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收入提高建议与对策
时间:2022-02-26 01:49:00
导语:财税收入提高建议与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为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最近,省委、省政府在全省财税工作会议上决定,今后,省里考核各市的经济工作,不仅要考核财政收入规模和增幅,而且要考核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地税部门作为组织地方财政和税收收入的主力军,对提高“两个比重”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任务光荣而艰巨。对比先进市地,找出差距,制定措施,对于今后*市地税部门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做好税收工作,不断促进*市“两个比重”的提高,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近年来*市“两个比重”情况
(一)“两个比重”均呈稳定增长趋势
*年以来,随着*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各级财税部门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大力组织财税收入,有力促进了*市“两个比重”的稳定增长。*年,*市国内生产总值(GDP)完成454.1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0.24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46%,比*年的4.33%提高0.13个百分点;地税收入完成13.45亿元,税收贡献率(地税收入占GDP的比重,下同)为2.96%,比*年的2.56%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市县级收入完成8.62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对地税市县级收入来说,下同)为42.59%,剔除税收分享改革因素,比重大体在60%左右,比*年的55.83%提高6个多百分点。剔除*年收入创基数因素后,*年—*年*市“两个比重”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
注:*年起由于实行税收分享改革,造成地税市县级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下降,若按分享前的口径算,*年地税地税市县级收入完成12.05亿元,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2.34%,*年完成12.9亿元,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63.73%,基本保持稳定增长趋势。
(二)*市“两个比重”在全省位次居中游水平
*年,*市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4.46%,排在全省第7位,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27个百分点;地税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66.45%,排在全省第6位,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8.62个百分点,其中市县级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42.59%,排在全省第11位,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持平,位次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市地税收入结构以企业所得税为主,占33.07%,而该税种形成的市县级收入较少。
二、与*、*、*三市比较情况
(一)GDP、地方财政收入及税收总量比较
与其他三市相比,*市GDP、财政收入、地税收入三项指标总量在四市中均处在第二位,比*少,比*、*多。*年,*市三项指标总量比*分别少102.49亿元、2.47亿元、1.06亿元,GDP虽比*少18.42个百分点,为*的81.58%,但税收仅比*少7.3个百分点,为*的92.7%。一是说明*市地税征管水平较高;二是GDP构成项目税收贡献率较高。
(二)“两个比重”情况比
*年,*市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4.46%,在四市中居第二位,比*、*分别高出0.38个百分点、0.13个百分点,比*低1.04个百分点;税收贡献率为2.96%,居第一位,比*、*、*分别高出0.49分点、0.35分点、0.01个百分点。地税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66.45%,比*、*分别高出21.62个百分点、2.56个百分点,比*低1.62个百分点,其中市县级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42.59%,居第三位,比*、*分别低0.89个百分点、5.19个百分点,比*高出8.71个百分点,主要原因还是*市地税收入结构以企业所得税为主。
(三)GDP结构与分产业税收比较
