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上

时间:2022-11-28 04:38:00

导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上

为抓住本世纪前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海口对外开放和体制创新,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热带滨海绿色温馨城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共海南省委四届七次全会和中共海口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特制定《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一、发展基础

“十五”时期,市委市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成功抗击非典、禽流感疫情,战胜干旱、台风等重大自然灾害,全市国民经济在“九五”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进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轨道,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本完成了“十五”计划任务,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高。2005年海口市生产总值达到301.35亿元,年均增长12.1%,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3.3%。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8.8:24.7:66.5调整为2005年的7.7:27.6:64.7。人均生产总值2005年达到17418元。财政总收入60.83亿元,年均增长21.4%,占全省的41.9%。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城郊型、服务型农业得到巩固和提高,产业内部结构优化,200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3.09亿元,“十五”平均增长7.3%,农、林、牧、渔产值比例调整为40.4:4.9:38.8:12.5。2005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83.14亿元,“十五”平均增长18.1%。汽车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药谷”建设快速推进,资源加工型产业持续增长,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开始崛起,2005年工业增加值达62.12亿元,“十五”平均增长21.6%。以“旅游、商贸”为主导的第三产业稳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200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95.12亿元,“十五”平均增长10.3%。旅游业总收入2005年达到47.2亿元,“十五”平均增长1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5年完成138.45亿元,“十五”平均增长12.9%。

2、统筹城乡建设发展,中心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十五”时期是全市城乡建设投入最多、变化最显著的五年。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38.66亿元,比“九五”期间增加140.66亿元。市区龙昆南路、世纪大桥、滨海大道、国兴大道、秀英大道等新建、改造项目完成,自然村通车率99.2%,以海口为中心的环岛高速公路网基本贯通,货运大道和绕城高速公路开工建设,美兰机场二期扩建投入试运营,粤海铁路开通,城市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增强。城市燃气普及率96.8%,管道燃气普及率35%。供水供电能力、港口吞吐量、信息通讯水平都有新的提高,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增强。生态文明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市空气质量继续保持国家I级水平,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2005年,非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比例59.5%,比2000年提高8.9个百分点。

3、统筹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改革开放取得新成绩。初步构筑门类相对齐全、开放程度较高的市场体系,形成较为完善的市场运作机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政府职能转变、行政机构改革、审批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依法行政、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率进一步提高。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取得明显进展,以粮食、商贸等国有企业为重点的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企业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城市建设投融资平台作用显著,旅游集团等资产经营公司组建完成。民营经济快速发展,规范的分配制度和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积极参与泛珠三角等区域合作,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努力拓展保税业务,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取得新进展。2005年,外商直接投资3.79亿美元,五年平均增长12.4%。2005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2.35亿美元,五年平均增长19.7%,占全省比重的51.9%。其中出口4.12亿美元,五年平均增长19.4%,占全省比重的44.5%。

4、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热带生物、制药、海洋技术研发力量增强,国家863生物医药成果产业化基地建设扎实推进,“十五”期间市级科研单位共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6项,省级科技成果48项。教育投入大幅增加,普教经费总投入达30.78亿元,是“九五”期间总投入的2.86倍。教育布局调整力度加大,改建、扩建和新建了一批学校,教育资源配置得到优化,教育基础设施显著改善,“两基”教育得到巩固。城市教育综合改革稳步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实施,社会办学迅速发展,职业教育快速推进。公共卫生应急网络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大幅加强,农村卫生得到重视,全市医疗卫生条件和技术水平继续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较好地完成各项任务。文化事业不断发展,文化市场日趋繁荣,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

5、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整治美舍河、南渡江等水系,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生态脆弱区得到有效保护,工业污染源达标率为99.03%。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739.5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达6.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3829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达6.1%。城市居民人均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由2000年的48%下降到2005年的45%,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2000年的12.8平方米增加到2005年的21.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2000年的19.4平方米增加到2005年的26.97平方米。每百户家庭拥有小轿车6.3辆,每百户家庭拥有电脑40台。城镇登记失业率3.4%,全市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8.68岁。

总结“十五”时期的实践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一是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在加快发展中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二是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经济综合竞争力;三是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城市特色,提高中心城市功能;四是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加快思想创新、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五是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

二、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具备了较好的基础,但仍面临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三低一小”矛盾尤为突出,具体表现在七个方面。

1、经济总量小,综合竞争力不强。经济实力与综合竞争力与兄弟城市差距拉大,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301.35亿元,在全国有资料比较的26个省会城市中仅高于银川市和西宁市,排在24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84亿元,在有数据比较的25个省会城市中排在24位。

2、产业发展层次低,自主创新能力弱。工业化水平低,企业研发能力不强,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45.7亿元,在全国有资料的24个省会城市中排在23位;旅游业发展水平不高,旅游产品竞争力不强,2005年旅游饭店接待人数348.86万人次,低于三亚市的406.59万人次,由2000年全省排名第一下降至全省排名第二。物流业发展滞后,金融业发展水平低。

