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时间:2022-11-28 04:54:00
导语:档案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明确了本世纪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十一五”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出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编制和实施好这一规划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促进我省档案事业在21世纪健康发展,更好地为我省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根据《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档案法制建设,加强档案馆建设,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大档案工作为海南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力度,充分发挥档案资源在“富民强省”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积极推进档案事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努力建设一个与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具有海南特色的档案事业体系。
二、奋斗目标
——全面提高依法治档的水平。修订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档案法规、规章,制定与《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和《海南省档案管理办法》相配套的档案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抓好有关法规的贯彻实施和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工作。
——加强国家档案馆的基础业务和现代化建设。搞好科学管理,进一步拓展档案馆功能,充分发挥档案馆档案信息中心的作用,把档案馆建成保管党和国家重要档案的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建成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中心。
——加强档案事业宏观管理的力度,加快改革创新的步伐,全面抓好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档案工作,夯实基础,积极推行文档一体化管理方法,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努力构建全省档案目录中心、电子文件利用中心和数字档案馆,使档案部门也在海南“信息智能岛”的宏伟目标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做出自己的贡献。
——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在有条件的单位实行电子文件即时归档。海口、三亚、琼海、儋州等市、县档案馆要积极试行电子档案的接收、整理、保管和利用等工作,为其它地区积累经验和提供做法。
——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需要,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全面推行持证上岗制度,为我省档案事业的持续和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保证。
——加强与国外、境外档案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外国档案工作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促进海南档案事业的发展。
三、工作任务
㈠档案法制建设
⒈加强档案立法建设。制订《海南省重点工程档案管理办法》、《海南省档案中介服务管理办法》、《海南省档案行政执法检查标准》、《海南省照片档案管理规定》、《海南省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细则》、《海南省机关数字化档案室建设标准》和《海南省机关档案数字化规程》等地方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一步加强档案法制普及宣传工作,增强社会档案法制意识,为档案法制建立奠定广泛而坚实的社会基础。
⒉根据国家颁布的档案法规和档案行政规章,对海南省现行的档案业务标准及规定进行调研论证,适时进行修订,促进我省档案标准体系建设。
⒊加强档案执法监督检查。县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普遍实行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档案行政执法和重大档案违法案件的监督报告制度。依法治档,查处档案违法案件的行政处罚率、复议正确率和当年结案率均达到95%以上。
⒋加强档案行政执法主体和队伍建设。县以上档案部门全部取得档案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省档案局拥有行政执法员10名以上,市档案局4名以上,县档案局3名以上,持证执法率达100%。省直机关建立档案执法监督员网络,总人数达80人以上,市、县直机关相应建立档案执法监督员网络,加强对档案违法案件和行政执法情况的监督报告。
㈡档案馆工作
档案馆是档案事业的核心部分。“十一五”期间,切实地把档案馆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保管党和国家档案资料的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档案信息服务中心。
1、增加投入,大力改善档案馆基础设施
“十一五”期间,全省档案馆建设的总体目标,就是要以全省经济快速增长为契机,大力推进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新建、改建和扩建等办法,建设一批选址得当,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符合《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要求,面向社会开放的新档案馆;改建扩建一批简陋破旧、面积狭小、功能不全、设施落后的旧档案馆。以档案安全保管为核心,确保到期档案全部进馆,并满足今后20至50年形成档案的进馆需要。配备能满足档案安全保管需要的装具、设施和设备。力争到2010年,全省市县国家综合档案馆全面消除无专用馆库、馆库面积不足和危旧馆舍的新建和扩建改建任务。经济发达的市县,努力把档案馆建设成为具有档案保管,信息传播,社会教育,文化交流,服务公众等主要功能的当地文化标志性建筑。根据我省市县档案馆馆藏量以及职能设置的实际情况,地级市档案馆建筑面积应不少于3000m2,县(市)档案馆建筑面积应不少于1500m2。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和历史文化名城参照上一档的标准建设,以利于档案馆事业的长远发展。
2、全面加强档案馆基础业务建设
⑴开拓档案工作新领域。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中心,就是由省、市、县综合档案馆对辖区所属机关、单位的当前已公开现行文件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经过分类整理,面对社会提供利用服务。搞好这项工作,一是减少文件流转时间,增加文件利用时效,提高社会效率;二是利用的场所固定专一,可以减少利用费用,节约社会成本;三是利用程序公开,有利促进社会政务透明,提高政务公开的透明度,是一项服务社会,服务现代化建设事业,快捷高效的举措。“十一五”期间,在省档案馆和海口市档案馆带动下,探索经验,逐步实施。
