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见

时间:2022-10-22 04:54:00

导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见

党的**届**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届**全会指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组织部门作为党的重要职能部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担负着重要职责,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为此,提出如下意见

一、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做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经常性工作

(1)认真抓好中央下发的《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等四个长效机制文件的贯彻落实。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大规模教育培训农村党员为切入点,切实加强党员的经常性教育。以建立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网络、全面推行党员服务群众公开承诺制度为切入点,认真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以完善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进一步规范党员组织关系接转手续为切入点,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以推广建立党委(党组)书记定期就基层党建工作向上级党委进行述职制度为切入点,建立健全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要注意把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运用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经常性工作中,转化为科学的制度,健全让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二、教育和引导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

(2)进一步加强地方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认真抓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及其配套法规文件的贯彻落实,结合实行《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重点加强县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认真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县(市、区、旗)党政正职队伍建设的意见》,注意充实熟悉农村工作的干部进入领导班子,把干部培养选拔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到农村基层和农村工作岗位挂职锻炼。对那些在新农村建设中作用突出、成绩显著的优秀干部,要提拔重用。引导地方领导班子结合各自实际,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来。

(3)进一步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力度。认真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和《2006年—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把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部署和要求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抓好全国县委书记、县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培训。充分发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其他培训机构的作用,拓宽培训渠道,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增强培训效果。引导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精神,准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目的和要求,把贯彻落实中央的精神转化为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思路、政策措施和领导能力。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4)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重点选好配强乡、村党组织书记。选拔那些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作风过硬、熟悉农村工作的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坚持和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两推一选”办法,把那些年纪轻、素质高、懂经营、善管理、政治素质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优秀人才选进村党组织的领导班子。注重从农村致富带头人、复转军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党员中选拔村党组织负责人。扩大选人视野,拓宽选人渠道,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选派机关干部到村任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等办法,选拔和储备村级班子人选。积极探索考录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进入乡镇公务员队伍的途径和办法。

(5)进一步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在坚持按地域、建制村为主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要按照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的原则,积极探索按照自然村、村民小组设立党组织,以及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行业协会和各种联合体上,或建在农民工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等,进一步规范乡村党组织设置。探索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载体和工作方法,创新联系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有效手段,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

(6)加强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加强村民委员会建设,依法选配好村委员会主任,支持村民委员会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加强村级经济合作组织和青年、妇女等群众组织建设,支持他们积极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各自作用。提倡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村党组织和村委会成员交叉任职。同时,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

(7)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与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站点建设等结合起来,拓展功能,综合利用,完善管理,把活动场所建设成为村党组织、村委会和其他村级组织开展工作、服务群众的综合阵地,发挥“一室多用”的综合效能。

四、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

(8)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大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不断提高他们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能力,民主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收致富的能力,做好群众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抓紧制定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机制。进一步明确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以及农广校、农函大等培训机构在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切实发挥作用。各地培训农村党员干部,在分级负责的基础上“上调一级”,由县委党校培训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由市委党校培训乡镇干部。有条件的地方,省(区、市)党委组织部应当对乡镇主要领导干部进行轮训,市(地、州、盟)党委组织部应当对村党组织书记进行轮训。

(9)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坚持不懈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农村基层干部端正对群众的态度,摆正同群众的关系,增进同群众的感情,努力学习掌握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认真贯彻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干部的监督管理制度,切实解决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干部进村入户、包村联户等制度。引导农村基层干部自觉转变工作方式,改进工作作风,防止简单粗暴、强迫命令的行为,努力做到公开办事、公正论事、公平理事、公道处事。广泛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活动,在农村基层干部中形成学先进、赶先进的良好氛围,努力塑造新时期农村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

(10)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对农村基层干部既要加强教育、管理和监督,又要充分信任和理解、关爱和支持,切实做到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倡导地方建立村干部工作报酬正常增长机制,建立村干部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离任补偿的制度和办法。注意倾听农村基层干部的心声,体谅他们的难处,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注重对优秀基层干部给予表彰和奖励。引导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客观公正地评价和宣传农村基层干部,为他们开展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