3、中心城市聚集辐射能力弱,城市特色不突出。港口功能不完善,秀英港和新港超负荷运转;城市人口素质不高,城市内涵不丰富;中心城市辐射范围小,对周边地区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带动能力不强;城市管理水平不高,旧城改造任务繁重,“城中村”问题亟待解决。

4、城乡二元结构明显,“三农”问题仍较严重。农业产业化、市场化水平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不完善,农业抵御灾害能力脆弱;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农村水、电、路、通讯以及科教文卫等设施落后,农村道路等级低,四级以上道路仅占45.9%,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5、就业压力较大,居民收入不高。2005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40元,在省会城市中排在第18位,比居首位的广州市少7100元,比居末位的西宁市高出960元。2005年预计全市居民家庭平均每户就业人口1.51人,比2000年减少0.19人,城市居民就业面44.7%,比2000年下降3.2个百分点。

6、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与城乡居民生活需求差距较大。科技、教育、卫生、文体等公共设施不足,我市拥有高等院校数量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中排在未位,每千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中排在32位,每千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数在有数据的28个大中城市中排在26位,人才数量、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差距较大,人才创业、使用环境亟待改善。

7、体制、观念创新不够,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依然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政府的行政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力度不够大,改善投资环境的任务依然繁重。

三、发展环境

今后5—15年,既是我市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又是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凸显时期,我市加快发展既有有利的条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1、有利条件。

“十一五”期间,国内外、岛内外的发展态势为我市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市场开拓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把握利用好这些条件和机遇,我市经济社会就能加快发展。

——全球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高新技术产业化掀起新一轮经济发展热潮;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国际资本继续看好中国,我国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步伐加快;区域经济整合趋势逐步加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在“十一五”末期正式建立,为我市吸引外资和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与资源,参加区域经济合作与竞争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国内经济社会结构转型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推动了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并拉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住房、汽车、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等成为消费热点,我市产业发展的需求拉动力进一步增强。

——¬¬我省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大项目加快进入,西部工业走廊迅速崛起,南部旅游经济蓬勃发展,南海资源开发将为经济增长带来持续动力,全省经济加快发展对进一步发挥我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为我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现代金融业、“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我市是中国最南端的海岛型省会城市,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海岛型都市建设形成的良好基础,新一轮行政区划的调整以及城市发展空间的进一步扩张,为我市提升城市整体价值、打造城市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有利条件。

2、不利和不确定因素。

——世界总体和平,但局部地区军事冲突、恐怖事件时有发生,世界范围内的能源、资源短缺加剧,贸易保护主义屡有表现,将使我市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面临更大的挑战。

——我国加入WTO结束“过渡期”,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对我国体制创新的影响加强,国际产业转移更加注重市场、人才、技术、产业配套等因素,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区域协调加强,生产要素加速向优势区域聚集,区域、城市竞争更加激烈,对我市的发展环境建设提出新的挑战。

——省内西部重工业和南部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对我市强化中心城市的龙头地位形成更大压力;社会转型期各种经济社会矛盾日益显现,化解这些矛盾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第一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省委四届七次全会和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落实“五个统筹”,贯彻“六个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努力打造“娱乐之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型农业,进一步加强海口作为全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的新型工业基地、全国热带滨海旅游休闲胜地、全省都市型农业基地、国家海岛生物产业基地、区域交通枢纽和现代服务中心的战略地位;加快城市化进程,完善中心城市功能,突出城市特色,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区域协调,把海口建设成为聚集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强、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优越的热带滨海绿色温馨城市;深入实施“文化立市”、“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和谐海口建设;加快体制创新,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10年努力实现建设宽裕型小康社会的目标,跨入全国先进城市行列。

2、指导原则。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海口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以下原则: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四届七次全会精神,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快”字和“好”字上下功夫,用加快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既要努力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更要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在推动经济增长中更加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源的优化,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来抓,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必须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调整优化都市型农业,加快发展现代制造业,努力打造“娱乐之都”,提升现代服务业。加快工业化进程,以工业化带动农业、旅游、商贸等产业发展,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壮大经济总量,推进产业升级,增强海口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必须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和生态城市建设,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全省区域发展战略,从琼北和全省区域发展的大局出发,努力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带动周边地区和全省快速发展;把保持生态环境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长期的基础性战略,扩展和充实生态城市建设内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高效利用资源,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必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创体制新优势。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的方针,立足海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现实条件,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经济社会体制创新的成功经验,提高体制创新能力,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突出市场取向、企业自主、社会更具活力的体制特色;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在全面开放条件下促进发展的能力。

