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处置方案

时间:2022-03-27 09:55:00

导语:道路交通事故处置方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道路交通事故处置方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处置本区各类突发道路交通事故,最大程度地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高本区整体防护水平和抗风险能力,保障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城市安全运行,编制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市处置道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和《市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

1.3事故分级

根据《市处置道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分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具体分级标准按《市处置道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分级标准规定。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区各类突发道路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置。

1.5工作原则

在市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总体框架下,依托城区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发挥区应急联动中心功能,坚持“政府领导、社会参与,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以人为本、科学决策,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资源整合、协同应对”的原则。

2组织体系

2.1领导机构

《市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明确,本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由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区政府是本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构;区应急委决定和部署本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其日常事务由区应急办负责。

2.2应急联动机构

区应急联动中心设在区公安分局,作为本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联动先期处置的职能机构和指挥平台,履行应急联动处置较大和一般突发公共事件、组织联动单位对特大或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进行先期处置等职责。各联动单位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联动先期处置工作。

2.3应急指挥机构

2.3.1区应急处置指挥部

一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区政府根据区公安分局的建议和应急处置需要,视情成立区突发道路交通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以下简称“区应急处置指挥部”),实施对本区道路交通事故应急处置的统一指挥。区应急处置指挥部指挥长由区领导确定,成员由相关单位分管领导担任。区应急处置指挥部开设位置根据应急处置需要确定。应急行动结束,在报请区领导批准后,区应急处置指挥部解散,转入常态管理。

2.3.2相关成员单位及职责

(略)

2.3.3现场指挥部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的发展态势和实际处置需要,事发地区街道、镇负责成立现场指挥部,必要时,也可由区公安分局组织开设有关机构。现场指挥部在区应急处置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具体负责组织实施现场应急处置。

3预警预防机制

3.1信息监测

3.1.1本区建立全天候、全时段、全覆盖的道路交通事故监测网络。公安、市政、交通、水务、卫生、信息等部门要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平台,做好各类突发道路交通事故的监测。

3.1.2加强对本区各类道路交通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处理,建立健全道路交通事故特别是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预警机制。各街道、镇、有关部门和单位分别负责本区域、本部门和单位道路交通事故相关信息的收集、汇总与研判,及时发出预警。根据各类道路交通事故的特征、防范与处置要求,建立短期和中长期预测、预报制度。进一步增强中长期统计、评估和预报能力,为相关部门决策、指挥提供咨询建议。

3.2信息报告与通报

3.2.1建立健全信息报送体系。一旦发现和掌握道路交通事故信息,有关单位和所在社区要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原则,立即将事故发生性质、损失大小和影响范围等信息上报区应急联动中心、事发地区街道、镇、上级主管部门及公安交通部门。市民有义务通过110报警电话或其他途径,迅速报告事故信息。

3.2.2各应急救援单位、事发地街道、镇、有关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部门接到报警信息后,要按照本预案,在组织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置的同时,及时掌握和汇总有关信息,上报区应急联动中心。一旦发生较大、重大和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区应急联动中心必须在接报后1小时内分别向区委、区政府总值班室口头报告和书面报告。

3.2.3区应急联动中心负责收集、研判各类道路交通事故信息,明确道路交通信息交流与报送的渠道、时限、范围、程序、监管等要求,并根据处置需要通报各联动单位。

3.2.4各街道、镇、公安交通部门和责任单位,接到重要道路交通事故信息后,要及时进行分析判断与处理,并提出应急处置建议。

3.2.5区应急联动中心与毗邻城区建立道路交通事故信息通报协调机制,一旦出现事故影响范围超出本区的态势,根据应急处置的需要,及时进行通报、联系和协调。

3.3预警级别与

3.3.1按照市公安局规定,根据道路交通事故的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将道路交通事故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和Ⅳ级(一般),并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1)Ⅰ级(红色)预警。指事故发生后持续时间长,可能对大范围内的道路交通和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影响,造成特大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警报。

(2)Ⅱ级(橙色)预警。指事故发生后持续较长时间,可能对较大范围内的道路交通和社会秩序造成影响,造成较大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警报。

(3)Ⅲ级(黄色)预警。指事故发生后持续一定时间,可能对一定范围内的道路交通和社会秩序造成影响,造成一定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警报。

(4)Ⅳ级(蓝色)预警。指事故发生后持续时间较短,可能对较小范围内的道路交通和社会秩序造成影响,造成少量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警报。

3.3.2按照市、区政府的决定或授权,由有关部门和单位突发道路交通事故预警级别和信息。信息的、调整和解除,可通过区新闻媒体、信息网络、宣传车或其他方式进行。对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人群以及学校等特殊场所和警报盲区,采用有针对性的方式。

