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灾方案

时间:2022-11-02 11:29:00

导语:地质灾害防灾方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地质灾害防灾方案

**县位于重庆市西部,地处川中丘陵与川东平行岭谷的过渡地带。境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东南边缘翅起,中部及东北部为广谷地带,低而宽缓。境内平均海拔350—450m,最高处是巴岳山南段的云台寺山峰,海拔934.7m,最低处在雍溪镇淮远河水面,海拔267.5m。境内有低山、丘陵、平坝、溪谷四种地貌类型,成“六丘三山一分坝”之势,加之水系发达,区域内降水丰沛,且多大雨、暴雨等集中降雨过程,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具有类型多、分布广、危害大等特点。

**年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在认真总结**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任务和要求,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年地质灾害概况及防灾预案落实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一)地质灾害概况

**年,我县年降雨量为909.8mm,降雨集中在6月后半月和7月前半月,诱发了地质灾害,据统计,全县发生地质灾害226处。造成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上千万元。其中,具有区域代表性、有一定规模、危害程度较大的地质灾害52处,其中滑坡22处,占境内地质灾害总数的42%,总体积108.273×104m3;危岩崩塌21处,占境内地质灾害总数的40%,可能崩塌的落石总方量约168.0055×104m3;泥石流5处,占境内地质灾害总数的10%,体积20.76×104m3;地裂缝2处,,占境内地质灾害总数的4%,分布面积约1.23km2;其它有2处,占境内地质灾害总数的4%,体积91.86×104m3。

(二)防灾预案落实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年部分街镇乡编制了地质灾害防灾预案,落实了机构、人员,并对辖区内地质灾害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制发了“明白卡”,对地质灾害点落实了责任人,并建立了汛期值班制度和突发性地质灾害上报制度。

**年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的落实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由于县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刚建立,资金少,而计划治理的地质灾害点多,需投入的资金量大,使计划治理和避险搬迁的重要地质灾害点绝大多数未得到实施,地质灾害威胁仍然没有存在,地质灾害防治任务依然十分严峻,地质环境情况得到根本好转;二是由于财政困难等原因,各街镇乡几乎未设立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仅仅依靠县里的专项治理经费,工作难以正常开展;三是地质灾害防治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严重缺乏,且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不能有效承担起地质灾害监测、应急调查处理等防治工作;四是个别地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工作力度不大。

二、**年降水预测及降水诱发地质灾害的规律

据气象部门预测,**年我县降水量920mm左右,大雨约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开始,于10月结束。7月前半月内降水较集中,还有可能出现局部性的涝灾,11月以后降水量趋于正常。

据市地震部门预测,**年度及稍长时段重庆地区地震活动水平高于去年,存在发生5.0级左右地震的可能性。年度地震重点危险区为荣昌—永川地区,强度为5级左右。

通过近年的资料分析,我县地质灾害多发生在汛期,当降雨时间较长并伴随多次连续大暴雨时,各类地质灾害将明显增多,并表现出较强的滞后性。据中科院成都地理研究所初步统计,四川盆地低山——高丘地带红层分布区,当日最大降水量达到或超过当地历年平均降水量的8%,盆周山地区达到或超过15%时,就可能有大量的滑坡产生。在具备泥石流发生地形和松散堆积物地区,日降水量达到50毫米时,普遍爆发泥石流。我们可将这种大量诱发地质灾害的降水量视为地质灾害的警界期,加强监测和预警。

从今年气象预报和各种资料综合来看,我县**年地质灾害的抗灾救灾工作仍面临严峻的形势。因此,各街镇乡、有关部门一定要牢固树立救灾工作“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力戒松懈麻痹情绪,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有备无患,作好抗灾救灾工作的思想准备,千方百计把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三、现有地质灾害情况

根据我县1999年和2002年汛期地质灾害调查,综合**年汛期情况,全县发生各类地质灾害226处,其中,经调查核实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危害程度较大的地质灾害点52处(详见附表一),其中:滑坡22处,总体积108.27×104m3;危岩崩塌21处,总体积168.0055×104m3;泥石流5处,总体积20.76×104m3,地裂带2处,分布面积1.23Km2;不稳定岸坡1处,总体积0.26×104m3,病害水库渗漏1处。