——必须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努力构建和谐海口。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注重社会公平,努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3、需要把握的几个重大关系。在贯彻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导原则的同时,实际工作中要把握处理好三个重大关系。一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扩张经济总量的关系。既要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又要结合海口实际,努力克服“经济总量小”的主要矛盾,在提高经济质量的同时加快扩张经济总量。二是扩大消费需求与扩大投资需求的关系。既要努力实现经济增长由过多依赖投资需求转向更多依赖消费需求;又要清醒地认识到海口消费规模小,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低的现实问题,努力扩大投资需求,积累生产能力,在投资推动和消费拉动的双重作用下加快经济发展。三是协调发展与重点推进的关系。既要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五个统筹”,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要清醒地认识到海口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仍较落后,投资需求巨大,但经济实力有限,实际工作中仍需集中有限资源,实行重点倾斜,通过点的突破,逐步达到面的平衡与协调。

二、发展目标

综合考虑我市未来五年的发展趋势和条件,“十一五”时期,我们的主要目标是: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加快推进全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的新型工业基地、全国热带滨海旅游休闲胜地、全省都市型农业基地、国家海岛生物产业基地、区域交通枢纽和现代服务中心建设,产业特色更加突出。以2000年为基数,确保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翻一番以上,力争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翻一番;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城市化率达到65%以上。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重点领域技术研发优势初步形成,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九年制义务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职业技术教育加快发展。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逐步完善,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登记失业率明显降低,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居住、交通、生活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有较大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生活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规划进一步配套和落实,城市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城区道路交通、安全防护能力、服务市民生活的城市功能明显改善;管理效能不断提升,城市面貌明显改观。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快速发展;中介组织发达,社会服务功能比较完善,形成以市场调节为主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廉洁高效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体制机制和对外开放形成新优势。

——构建和谐海口取得新的进步。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协调,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实惠。社会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逐步形成。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文明程度有新的提高,覆盖全市的安全网络日益健全,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

在实现“六大目标”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五大特色”:壮大现代制造业、现代物流、休闲娱乐、旅游房地产等产业,形成产业特色;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卫生事业,形成文化特色;丰富热带海岛型都市功能与内涵,强化中心城市聚集和辐射能力,扩大城市规模,提高城市化水平,形成城市特色;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加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体制特色;塑造生态型、滨海型的城市景观,城市绿色公共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大气、水体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形成环境特色。

第二章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全面提高经济竞争力为目标,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工业化进程,加快发展现代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型农业,加快发展生物产业,努力建设全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的新型工业基地、全国热带滨海旅游休闲胜地、全省都市型农业基地、国家海岛生物产业基地、区域交通枢纽和现代服务中心。

一、建设全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的新型工业基地

坚持“发展具有特色和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适度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工业发展方针,实施“质量兴市”工程,加快发展现代制造业,壮大汽车制造、制药、化纤纺织、食品饮料、农副产品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培育电子信息、精细化工、橡胶化工、旅游工业、生态环保等五大潜在优势产业,加快“药谷”、汽车工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飞地工业园建设,把我市建成全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的新型工业基地。到201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12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3.6%。

1、壮大五大支柱产业。

——汽车制造业。大力支持海南汽车集团二期建设项目,重点发展以海南汽车集团公司为龙头,其他中小型汽车配件制造企业为辅助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加强与国内外公司的技术合作,提高汽车整车开发能力,提高汽车配件技术研发能力,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综合竞争力。

——制药工业。落实“药谷”政策,加快“药谷”二期项目建设步伐,扩大“药谷”园区和制药产业规模。大力发展化学制剂药品,积极发展中药和生物药品,加快发展药品包装业。按照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相结合的方针,积极引进新药,特别是一、二类新药,加快引进国外到期专利药品,努力提高药品自主研发能力,开发以海南独有的南药资源为主要原料的南药系列产品和药用植物系列产品,研制开发海洋药物和保健品。在积极扩大国内市场份额的同时,加快与国外大型制药企业的合作,加快开拓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医药市场,努力把海口建设成为中国南方重要的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基地。

——化纤纺织工业。抓住我省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石油天然气资源的有利时机,重点发展以兴业、振业、翔业、盛业等企业为代表的化纤纺织业,优化纺织印染中间产品,发展纺织服装下游产品,形成较为完整的化纤纺织产业链。

——食品饮料工业。依托椰树集团、椰岛公司、亚太啤酒等优势企业和华南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着力开发天然、营养、保健、功能性饮料新产品,重点发展独具特色的热带果汁饮料、浓缩果汁加工和饮料酒等产品,将海口建成全国最大的热带天然果汁饮料加工生产基地,为带动我市乃至全省农业更快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保障。

——农副产品加工业。围绕海南丰富的热带作物资源和海洋资源,积极发展水产品加工、保鲜技术、热带瓜果蔬菜和热带作物深加工技术,开发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农渔业深加工产品,提高我省农副产品的附加值。支持海南红塔卷烟公司调整产品结构,开拓海外市场,提高烟草加工深度,力争工业总产值和企业效益有新的突破。

