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时间:2022-11-28 04:42:00

导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序言

“十一五”时期是海南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壮大支柱产业、夯实经济基础、增加经济总量、提升综合实力、凸显体制创新特色、树立开放新形象、构建和谐海南的关键时期;也是儋州向中等城市迈进、构建琼西经济文化中心、实现跨跃式发展的重要阶段。

《儋州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今后5年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思路、指导原则、战略目标、发展重点,明确了“十一五”时期儋州的功能定位、主导产业和扶持政策,对我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规划纲要编制的主要依据是:国家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有关精神和《中共海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等。

一、规划背景

(一)“十五”计划完成情况

“十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较好成绩,计划执行比较顺利,经济总量比“九五”期间有较大幅度提高,各项指标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得以增强。“十五”期末,全市生产总值72.7亿元,年均增长8.3%,GDP居全省第二位,人均生产总值7998元,年均增长6%。其中第一产业43亿元,第二产业10.8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7.2亿元),第三产业18.9亿元(其中旅游营业收入1.9亿元);三次产业分别占59.1%、14.9%、26.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0亿元,五年累计77.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7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00万美元,进出口总值3550万美元。

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良好。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水平比“九五”期间明显提高。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0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81元;城镇家庭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8平方米,城镇人均绿化面积达到9平方米;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93%;城区和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分别达到90%和20%;人口总人数91.3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5%。

(二)“十一五”发展环境分析

“十一五”时期我市将面临有利的发展环境。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10+1)的建设、泛珠三角“9+2”区域经济联合,有利于儋州吸引外资、参与区域经济的合作与分工;海南实施“南北带动,两翼推进,发展周边,扶持中间”的区域发展战略思路及洋浦经济开发区大项目的建设,为儋州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空间;随着我省西部工业走廊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西环铁路货运、客运相继运营,儋州作为琼西中心城市、重要交通枢纽和西部商品集散地的地位日益凸显,为儋州加快发展旅游业、房地产业和服务业提供机遇;借助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的科教实力,依托“海南儋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平台,提升热带农业产业化水平,为发展本地高新技术农业提供技术和人才资源保障。

(三)“十一五”发展面临的问题

“十一五”时期我市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与全省经济发展要求相比,我市经济总体实力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产值比重小,传统农业改造任务重,第三产业发展处在起步阶段;南北部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差距大;文教卫生事业相对滞后,公共基础设施薄弱;同时还面临着人才匮乏、资本短缺、投资环境不理想等瓶颈。县域经济竞争加剧,对我市经济发展构成挑战。

二、“十一五”发展的原则和目标

(一)发展思路和原则

1.发展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和谐社会;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带动农业产业化;转变政府职能,完善“三个”公开,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强化村民自治,推行居民自治,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弘扬先进文化,扫除封建残余文化,建设文化大市;按照和谐社会基本内涵的要求,努力创建和谐儋州。

2.指导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实现儋州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养经济内生动力。要从资源掠夺型生产向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型转变,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扩大再生产向内涵扩大再生产转变,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调整经济结构,培育特色产业。按省西部工业走廊和“两翼推进”的发展方针,加快提高第二产业经济总量,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营造友好型社会。保护生态环境,发挥“园林、卫生、文明”城市的优势,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立技术创新体系,改善技术创新环境,引进先进的技术及人才,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培育高技术新兴产业。

--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构建和谐儋州。

(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1.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十一五”期末,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28亿元,年均增长12%,人均生产总值12670元,年均增长9.6%。其中第一产业60亿元,第二产业36亿元,第三产业32亿元。财政收入达到3.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18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000万美元,进出口总值20000万美元。

2.经济结构明显改变。三次产业比重达到47:28:25;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年均增长33.6%,工业增加值28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2%;城镇化水平达到45%,其中那大城区常住人口达到25万人以上;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加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年均下降5%。

3.社会更加和谐。基本实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毛入学率达到10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以上,高中教育毛入学率达60%,在校生辍学率控制在1%以下。积极筹建“琼西职业技术学院”;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全市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5‰以内。

教育发展

指标

比例

小学阶段毛入学率

100%

初中阶段毛入学率

95%以上

高中教育毛入学率

60%

在校生年辍学率

1%以下

(三)发展重点

(1)建设西部经济文化中心。扩大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品位,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按照“优化提高第一产业,加快发展第二产业,拓展提升第三产业”的思路,主攻工业,优化农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经济综合实力。建设儋州文化大市,以提高公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根本,以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以群众性创建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弘扬先进文化,扫除封建残余文化”活动,构建有儋州特色的先进文化体系,建成琼西文化中心。

