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时间:2022-11-28 04:34:00

导语: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序言

“十一五”时期是海南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今后五年是海南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明显进展的关键时期,是进一步打牢经济基础、大幅度增加经济总量的关键时期,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支柱产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形成经济特区体制特色和对外开放新形象的关键时期。经过多年的理论、实践探索,省委、省政府对海南发展形势的把握更加理性、全面,发展思路更加清晰、稳定,全省已经形成了加快发展的氛围。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支柱产业的轮廓已经形成,产业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对内对外开放呈现新气象,新一轮投资热潮正在到来,海南已经具备了支撑经济更大发展的物质基础。面对这种战略机遇,全省上下要振奋精神,大胆创新,务实进取,乘势而上,努力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海南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依据《中共海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而编制,体现了省委、省政府的发展意图和工作重点,是“十一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蓝图和行动纲领。纲要广泛征求了社会各界的意见,集中了各方面的智慧。纲要着重阐述了未来五年的指导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提出的指标总体上是预期性、导向性的。与规划纲要相配套,省政府各有关部门还编制了农业、工业、旅游业、海洋经济、电力、水利、交通、教育、卫生、文化、生态省建设等若干专项规划,从专业领域角度更详细地明确了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和具体任务。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加强统筹协调,将规划目标、任务分解到政府各部门的专项规划、行业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中去。规划提出的属于政府履行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责的有关约束性目标和任务,各级政府要通过合理配置财政等公共资源、运用行政力量的手段努力实现。在规划执行过程中,如遇到客观条件发生重大变化,严重影响主要目标的实现,省政府将适时对规划主要目标作出必要的调整。

第一章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规划背景

“十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进步。全省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紧紧抓住在创新中加快海南发展这一主题,成功阻击了非典、禽流感等重大疫情的发生,战胜了干旱、台风等重大自然灾害的挑战,“十五”计划主要指标顺利完成。

全省经济实现了从恢复性增长向加速性增长的转变。经济总量比“九五”时期有较大幅度提高,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2005年人均生产总值突破万元大关,地方财政收入超过80亿元。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一批对结构调整起关键作用的优势产业项目竣工投产,三次产业比例由2000年36.5:19.7:43.8调整为2005年33.3:25.2:41.5,工业增加值在全省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

社会事业发展得到高度关注。“十五”时期是海南历史上对社会事业投入最多的一个时期,建成了三亚学院、省图书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一批重大工程,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十五”竣工投产优势产业主要项目

1、洋浦金海木浆,总投资983314万元,年产木浆100万吨。

2、东方1-1气田,总投资224825万元,年供气24亿立方米。

3、海油天然气化肥,总投资268626万元,年产45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

4、海南马自达汽车,总投资100000万元,年设计生产能力8万辆。

5、海口“药谷”一期,总投资30120万元,入驻药厂9家。

6、三星光通信,总投资29000万元,年设计生产能力光纤200万芯公里。

7、博鳌水城一期,总投资140330万元,会议中心及配套设施。

8、南山文化旅游区二期,总投资48529万元,108米高海上观音像及基础设施。

9、五星级酒店13家,总投资780000万元,新增客房4500间。

10、高尔夫球场6个,总投资70200万元,117洞。

“十五”竣工投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主要项目

1、粤海铁路通道,总投资477983万元,轮渡码头及湛海、西环铁路321公里。

2、中线公路改造,总投资118000万元,全长275公里。

3、海口-文昌高速公路,总投资60000万元,新增高速公路52公里。

4、洋浦港二期,总投资77770万元,新增年吞吐能力120万吨。

5、美兰机场扩建,总投资37830万元,新增近机位8个。

6、东方-洋浦-海口天然气管道,总投资50200万元,输气管道256.2公里。

7、全省农村电网改造,总投资111250万元,新增和更新线路4667公里。

8、三亚学院一期,总投资21000万元,招生1000人。

9、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一期,总投资49600万元,招生661人。

10、省图书馆,总投资11450万元。

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引进大企业大项目取得突破,“博鳌亚洲论坛”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步提高,成功举办了第53、54、55届世界小姐总决赛,稳步推进航权开放试点,树立了海南对外开放的新形象。生态省建设成效显著,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人民群众生活有了新的改善。这些可喜变化标志着海南进入了一个健康稳定较快发展的新时期。

“十五”计划指标完成情况总体上是比较好的,但利用外资、接待境外游客以及水土流失治理、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保类指标,由于宏观政策调整、“非典”影响、部门统计数据调整及目标制订过高等原因,完成情况不理想。

海南“十一五”时期发展面临有利的宏观环境。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整合趋势逐步加强,中国--东盟“10+1”自由贸易区将加快建立,我国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步伐加快、规模迅速扩大,有利于我省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全国社会政治稳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体制改革步伐加快,有利于我省保持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将加快调整,重化工业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服务业将面临全面调整和升级,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急剧增长,居民对高端产品和服务的消费增长加快,这为海南提升热带农业、旅游业、房地产业,发展能源、石油天然气、汽车、造纸、玻璃、制药等优势产业,提供了空间和机遇。

“十一五”时期我省面临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发展不足、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海南仍然属于欠发达地区,工业化水平低、城镇化水平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经济总量小,以及经济内生动力不足、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还比较突出;体制特色不明显、对外开放水平不高、科技推广应用和创新能力弱、劳动力素质不高等因素,还不同程度地制约着我省的发展速度和质量;人才、资金缺乏,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使我们面临着人才、资本等资源日益向优势地区集中的挑战;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环境保护的任务艰巨;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此外,对世界局部地区的动荡、国际油价走势、重大突发事件、人民币汇率变动及其对海南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对结构转型过程中凸现的各种社会矛盾,我们也要密切关注、冷静应对处理。

第二节指导原则

“十一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突出加快发展这一主题,着眼于主攻“三低一小”的主要矛盾,着力打造海南的环境特色、产业特色和体制特色,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现海南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出坚实的一步,努力走出一条经济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发展道路。

按照上述要求,“十一五”时期发展要坚持以下原则:

———必须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养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努力打造环境特色;

———必须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努力打造产业特色;

———必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打造体制特色;

———必须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努力构建和谐海南。

第三节发展目标

海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框架:到2020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3000亿元左右,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大幅度跃升,三次产业的比重趋近15:45:40,城镇人口比例达到60%左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色充分体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充分,家庭财产显著增加,居民生活质量位居全国前列,全省人均生产总值超过30000元。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教育体系、医疗保健体系比较完善,居民素质明显提高,全省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2年。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综合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一流水平,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0%,将海南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示范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更加完善,人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尊重和保障,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取得显著成就。

“十一五”时期发展的主要目标:

经济总量显著扩大,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地方财力大幅度增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接近14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6000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50亿元,三次产业比重趋近29:32:39。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质量效益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基础设施水平迈上新台阶,第二产业比重显著提高,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明显快于经济增长,企业经济效益继续改善,人均生产总值力争达到全国中上水平。

