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
时间:2022-11-01 09:12:00
导语: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全面提高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根据国家和省、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本预案所称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一)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冰雹、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或其他地质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火灾等。
(二)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业、商贸、建筑等行业的企业以及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等。
(三)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四)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等。
第三条本预案适用于全县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
第四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中,要切实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高度重视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权,把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人身健康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并切实加强对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
(二)居安思危,预防为主。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常抓不懈,并将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工作作为应急工作的重要环节,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认真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三)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指挥机构和事发地人民政府的作用。
(四)依法规范,职责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依法实施应急管理、处置工作,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使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各级人民政府对各有关部门以及各有关部门对所属机构和工作人员都要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其在应急工作中的职责,防止职责交叉。
(五)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快速反应能力。建立健全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发挥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依靠公众力量,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六)依靠科技,提高素质。加强公共安全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采用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设备,充分发挥各类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避免发生次生、衍生事件。加强对专业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和志愿者队伍的培训,定期进行演习,并做好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和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能力。
(七)整合资源,信息共享。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中,要按照条块结合、资源整合和降低成本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有关设施、重复购置应急处置物资。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交流制度,实现信息共享。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五条成立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县长任主任,副县长、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公安局长和武装部主要负责人任副主任,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以及县计划局、县经发局、县安监局、县企业局、县教育局、武警中队、县广电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国土局、县建设局、县交通局、县水务局、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卫生局、县粮食局、县质监局、县环保局、县文体局、县法制办、县外事办、县总工会、县供销社、县宗教局、县物价局、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县科技局、县气象局、人行**支行、网通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衡运集团**分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县应急委员会是全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的最高领导、议事和协调机构,其主要职责是:
(一)研究部署全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指导各乡镇、各部门制定和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二)制定和修订《**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三)在本县行政区域内有重大和特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领导、组织和协调应急工作,决定启动和组织实施本预案;
(四)根据需要组织县武装部和县武警中队、县公安局组成救灾抢险队伍,参与应急工作;
(五)向省、市政府报告突发公共事件和应急工作有关情况。
第六条应急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政府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主任任办公室主任,各副主任任副主任。