2、培育五大潜在优势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大力发展以正红科技、清华显示器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加快推进三星光纤光缆二期建设,积极引进光纤光缆的配套项目,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较大的生产规模,努力将电子信息产业建成我市的支柱产业。

——精细化工业。依托海南石油天然气的资源优势和西部工业走廊的上游石化工业,积极发展石化工业下游产品。积极引进先进技术,重点开发食品添加剂,如防腐剂、增味剂、乳化剂、酶制剂等;发展农业化学品,如植物生长调节剂、饮料添加剂、微量元素肥料、果蔬保鲜剂等;发展日用化学品,如化妆品、塑料制品等以及油漆、涂料、工业水处理剂、表面活性剂等。

——橡胶化工业。充分利用海南独特的橡胶资源优势,引进国内外的大企业,引进新的生产技术和新产品,积极发展具有资源优势的橡胶轮胎制造业,扩大汽车、摩托车等配套产业规模。

——旅游工业。依托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突出海南地方特色,发展椰雕工艺品、贝壳工艺品、特色食品、礼品、纪念品等加工业,适应游艇经济、高尔夫经济的发展需要,发展相关制造业。

——生态环保产业。应用节能、节水生活废弃物无公害资源化处理、环境监测、水污染防治、直接饮用水净化等技术,开发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再生资源利用技术和生态环保产品。

3、合理调整工业布局。

加快调整我市工业发展布局,形成有利于产业向园区聚集、充分发挥城市基础设施效能、实现集约化发展的工业空间布局。工业布局坚持“西移南扩”方针,主要选择在我市西北、西南部毗邻港口、火车站和南海大道、货运大道等交通便利、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加强工业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汽车工业园、“药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狮子岭“飞地工业园”。加快老城区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步伐。突破工业用地瓶颈,打破现有行政区划限制,丰富“飞地工业”的内涵。发挥马村港枢纽港口的作用,加快建设“临港出口加工区”、“港口保税物流园区”,积极发展临港工业。

二、建设全国热带滨海旅游休闲胜地

加强旅游与其他产业的协调和融合,整合琼北地区旅游资源,提高旅游资源开发水平,开发新的旅游产品,丰富旅游内涵,把海口发展成为集观光游览、度假休闲、疗养健身、商务会展、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型全国热带滨海旅游休闲胜地,打造以户外有氧运动、游艇经济和丰富的夜间文化娱乐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娱乐之都”。到2010年,建成拥有600个泊位、中国最大的游艇经济中心。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76亿元,年均增长10%,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15%。

1、精心打造滨海旅游休闲胜地和娱乐之都。文化、体育等旅游相关行业,都要策划建设一批精品项目,提升产业素质和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户外有氧运动和游艇经济,建设中国最大的游艇经济中心,丰富夜间文化娱乐生活,把海口打造成为南中国的“娱乐之都”。完善西海岸旅游度假功能,高水平开发东海岸旅游资源,努力把西海岸、东海岸打造成一流的滨海度假旅游休闲基地。抓好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红树林生态旅游区、玉龙泉森林公园等一批项目建设,努力打造一批旅游精品景点。开发府城老城区、五条骑楼建筑街区,修整文山村、潭谢村、新安村等一批百年千年文化村庄,发展海口“古文化游”。

2、发展多功能、综合型、区域化大旅游。发挥省会城市综合优势,促进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的互相融合与渗透,加强旅游区域协作,走多功能、综合型、区域化的大旅游发展道路。促进旅游与文化、体育产业的融合,加速发展文化、体育产业,努力发展旅游娱乐业。促进旅游业与医疗保健业的融合,发展疗养保健业;促进旅游业与生态农业的融合,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促进旅游业与商务会展业的融合,大力发展商务会展旅游。促进旅游业与工业的融合,逐步发展工业旅游,研发旅游工艺品。促进旅游业与房地产业的融合,建设国内居民理想的第二居住地。整合琼北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海口到洋浦、海口到琼海、海口到文昌等一日游产品。加强我市与环北部湾地区、泛珠三角地区的旅游协作,培育资源互补的精品线路和产品,提高资源、信息、市场的共享水平。

3、提高旅游行业组织和管理水平。通过引进、兼并、重组等方式,在酒店业、旅行社行业、文化娱乐业、商务会展业、医疗保健业,扶持发展一批大型骨干企业,提高行业组织和服务水平,引导行业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政府组建的旅游投资控股公司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强旅游行业管理,通过法律、行政、市场手段,大力整顿旅游市场秩序,逐步规范旅游市场,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完善旅游团队和散客服务的配套功能。

