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下

时间:2022-11-28 04:56:00

导语: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下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下

(三)积极发展清洁型优势产业。

发展种子种苗产业。充分利用海南发展种子种苗产业的有利条件,发挥国家重点生物实验室优势,进一步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培育优良种子种苗力度,建设一批热带水果、冬季瓜菜、水产、畜禽等良种良苗繁育、繁殖基地。完善良种良苗生产许可证制度,规范种子、种苗市场,壮大海南的种子种苗产业。

加快发展汽车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要加强与国外公司的技术合作,引进性价比高的新车型投放市场,抓住当前良好的发展机遇,加紧扩大产能,形成规模化生产,积极抢占市场。

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和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要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南药资源、海洋生物资源和现有的产业基础,积极引入智力和技术,推进现代中药产业化,研究开发技术含量高、市场容量大、经济效益好的海洋中成药和海洋保健品,加快新药从仿制向自主研制的战略转移,形成一批具有强势竞争力的优势品牌,打造海南生态医药业。大力发展光纤光缆、计算机部件、整机组装等制造业和软件开发,加快推进信息化进程。

培育文化教育产业。充分利用海南的生态环境优势和人文资源特色,尽快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和鼓励政策,吸引国内外人才,培育发展以工艺美术产品、广告制作、影视动漫制作等为重点的创意产业。发展以英语培训、旅游培训、高尔夫培训、航空驾驶培训等为重点的职业技术教育产业。发展以足球冬训、帆船训练、潜水培训和全民健身等为重点的体育产业。发挥亚洲论坛的影响力,发展各种类型的博览、展览、会议等会展产业。进一步扩大三亚“世界小姐选美活动”影响力,积极发展包括各类选美、健美比赛活动的“美丽产业”。

(四)科学发展资源型加工业。

大力发展集约型油气化工业。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油气资源优势,吸引国内外大公司进入,实施大项目带动,坚持集中布局和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重复建设的“三不”原则,加大勘探力度,加快开发步伐,扩大油气资源开发生产规模,大力发展炼油和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树脂三大合成材料及下游衍生产业,大力发展天然气合成氨、化肥、甲醇及下游衍生产业,延长石油化工和天然气化工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把海南建成我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化工基地。重点建设东方天然气化工城、洋浦石油化工园区。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农产品优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明确方向,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加快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实现农产品加工业的规模化、集约化。重点发展水产品、水果、瓜菜的保鲜与加工,以及橡胶、畜禽、粮油等精加工。

推进林浆纸及纸制品一体化产业。充分利用我省种植速生丰产林的气候、土地等资源优势,坚持高标准,采用新技术培育良种良苗,加快实施350万亩浆纸林工程。依托科技进步,促进木片生产向林桨纸一体化转变,延长产业链,建成浆纸林——木片——纸浆——高档纸——纸制品的林浆纸及纸制品一体化产业体系。

(五)发展壮大环保产业。

扩大环保产品生产。充分利用公众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环保产品日益受欢迎的有利环境,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发展具有特色、市场前景好的环保产品。制定政策,淘汰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产品,为环保产品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探索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投融资机制,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培育和组建可降解材料及制品、无氟制冷剂等环保产品的骨干企业,带动全省环保产品的发展。

推广应用新型环保建材。把发展新型建材和保护生态环境、治理污染有机结合起来,利用电厂粉煤灰、秸秆、蔗渣等生产市场前景好的新型建材,替代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传统建材。

推动废物资源化利用。推行循环经济模式,促进工业“三废”和生活废物的资源化利用。以“三废”多产企业为中心,集中布局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通过分类、交换、回收、修复、提纯、再加工等技术和方法,把“三废”转化为有用的物质和能量资源,实现消减污染、节约资源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以生活固体废物为重点,推进生活废物资源化利用。建立以废旧物资回收和集中处理为主的生活废物资源化体系,重点对生活垃圾中的金属、塑料、玻璃等进行回收再利用,有机成分制成高效生物肥,不能再生利用的,制成垃圾燃料用于发电。

(六)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建设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水电、风能、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制定政策,鼓励使用清洁能源,促进能源结构调整。重点在工业锅炉、城市民用能源和交通、农村热源等领域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建设和完善主要工业开发区的天然气输送管道网络,加大发电、大型锅炉、工业锅炉的煤改气、油改气力度,提高锅炉燃烧效率,减少污染。建设和完善城市天然气输气管网和配套设施,加大推进服务业、居民热源改气、油改气力度,提高天然气使用覆盖率和城市公共交通车辆燃气化比例。在集镇积极普及以煤气为主的清洁能源。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研究制定海南省实施办法。开展全省可再生能源的资源普查评估工作,制定海南省可再生能源总体发展规划。策划、论证重大可再生能源项目,积极争取国家对海南重点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投资支持,加大地方财政的扶持力度。推进能源产业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实现投资多元化,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开发和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大可再生能源研究和开发力度,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占全省能源的比例。充分利用水资源条件,加快发展水力发电;在大风和多风热带季风气候比较明显的地方,发展风能发电;在有条件的行业和地方,充分利用日照时间长等优势推广应用太阳能;在农村结合文明生态村的创建活动,大力推广应用沼气。