———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明显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有新的提高,支柱产业发展壮大,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投资环境有根本性改观,社会投资趋于活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2400亿元左右。

———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在巩固提高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职业教育发展明显加快,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明显提高,高等教育有新突破。公共卫生体系比较健全,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全民健身设施逐步完善,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逐渐丰富。

———初步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逐步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人均收入、公共服务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减缓。

———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取得较大幅度进展,严格控制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土地、淡水等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较大幅度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人居环境继续改善,森林覆盖率接近60%。

———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降至8‰。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交通、居住、社区服务等方面的条件继续改善。

———构建和谐海南实现良好开局。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稳步增加,农村富余劳动力较大规模地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城镇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文明程度有新的提高,覆盖全省的安全网络日益健全,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

“十一五”规划主要预期指标

注:2010年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按2005年价格计算。﹡我省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随着工业比重明显提高,全社会能耗仍将处于稳定上升过程。

第二章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稳步推进有海南特色的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热带高效农业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逐步使乡村面貌有明显改观。

第一节建立城乡互动、三次产业联动的长效机制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企业与农民互利互惠、风险共担的机制。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定安塔岭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建设,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发展农产品流通新型业态,扶持运销大户,大幅度提高非农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形成以加工运销带动农业发展的新格局。进一步扩大农业领域的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大型现代农业企业,积极筹划将冬季农副产品交易会办成国际性热带农产品交易会。

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阳光工程,培养新型农民。加快发展“打工经济”,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大幅度降低农业从业人员比重。

完善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措施。坚持“多予、少取、放活”,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使改革发展的成果逐步惠及广大农民。创新政府支农资金管理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和农村经济。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在全省范围内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界限,建立起以居住地登记为主要形式的户籍管理制度。对于进城务工经商且有稳定收入、固定住房的农民工、外来工,在就业、子女教育等方面逐步实行同等待遇,取消一切针对农民工就业和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不合理收费,并创造条件逐步实现社会保障方面的同等待遇,首先在工伤保险方面取得突破。

第二节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大胆调整农业结构。坚持“比较效益最大化”和“生态平衡”两项原则,大幅度增加畜牧业、水产业、大林业和种苗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实现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新突破,提高土地产出效益。鼓励农户根据市场需求,调减传统低产、低效农作物面积,扩大瓜菜、水果、花卉、种苗等高效作物的种植面积。以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为依托,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专用化。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健全农业科技推广网络,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实用技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走精耕细作、科学管理、提高单产的集约发展路子。扩大超级稻等高产优质粮食的种植,全省粮食单产五年累计提高100公斤。科学使用农药,扩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积极推广新型农机具。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重点渔港、小型水利、田洋整治、中低产田改造等农业基础工程建设,推进良种良苗、浆纸林、热带花卉、无公害瓜果菜、优质畜禽产品出口、优质水产品出口等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改革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完善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体系建设,继续推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建设。

第三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农村公路网建设,实现全省行政村通公路和符合条件的行政村通油(水泥)路。完善农村电网建设,实行城乡同网同价。发展农村通信,实现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初步建成水源、水质、水量均可保证的农村供水体系,解决10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统筹城乡规划,将规划管理延伸到乡镇和村落,逐步优化村庄布局。以文明生态村建设为综合创建载体,动员农民广泛参与,通过村道修建、绿化美化、推广沼气、垃圾集中处理、民房改造、改水改厕等工程,逐步创造良好的村庄周围环境、村内环境和家居环境。2010年,全省50%的自然村建成文明生态村。

加快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优化学校布局,改造薄弱学校,基本消除农村中小学危房,全省每个建制镇拥有一所设施齐全的优质初级中学。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文化站(室)、体育运动场所、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等工程。健全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全面实现全省308个乡镇卫生院“一无三配套”(业务用房无危房,配套业务用房、专业设备、技术人员)的目标;五年新建581个行政村卫生室,使全省农村每一个行政村拥有一所能够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卫生室。采取倾斜政策,鼓励城镇优秀教师、卫生技术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服务,提高农村教学质量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

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100万农村居民饮用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等水质不达标及局部地区饮水困难问题。

2、农村沼气建设。建设沼气池,改圈、改厕、改厨,五年共计16.5万户。

3、农村公路建设。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10,000公里。

4、农村通信工程。建设乡镇光纤接入网,有条件的行政村宽带入户,固定电话基本覆盖所有行政村。

5、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建设和完善监测预警、预防控制、检疫监督等基础设施和机制。

6、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建设省级综合性农产品质检中心和县级检测站。

7、定安塔岭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规划建设省级农产品综合加工园区。

8、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等。

9、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乡镇卫生院设施,新建581个行政村卫生室。

10、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村文化站(室),广播电视实现村村通,实施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2131”工程。

第四节深化农村体制改革

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依法流转,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完善既有利于发展又充分照顾农民利益的征地制度,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林权制度,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流转规范、监管有效的新制度,充分调动农民造林、护林和以林为业的积极性。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拓展开发性金融合作平台,探索和建立农业生产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完善村民自治组织,加强村委会民主建设。

第三章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坚持和完善“一省两地”的产业发展方针,在加快发展中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第一产业,加速发展第二产业,全面提升第三产业。着力加强现代农业、电力、水利、公路、铁路、港口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发展天然气与天然气化工、石油加工与石油化工、林浆纸一体化、汽车制造、制药、旅游等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第一节加速发展新型工业

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三不原则”,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坚持集中布局,加快建设“西部工业走廊”。继续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战略,培育发展以资产为纽带、产品为龙头的大型工业企业集团。加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形成一批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积极发挥中小企业在为大企业配套服务、扩大就业、增强市县经济实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2010年,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左右,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05年下降25%左右。

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天然气与天然气化工,坚持化肥、化工并举,以合成氨和甲醇为源头,加快开发下游产品,形成年供气50亿立方米、化工产品30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建成全国最大的天然气综合加工基地。石油加工与石油化工,在形成年加工原油800万吨能力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聚丙烯、苯乙烯、PX、PTA等产品开发,进一步延伸石化工业产业链。汽车及零部件制造,扩大汽车整车装配能力,加快发展汽车发动机及零部件配套产业,支持企业研发新产品,2010年形成年生产乘用车15万辆的生产能力。纸浆及造纸工业,以造林、纸浆、造纸上下游一体化延伸产业链,形成造纸160万吨、高档纸制品160万吨的生产能力。制药,加快从仿制向创新转变,鼓励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和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特色的新品种、新剂型,重点抓好海口药谷建设。矿产资源加工业,依法规范钛、石英砂等矿产资源的开发,积极推进优质浮法玻璃等加工业的发展。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对机械制造、冶金、建材、化纤纺织、食品饮料等传统产业中有发展前景的企业,集中优势资本,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工艺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技术含量,实现产品升级换代。对立窑水泥、斜胶轮胎加工等一些能耗高、浪费资源的工艺技术和设备,通过产业政策引导加快淘汰。

