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标准方案

时间:2022-09-18 03:12:00

导语:公共卫生标准方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公共卫生标准方案

为加快实施“对接珠三角、融入泛珠区”发展战略,不断促进公共卫生工作的发展,使我县公共卫生各项标准符合国家标准,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现就建立公共卫生标准化体系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可持续性发展为主题,以改善和提高公共卫生整体环境为主线,以推进“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和预防控制各类传染病为重点,以强化执法监督和提高公共卫生管理能力为保障,以改善我县人民消费环境和工作生活环境为出发点,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对接珠三角,融入泛珠区”的发展战略,保护全县人民的身体健康,为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二、目标与任务

(一)近期目标到**年,卫生监督和疾病控制更加完善,人民的消费、生活环境有较大改善。

1、县主要商场、超市符合《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的要求,提高食品经营环节的卫生安全及散装食品的可溯源性。

2、大中型餐饮企业及学校食堂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为小型餐饮单位和其它行业实施量化分级管理积累经验。

3、促进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加强行业管理及企业自身管理,鼓励食品生产企业实施食品卫生规范(GHP)或良好生产规范(GMP),积极推行危害关键控制点(HACCP)方法。

4、建立食源性疾病预警和控制体系,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机制。

5、县级及三资企业职业卫生监测覆盖率≥85%。对新、改、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做好竣工验收前的测定。现有企业生产设备更新改造及卫生防护技术、措施效果评价测定不低于《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97)规定的标准。

6、及时发现和掌握从事有害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状况及职业危害、职业病和工作相关疾病的发生情况。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率≥85%;在岗期间定期健康检查率≥85%,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率≥85%。

7、制定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防护监测方案,放射装置监测率达98%,放射装置工作场所、设备、防护设施不低于《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GB4792-84)和《医用诊断X线卫生防护标准》(GB8279-87)及《医用治疗X线卫生防护规定》(GBWZ-80)。

8、进一步加大医疗器械消毒效果监测的覆盖面和监测频率。

9、继续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每季对县自来水进行一次水质全分析;每月对管网末梢水(定2个点)进行常规指标检测;加大对乡镇自来水厂、企业自备水和学校自备水质的监测力度。

10、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抓好儿童计划免疫工作,使全县7岁内儿童建卡率达98%,建证率达95%。五苗12月龄基免和7岁内加强全程免疫接种率达85%以上,卡疤率达80%以上。有效地预防相应传染病的发生,其指标控制为无脊髓灰质炎、白喉病例发生,麻疹、百日咳发病率分别控制在15/10万和5/10万以下。

11、做好地方病控制,重点为碘缺乏病的控制工作,抓好碘盐监测及碘缺乏病的防治宣传工作。

12、进一步完善传染病防治应急机制,确保在发现重大疫情时能够及时控制。

13、抓好以预防霍乱、艾滋病、结核为主的各种传染病控制工作。

(二)中远期目标**年后,力争我县各项公共卫生指标达到国家标准,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载体。

1、全面实行《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95%以上的商场、超市符合《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要求,保证消费者购买到安全、放心食品。

2、所有餐饮单位,包括学校、单位食堂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

3、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全面实施食品卫生规范(GHP)或良好生产规范(GMP),提高生产经营企业的安全责任意识,从源头上保证食品安全,加强食品企业诚信管理。

4、进一步完善食源性疾病预警和控制体系。通过完善食源性疾病的报告、监测与溯源体系,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前消除由于食品中的有害因素所造成的危害,以更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暴发。

5、制定职业卫生危害因素控制计划,以预测有害因素的远期效应。

6、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改进生产工艺,使用卫生安全的原材料,保障劳动者安全健康。

7、鼓励更新放射装置设施,采用现代先进装备,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安全。

8、加大医疗机械消毒监测,使全县医疗机构的消毒工作符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9、进一步加大水质监督检查力度,使全县供水单位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的要求,让全县人民都能用上放心、安全的生活饮用水。

10、至2010年,我县儿童计免工作更上一个台阶,建卡率、建证率达100%,基本控制疫苗相应传染病的发生。

11、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应急机制更加完善。

12、基本控制地方病在我县发生。

13、传染病报告制度更加完善,有效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三、主要措施

1、加强对重点商场、超市经营散装食品的检查,每年不得少于4次。检查内容:①经营的散装食品是否索证;②经营场所内散装食品标签是否注明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单位和地址等;③是否进行专人负责制度,是否有防尘材料遮盖并具有隔离设施;④超过保质期散装食品的处理情况,有无记录等;⑤加强对散装食品的卫生监督抽检。

2、严格执行《江西省卫生厅关于大中型餐饮业和学校食堂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方案》。

3、建立食品企业诚信机制。加强食品行业管理,协调有关部门建立和加强食品企业的诚信和食品安全承诺制度。对采用先进管理技术和方法、具有良好信誉和确保食品安全的企业予以通报和奖励。制定并严格执行不合格食品召回制度。加强市场监督抽检,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不合格食品召回制度。推行食品卫生管理员制度。建立食品卫生管理员培训、考核及管理制度。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配备具有资质的食品卫生管理员,实行食品卫生管理员管理责任制度。激励食品企业增加投入,不断改进食品加工工艺和生产条件。建立食品安全溯源制度,提高食品的可溯源性,增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4、建立并完善我县的食源性疾病报告体系。运用现代化的电子网络手段,快速、高效、准确地实现资料上报和数据分析。提高对生物性食源性疾病病原的溯源能力。开展食品中病原危害的危险性评估。对某些高危、特定食品实施生物性危害(如禽肉中的沙门氏菌)、化学性危害(蔬菜中的农药残留等)的危害性评估。努力提高我县处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制定应急处理预案,做好人力、设备、技术的储备,随时预防和应急处理重大食品污染、食物中毒及食品安全恐怖事件。在社区、农村中设立食品安全宣传点,将食源性疾病预防作为卫生宣传的重要内容。

5、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逐步对实验室的设备进行更新,强化检验人员的培训和质量控制,提高资源综合利用能力。

6、进一步加强及完善疫情报告系统及疫情监测系统建设,加强全县疫情报告及疫情监测工作的管理。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应急机制,不断提高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7、进一步加强及完善卫生执法体系建设,加大全县范围内各项卫生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

8、加大宣传力度,制定公共卫生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措施,进一步加强《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生活饮用水管理办法》、《职业病防治法》、《放射装置防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不断提高群众健康意识。

四、保障机制

1、将公共卫生列入卫生事业优先发展的领域。制订工作计划,加强领导,重点扶持。

2、加快卫生监督体系和技术保障体系的建设,严格按照卫生部确定的改革思路、原则和步骤进行实施,充分发挥其在公共卫生安全监督中的作用。

3、认真做好公共卫生工作中的部门协调。通过相关部门的协调,加强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我县的公共卫生建设工作。

4、充分发挥社会对公共卫生安全的监督作用。建立有效机制,保证消费者和社会舆论监督渠道畅通,营造一个企业自律、政府和社会共同监督的公共卫生安全新秩序。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普及公共卫生安全知识方面的作用,增强公共卫生法规执法工作的透明度,把公共卫生工作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

5、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公共卫生安全监测能力。

6、增进兄弟县市之间公共卫生安全合作和技术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