应急委员会办公室主要职责:
(一)汇总、核查突发公共事件和应急工作有关情况,提出建议意见,及时报告应急委员会,为应急委员会决策提供依据;
(二)在应急委员会决定启动本预案后,通知并协调组织各有关部门和各乡镇政府具体实施;
(三)督促检查各乡镇、各部门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具体实施工作;
(四)组织开展应急工作的信息报送和新闻报道工作;
(五)承办应急委员会日常工作。
第七条县政府分别设立各专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部,具体负责指挥各类单一重大和特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主管副县长任总指挥,县政府办公室分管副主任、牵头部门主要负责人任副总指挥,各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各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分别设在相应牵头部门。
(一)设立县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部,指挥重大和特大地震灾害应急工作。县科技局牵头制定和组织实施应急预案。
(二)设立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县国土局牵头制定和组织实施应急预案。
(三)设立县水旱灾害应急指挥部,指挥重大和特大暴雨、洪水、冰雹、干旱灾害和大范围人、畜饮缺水应急工作。县水务局牵头制定和组织实施应急预案。
(四)设立县农业灾害应急指挥部,指挥全县因重大和特大病虫害、冻害等引发的农业灾害应急工作。县农业局牵头制定和组织实施应急预案。
(五)设立县森林火灾应急指挥部,指挥重大和特大森林火灾应急工作。县林业局牵头制定和组织实施应急预案。
(六)设立县火灾事故应急指挥部,指挥重大和特大火灾事故应急工作。县公安局牵头制定和组织实施应急预案。
(七)设立县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指挥部,指挥重大和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应急工作。县公安局牵头制定和组织实施应急预案。
(八)设立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指挥重大、特大、特别重大工商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使用单位和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县安监局牵头制定和组织实施应急救援预案。
(九)设立县建设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指挥重大和特大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城市公用行业等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县建设局牵头制定和组织实施应急预案。
(十)设立县爆炸事故应急指挥部,指挥重大和特大爆炸事故应急工作。县公安局牵头制定和组织实施应急预案。
(十一)设立县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指挥部,指挥重大和特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工作。县环保局牵头制定和组织实施应急预案。
(十二)设立县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指挥部,指挥重大和特大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工作。县质监局牵头制定和组织实施应急预案。
(十三)设立县生态破坏事故应急指挥部,指挥重大和特大生态破坏事故应急工作。县环保局会同县林业局、农业局牵头制定和组织实施应急预案。
(十四)设立县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指挥部,指挥林业重大和特大有害生物灾害应急工作。县林业局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应急预案。
(十五)设立县公共(设施)场所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指挥公共(设施)场所发生的各类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县公安局牵头制定和组织实施应急预案。
(十六)设立县通信网络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指挥重大和特大通讯、信息、广播电视网络等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县广电局、县网通公司会同县移动公司、县联通公司分别牵头制定和组织实施应急预案。
(十七)设立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指挥重大和特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职业中毒、食品中毒以及相关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等事件的应急工作。县卫生局牵头制定和组织实施应急预案。
(十八)设立县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指挥部,指挥重大和特大动物疫情应急工作。县畜牧局牵头制定和组织实施应急预案。
(十九)设立县重大刑事案件、恐怖袭击事件和群体暴力事件应急指挥部,指挥重大和特大刑事案件及较大规模恐怖袭击事件和群体暴力事件的应急工作。县公安局牵头制定和组织实施应急预案。
(二十)设立县重大涉外事件应急指挥部,指挥重大和特大涉外事件的应急工作。县外事办公室牵头制定和组织实施应急预案。
(二十一)设立县重大粮食安全事件应急指挥部,指挥重大和特大粮食安全事件的应急工作。县粮食局牵头制定和组织实施应急预案。
(二十二)设立县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应急指挥部,指挥食品在生产、加工、包装、仓储、运输、经营、消费等环节中发生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工作。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牵头制定和组织实施应急预案。
(二十三)设立县重大考试安全事件应急指挥部,指挥各类重大和特大国家教育考试安全事件的应急工作。县教育局牵头制定和组织实施应急预案。
(二十四)设立县突发金融事件应急指挥部,指挥重大和特大突发金融事件的应急工作。人行**支行牵头制定和组织实施应急预案。
(二十五)设立县突发民族宗教事件应急指挥部,指挥重大和特大突发民族宗教事件的应急工作。县宗教局牵头制定和组织实施预案。
(二十六)设立县价格异常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和领导应对市场价格异常工作。县物价局牵头制定和组织实施应急预案。
(二十七)设立县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指挥重大、特大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县教育局牵头制定和组织实施预案。
(二十八)视情设立其他应急指挥部。
第八条成立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专家组,由各专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牵头部门以及参加单位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为应急委员会研究部署应急工作提供决策咨询、工作建议和参与应急指挥。