工业发展重点工程

1、实华炼油,续建,总投资1000000万元,年综合加工原油800万吨。

2、60万吨甲醇,续建,总投资154852万元。

3、汽车发动机,续建,总投资108637万元,年产15万台汽车发动机。

4、海口药谷二期,续建,总投资380000万元,计划入驻29家药厂。

5、浮法玻璃,续建,总投资179704万元,日产1600吨浮法玻璃。

6、东方1-1气田二期,续建,总投资160000万元,年供气8亿立方米。

7、洋浦金海造纸,新建,总投资1600000万元,年造纸160万吨。

8、乐东气田,新建,总投资400000万元,年供气20亿立方米。

9、120万吨甲醇,新建,总投资256000万元。

10、12万吨三聚氰胺,新建,总投资150000万元。

11、6万吨聚甲醛,新建,总投资138275万元。

12、三星光通信技术改造,扩建,总投资10200万元,新增光纤100万芯公里。

第二节积极发展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

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以增强吸纳就业和提高质量效益为目标,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积极发展旅游、教育培训、医疗保健等满足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交通运输、信息服务等为现代大工业服务的基础性生产服务业,培育发展技术服务、法律服务、会计服务等商务服务业和中介服务业,改造提升金融保险、房地产、商业餐饮等产业,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提高服务业的整体素质。“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左右。

旅游业。围绕建设旅游强省目标,认真组织实施《海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推进旅游业升级转型。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旅游精品景区、度假休闲区,重点建设好博鳌水城二期、神州半岛、海棠湾、七仙岭、石梅湾、清水湾、棋子湾、铜鼓岭、盈滨半岛,推进西沙旅游开发。加强道路、供水、供电、污水和垃圾处理、旅游厕所、中英文标识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把海口、三亚、琼海、万宁、儋州、五指山、文昌市打造成各具特色、风格鲜明的旅游名城。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深度开发高尔夫度假休闲游、保健康复游、热带森林游、水上运动游、会展旅游等产品,提高度假休闲旅游产品和专项旅游产品的比重。积极发展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和民俗旅游。配套完善与旅游相关的购物、餐饮、文化娱乐等服务业。整合资源、推进整体联动营销,积极开辟新航线,努力开拓客源市场。借鉴境外旅游管理的成熟经验,加大改革力度,逐步理顺旅游产业管理体制和行业自律机制,加强诚信建设,在海内外旅游市场上更快更好地树立起良好的旅游形象。加快现有旅行社整合重组,提高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扩大旅游业对外开放,通过兴办中外合资旅行社、外商独资旅行社等方式,加快与国际旅游大集团的合资、合作。“十一五”期间,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年均增长8%左右,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2%左右,为把海南建设成为中国旅游强省,世界著名、亚洲一流的热带海岛度假休闲旅游胜地奠定良好的基础。

现代物流业。整合资源,建立标准,初步构建现代化物流体系。统筹规划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港口基础设施、航空物流设施、货运通道、物流园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逐步形成全岛分工协作、布局合理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进一步推广应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加快完善企业物流,引导扩大物流需求,积极培育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服务企业,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搭建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加快发展集装箱运输、散货运输、多式联运等现代运输方式,引导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各类物流企业之间的衔接配套,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

金融保险业。支持商业银行加快改革创新,拓宽服务领域,创新金融产品,提高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快地方金融企业发展,支持地方金融企业通过增资扩股、发行股票充实自有资本,探索创建新的地方商业银行、信托公司。适度引进外资金融机构,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发展地方金融企业,继续完善和发展证券投资咨询、保险经纪、专业理财服务等机构。充分利用证券市场,积极发展地方债券市场,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支持商业银行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机制,加快建立中小企业融资平台。进一步拓展保险市场,开发新型险种,积极发展医疗保险、信用保险、农业保险等新型险种。支持金融部门维护金融债权,进一步改善金融发展环境。

房地产业。以优化结构、改善供给、规范交易为重点,有序发展房地产业。逐步建立城镇廉租住房制度,保障最低收入家庭基本住房需求。增加中低价位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房的供应,满足广大居民改善住房条件的需要。积极发展面向岛外市场、面向高收入群体的生态型高级居住区和能够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商业房地产,提高房地产业的素质和水平。保持房地产开发政策和价格的基本稳定。改造提升建筑业,提高建筑质量安全水平。

商业餐饮业。加强对大型商贸设施建设的规划,统筹各类专业批发市场和商业餐饮网点布局,大力发展连锁经营、便利店、专卖店、配送、特许经营等新兴业态,在海口、三亚等城市发展功能明确、特色突出、布局集中、经营规范、具有品牌效应的步行街、美食街、酒吧街等商业餐饮休闲区。

教育培训、医疗保健、社区服务及商务服务业。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服务和监督作用,引进国内外著名的教育培训机构,吸引社会投资,积极发展教育培训产业,力争在旅游教育、航空服务培训、高尔夫教学等方面办出特色,创出品牌。充分利用海南独特的生态环境优势,积极发展温泉康乐、康复、疗养等医疗保健产业。推进社区服务网络化、社会化和规范化,重点发展医疗保健服务、家政服务、养老服务、托幼服务等,满足居民生活多层次需求。规范发展物业管理,积极培育技术服务、法律服务、会计服务等。提高中介服务业专业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程度,强化中介组织的公正性、客观性,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优质服务。

第三节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依托自然环境优势,搞好配套服务,有重点、有选择地支持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初步建成2~3个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做大做强光纤光缆、智能IC卡等信息产品制造业。主动承接国内外发达地区信息产业的转移,积极推进与微软等国内外大公司的合作,加快发展软件外包业。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积极发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推进企业信息化、金融信息化、网络教育、医药和社会保障信息化、社区信息化建设。继续加强基础测绘工作,积极发展地理信息产业。

积极培育生物产业和环保产业。发展生物农业,培育和改良水稻、瓜菜、热作、林木、花卉、南药、畜禽、水产等优质高产品种。推进生物医药,重点发展海洋药物、地方特色中药、生物制剂、保健食品等。积极发展膜材料、可降解材料等环保和生态材料。

加快建设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儋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海南省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中国三亚农业科学城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积极推进生命科学研究教育、新药研发等基地建设。继续推进商业卫星发射基地、卫星导航应用等项目。预留风景优美的滨海成片土地,规划建设高规格的高新技术研发、教育、培训基地。

第四节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加大海洋资源的开发力度,完善海洋经济基础设施条件,形成有海南特色的海洋经济体系,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打下坚实的基础。“十一五”期间,全省海洋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左右。

加快构建特色海洋产业体系。充分发挥海南岛及其海域的油气、旅游、渔业、港口资源与生态环境综合优势,大力发展海洋油气开采加工业、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改造提升海盐、滨海砂矿等产业,培育海洋生物制药、海洋能源利用、海水利用、海洋种植等新兴海洋产业,加强海洋工程和海洋资源深度开发利用的研究,加快构建以主导产业为骨干、传统产业和配套产业为基础、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为增长点的海洋产业体系。

