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失业动态监测工作方案
时间:2022-03-17 08:31:00
导语:市失业动态监测工作方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通过对因企业破产关闭(含企业外迁)、停业整顿、经济性裁员等造成从业人员减少(岗位流失)状况进行重点监测,及时掌握经济波动期内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岗位流失情况,分析其原因和规律,为采取预防和调控措施提供依据,并为建立失业预警制度奠定基础。
二、建立失业动态重点监测报告制度的方法与步骤
(一)确定重点监测企业。市里确定巩义、新密、荥阳市和金水、中原、二七区及市本级为首批监测单位,其中,6县(市)、区各确定1个行业5个企业,市本级确定1个行业10个企业。确定监测企业原则:单位用工达到300人以上规模、受经济结构调整或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等因素影响,近期已出现或可能出现从业人员较大规模减少的企业。比如:关闭破产和节能减排涉及的企业,外贸依存度较高的纺织、服装、制鞋、玩具等行业的企业。同时还要统筹考虑行业分布及当地产业结构特点。可将城镇个体经济组织作为一类对象进行监测(详见附件4)。
(二)建立基础数据档案。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对重点监测企业(含城镇个体经济组织)建立从业人员情况基础数据档案。
(三)定期监测。每季度对重点监测企业(含城镇个体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变动情况进行一次调查。调查期内,重点监测范围之外的企业发生较大规模经济性裁员的,也应及时反映。城镇个体经济组织,可重点反映减员人数排在前5位的行业情况。
(四)数据采集。通过召开重点监测企业座谈会、深入企业直接调查、查询劳动用工备案情况、走访行业主管部门和个体经济协会等方式,了解从业人员基础数据和监测期从业人员的变化情况。
(五)形成城市失业动态重点监测报告。由各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进行数据采集并于每季度末上报,市劳动保障部门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重点分析从业人员减少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形成全市失业动态重点监测报告,向省劳动保障部门报送,并及时向市政府报告。
三、工作机制及主要职责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重点做好制度建设、人员培训、软件开发、配置设备、数据采集和处理、专家咨询、开展调查和抽样等方面工作,并积极主动向当地政府汇报,争取专项经费的支持。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建立相关制度和组织实施,同时负责相关单位的协调,继续完善城镇失业、就业登记、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分析、劳动用工备案、企业经济性裁员等相关方面的工作,积极做好失业动态重点监测数据采集和处理工作。
为保证及时沟通,责任落实,市与各县(市)、区、重点监测企业之间,建立实行联络员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形成通畅的联系渠道。巩义、新密、荥阳市和金水、中原、二七区及市本级,各确定1名联络员。
四、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市劳动保障局成立失业动态重点监测报告制度工作领导小组。市劳动保障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保明任组长,市劳动保障局党委副书记时学生、市劳动保障局局长助理郭怀雷、市劳动保障局失业保险处处长梁建云、市失业保险管理中心主任郭素岭为副组长。市劳动保障局失业保险处、劳动就业处、农村就业处、劳动工资处、市职业介绍中心、市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市失业保险管理中心、市农村人力资源管理中心、有关县(市)、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主管失业保险的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郭怀雷兼任办公室主任,梁建云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地点设在市劳动保障局失业保险处。联系人:张晓舆、王鸿阁,联系电话:67173162、68974925(传真)。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失业动态重点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失业动态重点监测日常工作。各相关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组织,加强对此项工作组织领导,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于6月28日前将领导小组名单、联络员、重点监测企业(行业)名单报市劳动保障局失业保险处。9月30日前,将第3季度失业动态重点监测相关报表报送市劳动保障局失业保险处,以后报送时间为每季度末。
- 上一篇: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管理制度
- 下一篇:市老工伤人员工伤保险待遇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