六、生态人居与生活质量

坚持以人为本,创建一流的生活质量是建设生态省的根本出发点。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开展文明生态城市、文明生态集镇、文明生态村与文明生态社区三级四类创建,加快建设与完善城乡居住环境与配套基础设施,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构建人口、卫生、教育、就业、公共安全等人口生态体系,提高人口素质,保障人民生产和生活安全,打造有海南特色的居住环境品牌,把海南建成具有全国一流生活质量的省份。

(一)生态人居环境建设。

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是高品质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推进人居环境的三级四类创建工程,把城乡居住环境的改善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舒适实用、环境质量一流、与自然和谐、具有海南特色的生态型社区,为人们提供健康、方便、舒适的生活、工作、旅行和休闲环境。

1.科学制定并严格执行城乡人居环境建设规划。科学制定人居环境建设规划。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规划理念和方法,从省情实际出发,统筹协调城乡发展,把城乡建设规划与生态环境功能区划、产业发展规划等有机结合起来,对城镇功能进行科学准确定位,加快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或修编工作,制定村镇建设规划。规划要体现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合理利用要求,充分考虑环境的承载力,贯彻低容积率、低建筑密度、低层、高绿化率(“三低一高”)规划建设原则,将人工建筑纳入自然景观中进行整体设计,力求使建筑景观与自然景观和谐,突出地方的自然与人文特色。开展城镇自然景观和绿化用地专项规划,严禁不经科学论证和不按程序报批而随意填海、填湖、填河、毁林和削山造地,充分利用山、水、林、海等景观资源,使城镇住区和商业区与城镇周边自然生态环境达到景观和谐。在老城区改造和新城区的建设中,要统一规划城市的供排水系统、交通系统、能源系统、通信系统、地下管网系统、生物系统和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

严格实施建设规划。通过地方立法和严格的执行制度确立城乡人居环境建设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确保城乡人居环境各项建设工程严格按照批准的规划进行,杜绝乱批、乱建、乱占行为,有序推进人居环境建设。

2.建设文明生态城市。建设具有和谐优美人居环境、市民精神文明程度高、崇尚绿色文明消费的文明生态城市。按照全省城镇体系规划和文明生态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各城市要明确发展功能和方向,加快提升城市的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态意识和文明水平。到2010年,海口、三亚、琼海、五指山、儋州5市率先达到文明生态城市的基本要求,到2015年全部城市建成文明生态城市。

文明生态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工商业区、学校、办公区和居住区的建筑,干道和街巷,公园休闲地与绿化带,文体活动场所与设施,供水供电环保基础设施等。

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满足现状要求兼顾发展需求的原则,统一规划建设城市道路交通网络、供电供水排水设施、公共信息系统、文化教育与体育设施等,为城市居民创造舒适便捷的生活条件。

大力实施城市净化工程。研究引进符合海南城市实际的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技术方法,实行雨、污水分流管网系统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逐步推行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置市场化运行机制,妥善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统筹建设、环卫、城管等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城市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城市卫生达到省级以上卫生城市标准。

加快建设城市绿化工程。城市绿化以热带乡土乔木为主,形成乔、灌、地被多物种结合的绿化格局,城市新区的绿地面积应占总用地的35%以上,旧城区改造要留足绿化用地,重点建设一批园林绿化精品示范工程。到2010年,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城镇街道绿化率达到95%,城区干道绿化带不少于道路总用地面积的25%,30%的城市园林绿化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50%的城市达到省级园林城市标准。

积极推进城市美化工程。结合城市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特点,开展城市景观设计,合理布局和建设公用建筑、人居建筑及相关的标志性建筑和城市公园等公益设施,规范户外广告、路灯、停车场等兼具实用和美观功能的公用设施建设,营造美观和谐的热带城市特色景观。

3.建设文明生态集镇。大力推进建设具有和谐优美人居环境、民风淳朴、实行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文明生态集镇。按照全省城镇规划和文明生态集镇的总体要求,从重点集镇开始,明确功能定位和方向,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和特点,加快镇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集镇管理水平,提高居民的精神文明素质和环境意识。到2010年,根本解决集镇“脏、乱、差”问题,镇区常住人口5000人以上的集镇要达到文明生态集镇的基本要求;到2015年,60%的集镇基本建成文明生态集镇;到2020年,80%的集镇建成文明生态集镇。