优化海洋经济布局。依托沿海市县的滨海土地、港口海湾、滨海旅游、滨海砂矿、近海油气和近海渔场等多种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及其关联产业,培育一批海陆联动产业集群,构建环海南岛海洋经济圈及其北部综合产业带、南部度假休闲产业带、西部工业产业带和东部旅游农业产业带。积极稳妥地推进南海资源开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南海北部、南海中部和南海南部三大“阶梯式”海洋开发区,推动海洋经济向纵深发展。

加强海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港口建设,形成布局合理、分工协作、能够适应现代化工业、旅游业与物流业发展需要的港口体系。建成西沙渔业补给基地,建设改造沿海国家级中心渔港和一级渔港,建立渔业生产安全通讯保障网络、卫星遥感渔场勘测保障体系,为大力发展海洋渔业提供支持条件。规范管理无居民居住海岛的开发建设。高度重视海洋污染的预防与治理,切实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确保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提升基础设施水平

在继续加强骨干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同时,紧紧围绕支柱产业、重点城市、重要工业园区和旅游开发区、重大项目进行完善配套,提升服务水平。集中建设满足重点园区和重大项目建设要求的出口路、疏港路、旅游观光路、输变电设施、供水设施、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垃圾处理站等配套基础设施。力争经过5到10年的努力,率先建立比较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条件。

第一节交通基础设施

加强各类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物流体系,缩小城乡交通发展差距,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基本建立起进出岛交通方便快捷、岛内各种运输方式相互协调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公路。在提高融资能力的基础上,根据重点产业和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合理确定建设重点。建成海口绕城高速公路、三亚绕城高速公路,推进中线海口至屯昌高等级公路,改造223和225国道,逐步完善主骨架网。提升各市县政府所在地、主要港口、工业园区、旅游开发区和重大项目所在地的出口路、疏港路、旅游路的公路等级,加快建设东方化工城疏港大道、洋浦第二条快速通道、博鳌水城二期出口路、海棠湾出口路、神州半岛出口路等工程,改建连接棋子湾、铜鼓岭、尖峰岭等旅游景区的旅游公路。完成县乡公路改造,实施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到2010年,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1565公里,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改造10000公里,乡镇和行政村通油(水泥)路比例分别达到100%和90%。

铁路。完善粤海铁路通道及其配套建设,在完成西线铁路提速改造工程的基础上,完成儋州至洋浦支线、三亚车站搬迁等工程。加快东线城际快速铁路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十一五”期末建成投入使用。

港口。推进港口管理体制改革,整合港航资源,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境内外大型港航企业,加快港口重组。建成洋浦港三期、洋浦实华炼油厂专用码头和金海浆纸厂专用码头、八所港二期、三亚南山货运港一期。开工建设海口港秀英港区二期、海口港新海港区汽车轮渡码头、海口港马村港区(一期、二期)、木兰港石英砂专用码头等工程。

机场。完善航权开放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完成三亚凤凰机场扩建的基础上,规划建设航空物流中心、客运中转基地。

第二节能源发展

以电力建设为中心,确保能源总量按质按量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改善能源结构,进一步提高清洁能源(天然气、水电、风电、生物质能源、太阳能等)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

电力。加快新电源建设,合理布局电源点,保持电力适度超前发展。重点发展气电,适度建设洁净煤电,加快开发水电,鼓励开发风电、生物质能发电,积极规划核电。在完成海口电厂“以大代小”工程的基础上,开工建设八所电厂,建成一批小水电站。加大海南电网改造力度,巩固加强220千伏环岛主网架,建成60万千瓦跨海电网联网工程,继续加强主要城市电网和东部旅游区、西部工业园区的配电网络建设,增强电网抗灾能力,提高供电能力和可靠性。“十一五”期间,新增电力装机容量151万千瓦。

石油、天然气。推进炼油扩建、进口LNG等能源加工项目,推进商业性石油储备基地项目,规划发展南方能源基地。支持中海油、中石化、中石油等大型石油(石化)公司在海南建立勘探开发、储备加工和后勤服务基地,加快南海油气资源的开发力度。

第三节水利基础设施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涉水事务的社会管理,积极推广节水技术,基本形成水资源合理配置格局和供水安全、防洪安全体系,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居民用水需要。建成大隆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大广坝二期(灌区)工程,推进红岭水库,兴建一批中小型水利工程,续建松涛灌区等大中型灌区配套工程,继续搞好水库除险加固,使海南岛的工程性和局部性缺水问题得到基本缓解。搞好防洪(潮)工程建设,继续加强主要河流堤防(南渡江、万泉河、昌化江、太阳河等)、重点城镇防洪堤(八所、陵城、抱由、临城等)、沿海主要市县海堤(海口、三亚、文昌、琼海、万宁、澄迈、儋州、乐东等)建设。

第四节城镇公用基础设施

创新投资管理体制,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快城镇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燃气、道路和桥梁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及城镇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市公用基础设施体系,完善城市功能。

城镇供水与排水。在充分发挥现有供水设施能力的基础上,加快县城和重点开发区供水设施建设,建成16座中心水厂,逐步配套完善供水管网建设。统筹规划,加大城镇现有排水管网改造力度,重点建设好海口、三亚、嘉积、临城、那大、保城、冲山、石碌、文城等城镇排水系统。

污水处理。加强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力度,严格保护地下水。“十一五”期间,在完善海口、三亚污水管网建设的基础上,新建22个污水处理厂,逐步实现主要开发区、市县政府所在城镇和主要河流沿岸重点城镇均有正常运转的污水处理设施。到2010年,全省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以上。

垃圾处理。全面推行垃圾无害化与危险废物集中处理,建成覆盖全省范围的海口、三亚、琼海、儋州、东方、万宁六个区域性垃圾处理基地,逐步形成由区域性综合处理基地、城关镇处理点和乡镇处理点构成的三级垃圾处理设施体系。到2010年,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左右。

燃气。加大城市燃气管网建设力度,实现海口、三亚市居民燃气管网基本入户,推进文城、那大、八所、嘉积等主要城镇的燃气管网建设,规划万城、金江等城镇的燃气管网,完善天然气汽车加气站点布局和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

1、三亚大隆水库,总投资81733万元,库容4.56亿方。

2、大广坝二期,总投资210000万元,发电装机8万千瓦,灌溉101万亩。

3、LNG一期,总投资380000万元,专用码头、接收站、输气管网。

4、海口电厂“以大代小”技改工程,总投资265000万元,装机容量2×33万千瓦。

5、南方电网与海南电网联网工程,总投资120000万元,变电站、线路178公里。

6、绕城高速公路,总投资323940万元,海口段59公里、三亚段31.2公里。

7、东线城际快速铁路,总投资1500000万元,267.8公里。

8、西线铁路改造及三亚火车站搬迁,总投资150000万元,总长59公里。

9、海口港马村港区一期,总投资145000万元,9个泊位,年吞吐能力420万吨。

10、海口港秀英港区(二期),总投资78000万元,2个3万吨级泊位。

11、凤凰机场扩建,总投资92520万元,年旅客吞吐量扩大到600万人次。

12、全省城镇公用基础设施(供水、垃圾、污水),建设16座中心水厂、6个区域性垃圾处理基地和22个污水处理厂。

第五节信息基础设施

建成覆盖全省的高速、宽带、大容量信息基础网络,光缆支线通达所有乡镇,所有行政村开通语音电话业务,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全岛并向周边海域经济作业区延伸,数字有线电视传送到所有城市小区、乡镇、重点开发区、国营农林场。基础传输网,扩大建设出岛海底光缆,完成乡镇光纤接入网工程,数据光纤通信网逐步向有条件的行政村延伸。宽带接入网,城市小区实现宽带入户,在乡镇和有条件的行政村提供上网服务。电话网,固定电话网络资源基本覆盖全省所有行政村,进一步扩大移动通信网覆盖范围,适时推进下一代通信网络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工程。广播电视网,加快有线广播电视数字化工程,逐步实现省内广播电视、通信和计算机三网业务融合。

