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和市政设施整治方案3篇

时间:2022-02-20 10:48:41

导语:施工现场和市政设施整治方案3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施工现场和市政设施整治方案3篇

第一篇

一、整治内容

(一)整治施工工地。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文明施工,落实“门前三包”。施工单位应按照规定在施工现场设置施工围墙,场内设有不少于15米硬化路面、车辆冲洗平台和冲洗设备、过水池、临时厕所、垃圾收集容器、污水处理排放系统、降尘设备等临时环卫设施设备,并配备专人进行环境卫生保洁。施工围墙符合市容要求,施工围墙的公益性广告不得少于墙体面积的30%。

(二)整治市政设施。严禁违规占道施工,从严查处擅自挖掘道路行为;对市、区主次道路行道砖、路沿石破损情况进行排查并组织修复,加大背街后巷和老旧小区改造力度,修复破损路面,增加照明路灯,延伸污水管网,增设文体设施;疏掏主次干道雨污管道,清除杂物杂草,修复窨井盖,保持市、区道路平整、排水畅通。

二、工作安排

工作准备阶段(7月15日——7月22日)。各责任单位根据整治内容,梳理出重点整治项目,制定整治方案;建立组织机构,细化任务,层层明确责任,具体到人。

攻坚整治阶段(7月23日——8月底)对照整治内容,逐项排查问题,深入剖析原因,制定工作措施,强力推进,补缺补差。

巩固提高阶段(9月起)各责任单位要建立整治工作长效机制,巩固提升整治成果,保持良好状态,接近省级文明委的测评。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责任单位要充分认识这次整治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责任单位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成立整治工作小组。

(二)加强督查,确保任务完成。区城乡建设局将会同相关单位定期或不定期对整治内容进行检查。

第二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按照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要求,在全区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村清洁工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努力建设规划有序、居住安全、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美好家园。

二、基本原则

(一)危房改造

1、统筹规划。整合统筹协调民政、扶贫、国土、水利、农业、交通、卫生等部门的资金,加强相关惠农支农政策衔接,统筹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2、群众自愿。危房改造申报、改造方式的选择均由群。

众自主决定。各地在充分考虑困难群众经济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和扶持困难群众建造经济实用、质量安全的房屋。

3、体现特色。注重保护传统的建筑风格,突出地方特色,利用传统工艺、传统风格和地方建材,开展建筑节能试点。

4、公开公正。要阳光操作,实行政策、补助对象、补助标准、民主评议、审批结果,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公正透明。

(二)清洁工程

1、科学规划,统筹建设。乡镇要编制区域垃圾处理专项规划,确定乡镇垃圾处理方式,统筹城乡垃圾设施建设,推动城镇环境卫生管理和服务向乡镇、农村延伸。乡镇做好“一书两图”(垃圾设施建设项目实施说明书、现状图、规划图)的编制,把村庄清洁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垃圾处理规划中,确保“乡村收集”环节落到实处。

2、政府主导,群众参与。要发挥主导作用,研究制定促进垃圾设施建设的优惠政策,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积极拓宽建设融资渠道,建立完善以政府为主,社会、群众为辅的多元化投资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乡镇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设。

3、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结合农村实际,突出重点,防止“一刀切”、盲目攀比现象。城市和县城垃圾处理场有条件接收周边乡镇生活垃圾的,宜采用“村收集、乡镇中转、县集中处理”的模式,乡镇建设垃圾中转站;地理位置相对独立且运输成本高的山区,宜采用“村收集,镇(乡)处理的模式,在有条件的地方,可由市县统筹,多个乡镇联合建设垃圾处理场,实行区域垃圾集中处理,在不适宜建垃圾转运站的乡镇,也可考虑采用其他方式进行垃圾收集处理。

4、经济适用,量力而行。要充分考虑不同乡镇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卫生现状,立足现在,兼顾长远,按照减量化、资源化要求,合理选择垃圾收集处理方式和技术,不贪大求全;根据地理位置、发展需求,建设既经济适用、环保,又符合当地特色,与整体建设风貌相协调的垃圾设施。