文明生态集镇人居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商业、办公、学校和居住区建筑,街巷要道,公园与绿化带,文体活动场所与设施,供水供电和电信设施,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垃圾收集与处置设施等。

加快完善集镇基础设施建设。统筹集镇建设资金,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加快建设和完善集镇道路交通、农贸市场、供电供水、中小学校和文体设施等基础设施,为集镇居民创造舒适方便的生活条件。

大力实施集镇净化工程。把治理“脏、乱、差”作为改善集镇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严格清理乱搭、乱建、乱占,使集镇环境整洁有序;建设符合海南集镇实际、低投入高效益的小型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置设施,对集镇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对生活垃圾实行定点收集、集中处置,净化集镇环境。

加快推进集镇绿化工程。在镇边、路边和房前屋后大力种植乡土林木,栽花种草。文明生态集镇的绿化率要达到40%以上,逐步建成“林在镇中、镇在林中”的绿色集镇环境。

组织实施集镇美化工程。有条件的集镇要根据本地自然环境特色和人文历史特点进行规划设计,合理布局居住建筑、公用建筑,建设园林美化和文化体育等设施,美化集镇环境,建设有景观特色的优美集镇人居环境。

4.创建和推广文明生态社区。创建具有美观和谐人居环境、居民具有较高文明素质和生态意识的文明生态社区,促进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城镇社区要建设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基础设施,满足居民对居住、教育、安全和社交、休闲、娱乐等功能的需求,为居民提供便捷的生活服务;大力开展净化、绿化和美化工程,开展户外环境与建筑附着物的整治,倡导庭院绿化、建筑物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为居民创造优美的居住环境;以节庆、社区活动中心、家庭等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社区教育、环保科普和文体活动,提倡节约能源、资源,倡导绿色文明消费,为居民营造积极向上的文明风尚和生态文化氛围。

到2010年,海口、三亚、琼海、五指山、儋州五个市60%以上的住宅区达到文明生态社区的基本要求;到2015年,全省城镇70%的住宅区基本建成文明生态社区;到2020年,全省城镇80%的住宅小区建成文明生态社区。

5.加快建设文明生态村。按照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要求,加快推进创建工作。加强计划生育和文明卫生宣传教育,整治“脏、乱、差”,铲除“黄、赌、毒”,改变生活陋习,提高村民整体素质。按照布局实用合理、风格美观多样的要求,全面规划建设农村居民点,建好入村干道和入户巷道,实行净化、绿化和美化工程,逐步使农村居民每户拥有一处实用、卫生、美观的庭院。认真搞好宣传文化室建设,加强对农民进行生态知识教育,鼓励农民学习农村实用技术,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沼气和庭院经济,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增加收入,勤劳致富。整合各项涉农资金,支持村庄进行改水、改厕,推广农村沼气或清洁燃料,提倡家畜和家禽圈养,推行生活垃圾集中堆放,生活污水定点排放,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加快农村电网的建设与改造,积极发展小水电、微水发电等清洁能源,减少薪柴的使用;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采用生物手段治理病虫害,少用化学农药和化肥,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到2010年,全省一半以上的村庄建成文明生态村。2015年,全省75%的村庄建成文明生态村。2020年,90%以上的村庄建成文明生态村,实现农村面貌的根本改变。

(二)人口生态体系建设。

推进人口控制体系建设、健康与安全保障、文化体育与教育体系建设、就业与社会保障四项工程,构建完善的人口生态体系,努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1.人口控制体系建设。控制人口增长和优化人口结构。加强宣传教育和执法力度,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创新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机制,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探索建立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制度和保障体系。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部分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衡问题,在农村组织开展“少生快富”扶持工程,把人口自然增长率和性别比例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使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缓解人口增长和老龄化问题。到2015年,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与性别比指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2.健康与安全保障。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尽快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建立健全传染病预警系统,提高对传染病的快速反应和控制能力,强化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措施。注重加强和改善农村医疗卫生设施,满足农村医疗卫生的基本需求。加大卫生执法监督力度,整顿和规范医疗市场,确保城乡居民用药和就医安全,切实保障城乡居民身体健康。

加强公共食品安全保障。建立农产品和“菜篮子”基地环境质量状况监测体系,对产地环境质量进行监控。制定并执行严格的农产品种养、加工和储运标准,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鼓励使用生物农药和有机肥料,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严密的管理机制,对蔬菜、粮油、禽畜肉蛋以及各类加工食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进行严格监控,净化百姓“菜篮子”,使人民饮食安全得到充分保障。