第五章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功能区划分

按照“南北带动,两翼推进,发展周边,扶持中间”的区域经济发展思路,把海南岛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发展,按照人口资源分布、产业布局和环境承载能力,将海南岛划分为“琼北综合经济区、琼南旅游经济圈、西部工业走廊、东部沿海经济带、中部生态经济区”五个功能经济区,明确各区域的功能定位。发挥重点城市、开发区对全省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制定区域政策,改革评价体系,建立互动机制,逐步形成东西南北中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

琼北综合经济区。以海口为中心,统筹规划周边地区的发展,加速人才、资本和优势产业聚集,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增强对全省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继续巩固这一经济区作为全省行政服务中心、商业贸易中心、科教文化中心和进出岛交通枢纽的地位,改造提升汽车、制药、化纤纺织、饮料食品、商业餐饮、金融保险、房地产等重点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琼南旅游经济圈。围绕建设亚洲一流、世界知名的国际最佳人居环境城市的目标,用国际水准建设和经营三亚市,扩大城区面积,拉开城市骨架,严格控制建设密度,保持和增强低密度滨海旅游城市的魅力。整合周边市县旅游资源,打造统一品牌,辐射中部地区,带动东西两线,推动全省旅游业上新台阶。

西部工业走廊。重点发展洋浦经济开发区、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澄迈老城开发区、临高金牌开发区、昌江工业区、东方化工城和三亚梅山产业园。依托洋浦开发区、东方化工城、昌江工业园区集中布局重化工业,重点发展天然气与天然气化工、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工、纸浆和造纸、矿产资源加工等工业,带动临近市县发展配套产业。

东部沿海经济带。发挥东部沿海市县资源优势,发展壮大滨海旅游业、热带高效农业、海洋渔业、农产品加工业,有条件、有选择地适度发展无污染的轻工、电子等产业。在规范滨海采矿秩序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矿产资源加工业。

中部生态经济区。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强制性保护好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公益林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水电、经济林、林下经济、生态旅游、城镇服务业等特色经济。积极引导人口向城镇和其他经济区转移,逐步降低这一经济区的人口密度。

第二节推进城镇化进程

顺应海南工业化加速发展和服务业优化升级的趋势,调整城镇结构,优化城镇布局,壮大城镇经济,大力推进城镇化,逐步形成结构有序、分工合理、功能优化、经济繁荣的城镇体系。到2010年,全省城镇人口比例达到50%左右。

调整完善城镇规模等级结构,加快培育不同层次的经济增长极。实施中心城市优先发展战略,支持海口、三亚加快发展,进一步增强海口市作为全省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把三亚市培育成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南部中心城市。积极培育中等城市,支持有条件的小城市加快向中等城市发展目标迈进,逐步将儋州(洋浦)、琼海培育发展成为琼西和琼东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巩固发展小城市,进一步强化八所、文城、万城、冲山、金江、石碌等市县中心城镇的作用,逐步将它们建设成为次区域性经济中心。集约发展小城镇,在每个市县优先选择具有区位、交通、资源、产业优势和一定发展基础的建制镇作为重点镇,重点抓好26个示范镇的建设。

引导城镇发展合理布局,逐步培育和发展城市密集区。根据我省地形条件、交通区位、城镇基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客观要求,逐步形成以中心城市为增长极、以交通干线为主要轴向的“点———轴”式城镇体系空间布局。以环岛高速公路沿海地带为第一级发展轴,重点发展骨干城市;以海榆中线公路和沟通东西部的干线公路为第二级发展轴,集中发展重点城镇。分别把海口市和三亚市培育成为带动全省南北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为最终形成琼北、琼南城市圈奠定基础。以环岛东线高速公路为骨架,加快文昌、琼海、万宁、陵水等市县城镇和沿线重点建制镇的发展,逐步构建东部沿海城市带。以环岛西线高速公路为骨架,加快儋州(洋浦)、东方、昌江、临高等市县城镇和沿线重点城镇的发展,逐步构建西部沿海城市带。推进乐东九所新区的建设。

提高城镇建设和管理水平。改革规划体制,强化空间规划的指导作用。统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类规划、土地利用类规划和城乡建设类规划,合理规划人口、经济、自然的空间比例,在土地开发中对生态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度假区、城镇体系布局、基础设施网络、工业开发区、农业优势产业带、待开发的保留地区等,都要明确界定空间布局,划定“红线”。打造海南特色的城市特性,在城镇建设中要加强对历史人文景观的保护,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形成海南特色的城市色调、建筑风格和园林特色,增强城镇对居民和游客的吸引力。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以公共交通、地下管网建设为重点,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服务和居住功能。

第三节发展县域经济

加快发展特色经济,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创新发展思路,增强市县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从实际出发,发展依托本区域综合优势的工业、流通业、旅游业和其它服务业,培育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形成突出县域特色的产业结构。强化招商引资,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主攻特色经济,发展配套经济,壮大劳务经济。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等农村非农产业,努力提高乡镇企业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的作用,设立担保资金,搭建市县经济和中小企业融资平台。

推进县城和专业镇发展,加快县域城镇化进程。加强规划,突出特色,完善功能,集中力量搞好县城建设和管理,加快培育县域经济中心,以县城为龙头带动城镇化发展。结合产业园区建设,引导企业集中和产业集聚,加快发展港通枢纽型、临港加工贸易型、工矿产业型、度假旅游型、生态观光旅游型、农副产品集散加工型等特色城镇,增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

第四节加快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发展

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的开发建设。通过规划引导和政策倾斜,加大资金投入和改革力度,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逐步缩小人均收入、公共服务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中线海口至屯昌高等级公路,完善市县出口路、旅游区出口路,加大农村公路建设改造力度,改善中部山区对外运输通道;积极发展小水电,建设一批中小型水电站;加强城镇供水设施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支持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旅游、竹藤产业、林业和林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等特色经济,加快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体系。加快旅游业发展,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建设五指山生态旅游区、尖峰岭生态旅游区、七仙岭温泉度假旅游区、南丽湖旅游区等,开发生态旅游和民族风情旅游产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建设,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人口的文化素养和转移就业的能力。