(2)建设西部工业走廊核心区。依托洋浦,发展石油化工、煤化工、林浆纸一体化、钢铁建材、天然橡胶、制糖等六大支柱产业。以“那洋产业带”为主轴线,规划五个工业园区,优化产业布局,引导工业项目向工业园区集中,形成初具规模的工业产业集群。

(3)加快城镇化建设。按照城镇规划体系布局,重点建设以那大为中心,白马井、木棠、东成、雅星“四个轮子”为主的城镇体系,加快城镇的排水、排污、道路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中心城镇的聚集效应、推动和带动作用,构建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特色鲜明城乡一体化、统筹协调发展的格局。

(4)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按照“围绕工业抓调整,围绕龙头抓规模,围绕城镇抓带动,围绕市场抓特色,围绕增收抓服务”的思路,加大培育和扶持以农副产品为加工对象的龙头企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重点发展海洋渔业、畜牧业、橡胶、糖蔗及其它热带果蔬等产业。

(5)发展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充分发挥儋州旅游资源,积极发展温泉休闲保健、度假旅游、文化古迹旅游、生态文化旅游和工业旅游等,建设为洋浦产业、儋州工业服务的配套体系。

(6)发展社会事业,构建和谐儋州。整合境内丰富的教育资源,依托“热农院校”、海南中学东坡学校及市内相关学校,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高初中教育,建设“西部教育城”;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1所“三甲”医院,形成服务功能齐全、技术水平较高的医疗保障体系。加强环境保护,积极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公民素质,美化生活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一)加速发展新型工业

1.发展六大支柱产业,形成产业群。

依托洋浦经济开发区大工业的建设,合理调整工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在改造提升水泥产业、造纸业及加工业等传统工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石油化工、煤化工、林浆纸一体化、钢铁建材、天然橡胶、制糖等六大支柱产业,积极培育生物制药作为后续储备支柱产业。鼓励发展高新技术工业,禁止发展污染环境工业。

围绕洋浦大项目做好协调配套服务,承接洋浦林浆纸加工、石油化工等大工业下游产业的转移,延伸产业链。积极引进大项目和大企业,扩大企业规模,扶持中小企业,到2010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8亿元,年均增长31.2%,年产值10亿元的工业企业2家,1亿元以上企业15家。

2.功能区划分

依托那大市区、洋浦港口、西线铁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构建“一线五区”的工业布局总体框架,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层次分明、梯度推进的格局。

(1)“一线”规划

“一线”即“那洋公路”,以那大(美扶)、西联、东成、木棠到洋浦57公里的沿路为主轴线,建设儋州工业走廊。

(2)“五区”规划

第一区是“三都、峨蔓为石化、浆纸的制造和仓储区”。主要承接洋浦大项目,发展炼化、乙烯、造纸等相应的下游工业产业群;结合洋浦炼化和国家战略石油储备政策,争取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积极推进煤化工产业建设,建成以煤为基础的系列化工产业,发展煤制油、甲醇醚等化工产品。

第二区是“木棠工业园区”。主要发展不锈钢、建材、矿产品加工、矿渣利用、玻璃加工、生物肥料、制造业、包装业等产业群。

第三区是“东成农副产品加工区”。在高速公路以北兴建橡胶加工和橡胶制品业,东成至长坡一带兴建果蔬产品加工业,形成橡胶制品加工及果蔬生产两个板块生产基地。

第四区是“那大出口(美扶路口)路段木器加工与城区高新技术工业区”。以那大原有工业为依托,以食品、饮料、保健品、木制品、生物制药、旅游产品加工等轻污染加工业为主,建成儋州高新技术产业区。

第五区是“白马井水产品加工区和洋浦大工业项目后勤保障区”,兴建中心渔港及水产品加工、交易基地,同时建设形成洋浦工业项目的后勤保障基地(区)。

(二)积极发展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

培育和发展西部旅游经济、辐射带动西部其它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积极参加国内各种旅游产品展览会和交易会,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儋州旅游资源,优化旅游营销策略,培育有儋州特色的度假休闲旅游市场,突出“生态旅游”、“科普文化旅游”、“观景旅游”等特色,建设高水平旅游精品景区,打造儋州旅游品牌,建设“最佳中国旅游城市”。到2010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56万人次,年均增长9%,旅游营业收入3亿元,年均增长9.6%。