完善公共秩序安全保障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在全省基层单位建立社会公共秩序安全责任制度,形成由公安、武警、治安联防队、公众组成的高效联动公共安全预警与防治网络。充分发挥先进信息技术和指挥监控系统的支持作用,重点打击黑恶势力、严重暴力犯罪等恶性犯罪,预防和及时处理涉及社会安全的突发事件,把各类刑事案件和其他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及其危害控制在最低水平。到2015年,使海南成为全国公共安全保障最好的省份。

3.文化体育和教育体系建设。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充分发挥人文资源特色,合理布局、规划建设各类文化主题公园、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文化设施,弘扬民族文化,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发展全民健身和体育运动。合理规划布局城乡全民健身基础设施,鼓励城乡居民积极参加健身运动,提高人民的身体素质。充分发挥海南的气候和环境优势,利用海南作为全国帆板、足球等众多体育运动项目冬训基地的有利条件,加快提高海南的体育运动水平。

加强国民教育。进一步加强基础义务教育,加快普及高中和职业技能教育,提高接受高等教育人口的比例,鼓励和大力支持继续教育,形成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建立丰富多样的人力资源储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4.就业与社会保障。扩大就业。统筹城乡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农民工进城就业,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把提高就业率、控制失业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对就业和再就业的投入,落实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等扶持政策,改善创业环境。加强劳动法规监察力度,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快城乡劳动力市场建设,实现城乡人口充分就业。

完善社会保障。健全和完善城镇失业保障体系和最低收入保障制度,探索建立农村因失地、病残等原因失业的农民失业保障机制,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和管理,对城乡特殊困难群体给予支持和关怀。继续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按照群众自愿、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科学规范、确保群众受益的原则,在全省农村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防止因病致贫、返贫,为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提供有效资金保障。进一步完善城镇养老保险体系,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基金省级调剂制度,推进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全省统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缴和管理,确保城乡居民老有所养,妥善解决老龄化问题。

七、生态文化建设

生态文化既是生态省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省建设的前提与保障。要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把生态文化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生态意识和法制意识教育,普及生态科学知识和生态法律法规知识,培育和引导生态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倡导节约和保护环境的价值观念,营造促进生态省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实现公众、企业、决策管理者生态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在全社会树立建设生态省、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共同信念。

(一)建立公民生态意识与生态法制教育体系。

加强生态知识和法制意识教育。以青少年、党政干部、企业经营者为主要对象,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生态环境知识和生态保护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增强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把生态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娃娃抓起”,在全省大专院校和中小学全面开设生态环境与生态法制地方教育课程,在大专院校开设生态环保专业或专业课程,组织青少年开展以认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夏令营、冬令营等生态体验活动和植绿护绿、保护母亲河等环境公益活动,努力培养具有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与意识的一代新人。在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开设生态环境与生态法律、法规知识等生态省知识教育课程,对党政领导干部进行任职培训和继续教育,使党政决策者和行政管理者增强生态意识,树立科学发展观,在制定规划政策和进行决策时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法制知识教育,制定政策,促使企业自觉按照循环经济模式组织生产,实行生态友好的生产方式,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到2010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化的公民生态意识教育体系。

(二)开展生态科学知识和生态法律、法规知识普及活动。

各级政府要结合本地条件投资建设一批生态科普和法制教育基地,并有效利用其他文化场馆设施,组织开展生态保护与建设科普展览和法制普及等活动,免费向公众开放;鼓励、支持各类民间组织和社会团体开展群众性生态科普和法制宣传活动,实施保护生态环境的示范项目;鼓励企业建设具有集生态科普、生态旅游、生态保护、生态恢复示范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景区,进一步提高全省人民的生态意识、法制意识和参与生态省建设的能力。

(三)营造促进生态省建设的社会氛围。

在公共场所设立公益广告牌、宣传栏、展览等形式大力宣传生态省建设,鼓励企业结合产品广告宣传生态环境保护。报刊、广播和电视等媒体通过定期宣传专栏和即时报道,宣传生态省建设成效,表彰先进事迹,曝光破坏典型。鼓励各类社会团体或组织建立生态省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宣传网站,编印生态文化普及读物,结合“植树节”、“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全国土地日”、“世界水日”等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化传播活动。创建一批文明生态学校、文明生态企业、文明生态家庭等示范单位,促进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行清洁生产和绿色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有利于生态省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建立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开展城镇生活垃圾的定点分类堆放示范活动,倡导节水、节能、消费绿色食品、选用环保产品等绿色消费行为,组织义务植树造林、环保义务劳动、志愿者行动和为生态省建设献计献策等活动,拓展公众参与生态省建设的途径。实行环境质量公告制度,建立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案件举报系统,开展建设项目环保听证等,保障公众对环境保护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建立行之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到201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生态省建设公众参与机制,使公众成为生态省建设的重要力量。