第九条各乡镇人民政府要依照县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工作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和建立相应工作机制。
第三章预测、预警
第十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要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方针。各乡镇、各部门要根据突发事件的种类和特点建立健全监测网络,划分监测区域,确定监测点,明确监测项目,落实监测人员,配备必要的设备、设施,对有关突发事件进行全天候监测。要经常调查和分析研究本地区、本部门存在的影响稳定的重点问题,特别要关注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和要害部门,定期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及时发现和掌握苗头性问题,如有重要情况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并及时上报。
第十一条应急委员会办公室、各专项应急工作指挥部成员单位都要指定联络员,具体负责沟通信息、协调业务、传达指令等工作。
第十二条突发公共事件信息要按照分级负责、条块结合、逐级上报的要求报送。乡镇政府得到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应及时分别向县主管部门报送。突发公共事件所在地乡镇及其有关部门在上报信息的同时,要迅速派出应急工作组,作为第一支响应队伍先行到达现场开展应急工作,及时控制局面,减少伤亡和损失,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第十三条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接警处警中心设在县政府总值班室。县政府总值班室依托各乡镇、各部门值班信息报送机制,对全县重大和特大突发公共事件统一接警。各部门也要设立突发公共事件接警处警中心。
第十四条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执行省、市统一预警标准,按照突发公共事件严重性、发展态势和紧急程度,分为一般(Ⅳ级)、较重(Ⅲ级)、重大(Ⅱ级)和特大(Ⅰ级)四级预警,分别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标示。
预警信息的、调整和解除,由县应急委员会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信息网络、宣传车、警报器或组织人员逐户通知等方式进行,对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人群以及学校等特殊场所和警报盲区,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公告方式。
第十五条当突发公共事件已经发生,但尚未达到一般(Ⅳ级)预警标准时,所在乡镇政府或部门要向各有关应急工作部门和单位预警;当达到一般(Ⅳ级)预警标准时,所在乡镇政府或部门立即启动本级应急预案,并向县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情况。当突发公共事件超过一般(Ⅳ级)预警标准,但尚未达到较重(Ⅲ级)预警标准时,所在乡镇政府或部门要向各有关应急工作部门和单位预警;当突发公共事件达到较重(Ⅲ级)预警标准时,乡镇政府或部门立即启动本级应急预案,并向县政府、县有关部门和省、市级主管部门报告情况。当突发公共事件超过较重(Ⅲ级)预警标准,但尚未达到重大(Ⅱ级)预警标准时,县政府要向各有关应急工作部门和单位预警并向省、市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情况。当突发公共事件达到或超过重大(Ⅱ级)和特大(Ⅰ级)预警标准时,由应急委员会立即启动相应县级应急预案,并及时向省、市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情况。
第十六条在我县行政区域内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如果涉及或影响到我县行政区域以外的地区,县政府要将有关情况及时通报有关县(市)政府;如果有港、澳、台或外籍人员伤亡、失踪、被困,或可能影响到境外的,县政府按有关规定及时上报省、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征求表态口径和处理意见,及时处理。
第四章应急响应
第十七条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按照“平战结合、军地结合、专业对口、指挥灵便、反应迅速、社会参与”的原则,构建以各部门组建的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驻景武警部队、消防部队、县民兵应急分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为突击力量,以社区志愿者队伍为补充力量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第十八条县政府采取委托组建的方式,委托各专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牵头部门分别负责组织、协调各参加部门和单位,建立专项应急队伍和社区志愿者队伍。应急委员会可根据需要,另行组建和训练特殊应急队伍,需要时由应急委员会或各专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部统一调动执行重大和特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任务。各专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部原则上不单独组建应急队伍。县武警和民兵预备役部队的应急突击队伍由县政府分别协商县武警中队和县武装部建立和训练。
第十九条根据应急工作的需要,应急委员会和各专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部统一调度使用各部门组建的专业应急队伍和社区志愿者队伍,并商请县武装部、县武警中队分别派出应急突击队伍参与应急工作。
第二十条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建立救援队伍建设情况报告制度。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每年年初要向应急委员会办公室报告救援队伍、志愿者队伍的组织、人数、装备、训练、执行任务等情况。如有重大变更要及时报告备案。
第二十一条应急委员会和各专项应急工作牵头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地组织跨乡镇、跨部门、跨灾种的联合应急演练、演习,提高各应急救援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确保联合应急救援的有效实施。
第二十二条基本应急程序:
(一)一旦掌握突发事件征兆或发生突发事件时,知情单位和个人要立即向当地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接警处警中心、所在地政府或其主管部门、责任单位报告有关情况。公民有义务通过110、119、120、122等报警电话和其他各种有效途径,迅速报告突发事件信息。
(二)各乡镇、各部门突发公共事件接警处警中心接到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后,按照本预案第十二条规定程序处理。县突发公共事件接警处警中心接到报警后,立即报送应急委员会办公室。应急委员会办公室要迅速查明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报告应急委员会。应急委员会召集紧急会议研究决定启动相应专项应急预案。应急委员会办公室立即按应急委员会要求通知相关专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部紧急启动专项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工作。专项应急指挥部要赶赴现场,成立现场指挥部,指挥、协调应急行动。必要时应急委员会成员也要赶赴现场指挥应急工作。