四、**年地质灾害预测及防治重点

各街镇乡、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总结地质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认真分析**年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制定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做到未雨稠缪,防患未然。建立地质灾害的救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分析灾害形势,提高救灾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由于境内地质环境及诱发因素的差异,地质灾害的分布密度及发生频率也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分布于宝顶、宝兴、玉龙、石马、金山、拾万、国梁、珠溪、铁山、季家、高升、中敖、高坪、古龙、龙岗、棠香等16个街镇乡,其类型以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地裂缝为主。

(二)**年地质灾害防治重点

我县地质灾害主要发育于中高丘和低山地貌区,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是汛期暴雨和人工不良工程活动,易发期为5—10月。

1、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分布于宝顶、宝兴、玉龙、石马、金山、拾万、国梁、珠溪、铁山、季家、高升、中敖、高坪、古龙、龙岗、棠香等16个街镇乡,面积469.8Km2。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滑坡和危岩崩塌。

2、地质灾害危险区。主要分布于季家、铁山、高升、中敖、高坪、宝顶、玉龙等乡镇,其中,玉龙镇危险区分布面积为14.5Km2,主要地质灾害为地裂、滑坡和危岩崩塌,灾害规模一般为0.5—10万m3;其余区域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为滑坡和危岩崩塌。

附表二所列的我县**年重点监测、预防的地质灾害点,其稳定性差,今年可能逐步变形,灾害所处的各街镇乡、村(居)委会、社要切实加强防灾预警工作,每处灾害都要制发“明白卡”,落实监测责任人,圈定警戒范围,确定报警信号及撤离路线,建立健全群策群防体系和汛期值班制度,作好预测、预报工作,在未得到彻底治理前,要定期检查防灾预案的落实情况,严禁在各类地质灾害点及其影响范围内从事诱发地质灾害发生的任何不良活动,尽量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

五、地质灾害预测及防灾措施(详见附表二)

六、地质灾害防灾责任制

认真落实主要领导总负责,分管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的救灾工作责任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各街镇乡要切实加强领导,建立一支专门的地质灾害抢险救灾专业队伍,力争把我县地质灾害救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县级各部门职责

1、县国土房管局:主管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责编制全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防灾预案;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应急调查和处理;组织巡回检查和开展监测预警;并将情况及时上报县政府和市级主管部门;组织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2、县政府救灾办: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统筹协调全县救灾工作,为县政府指挥抢险救灾提供建议意见;负责综合全县灾情信息,掌握抗灾救灾情况,灾情;办理县政府有关地质灾害防灾救灾方面的文、会、事并及时将情况上报市政府救灾办;会同县级有关部门提出抗灾救灾资金、物资安排意见,送县政府审批。

3、县建委:(1)根据经确认的建设工程项目建设用地危险性评估报告,负责项目的规划、选址和定点;(2)负责工程项目建设活动的管理,避免工程活动中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3)组织开展工程建设诱发地质灾害隐患的排查、监测;(4)组织工程建设诱发地质灾害的抢险救灾;(5)制定应急排危方案并组织实施。

4、县财政局:负责及时筹集调度防灾救灾资金,预算安排一定数量的工程治理经费,并按时足额到位。

5、县民政局:灾情的收集并向县政府、市民政局报告;负责负责灾民生活安排,会同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做好灾民转移,及时调集灾民生活救灾品;协助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做好险区灾民临时转移安置工作;协助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调查核实灾区房屋损失、灾民生活困难情况。

6、县水利农机局:负责全县病害水利工程监测和制定整治方案,搞好各类病害水利工程除险整治工作;当地质灾害威胁到水库时,组织抢险救灾,及时制定抢险排危方案,迅速恢复水库的正常使用。负责本行业工程建设活动中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管理。

7、县交通局:(1)当地质灾害威胁到公路、铁路等交通要道时,负责组织现场抢险救灾;(2)当地质灾害造成铁路、公路毁损、堵塞时,及时制定抢修、疏通方案、迅速恢复交通,上报灾情;(3)负责本行业工程建设活动中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管理。

8、县气象局:(1)山体滑坡气象条件等级预报;(2)负责进行灾害性天气趋势分析和预报;(3)及时收集和核实气象灾害情况,向县政府及其主管部门报告;(4)负责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9、县卫生局:组织医护、防疫人员及药品、药械进入灾区,帮助、指导灾区防病消毒和救治伤员。