统筹各项扶持政策。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完善“三集中”扶贫机制,建立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发展专项建设资金。加大省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健全转移支付与市县自身发展绩效相联系的激励机制。做好衔接工作,进一步落实西部政策待遇。继续完善生态环境综合补偿机制。积极做好对口帮扶工作,建立健全联手扶贫的长效机制。

第六章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

以提升生态省建设水平为重点,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突破口,进一步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继续提高自然生态保护恢复水平。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的原则,对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水源涵养地、重点海域等生态体系和物种资源实施重点保护和恢复。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商品林、“三边”防护林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保护好中部热带天然林和沿海防护林两个重点生态保障体系。以基干林带建设、红树林发展、滨海湿地保护、城乡绿化为重点,全面推进沿海防护林体系的恢复与建设。沿海国家特殊保护林带的宽度达到200米,有条件的地方适当扩大。

加大污染防治的工作力度。加强规划引导,强化环境管理,注重源头控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从源头避免规划和开发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加大监管力度,全面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污许可制度和限期治理制度,防治工业污染、控制生活污染、削减农业面源污染和处置医疗与危险废物,依法坚决查处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件。

完善环境保护的经济调节机制。逐步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恢复的财政投入,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投资生态建设和环保项目,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逐步建立起生态保护恢复投入的长效机制。运用经济手段,加快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拓宽投融资渠道,以政府投资吸引带动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污染治理基础设施。根据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全面开征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费,完善污染治理收费机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积极培育专业化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服务体系。

第二节推行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重点推进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推进增长方式转型,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全面推进节约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积极推进节电,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建立和完善峰谷、丰枯电价制度,区别项目性质实行差别电价,提高终端用电效率。积极实施城市绿色照明工程。深化能源价格改革,逐步理顺不同能源品种的价格,严格控制审批高耗能项目,形成有利于节能、提高能效的价格激励机制。节约利用水资源,制定并严格实施行业、企业、团体和居民用水定额标准,大力推广节水技术,鼓励中水利用,积极推进水价和水资源费改革,形成计量取水、超量加价的机制。集约利用土地,继续实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政策,依法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和公益林地,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力度,规范建设用地定额指标制度,按照规划留地、项目供地、集约用地的要求,大幅度提高工业开发区单位土地面积的项目投资额,禁止建设项目“圈地”,防止土地资源的浪费。促进节材,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鼓励使用再利用材料,推进木材节约代用,实施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大力发展散装水泥,推广新型墙体材料,逐步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严格把好资源开采准入关,依法关闭小规模、低水平的矿产开采加工项目。积极引进大企业、大项目,促进矿产资源的有序、集约开发,提高矿产资源回采率和综合回收率。制定实施鼓励源头减量、分类收集、资源再利用的政策,推动工业“三废”和生活废物的资源化利用。推动不同行业根据资源条件、产业布局和经济环境成本,合理延长产业链,促进废物循环利用。逐步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立各种废旧资源分类收集和分选系统,推进工业废物和城市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通过抓好生态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和落后生产能力淘汰三个环节,促进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建设洋浦经济开发区、东方化工城、老城开发区、昌江工业区等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一批示范企业。

全面推行清洁生产。重点抓好高耗能、重污染行业及重点流域、重大工程污染预防工作,从生产的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加大监管力度,对污染物严重超标企业和使用有毒有害原材料企业实施强制性生产审核。加大清洁生产工艺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鼓励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逐步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的转变。

第三节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快建设与完善城乡居住环境。把城乡居住环境的改善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为人们提供优美、舒适、方便的生活、工作、旅行和休闲环境。城市建设要贯彻低容积率、低建筑密度、低人口密度、高绿化率的规划建设总体原则,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实施净化绿化美化工程。城市社区建设要满足居民对居住、教育、安全和社交、休闲、娱乐等功能的需求,为居民提供便捷的生活服务。集镇和村庄建设也要加强规划引导,逐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集中解决环境脏乱差问题。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逐步把海南建设成为气候宜人、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生活舒适的宜居地区,成为全国人民心目中理想的“第二居住地”。

全面推进生态文化建设。探索建立全面的政绩考核制度、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将发展过程当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使产业发展、生产力布局与区域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和生态功能相一致。积极开展生态意识教育,普及生态科学知识,培育和引导生态友好的生产方式,鼓励合理消费与绿色消费,倡导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价值观念,营造促进生态省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七章实施科教兴琼战略,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第一节推进科技创新

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紧紧围绕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依托重大工程和优势企业,在热带农业、油气化工、生物制药、海洋经济等领域大力引进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扶持培育自主品牌建设。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主体作用,鼓励大中型企业、企业集团与高校、科研单位联合共建技术中心或中试基地,建立和完善各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整合科技资源,加快推进科研仪器设备共享,为产业技术进步提供研究开发平台。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来海南设立研发中心、分支机构,鼓励省内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加强对外合作,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平台建设。

加强自主创新机制建设。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增强科技支撑经济发展的能力。以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继续深化科研院所改革,促进产学研结合。继续推广农业科技服务“110”,规划建设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规范发展专利技术交易市场,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第二节优先发展教育

加快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推进教育结构调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居民文化素质和就业能力,为海南加快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智力支持,为建设基础教育强省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增加政府投入,继续实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基础教育质量提高”、“现代远程教育”等工程,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在提高师资水平上有较大的突破,逐步减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发展差距。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努力降低农村学生特别是女生的辍学率。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课本费和寄宿生活费补助。2010年,初中三年保留率达到95%以上。

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整合资源,吸引社会投资,在加快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的同时,以就业为导向,重点加强职业教育,使高中阶段教育有较大的突破。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每个市县建设好一所教学设施完备、师资力量强、管理规范的高级中学和一所起示范骨干作用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10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70%左右,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要从量和质两个方面有所突破,继续增加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提高办学质量,争取1所大学进入国家“211”学校行列。积极推进桂林洋高校新区建设。落实教育助学贷款,完善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制度。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5%左右,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

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推进教师全员聘用制。探索校董会、理事会等形式的依法自主管理、自我发展的现代学校制度。吸引社会投资,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推进办学体制改革,新增普通高中、职业学校、高等学校主要通过社会力量办学来实现。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与国内外名校的合作与交流。

第三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创新人才工作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环境。重点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人才队伍建设,建设结构合理、素质较高、多层次的人才队伍。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体系,完善人才培养选拔任用机制和激励机制。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公开推荐和全委会表决制度,试行领导干部聘任制和行政机关专业技术性岗位的雇员制度。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加大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力度,充实市县、基层和经济社会发展一线的人才队伍。抓好人才培训,建立完善带薪学习、经费保障、学用结合等制度,加强党校、大专院校、科研基地等各类人才培训基地的建设。完善人才引进政策,依托科研项目、重大工程,以项目引进带动人才引进,积极引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支柱产业、科研院所发展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采取倾斜政策,鼓励各类人才到贫困地区服务。