1.进一步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旅游产业开发,优化儋州南部旅游景点,开发北部旅游资源。“十一五”期间要形成南区、北区两个版块旅游线路,即以那大为中心,兰洋温泉、那大夜景、松涛水库、热带植物园(儋州国家农业科技园观光区)、石花水洞、莲花岭国家森林公园、花果山旅游等景点为南区;以东坡书院、中和古城为中心,鹭鸶天堂、千年古盐田、光村银滩渡假休闲和峨蔓滨海旅游等为北区;建设五星级和四星级宾馆、酒店各2家、1-2个高尔夫球场。

2.发挥旅游业的带动效应,推动餐饮、物流等第三产业发展。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交通运输、信息服务等产业,积极发展教育培训、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医疗保健和休闲服务等产业。培育发展技术服务、法律服务、会计服务等中介服务业,提高中介服务业专业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程度,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优质服务。

3.积极发展房地产业。以优化结构、改善供给、规范交易为重点,加强对土地市场调控,在那大东南面规划发展中低档居住商品房区域;东北面及“热农院校”周边为中高档居住商品房区域;西北面为商业房地产区域。白马井、东成、木棠、雅星(八一)等重点镇划出适当的土地开发房地产。加强对大型商贸设施建设的规划,加快火车站物流中心区的建设速度;统筹各类专业批发市场和商业餐饮网点布局,形成功能明确、特色突出、布局集中、经营规范的步行街、美食街等。

4.发展地方金融业,建立信用体系。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发展地方金融业;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机制,建设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建立中小企业诚信信用体系,改善金融业发展环境;进一步发展保险业,拓展保险市场,积极发展医疗保险、信用保险、农业保险等新型险种。

(三)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利用儋州丰富的农业科技资源,发挥“热农院校”、“绿丰源”、JBC乳酸菌种养业等辐射作用,建成“热农院校”的科研转化基地,重点支持制药业、生物工程、橡胶加工、芦荟加工、水产品加工等高新技术产业。

加快海南儋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形成热带农业产业研发、科研和教育基地,改良培育水稻、热作、瓜菜和热带花卉等,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改进农产品保鲜和加工技术,改造传统农业。

(四)发展海洋经济

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海洋经济,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空间。到2010年,海洋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4%,年均增长15%。

1.优化海洋渔业结构。适度发展近海捕捞业,大力发展水产种苗和养殖业,促进捕捞、养殖、加工协调发展。发展外海捕捞,提高远洋捕捞能力,推进远洋捕捞业发展。

2.提升海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加大海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建设,延长加工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3.整合港口资源,发展港口经济。完成白马井中心渔港建设,新建、扩建、改造新英、峨蔓、海头、光村英豪等港口;利用洋浦港的扩建和洋浦大桥的开工建设机遇,建成与洋浦港相配套的工业港口、大宗货物转运港口、渔港和客运码头。

4.利用儋州优良深水港资源优势,发展海岸带经济。重点开发建设洋浦-三都-峨蔓-木棠-光村后水湾一带海岸线,加大海洋矿产、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开发儋州海洋与海岸带资源,建设石化储备、天然气仓储、工业产品开发生产等产业集群区。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推进我市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儋州的一项重大工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政策,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使乡村面貌明显改观,扎实稳步推进儋州特色的新农村建设。

(一)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按照“围绕工业抓调整,围绕龙头抓规模,围绕城镇抓带动,围绕市场抓特色,围绕增收抓服务”的思路,大胆调整农业内部结构,重点发展海洋渔业、畜牧业、橡胶业和糖蔗种植业;巩固发展浆纸林、热带果蔬等产业。用工业化理念指导农业生产,以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中心,建设区域性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提高海洋渔业和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深化农村,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扶持力度;依托“热农院校”和“海南儋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加强科技推广、培训和生产示范,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快推进科技兴农步伐,建立健全信息服务、科技推广、资金扶持、良种供应、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六大服务体系。搞好农业科技服务“110”,及时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难题,提高科技贡献率。

规划好农业产业布局,抓好“五大”产业区:一是水产品产业区,主要分布在白马井、新州、海头、排浦、光村、峨蔓、木棠、那大等镇;二是畜牧业产业区,以那大、和庆、兰洋、南丰、东成、雅星、大成、王五为主,带动全市各镇,特别是北部地区畜牧业的发展;三是橡胶产业区,主要分布在那大、和庆、兰洋、南丰、雅星、大成、黄泥沟和十大国营农场及四个地方农场;四是糖蔗产业区,主要分布在海头、雅星、王五、排浦、白马井,峨蔓、那大、木棠和八一、西华、西庆、龙山、红岭等国营农场;五是瓜果菜产业区,主要分布在那大、东成、光村、中和、新州、王五、海头等镇。以南华、温氏、成信、珠联等企业为产业龙头带动农业产业化。“十一五”期间,实现农业增加值60亿元,年均增长6.9%。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

