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人才工程实施方案
时间:2022-10-16 09:11:00
导语:225人才工程实施方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为适应推进跨越发展、构建和谐延安战略任务需要,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根据中办《关于印发〈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延安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若干暂行规定》和延安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精神,现就实施我市新世纪“225”人才工程提出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抢抓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解放思想,创新机制,以建设一支规模较大、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重点,从整体上提升人才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为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实施“225”人才工程必须坚持德才兼备、注重能力原则,着力提高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促使那些思想政治素质好、专业基础知识雄厚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尽快成长,多出成果;必须坚持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原则,立足我市实际,着重培养选拔符合我市产业发展需要的中青年骨干人才和后备人才,保证能源化工、绿色产业、旅游服务、建筑机械、电子信息等重要行业领域和重点工程项目的人才需求;必须坚持定期考核、动态管理原则,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管理办法,对已掌握的人选,要重点支持,定期考核,动态管理,择优汰劣,确保“225”人才工程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主要目标
“十一五”期间,为我市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培养和造就一批不同层次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骨干人才。具体目标是:
第一层次,培养20名45岁左右在省内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学术技术带头人;
第二层次,培养200名40岁左右学术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业绩突出、在全市专业领域起骨干作用的拔尖人才;
第三层次,培养500名35岁左右理论功底扎实、有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的青年学术技术后备人才。
三、选拔范围和条件
(一)选拔范围。选拔工作在全市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含中省驻延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中进行,包括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的优秀管理、技术人才以及广大农村的拔尖实用人才。重点是科研、教育、卫生、工程、农业、文化艺术等领域,特别要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着力选拔推荐能源化工、旅游服务、绿色产业、企业经营管理、延安特色文化等方面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已被选拔为市级以上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和“三五”人才工程人选不再参与市“225”人才工程的推荐和选拔。
已担任领导职务不再直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以及党政机关干部一般不作为选拔对象。
(二)选拔条件。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有较强的事业心,治学态度严谨,专业知识扎实,有较强的科研攻关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在本学科、本专业领域具有领先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人员选拔不受学历、资历、职称限制。对各层次人选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层次人选:专业技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近五年科研成果颇丰,经济社会效益明显,其业绩得到业内同行公认,在省内专业领域有一定影响的45岁左右的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或科研能手。省部级以上重点研究(推广)课题(项目)的主持人或主要参与者,国家级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国家级教学能手,省部级以上“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入选省部级以上“四个一批”人才工程人选、国家级农村实用(杰出)人才等可优先选拔。
5年内分三批进行,其中,**—**年度选拔6人,**—2009年度选拔7人,2010—2011年度选拔7人。
第二层次人选:专业知识深厚,专业技能娴熟,坚持开展科研攻关或技术推广等活动,取得一定的科研成就,在全市所属专业技术领域有一定影响的40岁左右的青年骨干人才。省级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省级特级教师、市级科技(推广)奖一等奖的第一完成人、省级农村实用(杰出)人才等可优先选拔。
5年内分三批进行,其中,**—**年度选拔60名,**—2009年度选拔70名,2010—2011年度选拔70名。
第三层次人选:专业知识扎实,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科研创新能力,有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的35岁左右的青年后备人才。市级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市级学科带头人、市级农村优秀(杰出)实用人才等可优先选拔。
5年内分三批进行,其中,**—**年度选拔160名,**—2009年度选拔170名,2010—2011年度选拔170名。
四、选拔程序
选拔工作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和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原则,以政治思想表现、专业技术水平和对社会的实际贡献为依据,坚持好中选优,真正拔尖。选拔工作由市委组织部、人才办负责,市人事局等相关部门配合。并按以下程序进行:
1、选拔工作采取自下而上逐级推荐的办法进行。被推荐人选所在单位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在县区的,向所在地县区委组织部推荐;被推荐人选所在单位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在市级(直)部门(单位)的,向市直部门(单位)推荐;被推荐人选所在单位是非公有制单位的,向所在地县区委组织部推荐。中省驻延单位可直接向市委组织部推荐。
2、县区委组织部、市直部门要根据推荐人选情况,组织相关部门单位领导和专家学者,对被推荐人选进行资格审查和联合评审,对符合条件者,向市委组织部呈报。
3、建立评审专家信息库和设立评审委员会,负责推荐人选的评审工作。评审委员会由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和市级有关部门领导以及有关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设在市委组织部。评审工作由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共同组织,并按行业专业特点,归口进行评审。
4、根据归口评审意见,提出拟评人选意见,提交市委组织部部务会研究确定正式人选名单,公示7天后,报市委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审批。
5、原则上,各层次人选从下一层次人选中产生。
五、培养管理措施
1、市“225”人才工程人选每两年选拔一次,选拔时以近五年的工作实绩和业绩成果为主要依据,兼顾长期贡献。
2、对入选第一、二、三层次人选的,在市人才工作专项资金中分别给予6000、5000、4000元的一次性奖励。
3、实行年度考核和动态管理制度。市、县区委组织部,市、县区人事局和市直部门分年度对入选人选进行考核,其中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负责考核第一、二层次人选,县区组织部、县区人事局、市直部门负责第三层次人选考核,考核结果记入本人业绩档案。入选人选的管理期为5年,5年后根据本人在管理期的工作实绩和综合表现情况,确定是否继续列入管理范围。5年期内,凡不符合管理条件的,取消其入选资格。
4、加强对入选人选的教育培训。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将采取举办培训班、召开学术交流会、组织人选参与课题调研等方式,加强对人选的教育培训。县区委组织部、县区人事局、市直部门也要采取多种方式,组织人选进行培训。
5、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入选人选参与项目论证、课题研究、决策咨询等科研活动,促使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6、建立定期奖励制度。每3年组织一次评比表彰活动,对管理期内学术成就显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进行表彰奖励。对特别突出的人选,可优先推荐为省市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和省“三五”人才工程的拟评人选。
六、组织领导
实施新世纪“225”人才工程是市委、市政府加强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各级党委、政府要在市委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的统一领导下,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保“225”人才工程顺利实施。组织部门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积极搞好综合协调、宏观指导和组织审查、评选等工作;人事部门积极配合组织部门做好资格审查、人选评定等工作;各相关部门严格按照推选条件,认真搞好本系统、本单位的人选推荐选拔工作,落实好已评定人选的相关待遇。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该项工作,为“225”人才工程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 上一篇:党基层执政能力调研报告
- 下一篇:凝聚力工程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