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意见
时间:2022-10-21 03:47:46
导语:推进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为加强平安农机建设,推进全县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根据《省农机局省安监局关于印发<省“十三五”时期创建“平安农机”活动实施意见>的通知》(鲁农机安字〔2017〕5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19〕12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政发〔2019〕16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目标要求
加大国家级“平安农机”示范县创建工作推进力度,政府重视和社会关注程度进一步提升,部门配合密切,农机安全监管工作规范,制度机制健全;农业经营服务组织农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应急管理体系更加健全;农机安全监管规范化、信息化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机监理装备、安全基础设施和基层监管网络更加健全;农机安全生产氛围更加浓厚,为民服务理念进一步增强,惠民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和驾驶操作技能普遍提高,农机违法违规行为和安全隐患显著减少;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三率”水平逐年提升,农机事故持续下降。
2021年底,全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1.5%以上,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体系基本建立。积极推进“两全两高”(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农机化工程建设,创建全省“两全两高”农机化示范县。到2025年,全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3.5%,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率达到82%以上,设施农业、畜牧业、水产业、林果业和农产品初加工业机械化力争走在全市前列。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农机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和队伍建设,将农机监理人员、宣传教育、隐患治理、检验检查、事故处理等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支持农机安全管理装备建设,提高农机安全监督检查、实地检验、事故勘察、信息系统等装备能力,严格驾驶操作人员培训、考试,提升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水平;贯彻落实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关于扩大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免征范围的通知》(财税[2016]42号)精神,推进农机安全监理减免费政策落到实处,积极创造条件免收农机驾驶人考试费,加快推行全面免费农机安全监理。
(二)深入开展国家级“平安农机”创建活动。通过“平安农机”创建活动的有效开展,进一步健全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完善农机安全监管网络,强化农机安全生产措施,建立完善“政府负责、农业主抓、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农机安全监管工作长效机制;广泛开展“五进”“安全生产月”等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农机安全法律法规,普及农机安全生产和驾驶操作知识,推动安全知识,安全常识进农机作业组织、进社区、进村组、进农户,增强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农机安全生产氛围。探索“互联网+”新模式在农机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创建“农机监理群”,开通“农机安全监理平台”,加强“平安农机通”宣传平台运用,着力提升农机安全宣传效果。
(三)开展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完善信息通报制度、联合工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大联合执法力度,积极组织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和隐患治理专项行动,防范和坚决遏制农机重大事故发生;进一步完善农机。事故应急预案,加强农机事故处理和应急救援力量,开展农机应急演练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
(四)推进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完善农机装备创新体系,加强自主创新性建设。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推有机结合的农机装备创新体系,促进种养加、粮经饲全程全面机械化创新发展。有针对性地推广适合我县农业生产的农机装备和作业模式,为规模化生产、机械化作业创造条件。鼓励大型企业向成套装备集成转变,支持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鼓励企业开展高端农机装备工程化验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产品,增加中高端农机装备供给,探索建立“合作社+基地”新模式。
(五)逐步形成现代农业机械化生产体系
1、加快全程全面农业机械化发展。积极推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将适应机械化作为农业生产活动的重要目标,促使良种、良法、良田、良机配套,努力实现主要农作物各生产环节机械化协调发展。
2、巩固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加速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围绕重点作物着力发展土地深松、宽幅精播、种肥同施、高效植保、低损收获、秸秆利用、粮食烘干机械化、设施农业机械化,重点加强植保、烘干等机械化薄弱环节。
3、推广牧渔林加各业机械化技术。着力在部分用工较多、机械基本成熟的环节领域首先突破,完善技术路线,强化装备支撑,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全面机械化。积极发展应用农村环境管护技术设备。对开展深耕深松、机播机收、秸秆处理等生产服务按规定给予补助,适时开展对规模化全程托管服务进行补贴。
4、推广应用高质高效绿色智能农机装备技术。推动智能农机与智慧农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互联网+农机作业”。严格按照农机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标准体系要求,示范推广精准智能机械设备和标准化作业技术,鼓励已有机械加装作业质量监控设备,政策性补助作业项目原则上都要配备作业质量监控设备。稳定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强化补优补绿补新导向,推进农机报废更新。加大植保无人机补贴力度,争取农机新产品补贴试点,支持大马力、高性能、特色农机新装备示范推广,对购买国内外先进农机产品同等要求。
(六)积极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
1、培育壮大农机服务主体。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机企业和新型农机服务组织的信贷投放,鼓励金融机构针对权属清晰的大型农机装备开展抵押贷款,探索对购买大型农机贷款进行贴息。开展政策性农机购置贷款担保服务,按规定程序开展农机融资租赁业务。鼓励将重点农机品种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畴。落实农机融资租赁服务按规定适用增值税优惠政策。农业机械耕作服务按规定适用增值税免征政策。
2、积极创新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覆盖全程、服务全面,机制灵活、运转高效,综合配套、保障有力”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开展土地全程托管或主要生产环节托管、跨区作业、订单作业,推动农业生产向种植规模化、过程机械化、装备大型化、服务社会化方向发展。对于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农机服务,按规定积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进行提供。支持农机企业与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开展合作共建。支持建设农机具存放以及农产品储藏、烘干等设施和区域农机维修中心。建设一批“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
(七)持续改善农机作业基础条件
1、提高农机作业便利程度。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方面,明确田间道路、田块长宽与平整度等“宜机化”要求。统筹中央和地方各类相关资金及社会资本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农田地块小并大、短并长、陡变平、弯变直和互联互通,改善农机作业、通行条件。
2、改善农机作业配套设施条件。落实设施农用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用地、农业生产用电等相关政策,支持农机服务组织生产条件建设。加强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农机作业服务配套设施。农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确需永久性建设用地的要优先安排,并按规定减免相关税费。积极探索将晒场、烘干、机具库棚等配套设施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鼓励建设区域农机安全应急救援中心。
(八)注重加强农机人才培养。培育新型农机人才队伍,大力引进农机专业人才,积极吸引公费农科生充实基层农机队伍。大力遴选和培养农机一线“土专家”,培育一批爱农机、善钻研、技艺精的“农机工匠”。将农机驾驶操作培训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支持农机生产企业、合作社培养农机操作、维修等实用技能型人才。加强基层农机推广人员岗位技能培养和知识更新,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审工作,鼓励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创办领办新型农机服务组织。
三、保障机制
(一)健全组织实施机制。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和有关部门要加大平安农机和“两全两高”示范创建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建立推进机制,落实主体责任,做好上下衔接、域内协调、项目落地、资金使用和督促检查等工作,对实施效果负责。将农机安全生产列入安全生产的目标考核内容,从严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最大限度发挥考核的激励鞭策作用。
(二)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充分尊重农民和依靠农民,发挥农民首创精神,及时发现和总结推广典型做法。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提供公共服务支持,创造更多发展空间。发挥企业主导作用,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调动其发展农业机械化积极性;发挥舆论媒体宣传引导作用,推广典型,表彰先进,积极营造加快推进平安农机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良好氛围。
(三)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坚持依法履职,定期开展农机安全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重大农机安全隐患,及时警示通报,对农机安全生产工作长期不重视或重大农机安全隐患长期整改不到位的,实行挂牌督办、跟踪整改、重点管理,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增强农机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加强责任追究,对责任不落实、监管不到位以及行政许可、监管执法中的失职渎职行为,从严问责、严肃处理。
- 上一篇: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完善对策
- 下一篇: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工作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