4、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规划建设一批度假酒店、酒吧街、购物街、休闲娱乐会所和高尔夫球场,在主要旅游区配套建设一批文化、体育、疗养设施。加快建设和改造通向主要旅游景区(点)的公路,形成交通便捷的旅游公路网。充分利用海南省航权开放的机遇,创造条件开通更多国际包机、定期航线。加快旅游景区供水、供电、通信等配套设施和厕所、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建设和完善全市旅游中英文路牌标识系统,规划完善重要游客集散地段停车场。

5、加强旅游促销。加强政府、旅游行业协会和旅游企业的合作,加大海口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把握旅游市场动态,适应游客消费需求,适时调整旅游促销主题。加强与国内外旅行社、旅游组织的合作,不断开辟新的客源市场。

三、建设全省都市型农业基地

坚持“富裕农民、服务城市”的方针,突出“无疫区、无公害”特色,以发展生态农业为重点,以服务全省热带农业和服务城市为方向,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促进生产型农业向服务型农业转变,加速传统城郊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转变,建设全省都市型农业基地。到2010年,全市农业增加值达到32亿元,年均增长7%。

1、发展都市型农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扩大热带瓜果、蔬菜、热带花卉等种植面积,大力发展畜牧业,鼓励发展外海、远海捕捞、水产养殖业。大力发展无公害生态农业,建设“无公害蔬菜示范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因地制宜发展园林、园艺和花卉种植,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发展瓜果菜良种繁育、良种猪苗繁育、文昌鸡种鸡、乳鸽种苗等四大种苗工程,构建琼北地区最大的种苗供应基地,带动和辐射全省农业发展。到2010年,农、林、牧、渔产值比例调整为30:4:50:13。

2、扩大农产品出口。以农产品出口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一批标准化的种植、养殖出口示范基地,完善良种良苗繁育体系、技术服务体系和质量检测体系,实现良种、技术规程、产品质量标准化,提高农产品出口能力。加快水产、畜禽、果菜加工等一批重点农业产业化出口项目建设,依靠科技开发新产品,打造品牌产品,发挥品牌效应,完善销售网络,不断拓展国际市场,扩大农产品出口比重。

3、提高农业科技水平。蔬菜种植要积极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开发保健菜,发展无公害蔬菜。畜禽养殖业要重点加强良种引进推广、饲料调配及疫病防治技术,形成良种化、规模化、效益化发展的格局。水产养殖要重点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和优良品种,有步骤地发展中深海捕捞。要大力运用生物基因工程技术,推进农业技术革命。“十一五”期间在加强城郊农业基地化建设的同时,依托华南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一批热带高效农业骨干企业,在郊区建设1—2个高科技农业示范区,把海口建设成为全省热带高效农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

4、构建农业标准生产和服务体系。建立“无疫区”的长效机制,完善动物防疫检疫体系。建立植物病虫害测报预警机制,准确及时预测、预报、防范虫害疫情。推行市场准入制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健全市、区、市场、基地农(渔)药残留监督检测体系,杜绝超标产品进入市场。引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增强产品质量责任意识,抓好农产品产品环境监测、投入品质量监管、规范生产技术规程和农产品质量认证等环节,实行全程质量监控。加强农副产品市场建设,建设一个全国有影响的集“冬交会”、农产品展示、交易为一体的热带农产品会展中心。加强农业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建设一批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完善良种供应设施、技术服务体系、质量检测体系和机械化服务体系,实现良种、技术规程、产品质量标准化,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能力。

5、调整农业产业布局。建设四大农业产业基地。一是沿海地区海洋渔业基地。主要发展外海捕捞作业,在不损害防护林和红树林的情况下,发展近海养殖业,有条件的港湾、港池适度发展江蓠养殖。二是美兰机场周边、五大出口路两侧热带花卉产业基地。美兰机场周边重点发展热带名贵花卉种植。三是东部南部热带水果、养殖、经济林基地。重点发展热带水果种植,大型禽畜、水产养殖以及橡胶、槟榔等经济林。四是西部羊山地区的水果、畜牧产业基地。重点发展香蕉、荔枝为主的热带水果种植业,大力发展热带牧草种植和秸秆三化处理技术,发展石山雍羊养殖。

四、建设国家海岛生物产业基地

紧紧抓住国内外生物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大战略机遇,充分发挥海南热带农业、海洋生物资源优势,依托现有技术和产业基础,按照“科学谋划、加强研发、多方合作、突出重点”的原则,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海洋产业,初步形成我市生物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建设国家海岛生物产业基地打下基础。力争到“十一五”末期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20%。

1、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业。以“药谷”为基地,依靠盛科生命科学院等技术支撑,依托中和药业、通用同盟等一批生物制药企业,引进国内外生物制药企业,实行产学研结合,加快生物药品的开发和引进,重点开发多肽系列产品,扩大生产、销售规模,把海口建设成亚洲最大的多肽药品生产基地。在重组蛋白质和治疗性抗体等生物技术药物、生物技术疫苗等方面寻求突破,发展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α-干扰素系列产品、血小板生成素等产品。鼓励企业运用生物技术,在现有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物的基础上,按照国际认可的标准规范,开发疗效明显、毒副作用小的现代中药制剂,推进中药产业升级。