3.4预防措施

进入预警期后,区应急联动中心、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相关单位可视情采取以下预防性措施:

(1)准备或直接启动相应应急处置规程;

(2)必要时,向公众可能受到事故影响的警告或劝告,通知群众避开事发地绕行,减少事故对相关道路交通造成的影响;

(3)根据需要,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事故危害的人员和重要财产,并予以妥善安置;

(4)组织相关应急联动单位(交通、市政、卫生等)、应急救援队伍(公安、消防、民防等)和专业人员进入待命状态,并可视情动员后备人员;

(5)调集、筹措应急处置所需物资和设备;

(6)加强值班备勤,确保通信、交通、供水、供电、供气等公共设施的安全;

(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预防措施。

4应急处置

4.1分级响应

4.1.1本区道路交通事故应急响应等级分为四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分别应对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道路交通事故。

4.1.2(1)Ⅰ、Ⅱ级应急响应

(略)

(2)Ⅲ、Ⅳ级应急响应

(略)

4.1.3道路交通事故的实际级别与响应级别密切相关,但可能有所不同,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响应级别一般由低(Ⅳ级)向高(Ⅰ级)递进,出现紧急情况和严重态势时,也可直接提高响应等级。区政府根据事故的发展态势、影响和处置需要,可报请变更响应级别。

4.2先期处置

4.2.1区应急联动中心通过组织、指挥、调度、协调各方面资源和力量,采取必要措施,对本区道路交通事故实施先期处置,迅速控制并消除危险状态,减少人员伤亡,避免重大财产损失。

4.2.2区应急联动中心接警后,要立即予以核实,启动相应应急联动处置程序,并向有关联动单位(公安、消防、卫生、民防等)指挥(值班)机构下达和通报指令,组织、指挥、协调、调度相关联动单位实施先期处置。

4.2.3相关联动单位根据区应急联动中心指令,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和处置要求,迅速指挥、调度本单位应急力量和资源,密切配合、协同应对,快速、高效地处置道路交通事故。处置过程中,要及时向区应急联动中心反馈处置情况和有关信息。

4.2.4在先期处置过程中,区应急联动中心要收集、汇总有关事故情况,根据现场实际或征询有关部门意见,进行综合研判,确定事故等级,掌握现场动态信息并及时上报。因事态和危害程度发生变化而需要变更响应等级的,由区应急联动中心报请市应急联动中心决定。

4.3扩大响应与应急处置

4.3.1一旦发生先期处置仍不能控制的紧急情况,由区应急联动中心报请或由区委、区政府直接决定区应急处置指挥部进入运作状态,统一指挥、协调、调度全区相关力量和资源实施应急处置。必要时,开设现场指挥部,统一指挥现场行动。

4.3.2发生重大、特别重大交通事故,尤其是出现跨区域、大面积和可能发展为严重危害态势时,由市应急处置指挥部统一指挥,区政府、区公安分局及有关单位根据市应急处置指挥部的指令,迅速调动有关应急力量和资源,采取以下措施:

(1)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组织疏散、撤离、安置遇险人员;

(2)迅速消除事故所造成的危害,划定管制区域,维持社会治安;

(3)抢修被损坏的公共交通、通信、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

(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措施。

4.4现场处置

4.4.1按照“分级负责”和“条块结合”原则,建立以事发地街道、镇为主,公安、消防、卫生、市政、民防等有关部门和相关地区协调配合的领导责任制和现场指挥部,现场指挥部指挥长一般由事发地街道、镇、区应急联动中心或公安交通部门的领导担任;必要时,由区领导或区应急处置指挥部指定。现场指挥部主要职责和任务为:

(1)根据区应急处置指挥部指令、现场事态和相关预案,指挥、协调参与现场救援的公安、交通、消防、卫生等应急力量,迅速控制和切断危害链;

(2)及时掌握现场处置情况,按有关规定(时限、程序、形式、内容)向区应急处置指挥部和区委、区政府总值班室报告,并通报有关机构。

4.4.2参与现场处置的应急联动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和其他应急力量,必须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在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根据相关预案和处置规程,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共同实施应急处置。现场指挥部开设前,各应急救援队伍按照应急联动机制与部署,迅速实施抢险救援,全力控制现场态势。

4.5应急指挥与协调

4.5.1区应急处置指挥部启动后,相关人员根据应急部署和需要迅速赶赴指挥部,参与辅助指挥决策、参谋作业、区域及专业保障等部位的运作。发生涉外道路交通事故时,区政府外事办、区外经委、区教育局等部门根据处置需要,参与区应急处置指挥部工作并承办相关事项。