税收总量由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规模决定,但也受GDP结构的影响。由于产业结构不同,相同的GDP总量不一定能够带来相同的税收。与*、*两市相比,*市无税或低税产业(相对地税来说,下同)如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高,该产业占GDP的比重为22.1%,比*、*分别高出3.7个百分点、4.3个百分点,而税收贡献率相对较高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低,比*、*分别低3.7个百分点、2.5个百分点。如果*市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调整到*、*水平,那么在目前GDP总量水平下,将会贡献出更多的税收收入。对于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市税收贡献率比*低0.34个百分点,在二产增加值比*多17.12亿元的情况下,贡献的税收却比*少0.1亿元,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市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相对*较低,但好于*,税收贡献率比*高0.6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税收贡献率*市比*、*好,比*高出0.62个百分点,比*高出1.2个百分点,在三产增加值*市与*基本相近的情况下,贡献的税收比*多1.57亿元。与*相比,*市三产结构比明显占优势,第一产业比重比*低17.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比*高3.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税收贡献率比*高0.4个百分点,但是第三产业税收贡献率比*低1.33个百分点。
(四)GDP与税收分项比较
1、第一产业增加值与税收分项比较
从*市和这三个市的情况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主要来自于农业,少量的税收收入也主要是由农业提供的。由于农业属于低税行业,税收贡献率相对较低,加之,随着国家农业税收政策的调整,该行业贡献的税收将越来越少。*市农业增加值所占比重较高,居第二位,比*、*分别高出2.81个百分点、4.89个百分点,不利于“两个比重”的提高。
2、第二产业增加值与税收分项比
工业。*市与*、*相比,该行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基本相近,大体都在43%左右,*市增加值虽然比*少46亿,但地税收入和税收贡献率都比*高。与*相比,税收贡献率较低,比*低0.47个百分点,贡献的税收少0.24亿元,原因主要是作为*市工业主导行业和地税收入主要来源的制造业,其增加值所占比重相对较低,比*、*分别低1.27个百分点、4.47个百分点。制造业税收贡献率也较低,比*低0.41个百分点。*市与*制造业增加值同为170多亿元,但贡献的税收却比*少0.7亿元。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市所占比重比其他三市都高,居第一位,贡献的税收收入也最多,充分体现了*市作为鲁西电力能源基地的优势
建筑业。*市该行业创造的增加值所占比重相对较高,居第二位,比*、*分别高0.36个百分点、1.21个百分点,但增加值比*、*分别少5.48亿元、0.38亿元,税收贡献率比*、*分别低1.61个百分点、0.43个百分点。*市增加值在比*少0.38亿元的情况,贡献的税收却比*多0.14亿元,税收贡献率高0.47个百分点。
3、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税收分项比较
*市第三产业内部无税或低税行业创造的增加值较多,所占比重也较高,这些行业的税收贡献率很小,提供的税收微乎其微,在GDP总量一定的情况下,这些行业所占的比重越大,对提高“两个比重”的影响也就越大。
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教育、文艺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创造的增加值*市为41.67亿元,在四市中居第一位,比*、*、*分别多5.14亿元、20.85亿元、18.74亿元,所占比重合计为9.17%,居第一位,比*、*、*分别高2.6个百分点、3.85个百分点、1.27个百分点;农林牧副渔服务业、地质勘测、水利管理业创造的增加值*市为2.04亿元,在四市中居第二位,比*、*分别多0.4亿元、1.39亿元,所占比重合计为0.45%,居第一位,比*、*、*分别高0.02个百分点、0.04个百分点、0.23个百分点。
*市第三产业内部税收贡献水平相对较高的绝大部分行业创造的增加值在四市中相对较少,所占比重也较低,从而造成实现的税收收入较少,影响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的提高。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创造的增加值为17.75亿元,在四市中居第三位,比*、*分别少23.01亿元、16.23亿元,所占比重为3.91%,居第三位,比*、*分别低4.45个百分点、3.41个百分点,*市作为鲁西交通枢纽的优势没有明显体现出来,但是税收贡献率却较高,达6.08%,居第二位,比*、*分别高3.43个百分点、3.7个百分点,贡献的税收为1.08亿元,居第二位,与*持平。与*相比有些差距,该市在增加值仅为7.78亿元的情况下,贡献的税收却达1.24亿元,税收贡献率高达15.94%。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创造的增加值为20.33亿元,居第三位,比*、*分别少28.19亿元、9.37亿元,所占比重为4.48%,居第四位,比*、*、*分别低4.24个百分点、2.83个百分点、1.87个百分点,但税收贡献率却比*、*、*分别高1.1个百分点、1.17个百分点、0.43个百分点。金融保险业创造的增加值为7.9亿元,居第三位,比*、*分别少8.66亿元、2.7亿元,所占比重为1.74%,居第三位,比*、*分别低1.23个百分点、0.87个百分点,但是税收贡献率却较高,达12.66%,比*、*分别高6.32个百分点、5.02个百分点,贡献的税收为1亿元,与*基本持平。社会服务业创造的增加值为9.04亿元,居第三位,比*、*分别少0.5亿元、1.75亿元,所占比重为1.99%,居第二位,比*低0.66个百分点,比*、*分别高0.28个百分点、0.67个百分点,税收贡献率比*高1.18个百分点。上述四个行业税收贡献率较高,充分体现了*市地方税收较高的征管水平。与其他三市相比,*市只有房地产业有较大优势,创造的增加值为26.41亿元,居第一位,比*、*、*分别多6.56亿元、12.24亿元、14.23亿元,所占比重为5.81%,居第一位,比*、*、*分别高2.24个百分点、2.32个百分点、1.61个百分点,贡献的税收也最多,达1.14亿元,充分体现了*市房地产市场迅猛发展的状况。
通过与*、*、*三市比较,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市占优势的地方:
1、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地方税收贡献率、地税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都较高,在四市中分别居第一位、第一位、第二位,在全省分别排第七位、第七位、第六位;
2、第二产业中的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创造的增加值占GDP比重最高,居第一位,贡献的税收收入也最多;
3、第三产业中,房地产业创造的增加值最多,贡献的税收收入也最多。
存在差距的地方:
1、GDP总量相对*较小,从而造成地方财政收入、税收收入总量相对较少;
2、GDP构成项目不尽优化,无税或低税行业如第一产业中的农业、第三产业中的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教育、文艺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农林牧副渔服务业、地质勘测、水利管理业等行业创造的增加值较多,在四市中居第一位,所占GDP比重也较高,造成等量的GDP,贡献的税收较少;
3、三产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居第三位。主导产业第二产业虽然增产,但增效不明显,税收贡献水平较低,由于该产业主要贡献的企业所得税形成的市县级税收收入少,所以对“两个比重”的提高影响较大。第三产业不够发达,创造的增加值相对较少,所占比重较低,居第三位,尤其是三产内部税收贡献水平较高的绝大部分行业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餐饮业、金融保险业、社会服务业等规模较小,创造的增加值较少,所占比重较低,大部分都居第三位。
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地方财政收入总额/GDP总量×100%,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税收收入总额/地方财政收入总额×100%。从这两个公式看出,今后,*市若不断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必须是财政收入的发展速度超过GDP的发展速度;提高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或者是税收收入增长速度大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或者是在财政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压缩非税收入,增加税收收入。目前,*市与*、*两市的GDP发展速度基本相近(*年分别为16.4%、16.6%、16.7%),但财政收入增长势头*较快(*年*为27.6%,比*市快1.3个百分点),照此下去,*市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较高的优势很有可能被*赶上,甚至超过。*年,*市地税市县级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落后于*、*,*只有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优化财政收入结构,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才有可能赶上或超过*、*。
三、几点建议
财政是经济的“晴雨表”,税收是财政的“温度计”。经济发展,不仅要有速度,而且要注重质量,只有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保持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切实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实现经济和税收的良性互动。通过与其他市比较,我们深刻认识到:大力增加财税收入,切实提高“两个比重”,应当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着重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合理调整第一产业,适当降低一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重点发展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使其增产增效;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壮大批零商业、社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增加值较小但税收贡献率较高行业的规模,从而使GDP结构更加优化合理。同时,应规范收费管理,有效约束财政收入中的非税收入。在此基础上,通过财税部门的大力组织收入,促进“两个比重”的不断提高,实现经济与财税的协调发展。
(一)加快经济发展速度,为提高“两个比重”创造坚实基础。
经济是税收的基础,也是财政收入的来源,没有经济的发展,财税收入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增加财税收入,提高“两个比重”的根本仍是加快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应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做到“突出重点、抓住热点、强化亮点、找准切入点”。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都占主导地位,它对国民经济总量起决定性作用。*年*市国有经济提供地税收入占总量的30%。所以,我们应突出抓好国有经济的发展,提高产量,增加效益,推动GDP总量的增加;股份经济具有活力强、融资快的特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提供的财税收入也越来越多,*应进一步加快企业改制步伐,通过实施产权制度改革、实行股份制管理等形式,将中小企业彻底放开、搞活,促进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民营经济、外经外贸、高新技术是当前经济工作中的“三个亮点”,*市的规模和数量相对较小,应进一步加大支持和扶植力度,按规定从资金、环境、政策等发面进一步倾斜,不断壮大其规模和数量,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也有一些优势,比如中国“江北水城”的品牌优势、鲁西地区的交通枢纽和电力能源基地优势、三省交界处发展大物流大商贸的区位优势等,关键是如何利用和发展,做大做强,形成经济优势,以此促进*市整体经济的发展。