八、生态省建设的保障措施

生态省建设具有长期性、综合性、系统性和复杂性,涉及到各市县、各部门和各行业。要积极采取行政、法律、经济、科技等手段,加强部门协调,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科技支持,为生态省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一)行政组织保障。

1.健全领导机制。生态省建设是一项跨市县、跨部门、跨行业的开拓性、综合性系统工程,必须建立专职和高效的生态省建设领导与协调工作机构,切实加强对生态省建设的领导。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生态省建设作为一件大事,列入议事日程。省生态办要对生态省建设重大事项进行统一部署,及时解决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制订生态省建设年度工作计划,明确部门和市县责任,加强对生态省建设工作的统一部署和监督,逐年落实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任务和目标。各市县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和协调机构,组织编制《生态市(县)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

2.建立落实机制。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高度重视生态省建设工作,抓战略研究,抓工作部署,抓督促检查,形成一届接着一届干,级级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建立和完善生态省建设的工作目标责任制和激励机制,把生态省建设重点任务和部门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层层分解目标和任务,落实责任,分工合作,确保责任、措施、投入“三到位”。制定行之有效的检查监督制度,掌握建设动态,总结建设典型,布置和督促落实建设工作,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

3.创新考核机制。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创新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和奖惩制度,抓紧研究考核指标,把生态省建设任务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将领导干部落实生态省建设发展战略的评估结果和工作责任考核作为定量考核和评估其政绩的主要依据,完善现行的经济社会考核方案,将计划生育和环境资源保护等社会发展指标纳入市县经济社会考核内容,促使各级领导干部形成科学的政绩观。

4.加强综合决策。以《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为基础和依据,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产业政策、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力布局规划、区域开发计划。要将生态省的建设目标纳入各级政府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在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得到体现。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开展产业发展的战略环境评估和重大决策的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提高生态省综合决策水平。

(二)法制保障。

1.加强立法。按照科学发展观和生态省建设的要求,对我省现有法规进行清理复核,抓紧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业发展等滞后领域的立法。对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产业发展的有关内容和不够完善的法规进行修改,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配套完善。抓紧制定资源有偿使用、生态环境补偿和公共环保工程设施有偿服务等法规,通过政策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平衡发展。

2.加大执法力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加强执法机构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严格执法,保障生态省建设相关法规得到全面落实。各有关执法部门和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执法责任制和考核评议制,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保护行政执法的公正、公平、公开,严格依法行政。强化执法检查,实行定期检查与经常性检查相结合,推行执法情况定期汇报制、复核制、奖惩制,加大查处破坏生态环境案件力度,逐步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执法效率不高的现象。

3.完善政府内部行政监察制度。加强对决策活动的跟踪监督,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实现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相统一。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执行生态环境资源法律规章情况的监察监督,督促各有关部门在审批建设项目时,认真执行审批程序,严格把关。

4.保障公众监督权。设立投诉中心和举报电话,疏通投诉渠道,鼓励广大群众检举揭发各种违反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和报刊等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及时报道和表彰生态省建设的先进典型,公开揭露和批评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对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单位和个人予以曝光。

(三)经济政策保障。

1.建立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的经济政策。运用产业政策引导社会生产力要素向有利于生态省建设的方向流动。定期公布鼓励发展的生态产业、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优先项目目录,以及禁止和限制发展的产业与项目目录,对优先发展项目提供优惠政策。研究制定有利于生态型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促进生态型产业的发展。

运用消费政策引导社会消费倾向。运用价格调控手段,引导节水、节能的消费方式;对需要回收集中处理和再利用的商品,实行“押金——回收——退款”制度,运用经济手段逐步减少环境污染类商品消费量。

2.拓宽生态省建设投融资渠道。增加政府投入。争取国家资金支持,用于发展城镇污水处理、垃圾处置、生态扶贫、清洁能源等与生态省建设相关的公益事业。省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引导资金,并逐年有所增加,用于启动发展林下产业、生态人居、生态教育等生态省重点示范项目。市县财政要根据实际情况,切实增加对生态市县建设的投入。统筹安排政府专项、工业发展、科技、林业、水利、城建、扶贫等资金的使用,实行“三集中”,集中资金,集中投向生态省建设的重点领域和项目,集中解决生态省建设的重点问题。

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制定有利的政策,引导企业筹集资金发展生态经济。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生态建设和环保项目。

争取国际合作资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国际合作热点的有利时机,扩大宣传,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开拓国际援助渠道,争取利用国际资金和技术援助及优惠贷款,支持生态省建设。