⑵继续接收档案进馆,不断丰富馆藏。各级各类档案馆要继续完成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到期进馆档案的接收工作,还要适时地调整接收各种门类、各种载体的档案进馆;要落实人员搞好零散档案的接收、征集工作,广泛收集民间有价值的零散资料,不断地丰富馆藏,使档案馆日益成为信息内容丰富、种类齐全的资料库。同时,要认真做好撤销和合并单位、破产企业的档案进馆工作。
⑶抓紧开展积存零散、破损档案的整理抢救工作。据统计,全省各级各类档案馆(室)有约800多米长、折合约8.8万卷的积存零散档案资料,有约4.7万多卷破损、纸质变脆易损的档案。这些档案必须抓紧进行鉴定、整理和裱糊抢救。省档案馆要采取集中突击的方法,组织队伍,争取时间,鉴定、整理和抢救馆藏的零散档案和纸质变脆易损的档案。各档案馆(室)也要根据自身实际,把整理抢救工作列入年度计划,争取政府支持,积极组织人力进行抢救整理。
⑷努力做好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当前,档案工作正处于大转型时期,档案工作从封闭走向开放,各级档案局(馆)要充分开发公共服务这项功能。一要增强服务意识,加大档案信息开发力度。根据党和政府一个时期的工作中心和工作重点,不失时机地调整档案工作的服务领域。突出做好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第一线服务,为社会稳定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二要坚持走围绕中心工作,实行馆室联合、长短结合、编研并举的档案信息开发路子,做好日常提供利用工作。三要充分发挥档案馆的文化功能和教育功能,把档案馆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档案馆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50%的市、县级档案馆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充分发挥各级综合档案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⑸搞好安全防范。档案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我省地处热带,高温多雨,湿度大,易产生霉变虫蛀。因此,要严格按照国家档案局《库房环境条件标准》,监控库房的温度、湿度和火情隐患状况,保证各种门类、各种载体档案的保护条件达到《标准》要求。有条件的市县要建起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防盗自动报警系统,建立起中心监控室,实现24小时监控防灾的自动化。
㈢档案室工作
⒈加强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基础建设。将档案工作作为机关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列入工作计划,明确分管领导,建立档案机构,配备档案人员,健全规章制度,增强全员档案意识,配置适宜档案保存的专门库房和必要的设施、设备。以目标管理为抓手,创建规范化综合档案室,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⒉推进改革,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继续推进立卷改革,施行《海南省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实施细则》,规范归档文件的整理方法,实现全省各级机关单位文件归档率达95%以上。适应办公自动化的要求,90%的省直机关、60%的市直机关、50%的县级机关实现计算机辅助归档、编目和检索自动化,保证档案利用便捷。实施《海南省机关数字化档案室建设标准》和《海南省机关档案数字化规程》,在抓好数字化档案室建设试点的基础上,推进省直机关数字化档案室建设,全面提升机关档案工作现代化管理水平。
⒊加强对各门类应归档文件的控制,提高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质量。根据国家档案局“十一五”规划期间修订的《国家档案局关于机关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订《海南省机关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审核各机关制定的本单位档案保管期限表,确保机关进馆档案的质量。
⒋加强企业档案工作。探索和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档案管理模式,根据企业改制中出现的新问题,及时研究制定相应的制度、措施。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档案工作的引导和服务,开展民营企业档案工作试点,召开民营企业档案工作会议,推动民营企业的档案工作。开展新领域档案工作的探索和实践,召开海南省第二次企业档案工作会议,推动海南省企业档案工作的全面发展。
⒌加强城市社区和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促进城市社区和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建立自律机制,基本完成全省行政村和城市社区建档工作,加强档案的收集、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
⒍加强经济开发区和驻外机构的档案工作。开展开发区档案综合管理工作,省级开发区全部完成建档,强化开发区内企事业单位的档案工作。要开展对驻外企业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逐步提高我省驻外机构档案工作水平。
⒎加强科学技术档案工作。研究适应体制改革需求的省科技项目档案和科研课题档案管理机制与模式。加强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制定《海南省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登记管理办法》,完善重点建设项目档案专项验收项目、程序的修订。加强重点工程三亚大隆水库、大广坝二期工程、洋浦港三期工程档案管理工作。
㈣档案信息化建设
坚持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级建设、安全保密的原则,加快我省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推动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和数据库建设,建设数字档案馆,开展公众网上查询档案信息服务,加快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以政务外网建设为基础,加快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实现电子文件的实时管理与利用,实现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档案信息利用服务网络化,档案管理工作自动化,信息管理法制化。2010年以前要达到以下目标:
⒈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和专业(部门)档案馆,全面完成档案基础目录数据库建设,在此基础上构建全省档案目录中心;
⒉依托海南省党政综合信息网络平台,建立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的标准规范体系,设立为各级党政机关服务的文档数据中心,使文档数据中心成为本级党委、政府信息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内首先在海南党政内网上构建海南省电子文件利用中心,为省直机关各用户提供电子文件查询、利用服务,实现电子文件信息资源共享;
⒊对现有各级档案网站进行改造升级,市县档案馆主页全部实行独立域名管理,并上载开放档案目录,全面提升全省档案工作信息网络的质量和水平;
⒋在我省电子政务平台上构建文档一体化管理系统,建立各种载体档案和相关电子档案同步的接收平台;
⒌在海南省党政综合信息网络及海南省政府门户网站的统一平台下进行“三网一库”(内部局域网、行业广域网、社会公众网、档案数据库)建设,基本建成海南省数字档案馆和海口市数字档案馆,使社会公众获得“一站式”的已公开的现行文件和开放档案查询、利用服务。
㈤档案科技、人才与教育工作