(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立产业联动的长效机制

依据“三区两群”市域城镇规划体系,实施南部地区率先发展,中部地区加速发展,北部地区稳步推进,形成南中北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大格局。加大对北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北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浆纸林业、畜牧业,积极发展碎石、沙等建筑原材料和交通运输等非农产业;并加大职业技术培训,为工业企业提供合格的技术工人,转移农村劳动力;中部地区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建设农产品的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农产品基地,为农业龙头企业提供充足的原料,形成农副产品加工以及相配套的包装、储藏、保鲜等产业的集散地;同时积极培育运输、营销和技术服务队伍,提高产业化水平和组织化经营。南部地区在发挥现有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旅游、商贸、餐饮等第三产业,带动中北地区共同发展。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

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着力推进乡村公路网建设,完善农村电网改造,实行城乡同网同价;解决农村饮水的困难和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45%;积极推进广播电视和电信网络“村村通”工程;加快文明生态村建设,推广那大侨南连片示范区“五相连”建设模式,通过村道修建,绿化美化,推广沼气、垃圾集中处理、民房改造、改水改厕等工程,逐步创造良好的村庄内外环境和家居环境,到“十一五”期末,适宜沼气建设地区的农村用户达到80%,文明生态村占全市村庄比例达到60%。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农村地区办学条件,巩固“普九”成果,进一步扫除青壮年文盲;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健全农村文化网络设施建设,加强推广农民技能教育培训,加强农村科普基地建设,培育农村新型文化,弘扬先进文化,扫除封建残余文化,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卫生事业,加强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和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每个村委会至少建立一所农村卫生服务中心,农村卫生覆盖率达100%。

(四)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农村法制教育,提高农民法律意识。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大力开展村民自治活动,提高农民自治能力,切实保障村民的民主权利,完善民主选举机制,健全村民议事制度;实行村务公开制度,切实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农村治安巡逻防范,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排查化解农村矛盾,维护农村稳定,创建“安全文明村镇”和“无毒村庄”。

加强镇党委领导,明确“第一责任人”职责,狠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突出抓好村级组织配套建设,理顺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抓好村级组织制度建设;积极发展农村党员,加强农村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培养农村党员中的致富带头人。

五、基础设施建设

(一)交通基础设施

加强道路网络建设,提高交通运输能力,建设以儋州为中心的周边市县一小时经济圈交通网;完成城市到乡镇的道路硬化建设,进一步实施镇到行政村的“通达工程”和“畅通工程”,缩小城乡交通差距。“十一五”期间,建设57条乡村公路,重点建设“热农院校”与儋州市中兴大道的对接硬化道路、亮化和美化工程,为开发建设“儋州科技文化产业带”创造条件;建设白马井--洋浦跨海大桥,利用白马井良好的居住条件,为洋浦大企业、工业大项目提供后勤保障和服务体系;完成儋州至洋浦的铁路支线建设。

(二)电网、通讯基础设施

继续完善农村电网建设,加强城网改造和农垦电网改造,确保工业园区、居民居住区的供电;加快“三都马兰”220千伏和西培农场200千伏变电站建设,新建兰洋、“热农院校”、东成、美扶、红岭和洋浦港等6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同时鼓励建设小水电、煤发电、风力发电和生物质能发电。

加大通讯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城市道路地下通信管网,优化全市各镇及“一线五区”工业园区的通讯设施,利用多种接入新技术实现全市通信“村村通工程”;积极推进政府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化。“十一五”期末实现全市每百人拥有电话24部,儋州市区每百人拥有电话42部、宽带上网12部。

(三)水利基础设施

实施松涛水库灌区的配套工程,加快天角潭水库的建设,完善儋州北部、西南部地区的水利灌溉设施建设,基本解决我市北部、西南部地区缺水问题。

加大节水、灌溉设施投入,推广节水技术,确保城乡居民用水和经济社会发展用水。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受益人口达15万人;加快海头、白马井等沿海地区海堤工程建设,巩固和完善现有水利系统,继续搞好中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

(四)城市公用基础设施

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向中等城市迈进,建立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发展需要的公用基础设施体系。

1.完善市政道路建设,改造和新建万福东西路、建设北路、振兴路、南茶路、疏港路等13条道路,形成功能齐全的市政道路交通网络。

2.完善那大城区“一个中心、三个组团”的供水系统,接通至南丰的自来水管网;完成白马井、木棠、海头、新州等自来水厂的建设和更新改造工程;拓展那大城区燃气管网,燃气管网入户率达到30%;完善城区排水排污管网建设,兴建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厂。