2、积极发展生物农业。以热作两院国家重点生物实验和海南大学为研究基地,引进、消化国外技术,自主研发生物农业技术,鼓励罗牛山等一批大型农业企业试验种养转基因动植物,支持引进和开发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产品,促进农业减少化学农药、化学肥料用量,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和科技含量,并积极向岛外市场扩展,开辟转基因动植物种养基地。

3、大力发展生物海洋产业。推广海洋生物技术,在水产养殖、天然产物开发等主要方面取得明显进展。推广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生物技术育种,培育出3-5个生长快且抗病力强的鱼、虾、贝类新品种和优质高产海藻新品种。在开发、建立实用的海水养殖动物病害快速诊断试剂和病害综合防治的关键技术方面力争有所突破。争取有一批创新类海洋药物进入临床应用,一批新的海洋保健食品、化妆品、生物工程材料达到工业化生产水平。

五、建设区域交通枢纽和现代服务中心

依托我市空港、海港、火车站和汽车站“四位一体”的有利条件,完善海、陆、空交通功能,形成以海口为中心覆盖全岛的、便捷的交通网,强化海通运输枢纽地位。建设海、陆、空港物流园区,健全现代物流配送系统,加快发展房地产、金融、中介服务和社区服务等服务业,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改造第三产业,大力推行现代经营方式,提高生产服务、流通服务和消费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增强海口作为区域交通枢纽和现代服务中心功能。

1、建设区域性商贸和物流中心。进一步巩固我市作为全省商贸中心的地位,增强商业和物流业辐射能力,为把我市建成华南地区区域性商贸和物流中心奠定良好基础。到201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44亿元,年均增长12%。

依托大港口,发展大物流。依托海、陆、空港优势,抓住海南航权开放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配送系统,建设美兰机场物流园区、火车站物流园区、港口物流园区。完善铁路、港口、机场的运输、包装、仓储、配送、货运、流通加工等服务功能。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物流企业,整合现有运输和仓储企业,引导市内大型储运公司向符合国际惯例的物流公司过渡,加快传统储运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变,初步建成区域现代物流中心。

满足各类商务和消费需求,完善多层次、网络化商贸体系。扩大和提升中心商务区功能,在国贸区、海秀路和海府路规划建设大型综合商场、专业精品店、美食城和金融服务设施,配套建设休闲广场、停车场等设施,引导商务功能从海秀东路向海府路、海秀西路延伸。建设区级商业中心,提升国贸商业圈、秀英商业圈、府城商业圈的商业服务功能,各区要规划建设各类专业批发市场和特色商业街,突出商业特色,结合新城区的开发建设,同步建设新的商业网点。搞好居民区的商业网点和农贸市场建设,形成不同层次、上下沟通的市场网络,建成大中小配套、布局合理的城市商业体系。探索现代营销方式,重点发展大型综合超市、蔬菜、副食品等便民连锁店、专营专卖店和社区服务网点。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仓储式商场、加工中心、经营、租赁拍卖、信用消费、旧货交易、物资调配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发展和壮大商业龙头企业,积极发挥沃尔玛、家乐福等国际知名零售企业带动作用,探索集约化、特色化经营,提高商业经营和服务水平,逐步形成各企业之间优势互补、错位竞争、互相依托、共同发展的局面。

2、完善全省金融中心服务功能。培育金融市场,完善金融机构体系,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加大金融对海口经济建设的支持力度。积极引进国际知名的金融、保险、证券机构,吸引全国性和区域性的金融机构来我市扩展业务,支持社会及民间资本创办多种所有制的中小金融企业,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推动建立农村合作银行。促进基金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贷款担保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企业财务公司等非金融机构业务发展,增强金融服务功能。鼓励企业到证券市场直接融资,加大优质企业上市工作力度,扩大股市融资规模。努力开拓商业保险业务,发展保险中介业务,扩大农村保险市场。培育壮大产权交易市场,促进企业产权交易。完善企业及个人信用制度,规范信用信息的征集、保护和使用行为,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企业资信评级机构。

3、建设区域性中介服务中心。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引进和扶持一批国内外知名公司,积极发展会计、审计、资产评估、律师、公证、人才交流等中介服务,促进工程、科技、管理等咨询产业加快发展。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教优势,大力发展综合技术服务业。

4、有序发展房地产业。继续深化住房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住房分配货币化。盘活存量房产,积极培育和发展房屋租赁市场,大力发展房地产中介,搞活二级市场的流通。积极发展住房公积金、住宅储蓄和住宅融资相结合的金融业务,努力扩大住房消费。延长产业链条,推动房屋装修、家具、租赁、物业管理等行业的发展。加快我市房地产信息网络建设,完善房地产有形市场,建立房地产市场监测、动态预警机制。提高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水平,实现由简单劳务型向管理和技术型转变。