第四节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多方筹措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国家基本标准完成全省卫生机构房屋设备的改造和建设任务,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建立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制度,全面提升省和市县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妇幼保健机构以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的服务能力。通过新建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型,建设20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使社区卫生服务覆盖到全体城市居民。保护和支持发展中医药。以政府投资为引导,吸引社会投资,集中建设全省或区域性医疗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点建设好省人民医院、区域性综合医院、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省肿瘤、心血管、传染病等专科医院。

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认真做好艾滋病、结核病、病毒性肝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疟疾、碘缺乏病等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工作。继续加强妇幼卫生保健,扩大儿童免疫接种率,进一步降低孕产妇、婴儿死亡率。

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医药分开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建立平价医院或平价病房,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引入竞争机制,吸引国内外高水平医疗机构,来海南参与重组、改造现有医疗资源,鼓励发展合资、合作和独资医疗机构,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第五节推进文化、体育事业建设

加强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建成省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建设体育场、体育馆等,建成广播电视台和有线、无线覆盖三大广播电视数字化工程。市县逐步建设完善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乡镇文化站(室)等基层文化设施网点和田径场、灯光球场、游泳池等公共体育设施。充分发挥海南热带、海洋优势,建设重竞技、球类、游泳跳水、水上运动等一批国家体育冬训基地,发展以高尔夫球、潜水培训和全民健身等为重点的体育产业,做好横渡琼州海峡、高尔夫球、铁人三项、环岛汽车和自行车拉力赛等具有一定影响的品牌体育赛事。大力发展社区文化、村镇文化等各类群众文化事业,倡导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城乡居民文化体育素养。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作,挖掘、保护和弘扬、发展黎苗族文化。加大文物保护力度。

以改革为动力推进文化体育产业发展。完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调整公益性文化体育事业的布局和结构,推进经营性文化体育单位改革,加快培育文化体育产业市场主体,鼓励发展民营文化体育企业。

第八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增强经济特区意识,以体制特别之为,立经济特区之位,逐步革除一切影响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努力形成鲜明的体制特色。

第一节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把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环节,加快建设责任政府、法制政府和服务政府。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合理界定政府职能和职责范围,在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快政企、政事、政资、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避免直接干预和参与经济活动。继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健全政府投资决策责任制,全面实施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完善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健全监督制度,提高决策水平和执行效率。

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机制,科学设置和调整政府机构,实现政府职责、机构、编制的规范化、法制化,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理顺和完善省、市县的管理体制,合理划分省、市县政府管理权责,增强市县加快发展的责任。继续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完善乡镇政府职能和机构设置,在继续调整一般建制镇数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机构和人员。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快经营型事业单位企业化、产业化、市场化改制,全面建立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制度。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继续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非税收入管理、政府采购等改革。调整和规范省、市县与乡镇政府间的财政收支关系,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进一步发挥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的作用,充分调动县、乡发展经济和加强财政管理的积极性。规范各级政府和主要依赖财政拨款的公益型事业单位职务消费,推进公务用车改革。

建立政府执行文化。建立严明高效的执行机制,完善行政首长负责制、部门首长负责制、部门牵头协调制度。改进行政效能考核机制,完善行政领导绩效考评制度和行政成本考核制度。严格执行行政首长问责制,做到奖罚分明。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按照高度专业和尽忠职守的要求,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增强公务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团结意识。

第二节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分类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改制和重组。加快国有资产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的步伐,基本完成省属大型国有企业改制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基本完成中小型国有企业改制为非国有企业。“整合发展一批”:按照优质资产向优势企业集中的原则,通过参股、控股和增资扩股,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和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在交通、能源、林业、矿产、旅游、新型工业等领域重组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引进大型港口集团重组琼北三港。完成海南钢铁公司、省汽车运输总公司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造。推进水利水电、供水、污水垃圾处理的产权多元化、经营产业化、价格市场化改革。发展国有控股的文化产业集团。“改制退出一批”:充分利用国家主辅分离、职工安置、债务重组等政策,以民营化改制为主,通过拍卖转让、职工合资收购等方式,全面放开、搞活一般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关闭破产一批”: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没有市场前景的国有企业,完善改革配套措施,依法实施关闭、破产。

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加快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建立健全行政性资产、资源性资产等监管体制,探索市县属国有资产监管的有效途径,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以产权制度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为重点,深化农垦体制改革。加快分离农垦的社会职能,整合农垦与地方的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属地化。

第三节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放宽市场准入。全面清理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取消一切歧视性政策和规定,全方位放宽市场准入。鼓励非公有制企业积极参与我省国有企业改革、金融服务以及供水、供气、水电、污水和垃圾处理、公共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支持非公有制企业进入教育、科研、卫生、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社会事业领域。

完善扶持政策。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完善财政、税收政策,从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人员培训、市场开拓等方面,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商业银行对非公有制企业实行一视同仁的信贷政策,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建立开发性金融合作平台,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进一步改善行政执法环境,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

第四节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进一步提升商品市场发展水平。运用信息技术、现代交易方式改造提升传统商品市场,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流通业态,加快建设现代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

积极发展土地、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进一步规范土地市场,全面推行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制度,按照公开、透明的原则规范非经营性用地转让。积极发展产权市场,促进各类所有制企业资产重组,合理配置资源。加快培育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在城乡之间、不同所有制之间合理有序流动。

进一步规范和整顿市场秩序。加强各类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行业自律,完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稀缺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健全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严格各类商品特别是食品、药品的质量监管,严厉打击偷逃骗税、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企业和自然人为重点,建立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纪录信息系统,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失信惩戒制度。发展规范社会信用中介机构,逐步放开信用服务市场,依法强化对信用行业的管理和监督。

第五节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加大对外开放工作力度,革除一切妨碍开放的思想观念、体制弊端和做法,开放一切可以开放的领域,大幅度提高利用外资、进出口贸易和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的规模、水平和档次。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紧紧围绕培育壮大优势产业,着力引进有影响的大企业、大集团、大项目。放宽市场准入,允许境外投资者通过并购、参与重组、受让股权、BOT等方式到海南投资,促进利用外资方式向多元化转变。大力发展智力密集型利用外资项目,通过实行土地、税收、贴息、政府采购等优惠政策,鼓励外资方转让关键和核心技术,在我省设立高质量的研发机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积极发展对外贸易。整合资源,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加快出口商品基地建设,发展形成一批产品开发能力强、按国际标准生产加工、示范带动效应好的出口龙头企业,提高我省地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加大对出口企业的扶持力度,在巩固水产品、畜禽产品、热带果蔬花木等农产品出口的基础上,努力扩大工业品出口,积极发展加工贸易,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重点的服务贸易。简化投资审批手续,鼓励省内企业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到境外投资设厂,带动技术、设备和劳务出口。

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继续实施“大特区与大都市互动合作计划”,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和中国-东盟“10+1”自由贸易区经济合作,不断扩大、深化合作领域和合作内容。继续办好海峡两岸(海南)农业合作试验区。

