与对象广泛,使突发事件发生原因很多。但不管怎样,组织赛事及体育活动都应把人的安全放在首位。
1.4.4.3本区体育突发事件趋势
随着依托两港发展,临港新城的启用,体育设施不断发展,承办国内外赛事的机遇将会逐步增多。今后常住人口将从95万上升到140多万,各种体育社团组织将会不断健全。以体育休闲旅游为一体的体育产业发展将会进一步推进“人人运动”计划实施,把全民健身活动推向高潮。同时也大大增加了体育活动突发事件产生的可能性。因此,赛场滋事、运动伤害、训练事故、健身器材伤人、设施设备故障等体育活动引发的突发事件、发生发展趋势将会上升。一旦发生,就会对社会稳定,家庭幸福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对发生体育活动突发事件可能性作充分认识,防范在前。
1.5体育活动突发事件是公共事件组成部分
体育活动突发事件是公共事件的组成部分,按照突发公共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种分类的方法,体育活动突发事件一般由于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引发,属于事故灾害。也有的可能直接上升为群体性事件,转化为社会安全事件。
同时应当看到突发公共事件往往是相互交叉和关联的,必须具体分析,统筹应对。
1.6本应急预案适用范围
大型体育赛事及群众性体育活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本区突发公共事件的专项预案之一,其范围适用于本区内。
由区体育局根据实际情况变化,不断补充、完善,及时修订并报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审定、备案。
2组织机构和职责
2.1组织体系
2.1.1组织领导
按照区委区府的部署,体育赛事及群众性体育活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由区体育局党组统一领导,区体育局是本区大型体育赛事及群众体育活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行政领导机构。
2.1.2领导机构
在区体育局党组的领导下,成立由局长为组长的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局长任副组长,负责组织实施本区体育活动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
体育赛事及群众性体育活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1)研究确定全区应对体育活动突发事件的重大决策和指导意见。
(2)审定区体育活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3)开展一般、较大体育活动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在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开展重大、特大体育活动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
(4)当区体育活动突发事业超出区体育局处置能力时,依程序请求区应急委支援。
(5)部署总结年度体育活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2.1.3办事机构
设立区体育活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局应急办。设在区体育局办公,作为区体育活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常设机构。局应急办主任由分管局长兼任,并对外公布值班电话。
体育活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
(1)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综合协调工作,发挥运转枢纽作用。
(2)负责接受或办理向区应急委报送的紧急重要事项。
(3)承办体育活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专题会议。督促和落实区应急委及有关领导的批示、指导精神。
(4)指导全区体育活动突发事件的应急体系及应急信息平台建设。
(5)组织编制修订区体育活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6)协调特别重大体育活动突发事件的预防、应急演练、应急处置、信息、应急保障和宣传培训工作。
(7)承担举办赛事及群体活动时的应急值班工作。
3预防和预警机制
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建立预防和预警机制。区体育局建立由各镇体育管理部门参与的,直属公共场馆、社区健身苑点以及向社会开放的经营性体育场所组成的信息网络。建立由各单位组成信息员队伍,注意有可能对本地区体育活动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的信息收集与传报。如发现事件隐患,立即传报。如发生事件,应在事发后第一时间(15分钟内)报区体育局应急办。对较大事件也可同时报区应急委办公室。
区体育局应急办按照职责及时把信息处理,在半小时内把事件发生时间、地点、报告人姓名及单位、联系电话、事件发生及目前抢救情况口头汇报区应急委办公室。1小时内形成文字材料报区应急委办公室。对较大的事件同时报市体育局应急委办公室。
3.2预警预防活动