10、县文体广电局:负责地质灾害知识的宣传,在灾害防治重点区域建立广播通知临灾撤离避险系统。

11、县公安局:(1)负责灾区治安防范,加强灾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2)负责重要目标和要害部位的安全;(3)维护灾区交通秩序,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12、县市政局:(1)当地质灾害威胁到市政设施时,及时到现场组织抢险救灾,制定抢险排危方案,迅速恢复市政设施功能;(2)负责本行业工程建设活动中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各街镇乡职责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地质灾害的救灾防治工作和各灾害点的调查、监测、上报工作,并会同有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地质灾害点进行整治。主要职责是:

1、动员和组织灾区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积极开展抗灾救灾工作,保护国家财产,维护灾区稳定,恢复灾区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2、组织力量抢救伤病员,安抚遇难者家属和处理善后事宜。

3、救济灾民和安顿无家可归者,确保一方平安。

4、在本级财政中安排专项救灾经费、储备抢险救灾物资。

5、按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的要求,组织地质灾害的应急调查和处理。

6、组织汛期地质灾害检查,检查本区域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的建立和落实情况。

7、及时将所在区域内发生的地质灾害上报县政府,并抄送县国土房管局、救灾办、民政局等有关部门。

8、负责本辖区内地质灾害监测工作。

9、按要求在汛期来临前完成业务人员和各灾害点监测人员地质灾害防灾知识的培训。

(三)各街镇乡村建国土房管所职责

1、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

2、编制辖区内**年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办事处)批准后组织实施,防灾预案要对辖区内重大地质灾害点圈定警戒范围、设置警戒标志、确定警报信号及撤离路线,落实监测人员及防灾责任人。

3、组织相关部门和地质灾害汛期检查组对本辖区地质灾害(包括突发性地质灾害)进行汛期检查。

4、对较大级以下地质灾害进行调查、处理,提出防治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上报主管部门。

5、每周末向县国土房管局报告本辖区地质灾害检查、处理情况及存在问题,遇重大地质灾害发生,及时上报。

6、对本辖区**年新发生的地质灾害、原有地质灾害发生了新的变形或险情的,均应填制地质灾害调查表报县国土房管局。

7、按照调整后的行政区划,调整原制发的“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和“防灾避险明白卡”,并在汛期前将调整后的“明白卡”发送到各监测点和当地群众手中。

(四)汛期检查组职责

1、加强落实地质灾害体的监测工作,对已布置的监测点要继续监测、作好记录,对变形逐步加剧的灾害体要实行汛期24小时值班检查制,做好临灾预报,杜绝人员伤亡,减少财产损失。

2、积极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防灾知识,并向当地群众讲解地质灾害观察判别办法,让群众认识地质灾害类型,特别是灾害前兆。

3、认真传授地质灾害的监测方法,如何建立观测点,怎样记录观测数据,如何根据记录数据及现象判别地质灾害的变形发展趋势,并作简单的预报;现场传授和指导险区群众在紧急情况下采用什么方式和路线撤离避险;并将其制作成“明白卡”发放到险区群众手中。

4、通过汛期检查,将重大地质灾害防灾预案落到实处;完善群专结合及群测群防体系,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5、每周向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检查情况及存在问题。

6、对突发性地质灾害,调查后迅速写出调查报告,报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五)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部

为提高我县在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应急处理能力,更好地落实防灾预案、险情巡查、汛期值班、灾情速报等汛期地质灾害防灾制度,尽最大努力将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我县去年成立了县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部,由于区划和人员调整,现将县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部成员调整如下

七、地质灾害处理与灾情报告

(一)地质灾害处理

当地人民政府或者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接到地质灾害险情报告后,应当立即派人赶赴现场,进行现场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灾害的发生或者灾情扩大。地质灾害发生后,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启动并组织实施相应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二)灾情报告

地质灾害发生后,当地政府必须迅速组织有关部门调查核实灾情,及时向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发生规模较小的地质灾害,由县政府负责处理,并将灾情及其发展趋势等信息上报市国土房管局;发生重、特大地质灾害时,由县政府在2小时内向市政府报告受灾信息,12小时内上报灾情及救灾情况,并抄送市级有关部门。

灾情报告内容:地质灾害种类,发生时间、地点、范围,伤亡人数,损失情况,危害程度,发展趋势以及已采取的对策措施等。

报告灾情必须实事求是,不得隐瞒、谎报、假报。灾情数据未经核实,不得公开报道。灾情的以政府指定的专门部门的统计数据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