加强档案科技工作规划,组织对档案科技项目的研究。组织力量开发著录数据库的转换系统,确保档案管理系统更新后著录数据库的顺利转换。不断完善“琼兰档案管理系统”功能,满足各类档案的管理需求。推进电子档案标准体系建设。从电子政务着手,推进文档一体化、档案数字化和档案信息网络化,推进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加大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力度,不断提高档案工作的科技含量。
会同省人事劳动等部门制定实施档案职业资格考试制度,依法对新上岗档案人员开展档案知识业务培训,实行持证上岗。筹建海南省档案干部培训基地,依托本省大专院校进行档案教育,提高档案人员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进一步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机制与环境,在“十一五”期间,争取引进2名以上档案专业高级人才。加强档案工作人员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培养和建设一支忠于职守,适应档案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档案干部队伍。
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学习发达国家档案现代化管理方法和经验,加强与各省市区的业务联系,积极开展档案学术交流,学习各地区的档案先进管理经验,促进我省档案事业的发展。
四、实施项目
㈠市县国家综合档案馆基建补助项目
建设内容:采取三级共同投资方式,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投资,支持市县新建、改建、扩建国家综合档案馆,对全省无档案馆舍或已成为危房的国家综合档案馆进行扶助建设。在2010年以前,全部完成6个市县国家综合档案馆的新馆建设,实现全省消除无专用档案馆库楼的目标。同时,对面积狭小,建筑质量差,年久失修,不符合《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的档案馆舍进行改建和扩建,全面改善和提升市县档案馆库档案保管的条件。“十一五”期间,拟新建6个市、县级国家档案馆、改建扩建11个县级国家档案馆。
投资方式:由中央、省和市县地方财政共同投资
实施时间:2006年——2010年
㈡档案信息化建设工程
建设内容:以建设数字档案馆为主要目标,对省、市、县国家档案馆保存的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数据资源整合,建设各类专题数据库,建设全省性、分布式公开档案信息平台和非公开档案内部共享平台,建立档案信息资源深度开发和广泛共享机制,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配合国家实施“金档工程”,全面提高海南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使档案事业发展能够适应海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特别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政府信息公开和电子政务建设等各项工作的要求。
投资方式:由中央和省财政共同投资,市县地方财政配套投资
实施时间:2005年——2010年
㈢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项目
建设内容:根据我省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纸张老化、字迹褪变等情况,在“十一五”期间,配合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专项工作的实施,加大对破损档案的抢救与保护力度,省、市、县每年都要安排出专项配套资金,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投资方式:中央财政投资为主,省和市县地方财政配套投资为辅
实施时间:2006年——2010年
五、保障措施
㈠坚持依法管理档案事业,全面、深入贯彻实施《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以及《海南省档案管理办法》,加大行政执法力度,认真查处违法案件,规范执法程序,提高档案事业法制管理和科学管理水平,促进海南省档案事业的健康、全面发展。
加强档案宣传工作,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档案、档案工作、档案工作者和档案事业,强化社会档案意识,扩大社会档案信息服务,培育社会公众档案利用者和利用市场,推动档案馆直接为社会公众服务的进程。
㈡加强队伍建设,抓紧培养人才。各市、县档案馆应有意识引进有利于促进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人才,重视培养既懂档案专业又懂现代科学技术的跨世纪复合型人才,同时要加强对现职人员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省档案局将继续举办档案业务培训班和计算机档案管理技术培训班,分期分批对档案人员进行系统培训。
㈢注意发挥各专业主管部门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各级专业主管机关应加强对本系统、本行业档案工作的领导、指导和监督,切实把二、三级单位档案工作开展起来,并将此项工作与评选全省档案先进集体相结合,作为评选先进的一项重要指标。
㈣各级档案部门要千方百计、想尽办法,做好工作,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档案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尤其是争取人事、计划、财政等部门对档案工作的支持,帮助档案部门解决“人、财、物”方面存在的困难,尽快改变档案管理工作的落后面貌,以适应档案事业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要求。
㈤各级人民政府应按照《档案法》的要求,将档案事业建设的主要指标分别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规划和年度计划中,作为目标管理任务实施。应增加对档案事业的投入,尤其是馆库建设,应作为文化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列入本级政府发展规划中。档案事业经费按规定列入财政预算,与政府对社会事业总投入的增长保持适当的比例,为档案事业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确保与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各级政府部门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档案部门实现本《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使我省的档案事业发展水平在“十一五”期间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㈥充分发挥档案学会和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加强档案学术研究,推动海南档案工作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研究与创新。加强与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馆等部门的交流合作,在史料文献开发利用、保管保护技术研究、社会公共服务业务等方面形成共识和联动。同时加强省内外、国内外档案学术及业务工作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人员与学术业务往来,宣传海南和海南档案事业,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与技术。
- 上一篇: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
- 下一篇: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