3.加快城区亮化、美化、绿化;加强公众活动场所建设,尤其重视人文景观和公共休闲设施建设;完善南茶、银河、北吉等公园的建设,新建“镜湖公园”,在市区内新建老人活动中心、健康步行街、文化广场、娱乐休闲中心。

六、社会事业发展建设

(一)发展教育事业

积极推进教育强市战略,实现教育事业发展新突破。

1.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农村幼儿教育。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入学率、巩固率,保证全市小学适龄儿童都能按时入学。城镇3-6岁幼儿毛入园率达到68%,农村地区儿童受教育率达到95%,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以上。

2.调整中小学布局,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采取撤消、合并的方式建设中心小学,整合教育资源办好初中。实施新一轮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全面完成现有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的改造任务。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学和教学辅助用房、教师生活和办公用房、学生宿舍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中小学大班额以及适龄入学儿童高峰扩容问题,按编制补充、补足教师;结合学校布局调整和危房改造工作,在每个镇办好一所含寄宿功能的初中和中心小学。

3.积极发展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引进与培养高水平的教师,全面提升儋州高中的教育质量,特别是职业中学的教育质量。到2010年,高中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为推进12年义务教育奠定基础。促进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建设1O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普通高中和职业中学;依托“热农院校”,建立1所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继续办好“小康班”和“9+1”农业、渔业职业教育培训班;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二)完善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积极稳妥地推进卫生体制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预防保健、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卫生监督执法,促进卫生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基本医疗保障,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维护“全国卫生城市”荣誉。

1.那大城区建成琼西先进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中心,同时形成四个中心即骨科中心、传染病治疗中心、眼科中心、急救中心。建成1所“三甲”医院、新建1所妇幼保健院,扩大市中医院的规模;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1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功能齐全,满足居民健康需求。

2.加强农村卫生工作。改造乡镇卫生院危房,加强乡镇卫生院技术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强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提高农村卫生院的服务水平,做到100%的行政村有卫生室,有掌握基本技术的专业卫生人员。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到农村应参与人数的85%以上。

3.建立健全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卫生监督体系、疫情信息报告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2‰以下,100%卫生院设有规范化接种门诊。严格执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5‰以内。

(三)推进文化、广电、体育事业发展

1.加强传统优秀文化建设。加强对东坡书院和宋代风格的中和古城等历史文化遗迹保护,开发和保护富有地方特色的儋州调声、山歌、诗词、楹联等文化艺术,创建儋州调声品牌,力争进入国家舞台精品工程,积极申报联合国人类口头文化遗产;扶持、培育有关音像制品的出版和演出市场,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2.开展“四大”科普活动。加强乡镇科技图书馆建设,办好各类科普示范基地和科普培训基地,提高广大劳动者和青少年的科技素质。

3.加强文化广电体育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完成一馆、一中心、两室(市科技博览馆、乡镇文化广电服务中心、图书室、文化活动室)建设工程;扩大广播电视覆盖率,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加快广播电视数字化建设;整合各方面体育活动的资源,完善和建设市体育中心“两场一池一馆”(田径场、灯光球场、游泳池、体育馆),成为我市综合性体育运动中心,在市内建成若干个有一定规模的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增强全民体质。

(四)扩大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扩大就业。制订有利于扩大就业的政策,完善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结合经济发展,广开就业门路,拓宽就业渠道;将第三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全面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普遍提高劳动者职业素质;大力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城乡统筹就业机制,增强城市就业吸纳能力,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转移工作。“十一五”期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2.5万个,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000人,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8万人,其中劳务输出就业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到2010年,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开展以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灵活从业人员的参保为重点,依法逐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探索并建立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五保合一”的保险征缴模式,各项社会保险费征缴率要达到80%以上,确保企业养老保险按时足额发放。加大城镇医疗保险工作,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城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积极发展社会公益、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互助、优抚安置等社会保障事业,逐步推行社会福利社会化、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关注残疾、五保等社会弱势群体,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切实保障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城市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十一五”期间,新建1所社会救助站和1所儿童福利院,有条件的地区建设若干家老人活动福利院。同时,积极推进殡葬改革,兴建儋州市蒌青岭公墓。

(五)维护公共安全

1.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的各种刑事犯罪活动,继续深入开展打击“两抢一盗”,扫黄打赌,打击邪教组织等专项行动。为建设海南西部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奠定法制基础和法治环境。

