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领会宪法修正案的精神实质活动那个方案

时间:2022-07-21 03:39:00

导语:深刻领会宪法修正案的精神实质活动那个方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深刻领会宪法修正案的精神实质活动那个方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保证。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指导地位,把党的十六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把我们在实践中取得并证明是成熟的重要认识和基本经验写入宪法,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经过这次修改,我国的宪法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国情、更加反映时代精神,更加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要求,将更好地发挥国家根本法的作用。

如何深刻领会宪法修正案精神实质,进一步确保宪法在本区域内的贯彻实施,我认为要抓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立即掀起全民学宪高潮,把握修正案的主要内容,提高宪法意识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确立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生活的基本原则,一切政党和所有公民都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这次对宪法所作的修改,都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和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各级党委和政府,特别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必须把组织和带领全民学宪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采取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重点学习好宪法修正案,把握主要内容,领会精神实质,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意识,促进宪法的实施。我认为在学习宪法,特别是学习宪法修正案中要把握几个重点:

一是全面准确地领会和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指导地位的重要意义。必须让全民充分认识,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丰富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为推动“三个代表”思想,通过法律形式转变为全国人民的伟大实践,提供了法律基础。

二是全面准确地领会和把握“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科学内涵,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地把“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写入了宪法。这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学说的继承和发展,丰富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内涵,完整地构建了未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体系,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对于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将发挥指导作用。把“三个文明”及其相互关系写入宪法,是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具体体现。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表明了我们党执政方式和治国之道进一步走向成熟。

三是全面准确地领会和把握在统一战线表述中增加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重要意义。这一表述,有利于更广泛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更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更全面地凝聚了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应该包括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新的社会阶层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发展起来的。他们所从事的事业,符合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要求,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提高,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他们中的广大人员,接受党的领导,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他们手中的财富,大多是通过合法经营和自己的劳动积累起来的。因此,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与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一样,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把他们纳入爱国统一战线的范围,必将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力量与积极因素,使更多的社会力量,凝聚在党的周围,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四是全面准确地领会把握党和国家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政策,毫不动摇地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宪法修正案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把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以毫不动摇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基本方针确定下来,这对于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排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种障碍,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特别要指出的是,1982年宪法颁布实施以来,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先后4次对宪法部分内容作了修改。其中对宪法第十一条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规定进行了3次修改。这说明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中的地位愈益重要。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我们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不断深化。

五是全面准确地领会和把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和继承权的科学内涵,正确处理私有财产保护和公共利益需要的关系。宪法修正案对私有财产的保护体现了保护、制约和补偿的三原则,用财产权代替了原有的所有权。这是非常重要的转变,解决了原宪法保护范畴不明确和保护力度较弱等问题。

六是全面准确地领会和把握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的科学内涵,依法维护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不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人权事业的发展。建设民主政治,保障公民人权,本来就是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应有之义,这次将他们写入宪法,表明了新一届中央领导层把以人为本作为国家的价值观,是件了不起的事情。国家对人权问题越来越重视,保障人权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全面准确地领会和把握宪法和宪法修正案的精神实质,我们的认识就更加深刻,就能在思想上进一步明确:在前进的征途上,我们始终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样,我们就能同心同德,万众一心,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二、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推动宪法在全社会的贯彻实施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以这次宪法修改为契机,迅速掀起全民的学宪高潮,这对于进一步动员和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们要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推动宪法在我市的贯彻实施。

(一)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和人民团体等组织,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贯彻实施宪法的重大意义,增强宪法意识,自觉遵守和维护宪法,并同违反宪法、法律和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行为作斗争。有什么样的认识,就有什么样的行动。在学习中,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进一步学习贯彻实施宪法,对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具有重大意义;进一步学习贯彻实施宪法,对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重大意义;进一步学习和贯彻实施宪法,对推动社会主义政冶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进一步学习贯彻实施宪法,对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具有重大意义。只有充分认识了这些重大意义,学法才有自觉性,执法才有原则性,护法才有坚韧性,普法才有持久性。

(二)各级党委要加强对宪法贯彻实施工作的领导。首先各级党委要把学习宪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研究制定学习宪法的具体计划,并付诸实施。其次,要把市、县级领导干部集中一段时间进行学习。把学习宪法与干部培训结合起来,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同“四五”普法结合起来,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结合起来,同推动各地区、各部门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第三,加强督促检查,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三)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进一步研究制定有关措施,推动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得到遵守和执行。比如,可以组织选任干部进行宪法知识考试,组织公民进行宪法知识竞赛,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加强个案监督,对违宪行为进行纠正等等。建议全国人大以宪法修正案为基础,修改现有的法律法规和出台新的子法子规;有立法权的省、市、自治区(县)也要以宪法修正案为镜子对照检查过去出台的法律是否符合修改后的宪法精神,以维护宪法作为母法的特殊和不可侵犯的地位。

(四)各级政府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履行职责,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各级政府是贯彻实施宪法的重要主体,不折不扣地执行宪法的各项规定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和任务。各级政府要把学习贯彻宪法与做好政府工作结合起来,加强实施宪法的各项具体制度建设。如,加快改革土地征收征用制度,大力引导和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推进现代产权制度建设,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以及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

(五)司法机关要坚持执法为民、公正司法。严格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进一步转变作风,切实解决群众“告状难”、“申诉难”、“执行难”的问题,落实司法为民的要求,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维护宪法的尊严和神圣。

(六)各级宣传部门要加强对宪法的宣传。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做到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组织有声势、有深度的宪法宣传活动。媒体可以组织专题征文活动,组织一批既注重理论阐述又注重事实说话;既统揽全局,高屋建瓴,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有分量的文章在报刊发表。同时,努力增加宣传报道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做到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为广大干部群众喜闻乐见,为贯彻实施宪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