二是要方法灵活,形式多样。*发展经济不能按部就班,千篇一律,应进一步解放思想,采取多形式、多方法、多渠道地发展。首先,*应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努力适应国家产业政策调整,不仅要引进资金,而且要引进技术、设备、人才、项目等,不仅考核招商的数量,而且注重招商的质量和效益;其次,*应借鉴外地的发展经验和办法,做好结合文章,走捷径发展;第三,在招商或借鉴的基础上,*应加快自身发展,应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创新,增加自力更生的能力,掌握工作主动权,以此促进*市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GDP构成项目。
提高“两个比重”,关键是优化GDP的构成。与*、*相比,虽然*市有些产业项目增加值较多,但贡献的税收却不多,主要原因是GDP的结构性矛盾造成的。因此,应充分结合*的实际情况,把握好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与重点,以增加财税收入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切实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我们认为:调整产业结构要以加速推进工业化为主攻方向,着力打造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强市;以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为重点,努力提升第三产业档次水平;以放手发展民营经济为突破口,进一步增强*市经济发展活力,切实把经济发展的效果体现到财政增收、税收增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上来。在产业结构挑战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产业结构调整要以效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增加财税收收入,是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衡量结构调整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志。从目前情况看,*市税收指标与经济指标不相称,经济增加值上去了,但税收却没有体现出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济的税收贡献率低。比如*市第二产业增加值比*多17.12亿元的情况下,贡献的税收却比*少0.1亿元,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在与*基本相近的情况下,贡献的税收却比*少0.7亿元。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重视经济运行质量和效果,把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体现在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上,体现在财税收入增长上。
2、产业结构调整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进行结构调整,要立足自身实际,有所为有所不为。比如对于第一产业,由于其行业特点,一般认为产业调整要尽量压缩其所占比重,比重越小越好,但*属于农业大市,农业种植是*的优势,产业调整时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前提下,合理调整粮经作物种植比,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也可以搞粮食、水果、畜产品等深加工项目,建设一批如鲁化花生油等知名度较高的农产品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转化能力,照样也可以增加财税收入,从而改变过去直接卖粮食、水果等初级产品的模式。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在*市产业调整中非常重要,由于*市的绝大部分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小,市场竞争力弱,特别是对于农用车来说,在市场基本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尤其需要通过技术攻关、产品转型来开发新产品,开拓新的市场,增加企业效益,因此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于传统产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被淘汰,关键是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创出品牌。比如服装业,南方省、市一些企业通过实施名牌战略,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企业生产规模迅速膨胀,创造的利税连年大幅度增长。*市可以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棉纱原材料供给较多的优势,大力发展服装纺织业。
3、产业结构调整要适应国家财税体制改革。从*年起,中央实行税收分享改革,改变了中央和地方原有的分配关系,对实现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中央拿大头,地方得小头。根据现行分税制计算,工业贡献的企业所得税每增加100元,地方仅得到40元。而第三产业主要提供的营业税每增加100元,地方却可以得到80元。因此,产业调整时要适应国家税收体制改革,充分考虑投资收益比,大力发展那些地方税收贡献率高、地方政府收益好的行业,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餐饮业、金融保险业、社会服务业等。
(三)大力实施工业化带动战略,促进工业企业增产增效。