2.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和应急指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地震、台风、病疫、中毒、爆炸、火灾、食品安全、公共危机和风险的能力,构建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体系;建立气象灾害预警及应急服务系统,提高对灾害性天气的预报监测,预防台风、洪水、海潮等自然灾害,建设防洪楼等防灾设施;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积极推进地震预报、灾害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体系建设,推进农村地震安全农居工程和城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建成西部防震减灾中心,提高全社会综合防灾水平。

(六)加强社会建设管理

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构建城镇新的社区组织体系,更好地发挥村民自治组织和城镇社区服务群众、排忧解难的作用;进一步妥善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改革完善人民信访制度,依法打击各种社会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

七、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城镇建设

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增强特色的原则,构筑城乡一体、统筹协调发展的格局。加大建设以那大为中心,白马井、木棠、东成、雅星(八一)“四个轮子”为重点的城镇体系。完成南丰、大成、峨蔓、新州、王五、海头6个镇的城镇规划,同时开展重点村庄的规划,创造条件申报兰洋为国家级卫生镇;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繁荣小城镇经济,通过小城镇建设和移民搬迁,引导更多的农民进入小城镇,扩大农民就业空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逐步形成产业发展、人口聚集、市场扩大的良性互动机制,增强小城镇吸纳农村人口、促进非农就业、带动农村发展。2010年,全市城镇人口达到43万人,城镇人口比例达到45%。

1.发挥儋州琼西中心城市的效应,培育与发展城市新区,完善城市功能,促进经济繁荣。加速热农院校、兰洋、西联、南丰的交通、水电建设,增强它们与那大城区的联结,作为那大的城镇延伸点,形成以那大(含“热农院校”、兰洋、西联)为中心,包括和庆、大成、南丰3个乡镇,兰洋、西联、西流、西培、西华、西庆6个国营农场的集镇群。以发展高新技术工业、食品工业、生态旅游业、商贸、农业科技教育为主的综合性区域,建设成为全市的政治、文化、商贸中心区。

2.加快推进白马井、东成、木棠、雅星(八一)等城镇建设,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以东成为中心,包括东成、光村、中和、王五4个镇和新盈农场构建新城区。以雅星(八一)为中心,包括雅星、海头2个镇和八一、红岭、龙山3个国营农场构建新城区;以白马井、木棠为中心,包括白马井、排浦、木棠、新州、峨蔓、三都6个镇,建设港口乡镇。到“十一五”末期,在洋浦发展的带动下,把木棠、白马井建设成为儋州的经济中心。

(二)加强与洋浦区域合作

加强与洋浦合作,为洋浦工业发展提供系统服务;充分利用洋浦大项目、港口、人才聚集的优势,在三都、木棠、峨蔓等地区重点承接洋浦大项目的下游产业,形成产业聚群;马井地区作为后勤保障基地,要充分利用洋浦大桥通道的优势,为洋浦员工提供居住、娱乐、子女上学等生活环境;积极发挥那大、洋浦“两个经济圈”的优势,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的交流和互补,加速合作发展步伐。

(三)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建设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厅各部门的资金支持,重点解决道路交通、饮水、用电、通讯难等问题,改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条件。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帮扶救助机制,统筹各项扶持政策,整合政府投资资金,围绕整村推进、劳务培训、产业发展三个重点,大力实施“基础扶贫”、“产业扶贫”、“科技扶贫”、“生态扶贫”、“社会扶贫”五大工程,引导中北部地区贫困人口向洋浦经开发区非农产业转移,引导南部民族地区和贫困人口向那大城区非农产业转移,不断创新扶贫机制,稳步消除贫困人口。“十一五”期末实现4万贫困人口脱贫。

八、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遵循“生态效益优先、因地制宜、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的原则,积极发展浆纸林、“三边”林、海防林和水库涵养林,做好本区域生态林区的规划,实行封山育林;加强对水库周边涵养林的保护,制定政策措施,维护松涛水库、春江水库、红洋水库、沙河水库等水资源的环境;加大蚂蝗岭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对市域内的北门江、春江、光村江、排浦江、山鸡江及流域过境的南渡江、文澜江、珠碧江等河流,两岸要积极发展生态林,保护江河的生态环境;维护好松涛水库东干流过那大城区的渠道,建成环境优美、水源洁净的银河水系。同时加大对红树林、白蝶贝、森林公园、石花溶洞、白鹭栖息地等划定的22处自然保护区以及32种珍稀和频危动物的保护,恢复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环境。201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8%。