(三)重大、特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结束时,现场指挥部在充分听取专家组意见后提出终止应急工作请示,依次报县专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部和应急委员会,经批准,由现场指挥部宣布终止应急状态,转入正常工作。必要时由县政府灾情终结公告。
(四)突发公共事件责任单位、主管部门对突发公共事件要适时组织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报县政府。
(五)县民政局等部门会同当地政府组织善后处理和赈灾等工作,安抚灾民,保证社会稳定,恢复正常秩序。
第二十三条县级相关专项应急预案启动后,事态仍继续扩大,难以控制时,请求省、市人民政府启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第二十四条现场指挥部主要任务:
(一)根据灾情、相关预案要求和领导指示,组织、指挥参与现场应急工作各部门、单位的行动,迅速控制或切断灾害链,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二)实施属地管理,维护治安、交通秩序,做好人员疏散和安置工作,安抚民心,稳定局面。
(三)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做好调查和善后工作,防止出现次生、衍生灾害,尽快恢复当地正常秩序。
(四)及时掌握和报告重要情况。
(五)根据灾害事故影响程度和类型,组织有关责任单位、职能部门和专家拟写新闻统发稿、专家评论或灾情公告,依照法定程序,报有关领导同意后,向媒体和社会。
第五章后期处置
第二十五条应急工作结束后,各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迅速采取措施,救济救助灾民,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
(一)相关专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牵头部门要会同当地乡镇政府及时调查统计灾害事故影响范围和受灾程度,评估、核实灾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情况以及开展应急工作的综合情况,报县政府。县政府以新闻的形式向社会公布。
(二)县民政局要迅速设立灾民安置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站,做好灾民安置和救灾款物的接收、发放、使用与管理工作,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做好灾民及其家属的安抚工作,及时处理和焚化遇难者尸体。
(三)县卫生局、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畜牧局等部门负责做好现场消毒与疫情监控工作。
(四)县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尽快制定有关灾害事故赔偿政策,按法定程序进行赔偿,给参与应急工作伤亡的人员相应褒奖和抚恤。在对受灾情况、重建能力以及可利用资源评估后,制定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生活的计划,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开展恢复、重建工作。
(五)对紧急调集、征用的人力、物力按照规定给予补偿。
第二十六条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灾害社会性救济救助制度,积极鼓励和利用社会资源进行救济救助,逐步加大社会救助的比重,努力提高社会救灾资金的比例。
(一)建立县突发公共事件救助基金,积极提倡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及个人捐助社会救济资金。
(二)全县突发公共事件救灾捐赠活动实行归口管理,由民政部门根据受灾情况和灾民救济需求情况,经县政府批准,统一组织实施。
(三)红十字会等公益性社会团体和组织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开展互助互济和经常性救灾捐赠活动。加强与省、市红十字会等省、市政府组织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吸纳省、市政府捐赠救助款物。
第二十七条重视灾害保险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防灾减灾作用,加强突发公共事件的保险工作。
(一)鼓励乡镇政府、各单位和公民积极参加有关突发公共事件的保险,提高全民的保险意识。
(二)各保险公司要加大与突发公共事件有关的产品开发力度,合理确定保险费率,依法依规做好保险服务与理赔工作。
(三)提倡和鼓励保险公司参与减灾科研及宣传教育、扶助减灾设备物资生产与储备,支持减灾基础建设。
第二十八条在开展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的同时,由应急委员会决定依法组成事故调查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事故调查,写出书面报告,提出对有关责任人的处理意见,按程序报批处理。各专项应急预案要制定明确的奖惩制度,对突发公共事件接警处警、信息报送、应急决策、应急指挥和应急响应等各个环节中,有关人员的立功和过失行为分别给予奖惩。
第六章应急保障
第二十九条通信与信息保障
(一)应急委员会办公室要在整合各职能部门专业通信网的基础上,建立跨部门、多手段、多路由、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稳定可靠的应急通信系统。建立备份和紧急保障措施,确保应急指挥通信顺畅。
(二)现场指挥通信以固定有线通信为主,有条件的要实现救灾现场与指挥部的视频、音频、数据信息的双向传递。如当地不具备固定有线通信条件或长途通信干线中断,改用无线通信,保障应急指挥通信。必要时可紧急调用或征用武警部队和其他部门以及社会通信设施。
(三)各乡镇、各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员制度,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多发、易发地,聘请当地村民委员会或相关企业的人员作为专职或兼职信息报告员,收集突发事件信息并及时上报。乡镇政府及其部门、有关机构、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员收集和上报各类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客观、真实、及时,不得谎报、瞒报、缓报和越级上报。
第三十条现场应急和工程抢险保障
各乡镇政府和各有关部门都要配备必要的现场应急和工程抢险装备,建立现场应急和工程抢险装备信息库,落实应急和工程抢险装备型号、数量、种类、性能和存放位置。各应急和工程抢险装备归属单位,应统一服从县政府应急工作指挥机构的调用命令。
第三十一条交通运输保障
(一)加强应急交通保障,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提供快速、高效、顺畅的道路设施、设备、运行秩序等交通保障条件。
(二)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要适时对事故现场实行道路交通管制,根据需要和可能组织开设应急救援“绿色通道”。道路设施受损时,道路交通部门要迅速组织有关部门和专业队伍进行抢修,尽快恢复通畅状态。根据救灾需要,及时实施公路紧急运输。加强交通战备建设,确保在应急工作中紧急调集交通工具,输送疏散人员和物资。必要时可紧急动员和征用其他部门及社会交通设施装备。
(三)应急交通保障相关单位必须全力以赴,确保救灾物资、器材和人员的紧急输送,满足应急工作需要。