与*比,*市工业增加值少46亿元,与*比,虽然*市工业增加值多,但税收贡献水平较低,贡献的税收少。因此,*市应继续实施工业化带动战略,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其原因一是*市经济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工业为主的国民经济体系,工业增加值已成为GDP的主要构成项目,工业也成为贡献地方税收的主要来源。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把*市工业经济这块“蛋糕”做大,能有效解决劳动就业、增加国民经济总量和提高*市经济实力。二是在税收分享改革的情况下,虽然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部分,中央拿走大头,但地方也能通过效益增长得到一部分收益,带来财税收入的增加。因此,*发展工业经济时,一是要把工业经济做大做强。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十大百亿产业的要求,把全市符合条件的重点企业做大做强,争创出一个或多个全国、全省名牌,进一步提高*市产品的信誉和知名度,增强工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当前,*市的6户重点企业(*年缴纳企业所得税30589万元,占总额的69.41%)受多种因素影响,发展形势十分严峻,效益明显下滑,如时风集团由于受《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出台等影响,实现利润下降13.29%;信发铝电受国家宏观产业政策调整,实现利润下降8.9%;银河纸业、泉林纸业受国家收缩银根影响,实现利润分别下降47%、65.45%;鲁西化工股份公司、东阿化肥厂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影响,实现利润分别减少96%、78.9%。建议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支持力度,帮助企业走出困境,从而促进财税收入的增加;二是要充分考虑投资收益比以及投资项目的还本付息等问题,把工作主要放在加大对企业的服务力度和宏观管理上来,变资金投入和项目投资扶持为政策、服务及发展环境扶持,加大对企业的服务力度,提高服务质量,给企业发展提供优惠政策和市场导向,创造一个宽松有利的发展环境,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三是要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加快企业改制步伐,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大改革、改组和管理的力度,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现代企业制度。同时,加大对亏损国有企业的扶持力度,创造环境,减轻负担,促进其尽快扭亏脱困,在经济发展,效益提高的基础上增加财税收入。
(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提高三产比重。
与*、*相比,*市第三产业中税收贡献率较高的行业GDP总量小,所占比重低,加之由于来自第三产业的税收—绝大部分是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这些税种上级参与分成的少,将主要增加地方财税收入,因此在调整产业结构时,应适当调整投资策略,合理调整资金投向,把有限的资金投向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社会服务业等税收贡献率较高的行业,以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今后发展第三产业,应充分发挥*市自身优势和特色,努力培植财源型行业。如借助京九铁路、济邯铁路、济聊高速公路、青银高速公路等交通枢纽位置,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结合运河开发、城市改造、环城湖开发等,促进建筑业、旅游业、房地产业的发展;以中国“江北水城”文化旅游节的成功举办为契机,借助开发建设“一区(东昌湖风景区)、一线(水浒、运河文化旅游线)”,加上现在已建成的*凤凰苑农业科技园、*梦幻乐园、姜堤乐园等,都将促进旅游业、社会服务业的发展;随着香江大市场一期、二期工程的基本完工及*新东方广场、新时代广场的使用,加上*市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努力形成一批规模较大、特色鲜明、辐射力强的市场,将*建设成为区域性商贸中心城市。
(五)规范收费管理,合理调整税收与非税收入比例。
提高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一方面要强化税收征管,促进税收收入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必须把过高的非税收入比重将下来。非税收入大多来自于政府部门的收费、基金、罚款、摊派、赞助等,执法部门多,收费项目多,收费环节多,必然加重企业负担,提高经济运行成本,影响企业效益,恶化发展环境。因此,建议政府部门对执法部门的收费管理进行整顿和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收费的项目、数量和环节等,这样一来,不仅减轻了企业负担,促进了企业发展,而且也有利于增加税收收入,提高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可谓一举两得。
(六)进一步完善社会综合治税体系,形成地方税收征管的合力。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社会综合治税工作实施一年来,在增加税收收入、减少税款流失等方面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建议市委、市政府领导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社会综合治税体系的内容和制度,建立考核和奖惩机制,提高有关单位协税护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将工作落实到实处,最大限度地减少税款流失,堵塞税收漏洞。
- 上一篇:地方税源管理分析报告
- 下一篇:煤炭行业地方税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