5、建管并重,提高效益。乡镇生活垃圾设施建设,要以规划为指导。垃圾转运站必须由有相应专业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和施工,垃圾压缩设备、处理设备、运输车辆等,应集中进行招标采购,按照就地就近、优质适用、降低成本的原则,同等条件下优先选用本省企业生产或经销的相关产品。转运站站房统一风格设计,垃圾压缩设备、运输车辆由市统一招标采购;转运站站房建设招投标由乡镇统一组织。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设施建设要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集中采购制、资金报账制、竣工验收制等“六制”。要建立严密的审核制度和透明的资金拨付制度,建设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各乡镇要加强对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建设的管理,严把工程质量,抓好施工安全,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卫部门要加强监管和技术服务。各乡镇要按照区政府颁发的《关于印发区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实施暂行办法的通知》要求,建立行之有效的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提高垃圾处理设施的运行质量。

三、目标任务

(一)危房改造。我区从2011年开始实施农村危房改造项目,以改善农民居住条件为重点,全面启动我区农村困难群众的危房改造工作,逐步解决试点范围内农村困难家庭的居住安全问题。2013年计划完成1300户(含2012年新增300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优先解决经济最困难、住房最危险农村困难家庭的居住安全问题。

(二)清洁工程。从2010到2014年,用5年时间,在全区规划配套建设乡镇的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开展乡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探索建立“乡村收集,区转运,市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和卫生保洁制度,在全区所有乡镇基本建成比较完善的垃圾收集、转运体系,实现农村环境卫生根本改善。2013年将在五横乡1个乡镇实施农村清洁工程。

四、建设时限

3月底前:乡镇上报2013年农村危房改造及清洁工程实施方案;

4月上旬:确定危改计划和规划方案,编制上报清洁工程“一书两图”及垃圾运输车辆型号;

5月底前:完成农村清洁工程中转设备、站房建设采购招标工作;

6月底前:危房改造及清洁工程全面开工建设;

9月底前:举行农村清洁工程中转设备车辆发送仪式;

10月底前:危房改造和农村清洁工程任务全面完成;

11月至12月:乡自查,区督查,市组织复查,并做好迎接省检查考核工作。

五、补助对象和建设标准

(一)危房改造

1、补助对象。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重点是居住在危房中的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

2、建设标准。危房改造采取翻建新建或修缮加固住房两种类型。翻建新建或修缮加固住房建筑面积原则上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

(二)清洁工程

建设重点:①乡镇生活垃圾中转站;②垃圾运输设备,包括垃圾转运车及小型垃圾运输车;③垃圾处理配套设施。

建设标准:乡生活垃圾收集设施按照人口数量、分布情况,合理配置,按规划要求,经批准,购置垃圾压缩运输车,建设垃圾中转站,生活垃圾由区送市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

六、资金规模与筹集

(一)危房改造

农村危房改造资金以农户自筹为主,政府补助为辅,多渠道筹集改造资金。政府分类补助为:1.五保户、农村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重建房屋户均2万元;修缮加固户均0.6万元。2.其他困难户重建房屋户均1万元;修缮加固户均0.4万元。政府补助部分,中央每户综合补助7500元,省级每户综合补助2000元。其余资金由市、区承担。

(二)清洁工程

1、2013年全区计划完成1个乡镇农村清洁工程建设,按省计划投资规模测算,总投资约120万元,所需资金省与市、区按7:3比例承担,市财政对区按市政府通过的筹资方案落实。省级资金重点支持乡镇垃圾中转站建设和运输车辆、配套设施的购置。

2、对镇、乡、村驻地企事业单位、商业网点、建筑工地等,可按照“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收取垃圾处理费,具体征收标准由区人民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收取的垃圾处理费必须用于乡、村垃圾治理工作。

七、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区政府成立农村清洁工程及危房改造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全区农村危房改造和清洁工程建设工作的指导。各乡镇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并建立农村清洁工程联系会议制度、联络员会议制度和信息报送制度,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清洁工程建设。

