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工作办事公开的实施方案
时间:2022-01-08 03:31:00
导语: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工作办事公开的实施方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为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工作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密切纪检监察机关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保障信访人的合法权益,规范信访工作和信访行为,维护信访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国务院《信访条例》、《湖北省信访条例》的有关规定,以及中央纪委、监察部和省纪委、监察厅关于信访举报办事公开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
1、依纪依法,客观公正。公开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党内法规和纪检监察工作的有关规定进行,不得涉及党和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等问题。公开要履行严格的审批程序,避免随意性,公开的内容要真实可靠、公平公正。
2、有利监督、注重实效。要紧紧围绕群众普遍关注和反映强烈的问题,针对解决疑难访、重复访反映的问题进行公开。公开要便于群众参与和知情,有利于接受群众监督,公开的形式要简便易行,力戒形式主义,防止做表面文章。
3、保障权利、维护稳定。在公开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既要保障信访举报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又要保护被检举人、控告人的解释说明、申辩和申诉的权利以及其他信访举报当事人的权利。同时注重公开的政治、经济、社会效果,防止片面公开而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或引发新的矛盾,影响社会稳定。
4、立足基层、归口办理。实施信访举报办事公开主要在县和县以下单位推行。对于检举、控告和申诉的问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级办理,层层负责,不得相互推诿。
二、公开的范围
1、群众反映强烈、涉及面广、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集体访、疑难信访和群体性事件;
2、重复、越级信访举报,特别是几经处理仍不服或者已在社会造成影响的疑难信访举报;
3、带有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的信访举报,以及对党员、干部有警示、提醒作用,或对信访举报人和群众有典型教育意义的信访举报;
4、经过调查,信访举报反映的问题与事实出入较大,信访举报人有误解,对被举报人已在一定范围内造成影响的信访举报;
5、其他不影响信访举报当事人利益,有必要公开结果的信访举报。
遇到下列情况,不能公开:
1、涉及党和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内容;
2、已成为案件线索的信访问题;
3、可能导致打击报复举报人的问题;
4、可能给当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造成负面影响的问题;
5、信访当事人要求不公开,且有正当理由的;
6、政策界线不清楚的问题;
7、其他不宜公开的内容。
三、公开的内容
1、公开受理渠道。包括信访举报部门通讯地址、举报电话、网上举报邮箱(网站)、接待时间和地点、领导接访安排等。
2、公开政策法规。包括纪检监察机关职责、受理范围,信访举报工作的办理程序和有关规章制度,信访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如何进行信访举报的有关知识。
3、公开受理情况。包括群众来访或实名举报是否受理,受理或不予受理的依据,办理时限等。
4、公开办理过程。包括信访问题的承办单位或部门,工作进展,以及办理过程中可以公开的其他情况。
5、公开处理结果。包括调查结论、处理结果以及事实和政策依据。
四、公开的形式
推行信访举报办事公开工作,各地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因人、因案、因事、因地、因时而异,采取相应的形式进行公开。
1、书面告知。对于群众来信,如果署有真实姓名和详细通信地址的,可以根据是否属于纪检监察业务范围的情况,填发“受理”或者“不予受理”告知书(见附件3、4),对于匿名和通信地址不祥的举报信,不予回告。
2、当面告知。通过请上来、走下去,约见信访举报当事人的方式,承办单位与信访举报当事人面对面地交流反馈受理、办理等情况。
3、电话告知。信访举报当事人留有联系电话的,承办单位可以通过电话向当事人反馈信访举报件的办理情况。
4、电子邮件告知。信访举报当事人留有电子信箱的,承办单位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向当事人反馈信访举报件的办理情况。
5、填发“实名举报办结情况回告单”。署有真实姓名的举报件调查终结后,承办单位可以通过填发“实名举报办结情况回告单”(见附件1)的方式,告知信访举报当事人调查结论及处理结果。
6、媒体公示。通过公开栏、电子显示屏、报纸、电台、电视台、政府门户网站、纪检监察网站等媒体向社会公众公布信访举报办事公开工作的有关内容,如受理渠道、政策法规、办理结果等情况。
7、会议反馈。通过召开信访座谈会、听证会、协调会、咨询会等形式处理信访问题。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涉及群体性利益的匿名举报的调查处理,可以召开群众代表大会,或者在有关单位召开一定范围内人员参加的会议公开调查过程和处理结果。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初信初访工作责任制。对信访人初次提出的信访举报事项,要强化承办人员的责任。对办信过程中遗失信件、截留信件、压信不办、延误时间以及工作中不负责、失职渎职、发生失泄密事故、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责任人和单位,要按照党纪政纪有关规定,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二)建立署实名举报双向承诺制。对于属于纪检监察业务范围内的署实名来信来访,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与举报人可签订信访举报双向承诺书(见附件2)。
(三)建立群众代表参与协查制度。对于群众的联名信、集体访、越级访、重复访所反映的涉及群体性利益的信访问题,在调查中可以吸收群众代表参与一些问题的核查工作,消除群众疑虑,但群众代表参与信访调查工作,必须规范推选群众代表的程序和条件,明确其参与调查的权利和义务,严格限定其参与信访调查的阶段和时限。
(四)建立信访举报听证制度。对于重大、疑难的信访事项,可以举行听证。对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的政策性、业务性较强的信访问题,可以邀请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就有关问题向信访群众提供现场咨询。听证应当公开举行,通过质询、辩论、评议、合议等方式,查明事实,分清责任。听证范围、主持人、参加人以及程序等,必须符合《湖北省信访听证试行办法》的规定。
(五)建立信访举报办事公开的长效机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领导特别是分管信访举报工作的领导,要经常研究部署信访举报办事公开工作。各地、各部门要加强信访举报办事公开工作制度建设,实现信访举报工作办事公开的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按照中纪委《关于依纪依法规范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围绕受理、办理、处理等环节,及时建立健全符合形势任务要求、工作急需的有关办事公开的制度。要建立健全受理告知、处理结果告知等告知类制度;信访听证、群众代表参与信访调查等程序类制度;明确信访举报工作办事公开中有关部门和人员职责等管理类制度;接受对办事公开工作批评建议类等监督类制度;加强对办事公开工作的考核评议类制度等。各项制度建立以后,要严格按照制度办事,保障信访举报工作办事公开规范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