3.建立健全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与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按照“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严格征收各类资源有偿使用费,完善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机制。按照“污染者付费”和“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严格实行排污总量收费,促进企业治理污染;研究探索建立生态恢复保证金制度,要求因开发建设损害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价值的单位与个人缴纳生态恢复保证金。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研究建立受益地区对保护地区补偿的生态补偿机制,设立省级和市县级生态保护补偿基金,基金主要来源于对矿产、土地、水、水电、旅游、森林等开发利用项目征收生态补偿费,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支持补偿有自然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地区因保护生态环境而导致的财政损失。

4.探索制定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克服现行国民经济核算指标体系不能反映经济活动对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影响的不足,研究并试行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成本纳入国民经济核算,逐步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使有关统计指标能够充分体现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价值,较准确地反映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引导人们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逐步转向注重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

积极做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和环境污染经济损失调查试点工作。按照国家试点方案要求,研究提出“海南省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框架”和“海南省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框架”,开展环境资源实物量和价值量的调查与核算,逐步在全省范围内试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

(四)科技保障。

1.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制定政策,在清洁生产、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生态产业等方面,引导企业、科研机构等积极开发和推广应用各类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举办生态环境科技成果博览会、科技招商会,建立生态环境科技项目交流市场,有效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生态省建设。

2.建立生态环境监测预警系统。依托卫星影像、GIS、抽样调查、公众举报等手段,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监控,及时跟踪和掌握环境变化趋势,提高生态环境监测、预测和预警能力,为生态省建设提供决策支持。

3.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健全激励机制,吸引省外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业领域的专业人才到海南工作。积极与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在海南设立研究工作站或博士后流动站。充分发挥省政府咨询顾问委员会和科技顾问委员会在重大项目、规划、决策中的咨询参谋作用。加强本地技术骨干队伍的培养,逐步建立一支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队伍。

4.制订生态产业和环保产品标准。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借鉴国内外经验,制订符合海南省情的生态产业标准,配合生态产业优惠政策,推动生态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建立健全生态省的产业和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借鉴国内外经验,制订和完善符合海南省情的地方标准,与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套,形成我省产业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按照资源优化配置、政府监督与企业自律相结合的要求,统合全省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的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推动生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附件1:

生态省建设全面建设阶段重点工程

一、生态安全保障体系

(一)天然林保护工程。

实施热带天然林的封山护林和封山育林工程,使全省天然林覆盖率稳定在19%。

(二)重点生态区域绿化工程。

对沙化土地、水土流失地、西部荒漠化土地、25度以上的山坡地等重点生态区域实施造林绿化和还林。

(三)“三边”防护林工程。

1.加快水边林建设,在海边推广椰树和木麻黄混交林,在江河和湖泊水库周边推广竹林。

2.推进路边林建设,在路边和城镇出口道边推广具有防护和景观功能的防护林带。

3.实施城边林建设,建设城郊环城绿化带、森林公园、风景林区和城市道路、河流林带林网,在集镇边推广具有防护和景观功能的防护林带,在村边推广热带经济果树林。

(四)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

1.新建扩建一批自然保护区,重点建设尖峰岭、五指山、吊罗山、霸王岭等自然保护区,建设一批生态廊道,将海南主要的自然保护区连片成网。

2.划定保护区边界和内部分区,加强自然保护区规范化管理。

3.开展生物多样性系统调查和研究,建设完善尖峰岭、吊罗山生态监测站,建立生物多样性信息和监测网络。

4.建设珍稀濒危物种和种质资源迁地保存与繁衍基地,开展外来入侵物种调查,对引进外来物种、大面积单一品种造林及推广林下产业等进行跟踪监测,制定生物安全管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

二、环境质量保障体系

(五)工业污染防治工程。

加强对现有工业企业排污的监管,控制新建工业项目的污染,实现工业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目标。

(六)生活污染控制工程。

1.建设市、县政府所驻城镇和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城镇的污水处理工程。

2.实行焚烧发电、生物堆肥等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

3.对农村生活垃圾实行定点集中堆放,推广农村人畜粪便资源化利用。

(七)农业污染削减工程。

1.在城镇、水源保护区和风景旅游区周边划定畜禽规模养殖禁止区,对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和废水进行资源化利用。

2.禁止使用高剧毒农药,推广低残留、低毒、高效农药和生物防治技术,科学合理施用化肥,推广使用可降解农膜,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3.推广生态养殖技术和引进养殖废水处理技术,治理高位池养殖污染。