(二)明确责任,强化管理。区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审定建设规划,落实配套资金、建设用地,并将两项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同时,也将纳入小城镇建设“宜城杯”竞赛考核内容。农村危房改造要严格审核改造对象,编制村庄规划,强化工程质量安全、工程验收和农户档案管理。农村清洁工程建设要严格实行项目法人、招标投标、建设监理、集中采购、资金报账、竣工验收等“六项制度”,建设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垃圾压缩设备、运输车辆等设施,由市集中进行招标采购。区城建局将会同有关部门进行抽查或复验,并及时通报。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要限期整改;对组织领导不力、工作不到位,配套资金不落实、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将进行通报批评。对挤占、挪用、截留建设资金的,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三)加大宣传,形成氛围。各地要把农村危房改造和清洁工程与爱国卫生运动、文明村镇创建等工作相结合。加强宣传教育,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宣传栏和标语等多种形式,及时报道工作进展情况,宣传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要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形成全社会支持配合的良好氛围;要积极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全民的村容整洁意识,推动农村危房改造和清洁工程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篇

一、目标任务

按照”以人为本、尊重民意、节约集约用地、强化功能、突出特色“的原则。2013年3月底前,完成中心村庄建设示范点的黄梅村规划编制。

二、村庄规划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村庄规划要做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做到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进一步改变农村生活方式,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农村生活质量。

2、尊重农民意愿。在村庄规划中,在强调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必须全过程突出农民在规划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农民积极性。村庄规划在审批公布之前应充分听取和征求各方面意见,增加农民对村庄规划的知情权、参与权。通过农民的集思广益,在规划上要克服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的现象。

3、节约集约用地、强化功能的原则。村庄规划要与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合理布局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

4、因村制宜,突出特色。村庄规划要注意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适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兼顾民风习俗,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突出地方特色。坚持量力而行,以满足建设需要为前提,注重实用性,不搞“一刀切”。

三、村庄规划工作的基本要求

1、村庄规划编制将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镇总体规划等上位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并与交通、农业、水利、环保、教育等专项规划相协调。

2、凡列入省、市、区土地整理,地质灾害治理、重点工程拆迁及新建型村庄,将坚持高标准规划,通过科学选址,合理布局,满足新村建设和防洪防灾需要。规划成果符合国家、省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

3、村庄规划编制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现有建设基础、村民生活习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做到因地制宜,简要实用,对农民建房和其他建设项目发挥指导作用。村庄建设规划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由镇人民政府报区人民政府批准。村庄规划未经区人民政府批准前,应立即停止一切新建房屋建设。

四、工作步骤

1、规划村庄初选审定。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基础上,由村委会提出村庄布点的初步意见,根据村委会选定的布点村庄认真研究,通盘考虑,确定全镇布点村庄初选审定工作。

2、基础资料收集。镇负责收集行政村驻地的中心村和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基础资料,基础资料收集要与地形测绘同步进行,及时提供给规划编制单位进行规划设计。

3、规划编制。要加强对规划政策法规的宣传,让群众了解规划、参与规划、自觉遵守规划;要在规划编制中起主导作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加强规划编制人员和群众的交流,让村庄规划充分体现群众的意愿。

4、规划审批。2013年3月底前完成行政村驻地的中心村和美好乡村示范点规划编制,村庄规划编制完成后,应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由镇政府报区住建局提出审查意见。

五、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副镇长任副组长,建设办、国土所、财政所、农业、水利、林业、民政、各村等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

2、注重宣传引导。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舆论先行。采取召开会议、宣传栏、宣传单、宣传标语、张贴规划点效果图等形式,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使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意义家喻户晓,内容人人皆知。要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规划编制的过程真正成为宣传城乡规划法,增强人民群众规划意识的过程。为村庄规划建设创设浓厚的氛围。

3、强化协作配合。村庄规划编制涉及面广,各单位、各村要强化大局意识,树立“一盘棋”思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力支持、全力配合、全力推动。

4、落实资金保障。采取多种途径,积极筹集相关经费,抓好村庄布点规划编制经费的落实,确保我镇村庄规划编制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