五、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11)全面提高农村党员素质。坚持分级负责的原则,大规模培训农村党员,力争用3—5年的时间,把所有农村党员轮训一遍。充分发挥乡镇党校作用,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党员电化教育等多种形式,开展政治理论、政策法律、科技文化教育以及农业适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农村党员培训经费要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党费使用向农村基层倾斜。有条件的地方,县(市)党委要有计划地对农村党员进行培训。

(12)为农村党员发挥作用创造条件。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和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增强党组织服务党员的意识,把关心、服务党员与党员教育管理结合起来,构建融教育、管理、监督与服务于一体的工作格局。从政策、项目、资金、信息等方面,为农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提供支持和帮助;重视解决农村老党员、贫困党员的实际困难。推广党员承诺制、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结对帮扶、党员示范户等成功经验。完善和落实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和服务。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村党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表率作用。

(13)扎实做好在农村发展党员工作。指导农村党组织重点做好青年农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专业协会负责人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做好发展农村女党员工作。全面推广“把优秀的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组干部”的“三个培养”经验。

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14)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发挥牵头抓总作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和组织落实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大力实施县乡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大规模开展农村适用技术、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强化教育培训和实践提高,培养造就大批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的生产能手、经营能手、农技专家、能工巧匠等实用人才,重点培养一大批长于经营、精于管理、善于创业、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农村复合型人才。完善评价表彰体系,加大支持服务力度,为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兴业搭建平台。

(15)加快培养发展现代农业急需的科技人才。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建设一支在农村留得住、用得上的较高素质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立农业领域高级专家库和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着力培养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引领农业科技前沿、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选拔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农技推广队伍。

(16)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人才支持力度。统筹城乡资源,强化政策引导,加强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落实鼓励人才到农村基层工作的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方面人才下乡进村直接为新农村建设服务。进一步加大选派机关干部到农村帮助指导工作的力度,注重选派专业技术人才到农村帮助工作,鼓励和引导外出经商务工流动党员,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干部职工、专业技术人员回原籍村发挥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干事创业。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地方开展人才科技共建活动。继续做好“博士服务团”、“科技副职”选派等工作。

七、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激发和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7)健全和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教育引导村党组织成员正确理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深刻内涵,增强民主法制观念,支持村委会依法开展工作;帮助村民委员会成员充分认识坚持党的领导与发扬民主的有机统一关系,牢固树立党的领导观念,自觉维护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的相关工作。指导村党组织和村委会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完善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以及村“两委”的议事规则、决策程序等,保证村民自治健康发展。

(18)大力推进乡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

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乡镇政权机关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农村普遍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要求,推进党务公开,规范“一事一议”程序,促进乡、村两级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落实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扎扎实实地做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八、深化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整体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19)切实把“三级联创”活动纳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之中。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意见》精神,根据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和要求,紧紧围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保障农民民主权利,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新型农民,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保持农村稳定,赋予“三级联创”活动新的内涵,丰富“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创新活动载体,不断把活动引向深入。进一步明确地方各级组织部门在“三级联创”活动中的职责作用。省、市两级组织部门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研究制定本地区开展“三级联创”活动的总体规划,切实加强宏观指导,推动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进一步强化县、乡、村三级党组织开展“三级联创”活动的主体地位,把县、乡、村三级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统筹安排、科学分解工作任务,做到联责任、联目标、联奖惩,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相互促进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三级联创”活动的考核办法,不断提高“三级联创”活动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九、整合组织资源,努力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合力

(20)提高整合组织资源的能力。着眼于提高组织管理效率,增强组织管理权威,降低组织管理成本,有效整合各种组织资源,形成党组织资源与社会资源的良性互动,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服务。

(21)建立健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全国基层组织建设协调机构。发挥好党委的参谋助手作用,形成纪检、组织、宣传、财政、民政、农业、科协、共青团、妇联等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2)健全完善科学的农村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

把农村党建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工作同步安排、同步推进。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实绩,作为考核评价农村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以抓好农村党建工作的成效,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