2.提高环境准入标准。通过提高环境标准等措施,逐步淘汰落后技术、产品和产业。提高企业发展的环境准入条件,制定土地、金融、价格、税收、外贸、劳动等分层次政策,引导和促进企业生产方式转变,对城市废弃物的资源化、城市工业的清洁生产、城市环保产业和城市生态技术产业等予以重点倾斜。设计与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工业废水排入污水管网之前,分区分组团设置污水处理厂,要求按有关污水排放标准进行处理,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二)推行循环经济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推行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措施,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加快企业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对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实施强制性淘汰制度,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价格和财税政策。重点解决5家糖厂节能、节水和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加强引导和改造,逐步淘汰耗能大、资源利用率低、污染重的小水泥厂;橡胶加工业,从简单的半成品向深加工转化,转为生产科技含量高的系列产品,特别是东成、西联、那大等3家橡胶加工厂,做好生产的废水废气的综合利用,净化环境;木棠、和庆2家钢铁生产,降低能耗,提高产品的利用率,提高热能、热气回收率,促进循环利用;对不同类型的水产品进行综合加工,形成附加值高的系列产品;充分利用现有木制品企业,加工形成不同类型和用途的木制品,节约木材资源的消费。提高资源利用率,清洁生产,治理“三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扩大再生产向内涵扩大再生产转变,转变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确立以内涵式扩大再生产为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与环境可持续性,实现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的重要转变。

2.积极推进节约型社会,构建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从产业布局、产业内部结构、产业开发的各个环节上着力,实现资源优质开发、高效利用、永续利用。积极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高新技术改造提升水泥、橡胶、制糖等传统工业,逐步实现关键技术、关键工艺、关键设备的优化升级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带动企业技术水平升级。在资源利用环节要积极运用节能降耗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项目审批、产品设计、生产管理等各方面,都要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节能技术和工艺,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努力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益。提倡绿色消费,强化节约意识,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产品、节能环保型汽车,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提倡健康文明、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把节能、节水、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等逐步变成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九、深化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一)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打造体制特色

1.革除一切影响儋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以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人才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基础设施领域管理体制改革、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力求取得重大突破,基本形成以儋州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制框架。

2.全面深化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改制和重组,通过拍卖、转让、合资收购等方式,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成所有国有中小企业的改制。激活国有资产,培育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减轻政府债务负担。

3.积极推进农村改革。规范农村土地承包、流转和征收、征用行为,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护农民利益。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产业化水平;初步建立起与市场化、产业化、区域化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二)转变职能,推进政府改革与建设

建设责任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履行公共管理职能,推进政府自身的改革和建设,提高政府服务效率。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完善政府部门机构设置,理顺职能分工。转变政府职能,在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

1.重视建立和推行政府执行文化。建立严明高效的执行机制,完善行政首长负责制、部门首长负责制、部门牵头协调制度。

2.完善行政效能考核机制,建立行政领导绩效考评制度和行政成本核算制度,完善并严格执行行政首长问责职,做到奖罚分明。

3.加强政府信用建设,推进政务公开,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行政公信度。按照高度专业和尽忠职守的要求,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增强公务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团结意识。

(三)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1.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供水、供气、供电、污水和垃圾处理、公共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支持非公有制企业进入教育、科研、卫生、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社会事业领域。拓宽非公有制经济融资渠道,支持商业银行向非公有制企业发放贷款,建立中小企业信贷担保机构,鼓励设立多种形式的创业投资基金和中小企业投资公司。

2.坚持平等对待、公平竞争的原则,消除一切妨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弊端、政策规定和作法,放手发展;坚持放开搞活、创优环境的原则,改善服务,落实优惠政策,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促进发展;坚持创新争先、壮大优势的原则,以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推动非公有制企业扩大总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四)扩大对外开放,建设开放型经济体系

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西部重点城市优势,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投资儋州,争取“十一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规模比“十五”时期有更大增加。

1.以大项目为载体,实施大项目带动,大企业进入,严禁乱批和打击炒地、炒房,搞虚空项目套地,实行项目选择性实际进入制度。积极引进大企业、大项目,力争工业投资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2.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加快出口商品基地建设,发展形成一批产品开发能力强、按国际标准生产加工、示范带动效应好的出口龙头企业,提高我市地产品的出口竞争力。继续实施“大特区与大都市互动合作计划”,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策划一批适合儋州发展的优势项目和针对性强的专题招商会,不断扩大、深化合作领域和合作内容,做好跟踪服务,提高签约项目的履约率。

(五)推进科技创新

1.充分利用“热农院校”和海南儋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人才优势,开展研企合作,努力培育科技创新主体,创建儋州科技创新中心,并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力争取得一批创新成果,争取每年获得一批科技发明专利。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民营科技企业,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