整合优化落地签证、免签证、航权开放、扶持出口、吸引投资等优惠政策,加快实施“大通关”工程,推进贸易、税务、外汇、银行等部门和企业与海关电子平台联网,实现''''无纸通关'''',进一步改善对外开放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

第六节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

围绕最大限度降低投资经营成本,加强政务环境、政策环境、产业配套环境和社会环境建设,使投资者和企业形成稳定的盈利预期,从根本上改善海南的投资环境。

政务环境建设。按照公正、透明、简便的原则,完善窗口服务制、直接办理制和社会服务承诺制,依法、方便、高效地为建设项目和企业经营办理各种许可和登记手续。建立健全公务员行政服务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行政服务“窗口”单位全面推进“首问负责、来函必复、一次告知、规范服务”制度。继续实施重大项目全程联系、跟踪服务责任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中的问题。规范行政执法、检查评比,避免干扰企业正常经营。加强政府信用建设,严格兑现政府承诺,妥善解决重大投资的历史遗留问题。建立健全投资者投诉快速反应处理机制,完善投资环境监督评议评价和追究问责制度。

政策环境建设。按照轻税、少费、多予的原则,实行鼓励投资和再投资的经济政策。对全国实行的各类鼓励政策、本省制定出台的鼓励政策和国家给予海南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标准有幅度的原则上按照最优惠档次执行。尽最大可能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并原则上按照全国最低水平设定收费标准;对国家设定的收费项目,原则上按照下限标准征收。利用政府资源,搭建信用平台,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公共事业项目和优势企业、高新技术产业融资服务,必要时采取财政贴息、注入资本金、财政补助、奖励、扶持技术改造等方式给予支持。

产业配套环境建设。在完善配套基础设施的同时,通过规划引导、优化布局,吸引产业关联度高的企业和项目向开发区聚集,形成密切协作、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拉长产业链,降低投资经营成本。围绕重点产业、企业、项目、开发区,规划发展相关的零部件配套工业和配套服务业,为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提供配套条件。

社会环境建设。在全社会倡导尊重投资创业、尊重勤劳致富的观念,营造“人人关心海南发展、处处维护投资环境”的社会氛围。对外来投资者个人及其家属在入学、就业、就医、职称评定、社会保障等方面一视同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对严重破坏投资环境的事件和行为进行公开曝光,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切实保护投资者的人身财产安全。

第九章推进和谐海南建设

构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任务。“十一五”期间,要从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与群众利益最密切的问题着手,使和谐海南建设取得良好开局。

第一节人口与人民生活

控制人口数量,改善人口结构。严格执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2010年末常住人口达到86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至8‰以下。改善计划生育服务站(所)的服务设施和条件,实现计划生育服务规范化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建立健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利益导向机制,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扶持政策,继续实行并完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基本项目免费制度,落实农村独生子女和女儿户家庭在土地、收入分配、集体福利、义务教育、扶贫、养老等社会经济政策方面的奖励措施,进一步激励农村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实施出生人口缺陷干预工程,积极推行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形成生男生女顺其自然的社会环境。将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纳入社会管理,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工作机制,逐步建立“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新机制。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发展老龄事业,增强全社会的老龄服务功能,建立完善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辅助、公共养老设施为补充、社会保险制度为保障的新型养老模式。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认真解决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学等困难问题。完善国有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规则和监管机制,建立规范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和工资管理体制。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等措施,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减少贫困人口数量。

第二节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逐步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完善有关法规、促进就业的财税和信贷等政策措施以及企业裁员机制,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继续鼓励各类企业扩大用工,采取辅业改制等多种形式安置企业富余人员。充分发挥市场引导就业的作用,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促进多种形式就业。完善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增加就业服务网点,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逐步把职业培训的重点放到农民工的培训上,建立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进一步消除影响和阻碍就业的体制障碍,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实现就业总量增加、就业结构优化、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就业者素质普遍提高的目标。“十一五”期间,全省城镇累计新增就业2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养老保险全面实现省级统筹,对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实行分账管理,逐步做实个人帐户。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建立医疗救助制度。逐步建立并完善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制度。以促进再就业为导向,失业保险实行省级调剂金制度,规范和完善失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社会弱势群体的福利制度。

初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省所有农村居民,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基本建立集特困户救助、五保户供养、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精神病人救助于一体的、统一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结合社区保障、国家救济、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等制度,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第三节维护公共安全

建设平安海南。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规划建设,着重加强巡控力量、流动岗、监控设施等建设,努力形成集打击、防范、控制于一体的治安防控体系。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重点打击严重暴力、黑恶势力和各种经济犯罪活动,继续深入开展打击“两抢一盗”、扫黄打非、禁赌、打击“私彩”、打击盗窃破坏基础设施设备等专项行动,对问题严重的地区开展专项整治,推进''''无毒岛''''建设。加强枪支弹药、剧毒物品管理,减少恶性案件发生。完善宣传、教育、预防、治安和惩治相结合的社会安全网络建设。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和维权工作,完善流动人口犯罪预防机制。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坚决依法取缔各种邪教组织。增加投入,继续加强公检法司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快构建台风、地震、海啸、旱涝等自然灾害综合防御体系,努力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完善气象监测网建设,提高对台风、暴雨、干旱等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水平。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工作体系,提升震害综合防御能力。完善沿海防护林、水利设施、城乡公用设施、民用建筑等防灾安全标准,建立海南特色的灾害防护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重大动物疫情、信息安全监管体系。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和消防管理。提高海上搜救工作能力。制定完善各类应急预案,适时组织应急预案实战演习。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建立省级应急指挥中心,逐步形成统一协调、功能齐全、高效灵敏、反应快捷的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自然灾害和公共危机的能力。

第四节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

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大力培育发展行业协会、公益慈善机构、基层服务性民间组织,充分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构建城镇新的社区组织体系,更好地发挥村民自治组织和城镇社区服务群众、排忧解难的作用。改进和完善信访工作,妥善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有效解决各类社会矛盾和不安定因素,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广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大宣传和组织工作力度,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完善优抚保障机制和社会救助体系,鼓励支持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重视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扶持特殊教育学校等为残疾人服务的公共设施建设。

第五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支持人大、政协依照法律和章程履行职能,政府要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充分尊重政协、派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中的作用。发挥好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贯彻落实好民族区域自治法,落实侨务政策、做好侨务工作。巩固和发展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形成共同推进海南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整体合力。推进政务公开,发展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推进法制建设。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逐步完善市场交易、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法规规章。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做好普法工作,实施好“五五”普法规划。加强廉政建设,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支持军队现代化建设,做好人民武装动员、经济动员、科技信息动员、人民防空和交通战备工作。按照“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兵于民”的方针,进一步健全国防动员协调机制,提高平战转换、快速动员、持续保障和综合防护能力。深入开展“军民共建”和“双拥”活动,重视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意识。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进一步增强全省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积极开展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繁荣文学艺术创作,提高文化艺术产品质量。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积极推动理论创新。

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十一五”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已经明确,海南具备了又快又好发展的基础条件,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宽广的发展视野,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统一思想,形成合力,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携手建设海南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