区体育局及有关责任单位要明确预警方式方法、渠道。落实监督检查措施,在一定范围内开展信息交流与通报活动。在突发性事件可能对社会造成严重后果时,可通过区府新闻办向社会信息,公布事件真相,使社会引起重视,并立即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3.3预警级别及
按照体育活动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预警级别按分类要求为四级,即一般(Ⅳ级)、较重(Ⅲ)级、严重(Ⅱ)级和特别严重(Ⅰ级)预警,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根据事件发生后可能造成危害、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由区应急办确定预警级别,再通过区府新闻办向社会公布。
4应急响应
4.1分级响应
按照体育活动突发事件产生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影响范围的程序分为四级,即一般、较大、重大和特大突发事件。
一般突发体育活动事件是指对较小范围的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造成轻度危害与威胁,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伤亡或财产损失,需要调度有关方面的力量和资源进行应急联动处置的突发公共事件。由区体育局应急办配合所属地镇政府指挥处置。由当地政府协助调度有关力量和资源给予应急联动处置。
较大突发体育活动事件是指对一定范围内的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造成一定危害与威胁,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一定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需要调度有关方面的力量和资源联动处置的突发公共事件,在区体育局应急办领导未到场前由所属地镇政府负责指挥,区体育局应急办领导到场后,应在当地政府的配合下,负责指挥抢险处置工作,并请求区应急委调度全区有关力量和资源应急联动处置。
重大突发体育活动事件是指对较大范围内的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造成重大危害与威胁,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需要调度有关方面的力量和资源进行应急处置的突发公共事件。在区应急委领导未到场前由区体育局应急办领导负责现场指挥,区应急委领导到场后,区体育局应急办领导及当地政府领导配合区应急委领导做好抢险指挥工作,请求全区调度有关方面的力量和资源,进行应急联动处置。
特大突发体育活动事件是指对大范围内的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危害与威胁,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特大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区体育局应急办领导协助区应急委领导做好现场指挥,由区应急委请求市应急委调度全市相关公共资源和力量进行应急处置。
按照市有关规定,本市一次死亡三人以上即列为报告和应急处置的重大事项。因此,对可能恶化的事态,应充分考虑有效防范和应对的需求,作为特殊突发事件提高响应等级并加强情况报告。
按照分类,建立四个响应等级,即Ⅳ级(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重)和Ⅰ级(特别严重)四个响应等级,应对一般、较大、重大、特大突发体育活动事件。
区体育局应急办应要求各镇体育管理部门,对社会开放的公共体育场馆、经营性体育场所等单位的负责人及信息员,按照体育活动突发事件发生情况,明确通报的组织、顺序、时间要求,主要联络人及备用联络人,应急响应及处置过程等事项,要避免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次生、衍生和耦合事件的现象。
4.1.1赛场滋事
举办方每次组织竞赛前,应制定本次竞赛应急方案。赛前要加强对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群众做好文明观赛宣传。
如发生赛场滋事行为,举办方须立即报区体育局,区体育局应急办领导赶到现场后,按应急响应的程序指挥处置。
4.1.2训练事故
训练单位应建立训练事故应急方案。平时应加强对运动员教练员的训练安全教育。对运动器械要做好日常保养工作。
区体育局应急办得到发生训练事故的信息后,按照应急响应程序,到场进行事故应急处置。
4.1.3运动伤害
各运动场所平时要加强对本场所运动器械、器具的安全检查。建立开放应急方案。如遇到运动伤害,应根据应急方案抢救,并报区体育局应急办。区体育局应急办领导按照应急响应程序指挥处置。
4.1.4赛场设备故障
举行竞赛活动,各赛场要根据制定的应急方案,对赛场供电、供水、通讯及运动器械设备进行赛前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如发生赛场设备事故,各场地单位按应急方案处置。区体育局应急办领导获得信息后到场进行应急处置指挥。同时做好场内观众的思想工作,说明事件原因。如赛事中止延期,应向社会公示并向现场观众说明。
4.1.5健身器材伤人
健身苑点单位应制定健身苑点管理办法,有条件的要向保险公司做好投保工。平时加强器材保养,禁止安装危险性较大的器材。发生健身器材伤人事故,除把伤害人送医院抢救外报区体育局应急办。区体育局应急办领导及时赶到现场进行事故处置。
4.1.6泳客溺水