2.完善科技进步政策措施,健全政策保障体系,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制定和落实一系列鼓励创新的财税、技术市场、技术奖励、知识产权保护和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建立科技“双重奖”体制,重奖科技成果与科技人才。设立儋州市科技创新奖,对在生产中起重大作用的科研成果和相关的科技人才给予重奖。

3.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大幅度增加科研投入。“十一五”期间,重视支撑产业发展的科研项目,确立科研发展重点支持项目,扶持有发展前景项目的前期研究,为争取国家级课题创造条件。增加科技三项经费的投入量,鼓励向国家和省有关部门争取科研经费,鼓励加强横向课题研究。

4.积极引进和发展高科技企业,创建科技产品品牌,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在橡胶加工、甘蔗与木薯综合利用、畜牧、海洋产业、南药开发利用,新材料技术,电讯产品及其零配件的生产,环境产品、生命保健的功能产品等方面,加强科研、产业开发,积极引进相关项目,培育高科技企业,创立儋州市的科技品牌。

5.做好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和科普工作。依托“热农院校”,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网络。实施科技富民强市专项行动计划,积极开展科技“三下乡”活动等,定期聘请专家到农村讲授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科技意识。

6.加快信息化推进步伐。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及其它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化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推进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信息化,建立和健全政府部门、乡镇以及各行业的信息网络体系,基本实现办公自动化。

十、环境建设

(一)投资环境建设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发展意识。强化“发展是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抓经济,一心一意谋发展;发挥“三老四敢”精神,知难而进、迎难而上,自我加压,赶超争先;树立科学发展观,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突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束缚发展的陈规旧律,革除影响发展的体制障碍,在改革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

2.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树立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的理念,做到“五个提供”(即安定和谐的社会秩序,快捷便利的办事渠道,周到有效的协调服务,整洁优美的周边环境,公平公正的竞争条件),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推行“绿卡”制度,保障企业和投资者的合法权利;全力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认真策划、论证、包装一批重大项目,加强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健全前期工作责任制和考核机制,精心搞好项目的推介和宣传;积极主动走出去,引进来,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招商,争取国内外有实力的大企业、大财团到儋州办实业。

3.建设产业配套环境。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在进一步建设好全市公共的能源、交通、水利、市政和通信基础设施的基础上,着重抓好“一线五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木棠工业园区和白马井园区,为建设项目提供良好的道路、港口、供电、供水、供气、通信、排污等配套条件。通过规划引导,优化空间布局,吸引产业关联度高的企业和项目向园区聚集,拉长产业链,提高园区的土地和基础设施的利用率,降低投资经营成本,发展形成密切协作、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

(二)法制环境建设

1.加强依法行政、从严治政,推进政府工作法制化。建立建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强化依法行政的监督机制,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建立行政权力的制约机制和责任约束机制,加强权力监督,加大反腐败力度,促使廉政建设的法制化。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人员岗前培训、定期轮训、上岗考试和持证上岗制度。做好行政复议案件的办理工作,落实行政赔偿和补偿制度。

2.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逐步普及法律基本知识,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提高全市公民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继续用“以邻为善、以邻为伴、互谅互让、实现双赢”的准则教育群众和睦相处,要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3.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建立以听证制和公示制为核心的决策咨询机制,扩展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科学性。

(三)人文环境建设

1.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将人口资源优势转变为人力资本优势是“十一五”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必须加大人力资源的培训力度,多方筹措整合资金,兴建职业综合培训大楼,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加强中高等教育,优化人才的专业和学历结构,促进人才在产业和地区间的合理分布。加强人才的引进及干部队伍的学习培训。积极引进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急需的招商引资洽谈人才、项目策划人才、管理人才等。

2.发挥政府综合协调职能,强化行政推动作用。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用足用活国家财政、税收、农业等各项有利于促进发展的政策;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结合儋州客观实际,加强产业政策研究,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财政税费、产业布局、人口流动等相互支持、相互配套的政策体系;运用价格杠杆,价格基金调整分配,规范收费行为,减轻社会不合理负担,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严格依法行政,按规划办事,本着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民分忧解困的目的,充分发挥政府组织、指导、协调、服务职能,提高政府拥有的社会资源的使用效率,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努力提高公民素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气,使我市的精神文明建设继续走在全省前列,巩固我市的“全国文明示范市”地位。继续开展“五下乡”、“十进村”活动。

4.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进一步开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大力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努力搞好人民武装动员、国民经济动员、交通战备动员、政治动员、科技信息动员和人民防空建设,不断完善动员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提高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质量,扎实搞好国防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国防教育,提高全民国防意识,广泛开展“双拥”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帮助驻军解决实际问题,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充分发挥驻军官兵支持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