(八)医疗和危险废物处置工程。

1.规划建设海口、三亚和儋州三个医疗垃圾集中处置中心,对全省医疗垃圾实施分区收集、集中处置。

2.执行危险废物产生、交换和转移的联单管理制度,建设全省危险废物集中处理中心,处置危险废物。

3.建立放射性废物贮存、转移登记制度,建立放射事故应急反应系统,建设省放射性废物处置库,防止放射性污染。

三、资源可持续利用体系

(九)土地保护与开发整理工程。

1.严格执行基本农田征用的审批制度,建立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对土地资源实行最严格的保护。

2.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充分利用国家投资、企业投资、银行信贷等有利条件,重点推进琼东滨海平原锆钛矿区土地复垦工程、琼东北生态恢复土地整理与开发重点工程、琼南热带高效农业与南繁基地土地整理工程、琼西大广坝水库灌区土地整理工程、儋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土地整理复垦工程等重点土地整理工程。

(十)生物和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工程。

1.开发利用药用、食用和观赏等生物资源。

2.引入市场机制,对钛锆砂矿、石英沙矿、铁矿等优势矿产资源实行生态化开采、精深加工。

(十一)水资源优化配置与水源建设工程。

1.加强水源涵养林保护,切实治理流域水污染源。

2.加快大隆水库、大广坝二期等重点水源工程建设,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

3.合理规划建设区域水利工程,开展对文昌等北部以及东方、儋州等西部缺水地区实行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可行性研究,适时开展工程建设,努力满足缺水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用水需求。

4.按照优水优用,优先保障居民生活和重点产业、工程、项目用水等原则,有效利用价格杠杆,优化配置水资源。

(十二)清洁能源工程。

1.推进主要工业开发区的发电、大型锅炉、工业锅炉的煤改气、油改气工程。

2.推进服务业、居民热源改气、油改气和城市公交车辆燃气化工程。

3.在集镇普及以液化气为主的清洁能源,在农村大力推广沼气。推广利用水力、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四、生态经济体系

(十三)生态优势产业发展工程。

1.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积极发展绿色食品,培育发展有机食品,建立高效益、多样化的生态农业体系。

2.加快发展远洋捕捞业,控制和压缩近海捕捞,发展外海和远洋捕捞,调整捕捞作业结构,加快渔船更新改造,开发推广新型渔具渔法。

3.发展有特色的滨海、热带森林、温泉、湖滨等度假休闲和观光旅游。高标准建设南山文化旅游区、兴隆热带花园、兴隆热带植物园、尖峰岭、吊罗山和七仙岭等国家热带森林公园、五指山生态旅游区、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西沙群岛等9个生态旅游示范区。

4.打造具有自然环境优势和有特色的人居环境,发展高档次的生态型房地产业。

(十四)双重效益产业发展工程。

1.发展热带速生丰产林、橡胶林、热带珍贵用材林、热带果木林、热带花卉、竹产业等林产业。

2.大力推广林+藤、林+药、林+观赏植物、林+食用植物、林+禽等立体复合种养经营模式的林下产业(复合农林业)。

3.发展藻类、贝类生态水产品等生态海水养殖业。

(十五)清洁型优势产业发展工程。

1.发展动植物种子种苗产业。

2.发展汽车制造业、生物医药、信息产业。

3.培育创意产业、职业技术教育产业、会展产业等文化教育产业。

(十六)资源加工业发展工程。

1.加大勘探力度,加快开发步伐,扩大油气资源开发生产规模。在东方天然气化工城、洋浦石油化工园区等区域发展集约型油气化工业。

2.发展水产品、水果、瓜菜的保鲜与加工,以及橡胶、畜禽、粮油等农产品精加工业。

3.实施350万亩浆纸林工程,建设林浆纸及纸制品一体化产业。

五、人居生态体系

(十七)文明生态城市创建工程。

1.健全城市的供水、供电、信息、污水管网与处理、垃圾收集与处置、交通、文体教育等基础设施。

2.实施城市净化工程,解决污水排放、垃圾收集的污染问题,建立长效的城市卫生管理机制。

3.实施城市绿化工程,结合城边林、道路绿化等建设工程,加大城市绿化建设力度,在新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中充分考虑和规划绿化用地,提高城市绿化水平。

4.推进城市美化工程,加强城市建筑、公园、街道、休闲地和文化体育等景观设施建设,使城市建筑和自然环境和谐一致。

(十八)文明生态集镇创建工程。

1.实施集镇净化工程,因地制宜建设集镇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置设施,加强集镇市场等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订立集镇文明公约,建设文明卫生的集镇环境。