各游泳场所开放前,要制定好应急方案。配备足额救生员。制定开放管理制度。如发生溺水事故,各场所应按照制定的应急方案进行抢救。区体育局应急办领导接到溺水事故信息后,应赶到现场指挥抢救,并报区应急委及市体育局应急委。
4.1.7即开式体育彩票销售事故
区体育局销售管理单位应制定体彩销售方案。在销售前做好安全宣传教育。到现场办公,由专人负责安全。如发生事件按应急程序处置。
4.1.8场(馆)外事件
在竞赛场(馆)外,或室外举办活动,事前要制定活动应急方案,如发生事故,按程序进行应急处置。
各有关单位要注意信息收集,发现事件隐患立即传报。如发生事件各有关单位在第一时间(15分钟内)上报区体育局应急办。区体育局应急办领导除立即赶往现场应急处置外,在30分钟内把事件发生时间、地点、报告人姓名、单位联系电话,事件发生及目前抢险情况报区应急委办公室,较大事件同一时间报市体育局应急办公室。
4.2信息共享和处理
区体育局应急办和各镇体育管理部门应按照国家和市有关信息公开的规定,建立健全突发体育活动事件快速应急信息系统,按照常规信息和现场信息采集的范围、内容、方式、方法、传输渠道及要求,做好信息分析报送和反馈工作。
4.3通讯
区体育局应急办,要同参与应急活动的公安、卫生等有关部门及单位建立通讯方式,分级联系方式及备用方案,制定确保与区应急委及事件现场指挥的通讯畅通的方案。
4.4指挥和协调
在区应急委的领导下,建立由以区体育局为主,公安、卫生等部门参与的体育活动应急救援协调机制。按照指挥机构的职能和任务,建立健全决策机制。形成报告、请示制度,信息分析、专家咨询,损失评估等程序,现场指挥遵循属地化为主的原则。
4.5应急处置
制定详细、科学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技术方案。明确各级指挥机构调派处置队伍的权限和数量,以及处置措施。即队伍集中、部署的方式,对专用设备、器械、物资药品的调用程序,不同处置队伍的分工协作程序,要做到规范有序。
4.6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区体育局应急办要按照规定,对突发事件救援人员提供不同类型的救援装备,并要求他们按照要求、方法、程序进行使用,做好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
4.7群众的安全防护
根据体育活动突发事件的特点,区体育局应急办要落实保护群众安全的各项措施:包括生活保障措施以及应急情况下的群众医疗救助疾病控制、生活救助等措施。在事件发生后,要正确指挥,告诉群众应急疏散撤离方式、程序,以及疏散撤离的范围、路线、紧急避难场所。
4.8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
区体育局应急办要按照组织程序、决策等规定,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应急抢险工作。
4.9突发体育活动事件的调查分析、检测与评估
区体育局应急办要按照要求建立由有关单位参加的事故调查小组,按照各自职责,明确调查程序,尽快找出事故发生原因及对事故后果进行评估。为做好事故处置工作作准备。
4.10应急结束
区体育局应急办要按照应急状态的解除程序,由应急办负责人应急状态解除的信息。
5后期处置
建立由区体育局应急办负责人参加的事故善后处理领导小组。要按照灾后重建的处理程序,落实人员的安置、补偿,以及物资的劳务征用补偿措施。
5.1社会救助
区体育局应急办要做好社会救助的组织协调工作,加强对社会捐赠资金和物资的管理,并请有关部门进行事后监督审计。
5.2保险
对举办大型的体育赛事及群众性体育活动,区体育局应事先要求有关组织单位向保险公司做好投保工作。同时要做好对应急救援人员和受灾人员保险。
5.4调查和总结
区体育局应急办要按照程序,建立事件的调查小组,事件审议小组,找出事故发生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6保障措施
在区应急委的领导下,区体育局应急办要按照保障要求制定保障方案,明确保障范围、启用、常态管理和维护方式等事项。
保障内容包括:应急队伍,通讯与信息,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交通运输,医疗卫生,治安维护,物资经费,人员维护及紧急避难场所,技术储备及其他保障等。
7宣传、培训和演习
7.1公众宣传教育
区体育局应急办应向社会公布体育活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简本、报警电话等;并向社会发放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的宣传资料;并要求各中小学校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做好体育活动的安全宣传教育。
7.2培训
区体育局应急办须在平时举办由救援人员参加的应急管理方面知识培训班,对救援人员进行上岗前的常规性培训。
7.3演习
每年组织一次由群众体育活动突发事件应急演习宣传活动,明确演习目的要求,并开展演习组织评估、总结工作。
8监督检查和奖励
区体育局要建立体育活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行政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制定奖惩方案,对预案实施全过程要进行监督检查,保障应急措施到位。
9附则
9.1预案管理
区体育局应急办要按照形势发展要求更新预案,负责预案的修订工作,使本预案不断完善。并交区应急委评审、备案。
9.2制定与解释
本预案由区体育局应急办制定并负责解释
- 上一篇:文化活动突发事件处置方案
- 下一篇:劳动突发事件处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