4.5.2现场指挥部设在事故现场周边适当位置,要及时掌握情况,保证信息通信顺畅、指挥迅速不间断,并部署相应警力,建立专门工作标识,保证现场正常工作秩序,禁止非指挥部人员进入指挥抢险区域。

4.6新闻

(略)

4.7应急结束

4.7.1应急处置结束或现场危险状态消除、得到控制后,由负责决定、或执行的机构视情宣布解除应急状态,转入常态管理。

4.7.2应急处置结束后,有关责任单位、主管部门要及时将相关信息报区应急联动中心,由区应急联动中心汇总后,按规定报区政府有关部门。

5后期处置

5.1善后处置

5.1.1道路交通事故应急处置结束后,各街道、镇、区公安分局、区民政局等相关部门和机构要迅速采取措施,组织实施救助。

5.1.2区公安、民政等部门按各自职能,要迅速做好道路交通事故有关伤亡人员及其家属的安抚,及时处理事故现场;卫生部门要做好现场消毒和受伤人员抢救;环保部门要对危险品类道路交通事故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监测;环卫部门要根据环保部门的意见组织实施泄露污染物的收集和清理等。

5.1.3事发地街道、镇应及时组织公安、交通、消防、市政、民政等相关部门调查、统计事故的影响范围和受损情况,评估、核实所造成的损失及开展应急处置的综合情况,报上级部门,并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布。

5.1.4事发地街道、镇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做好物资和劳务征用的补偿。

5.2调查与总结

5.4.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道路交通事故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单独或联合组成事故调查组,迅速开展道路交通事故的调查、取证和原因分析。

5.4.2道路交通事故的调查处理要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明原因,确定责任,提出整改与防范措施,并对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单位和有关责任人提出处理建议。调查情况按规定上报或备案。

6应急保障

6.1信息保障

6.1.1建立本区道路交通事故信息和应急救援力量信息数据库,健全事故预警分析指数和等级标准,规范道路交通事故信息获取、分析、、报送格式和程序。

6.1.2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本区域道路交通事故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处理,并按有关规定上报,重要道路交通事故信息要立即报告。

6.2通信保障

6.2.1在整合参与道路交通事故抢险救援的公安、交通、消防、市政、民防等职能部门专业通信网的基础上,建立反应快速、灵活机动、稳定可靠的应急通信系统。

6.2.2建立现场指挥部与区应急处置指挥部之间的通信保障手段,实现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处置与市应急处置指挥部信息畅通。

6.3应急队伍保障

6.3.1强化公安交通管理、消防抢险、医疗救护等专业应急队伍应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协调配合。提高先期处置队伍、后续增援队伍的组织保障和应急处置能力。

6.3.2进一步优化、强化公安、消防、医疗、民防、市政等专业应急处置队伍的建设。合理配置先进的装备、器材、通信和交通工具,积极开展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演练。区应急联动中心要加强指导和组织,一旦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保证应急联动机制能有效运行。

6.4交通运输保障

6.4.1各街道、镇和公安、消防、医疗、民防等联动单位要根据本预案的相关职责,建立各单位交通工具数量、分布、功能、使用状态、线路规划等数据库,确保在处置道路交通事故中能迅速赶赴现场。

6.4.2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及时对现场实施交通管制,根据需要组织开设应急救援绿色通道。消防、医救部门保证消防抢险、医疗救护车辆及时出动、按时到达。道路设施受损时,市政部门要迅速组织有关部门和专业队伍进行抢修,尽快恢复。必要时,可紧急动员和征用其他部门及社会交通设施装备。

6.4.3本区其他交通保障相关单位须全力以赴,确保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指挥、抢险、救护车辆的顺畅通行,保证应急处置需要。

6.5医疗卫生保障

6.5.1根据“分级救治”原则,按照现场抢救、院前急救、专科医救的不同环节和需要组织实施救护。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医疗救护队伍要迅速进入事故现场,对伤员实施急救措施,稳住伤情、运出危险区后,转入各医院抢救和治疗。运输危险化学品或运输放射性污染品等特种道路交通事故的伤员,应先安排进入相应的专业医院救治。

6.6治安保障

6.6.1区公安分局、各街道、镇和有关单位要制订应急状态下维持治安秩序的各项方案

6.6.2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事发地街道、镇与公安警力要迅速组织现场治安警戒,维持秩序。必要时,及时疏散有关区域群众。对运钞车、运送贵重、危险或社会敏感物品车辆,要加强安全保卫。

6.6.3区公安分局负责事故处置中的治安保障;事发地区街道、镇协助做好治安保障,要积极发动群众,开展群防联防,协助公安部门实施治安保卫。

6.7装备物资保障

由区发改委、区经委、各街道、镇及有关单位根据“分级管理”原则,负责救援物资的储备、调拨与组织生产。

7监督管理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