2.推进集镇绿化工程,加强集镇的道路、学校等公用建筑的绿化建设,鼓励居民在房前屋后种植果树等经济林,进一步提高集镇的绿化水平。

3.实施集镇美化工程,合理规划集镇的建筑布局,采用与当地自然景观一致的建筑风格建设民居、公用建筑和文化、休闲等设施,建设具有特色的集镇人居环境。

(十九)文明生态村创建工程。

1.认真搞好文明生态村宣传文化室建设,加强计划生育和文明卫生宣传教育,提高村民文明素质。

2.规划建设农村居民点,实施净化、绿化、美化工程,改善农民居住环境。

3.鼓励农民学习适用技术,发展农村沼气和庭院经济、绿色农业,增加收入。

(二十)文明生态社区创建工程。

1.推广建设低容积率、低建筑密度、低层、高绿化率的“三低一高”生态型住宅区。

2.开展社区教育、环保科普和文体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生态环境意识。

3.倡导居民节水、节电和节约其他资源、选用环保绿色产品等绿色文明消费,鼓励居民减少垃圾排放量、对垃圾进行分类。

六、人口生态体系

(二十一)人口控制工程。

1.建立城乡计划生育奖励制度和保障体系,切实降低生育水平。

2.在农村组织开展“少生快富”扶持工程,促进少生优生致富。

(二十二)健康与安全保障工程。

1.建立健全城乡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建立健全传染病预警系统,整顿和规范医疗市场,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2.建立农产品、禽畜、肉蛋等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的监控管理机制,确保食品安全。

3.建立由公安、武警、治安联防队和公众组成的联动公共安全预警与防治网络,稳定社会秩序,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十三)文化体育与教育工程。

1.建设各类文化主题公园、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文化设施,促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

2.合理规划布局城乡居民健身基础设施,促进全民健身,提高居民身体素质。

3.加强基础义务教育,普及高中和职业技能教育,支持继续教育,鼓励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二十四)就业与社会保障工程。

1.加大对就业和再就业的投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努力实现城乡居民的充分就业。

2.健全城镇失业保障体系和最低收入保障制度,探索建立农民失业保障机制,确保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

3.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养老保险体系,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体系。

七、生态文化体系

(二十五)公民生态意识和生态法制教育工程。

1.在全省大专院校、中小学校开设生态环境与生态法制地方教育课程,在大专院校开设生态环保专业或专业课程,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青少年环境公益活动,形成完善的青少年生态教育体系。

2.在党校和行政学院开设生态环境与生态法律、法规知识等生态省知识教育课程,对党政领导干部进行任职培训和继续教育。

3.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法制知识教育,促使企业实行生态友好的生产方式。

(二十六)生态科学知识和生态法律、法规知识普及工程。

1.政府投资建设一批生态科普教育和法制基地,向公众开放,普及生态科学和生态法制知识。

2.支持民间组织和社会团体开展生态科普和法制宣传活动,鼓励企业建设具有普及生态知识功能的旅游景区,促进生态科普活动。

(二十七)生态省建设的社会氛围营造工程。

1.全面动员各类媒体,营造促进生态省建设的社会氛围。

2.创建文明生态学校、文明生态企业、文明生态家庭等示范单位,发挥示范效应。

(二十八)公众参与机制建设工程。

1.组织开展各类活动,鼓励公众参与生态省建设。

2.建立公告、举报、听政等制度,保障公众对生态环境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

八、能力保障体系

(二十九)组织机构保障工程。

1.建立生态省建设领导与专职协调工作机构,实行生态省建设工作目标责任制和激励机制,建立生态省建设工作检查监督制度。

2.制订考核指标,把生态省建设目标任务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以及各级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发挥政府对生态省建设的主导和引导作用。

(三十)法制体系完善工程。

1.修改完善现有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产业发展的法规,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产业发展等领域的立法,制定资源有偿使用、生态环境补偿、公共环保工程设施有偿服务等法规。

2.推行执法情况定期汇报制、复核制、奖惩制、部门执法责任制和考核评议制,建立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三十一)经济政策扶持工程。

1.定期公布生态产业、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优先项目目录,以及禁止和限制发展的产业与项目目录,制定有利于生态型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2.增加政府财政投入,建立引导资金,引导企业筹集资金发展生态经济,征收资源有偿使用费,整合各类资金集中投入生态省建设。

3.研究制定“海南省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框架”和“海南省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框架”,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促进各级政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三十二)科技支撑工程。

1.举办生态环境科技成果博览会、科技招商会,建立生态环境科技项目交流市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2.制订地方产业和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为国内外市场提供高质量的绿色产品。

3.建立生态环境监测预警系统,跟踪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对生态环境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反应。

4.建立可持续发展领域专家库,充分发挥省政府咨询顾问委员会和科技顾问委员会在重大项目、规划、决策中的咨询参谋作用。加强本地技术骨干队伍的培养,满足生态省建设各方面工作对高水平智力支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