5、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重点发展家政服务、老年服务、残疾人服务、幼儿服务、医疗服务以及其他便民利民服务。大力促进社区服务由福利型、事业型向经营型、企业型方向发展,逐步使社区服务成为街区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载体。鼓励个体私营经济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以资金、房产、技术等多种形式投入社区服务业。加强社区服务的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服务标准,广泛吸纳有专长的人才,推进社区服务高效、有序发展。

第三章打造热带海岛、绿色温馨中心城市

加快城市化进程,适时扩大城市规模,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逐步形成特大型中心城市长期稳定的布局框架,突出热带海岛、绿色生态、历史文化和温馨宜居城市特色,提升交通枢纽地位,完善中心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强区域协调,努力把海口建设成为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热带海岛、绿色温馨中心城市,成为国内外居民向往的旅游目的地和国内居民理想的第二居住地。

一、加强城乡基本建设

实施便捷海口、品质海口、产业海口、娱乐海口、人文海口、生态海口、平安海口、田园海口等八大工程,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满足群众生活需要,建设“温馨和谐海口”。

1、“便捷海口”工程。坚持以港兴市,加强各类对外交通和通信设施建设,强化中心城市交通、通信枢纽功能。提升海口港主枢纽港地位,按照“四港合一”的方针,明确马村、秀英、新港、新海港功能区分,注重港区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增强秀英港国际、国内客运功能,完善新港专业游艇港口功能,提高新海港火车及车客运滚装运输能力,提前规划、适时建设马村港集装箱运输和大宗能源物资中转基地,完成马村港、秀英港扩建工程。提升航空运输主枢纽港的地位,规划建设航空物流中心、客运中转基地,逐步把美兰机场建设成为亚太地区现代化的大型国际机场。提升公路交通主枢纽地位,完成绕城公路建设,完善“一横六纵”对外交通公路体系。配合做好海南东线城际快速铁路的前期准备和建设工作。加快东西向快速干道建设,完善滨海大道、海秀路-国兴大道、南海大道、货运大道等四条横向主干道,加快迎宾大道、滨江西路等纵向干道建设,加大次干道、支路密度,打通“断头路”、“丁字路”,消除交通瓶颈。改造和平桥等三座桥梁,新建海新大桥等三座桥梁,完善以“八纵四横”主干道为骨架,次干道、支线路合理分布的城市道路网络。贯彻公共交通优先方针,在快速路和主路上设立公交客运走廊,加快建设公交换乘枢纽,为步行和自行车出行者提供安全、便捷和舒适的交通环境,建立以人为本的城市交通体系。加快停车场建设,各类建筑要配套建设停车场,大型商业区、旅游场所、体育场馆、医院等要相应建设公共停车场。提升信息港枢纽地位,加强省内SDH传输网建设,发展IP化、无线化、分组化、宽带化电信网络,提高信息传输和服务功能,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

2、“品质海口”工程。进一步完善中心组团城市功能,启动大英山城市中心区的建设,建设适应特大型中心城市发展需要的现代化城市中心。以市级行政中心建设为龙头,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和度假旅游项目建设,加快长流新区开发建设,择机启动江东组团的建设。加快推进旧城和“城中村”改造步伐,旧城改造要突出热带海岛特色,展现南洋建筑风格,降低建筑容积率,减少建筑规模,增加绿色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建设最佳人居环境。“城中村”改造采取就地环境整治、局部改造或拆除重建等不同形式,实现由村庄向居民区的转型。围绕居民关心的热点问题,优先实施小街小巷改造、城市亮化等民心工程,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合理布设大型公园、绿色广场、步行街、街心公园,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充足的公共休闲空间。

3、“产业海口”工程。走“工业强市,产业兴市”的路子,围绕产业发展进行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完成三大工业园区、保税出口加工物流园区和农产品会展中心的配套设施建设,建设沃尔玛购物广场等大型商业设施,为我市工业、物流业、商贸业的快速扩张及支柱产业的发展壮大创造条件。进一步建设完善城市供水系统,加大中心城区现有管网的更新改造,增强城市供水能力。加大供电工程建设力度,抓好海口电厂“以大代小”燃煤机组和500千伏电网联网及其相关配套工程建设,完成城乡电网改造。扩大燃气管网覆盖范围,住宅区逐步发展管道液化气供气,到2010年燃气管道铺设至府城、灵山、海口火车站等区域。