第三十二条医疗卫生保障
(一)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特性和需要,立即指派辖区内医疗机构迅速组织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对伤病员进行应急救治。一旦发生疫情或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必须严密组织实施疾病疫情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尽最大可能减少伤亡,防止疫情扩散或事态扩大。
卫生、医疗机构之间要互通信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主动开展监测和搜索,认真做好信息分析,提出传染病疫情的预警和防控方案,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二)根据“分级救治”原则,按照现场群众自救、院前急救、专科救治的不同环节和需要组织实施救护。医疗救治队伍要迅速进入现场,认真履行对伤病员实施医疗救治的职责。化学事故、污染事故的伤病员应先安排进入相应的专业医院救治。群众性救护和卫生专业队伍的医疗救护要在现场第一时间展开,承担应急医疗救治工作任务的医疗机构,要保证应急救治设施装备、医疗器械完好,保持应急救治网络通畅。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增配监护型救护车,逐步提高应急救治能力。
(三)县卫生部门负责辖区内应急工作中医疗救治的组织实施,各类医疗机构要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救治工作。红十字会等群众性救援组织和队伍应积极配合专业医疗队伍,开展群众性卫生救护工作。
(四)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妇幼保健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提高公共卫生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
(五)县各类医疗卫生单位要根据各自职责开展医疗救治、疾病控制、卫生监督等相关工作。县卫生局负责建立包括医疗救治资源分布、救治能力和专业特长等内容的全县性医疗动态数据库。
(六)县卫生局负责急救中心和有关医院的联系、安排,组织急救车辆、医疗器械和医务人员,提供急救所需药品和器械,抢救事故现场受伤人员,做好事故现场的卫生防疫工作,随时向现场指挥部报告人员伤亡、抢救和防疫等情况,必要时负责向上级或外地医疗机构求助。
第三十三条治安保障
(一)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公安机关应迅速对事故现场实行安全警戒和治安管制,加强对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的保护,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活动。
(二)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公安机关、乡镇政府和社区要立即在救灾现场周围组织设立警戒区和警戒哨,维持秩序,必要时及时疏散受灾群众。
(三)县公安局负责制定事故状态下维持治安秩序的各种准备方案,包括警力集结、布控方案、值勤方式和行动措施,并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组织实施。
第三十四条物资保障
(一)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物资储存、调拨和紧急配送系统,确保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器材和生活用品的应急供应。
(二)在保证一定数量的必需救灾物资储存的基础上,与省、市以上物资储备及其他县建立物资调剂供应渠道,以便需要时,迅速从省、市以上物资储备及其他县调入救灾物资。必要时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及时动员和征用社会物资。
(三)县计划局负责组织、协调救灾物资的储存、调拨和紧急供应,在生活必需品供应出现异常变化时,采取区域调剂、商品储备、组织征购及紧急调运等手段,保障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县经发局负责药品和急救医疗器械的应急管理,在急救药品和医疗器械出现短缺时,联合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区域调剂、征购及紧急调运等手段保证急救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调拨和紧急供应。县粮食局负责粮食的调拨和紧急供应。应急工作中救援物资的调用,由应急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实施。
(四)县物价局要加强市场价格监测和监督检查。当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显著上涨,或出现可能显著上涨等价格异常状态时,及时采取限定差价率、利润率和规定限价等措施,确保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县工商局、县质监局、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和单位要协调配合,共同做好市场监管工作,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五)县电力局、县建设局、县水利局负责协调事故现场供电、供水工作。
第三十五条经费保障
(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所需资金,由县财政予以保障。
(二)应急救援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应急委员会确定的应急工作项目,以及应急救援信息化建设、日常运作和保障专业应急队伍建设,预案维护等工作。
第三十六条紧急避难场所保障。由县政府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就近依托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建设临时紧急避难场所。
第三十七条技术储备与保障
(一)加大科技含量,建立科学的应急指挥决策支持系统。
(二)应急委员会办公室负责整合全县应急指挥决策支持系统。
(三)应急工作指挥决策系统要在信息综合集成、分析处理、灾害评估的基础上,实现智能化和数据化,确保决策的科学性。
(四)充分发挥专家组的作用,在应急工作各个环节都要重视和听取专家组的意见。
第七章奖惩
第三十八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公共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依法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九条各专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牵头单位要根据本预案和所担负的应急任务,组织制定相应应急预案,作为本预案的分预案。
第四十条本预案由**人民政府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四十一条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 上一篇: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预案
- 下一篇: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预案
精品范文
10突发事件报告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