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方案

时间:2022-11-02 05:28:00

导语: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方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方案

农村地区食品安全工作关系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和身体健康,关系到农村地区的社会稳定和协调发展。我县作为农业大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地区食品安全工作。经过近几年来的综合治理,全县农村地区食品安全形势总体有所好转。特别是**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以食品安全为重点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切实推进了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建设,进一步整顿和规范了农村食品市场,使农村食品安全监管逐步得到加强,农村地区存在的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得到进一步治理,农村食品安全事故的高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

为巩固去年专项整治工作成果,进一步加强我县农村食品安全工作,切实提高农村食品质量,有效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按照《**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年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和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决定从今年9月到11月在全县开展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一、指导思想和整治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七大将确保食品安全列入“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内容”的重要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坚持“全县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工作机制,加强协调配合,保证监管到位;坚持集中整治与制度建设、严格执法与科学管理、打假治劣与扶优扶强相结合,强化日常监管,加大综合治理和联合执法力度,扎实推进专项整治行动的开展;坚持统筹城乡食品安全监管,切实加强农村食品安全工作,努力解决公众关注的农村地区食品热点、难点问题,认真落实“314”总体部署,为实现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整治目标:根据我县食品“从农田到餐桌”各个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农民群众食品消费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地区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以奶制品、豆制品、饮料、儿童食品、食用油、食用盐、酱油、醋、白酒及其他散装食品为重点,突出抓好城乡结合部、乡镇、农村等地区的小商店(小食杂店)、小农资店、小作坊、小餐饮店、小屠宰场等“五小”单位等难点和薄弱环节。通过专项整治,农村地区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有较大提高,农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感明显增强,农村食品经济健康发展。

(一)农村农产品集散地农产品农药残留监测力度得到加强,全市规模种植养殖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场)、无公害生产基地、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100%纳入质量安全监测范围。

(二)农村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经营进一步规范,食品小作坊100%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

(三)继续推行农村食品市场、超市建立进货索证索票制度,食杂店建立进货台账制度,乡镇、街道、社区食杂店90%建立食品进货台账制度。

(四)除农村地区个人自宰自食外,乡镇级生猪定点屠宰率达到95%。

(五)街镇乡政府(办事处)专人负责农村集体聚餐备案管理,农村持有卫生许可证的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实施率达到95%。

(六)加快推进农村食品经营示范店建设进程,全县有条件的街镇乡和行政村各建立起至少一家食品安全示范店。

二、工作内容

(一)加强食品源头污染整治。加强农业生产投入品监管,加大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使用方法的推广普及力度,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从源头上杜绝农产品污染;加大监测频率,扩大监测范围,增加监测项目,突出重点组织实施农药、兽药残留监控计划,对全县规模种植养殖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场)、无公害生产基地、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监测实现全覆盖。组织对农产品生产基地落实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和农药、兽药使用情况的检查,加大对农村农产品集散地农产品农药残留情况的监测力度,对不合格率较高的农产品及产地安全进行跟踪督导;开展严禁高毒农药和打击生猪“瘦肉精”的专项整治活动。组织对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企业和门点的检查,坚决杜绝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的销售和使用,依法查禁违规生产销售高毒农药的行为,严格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毒鼠强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依法查处生产、销售、储存、运输或使用“毒鼠强”行为,进一步加大打击在猪肉生产中添加瘦肉精的行为的力度。

(二)加强农村地区食品生产加工业整治。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食品企业、生产加工小作坊的整治力度,将小作坊质量安全承诺书制度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督促食品生产小作坊达到基本安全卫生条件,限制小作坊产品在乡镇级区域销售;加强对小作坊的日常监督检查,健全日常监管档案,严格执行巡查、回访、年审、监督抽查、强制检验等证后监管措施,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强化企业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加强对小作坊的宣传,提高食品企业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督促企业保持必备生产条件;加快食品安全认证步伐,制定鼓励措施,促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开展食品安全认证工作;结合《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的实施,加强乡镇级生猪定点屠宰的管理,进一步加大打击私屠烂宰、加工注水肉和病害肉的违法行为力度。

(三)加强农村食品流通环节安全监管。加快推动农村食品经营者建立进货查验、购销台帐、质量承诺、协议准入等自律制度体系,重点指导、督促建立和完善进货索证索票制度和进货台账制度,确保食品的可追溯性,从货源上确保食品质量;加大农村食品经营违法案件查办力度,严厉打击无证无照生产经营食品和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行为,健全完善对不合格食品实施行政强制退市和经营者主动退市相结合的管理机制,确保不合格食品及时退市;集中开展季节性、节日食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以中秋、“十一”为重点时段,及时开展食品抽检和快速检测工作,抓好掺杂使假、过期变质、过度包装、药物残留等问题,重点打击以“送货下乡”之名,游乡串村向农民兜售各种假冒伪劣食品行为。

(四)加强农村餐饮业整治。加大对学校食堂及学校周边饮食摊点、旅游景区餐饮单位、农村小食店的整治力度,督促其增加投入、完善设施、规范管理,在学校食堂实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严格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对不符合食品卫生条件的餐饮单位,要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卫生许可证;加强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积极开展培训和指导;积极协助街镇乡政府(办事处)加强对农村兴办家庭宴席的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保证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

三、时间安排

整治时间为近三个月,从9月4日至11月24日。

(一)动员部署阶段(9月4日至9月15日)。各街镇乡和县级相关部门建立健全领导机制,根据本方案,结合实际,提出本地本部门的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并进行宣传动员和部署。

(二)实施阶段(9月16日至11月20日)。县级相关部门开展全面整治和监督检查,切实解决农村食品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巩固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的成果,建立健全农村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在此阶段,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将适时进行督查。

(三)总结阶段(11月21日至11月24日)。各街镇乡及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对本次整治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写出专题报告于11月24日前报送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统筹部署

开展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是贯彻中央构建和谐新农村和**城乡统筹发展精神,确保农民饮食安全放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奥运(残奥会)期间食品安全工作也在此次专项整治工作期间内。因此,各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各相关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抓好此次专项整治工作。各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将专项整治工作与加强奥运(残奥会)期间食品安全工作有机结合,将专项整治工作与长效机制建设结合起来,并结合农村食品供应和消费的特点,将监管重心下移,狠抓薄弱环节,强化重点监管,切实提高农村食品的供应质量和安全保障水平。相关部门要在严格履行职责的同时,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在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的组织统筹下,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二)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

各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各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格局,切实履行相应职责。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要切实加强对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综合协调,协调各执法部门对农村食品市场的监管,推进综合执法和联合执法。健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切实解决执法中的不作为和乱作为问题,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搞好责任分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做到任务明确,措施到位,责权一致,对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给当地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重大损害的,要严隶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食品安全意识

各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各相关部门要采取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使农民群众获得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和依法维权的法律知识,提高防范意识和维权能力。要及时报道各有关部门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所做的工作,大力宣传优质食品、优良品牌和优秀企业,及时、准确、客观地曝光制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案件,震慑犯罪分子。

(四)切实加强信息沟通,做好应急处置

各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信息沟通和传递,重大事项和重大案件应及时报送县食品安全协调协调委员会办公室。同时要在加强监管的基础上,做好应急准备。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做好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的各项准备工作,一旦出现事故苗头,能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妥善处置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