4、“娱乐海口”工程。完善相关基础设施配套,加快旅游娱乐业发展,为游客、市民的吃、住、游、玩提供良好的条件,打造“娱乐之都”。加快建设滨海自行车、滑轮运动景观道路,打造西海岸体育休闲长廊。建设完善海口湾等核心滨水区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万绿园三座步行景观桥。配套完善世纪公园体育休闲娱乐设施、龙昆沟出海口综合整治工程、园林景观工程建设,将世纪公园建设成为市民游客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建设海口湾、新埠岛游艇码头,大力发展游艇经济。加快建设和改造绿色长廊等通向旅游景区(点)基础设施项目,连通东、西海岸,使各景区(点)之间连点成线、连线成片。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提升海口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DMS),建立和完善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网点,重点是火车站、机场、港口等旅游集散地的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建设。

5、“人文海口”工程。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整合历史文化资源,突出历史文化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品味。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制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办法,以府城老城区、海口五条骑楼建筑街区、五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一处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为重点,抢救一批濒危文物保护单位,有计划、高标准实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程。选择文山村、潭谢村、新安村等一批地方特色较突出、历史原貌保留较好、乡风民俗纯厚的村镇,按照政府引导、支持和居民积极参与的原则,予以重点修整和保护,丰富海口民间民俗文化内涵。坚持以人为本,抓好学校、医院、文体等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与建设,建立健全城乡医疗保健体系,加快文体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的社会服务功能。

6、“生态海口”工程。规划建设长流、江东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加快推进我市垃圾、污水处理产业化进程。全面启动“一园两湖”、红城湖整治工程,加大地表水水体整治和饮用水源保护力度。完成美舍河等几条河系的治污,实施红树林生态恢复工程,改善和优化人居环境及市民活动场所。利用我市自然的“海、城、江、林、田”格局,合理布局建设市级综合性公园,提高公共绿地绿化景点档次和园林艺术水平,高标准地进行城市绿化美化,加大城市公园、道路的绿化及公共绿地建设,加快街心花园、沿街小块绿地与居民区绿化建设,基本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优化、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初步实现“城在绿中、城在花中”的城市绿化目标。

7、“平安海口”工程。建立和完善以110系统为基础,包括治安、消防、人防、三防、防震在内的统一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及指挥系统,提高对公共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和改善经济动员、防洪、防风、防震、消防、人防、医疗急救等安全设施建设,健全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系统,完善城市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城市综合安全。重点加强南渡江、新埠岛、海甸岛防洪、防潮工程建设,完善城市消防和人防工程建设。加大政法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确保社会平安稳定。

8、“田园海口”工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都市风光与田园风光的完美结合。抓好村镇规划和建设,提高设施配套水平,启动农村防洪楼工程建设,改善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加快水、电、路、通讯、广播电视“五网”建设,基本解决农村出行难、运输难问题,基本完成所有适宜推广沼气村镇的“一池三改”,基本实现人畜安全饮水目标。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建立农村医保,改善农村医疗条件。加快文明生态村建设。

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适应城市发展需要,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推进依法治市,促进城市管理现代化,积极经营城市资源,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1、完善城市管理体制。科学划分市、区、街道、居委会的事权界限,加强区、街道、居委会的管理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区、街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制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以块为主,条条保证,社会监督,依法治城”的城市管理运作机制。

2、提高城市管理法治化水平。加快城市管理立法,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效规范市民行为。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加强城市管理、城镇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文明执法水平。

3、促进城市管理现代化。修订完善城市管理法规,在城市规划、园林绿化、市容管理、交通管理等方面,制定符合海口市情的城市管理标准化体系,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城市管理现代化、智能化、网络化。

4、运用市场机制经营城市资源。整合、重组和运营城市各种优势资源,核心是经营好土地资源,总结推广“美丽沙”土地包装营销的成功经验,继续抓好土地规划、整理、储备和经营开发。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市场化运作,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公交、环卫、园林绿化等要逐步实现市场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和社会化投入。大力开发城市无形资产,将户外广告经营权等公开拍卖,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筹集更多资金。

5、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继续推进违法建筑、交通秩序、市容市貌、市场秩序、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解决城市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实现城市面貌发生实质性变化的目标。

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按照“资源共享、设施共建、发展互惠”的原则,统筹海口与琼北地区周边市县的协调发展,形成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互动机制,重点推进产业发展、交通设施、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合作,增强海口中心城市聚集和带动作用,促进琼北地区以及全省经济加快发展。

1、协调区域发展规划。将周边地区纳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区,在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发展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时,统筹协调发展。重点加强与澄迈县和文昌市的协调,合理规划工业、港口、旅游、环保等用地,合理安排沿海各类港口建设和旅游开发岸线。

2、协调区域产业发展。在农业发展方面,支持周边市县大力发展花卉种植业,发展无公害蔬菜、瓜果的种植,发展养殖业,为我市提供优质的肉禽蛋奶等农副产品。在旅游业方面,充分整合琼北地区及南部地区市县的旅游资源,建设“海口旅游圈”,实现游客资源共享。在工业发展方面,加快工业布局西移。在服务业发展方面,我市大力发展金融、房地产、中介服务、物流业等,增强为全省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