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校外托管机构管理工作意见
时间:2022-04-22 03:51:42
导语:中小学生校外托管机构管理工作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规范县校外托管机构的管理(“校外托管机构”是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个人和其他社会力量开办的,受中小学学生监护人委托,在课余时间代替监护人照顾中小学学生,提供接送、就餐、休息等服务的机构),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和安全成长,健全完善学生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立足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工作目标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建立健全校外托管机构监管机制为着力点,努力构建校外托管机构规范有序发展的长效机制,形成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互相补充的良好局面。
二、管理职责
实行“政府主导、属地管理、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管理体制,建立由各乡镇(街道)牵头,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学生校外托管机构安全管理。
1.各乡镇(街道):将学生校外托管机构纳入乡镇(街道)、社区(村)安全生产管理范围;负责辖区内校外托管机构的摸底登记造册、安全隐患排查及上报工作;协助各职能部门对校外托管机构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协助查处、取缔非法校外托管机构。
2.县市场监管局:负责依法办理学生校外托管机构登记注册、食品经营许可工作;负责学生校外托管机构食品安全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无照经营以及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经营的校外托管机构的违法行为。
3.县民政局:负责依照《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对取得相应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学生校外托管机构进行登记,并按规定履行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管理职责。
4.县教育局:引导家长和学生选择持照经营、符合条件的校外托管机构,建立接受校外托管服务的学生信息台账;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禁止在职教职工开办或兼职学生校外托管机构。
5.县公安局:负责指导、督促校外托管机构做好内部安全保卫工作,加强对校外托管机构周边的治安管理;负责从事接送托管学生的车辆及人员的交通安全管理;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非法校外托管机构取缔工作。
6.县消防大队:指导各乡镇(街道)及公安派出所组织开展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对已登记的校外托管机构从业人员进行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培训。
7.县卫健局:负责对校外托管机构公共场所卫生、消毒措施、生活用水和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指导、监督,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8.县住建局:负责指导校外托管机构的房屋安全管理;负责对校外托管机构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进行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备案抽查)。
县其他职能部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做好学生校外托管机构的相关管理工作。
三、基本条件
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证书的托管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方可从事校外托管服务:
1.有符合消防(消防验收意见书、消防备案文书或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出具的建筑消防安全评查报告)、建筑(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报告或有房屋安全鉴定资质单位出具的结构安全性鉴定报告)、食品经营、卫生等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相关条件的服务场所、设施;提供自行配餐的校外托管机构应当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
2.与开办规模相适应的工作人员,应具有中职或高中以上学历,主要负责人具备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从业人员应取得有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健康证明。
3.校外托管机构应与乡镇(街道)签订《安全责任承诺书》。
4.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四、经营规范
校外托管机构应当严格履行主体责任,承担安全管理第一责任,遵守法律法规规定,规范托管经营行为,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1.校外托管机构应具有规范的经营主体名称,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以及应当办理的其他审批手续,并将相关证照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悬挂,接受社会监督。
2.校外托管机构要建立和完善内部安全保卫组织和制度,参照校园安全防范建设标准落实“人防、物防、技防”要求,重点是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确保重点部位视频监控全覆盖。校外托管机构提供托管的场所应不是“两违建筑”、应当符合建筑结构安全,确保与危险化学品保持法定的安全距离,其建筑面积应当在80㎡以上,托管学生人均建筑面积应当在4㎡以上。校外托管机构提供的托管服务的场所不得与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同在一栋建筑内,禁止在地下室、仓储建筑、污染区等场所提供托管服务。
3.校外托管机构要确保学生在被托管期间始终有专职人员看管,配备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的看管人员应当无犯罪记录,身体健康,没有精神性疾病、传染病或者其他可能影响学生健康与安全的疾病。托管学生在25人以下的,应当配备2名以上工作人员;每增加15名学生,应当相应增加1名工作人员;要加强对内部从业人员的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4.校外托管机构要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管理相关制度。提供自行配餐的学生校外托管机构应当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厨房布局合理,内外环境干净整洁,地面无积水、积垢,防蝇、防尘、防鼠等设施齐全,配备能正常使用的食物储存、冷藏冷冻、餐饮具清洗、消毒及保洁等设备;从正规渠道采购食品原料并按要求贮存,执行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食品必须当餐加工,不得使用隔餐剩余食品,严禁制作凉菜和其他容易导致食源性疾病的高风险食品,供应的食物应按要求每餐进行留样;厨房工作人员持有有效健康证明。
5.校外托管机构要建立和完善消防安全管理相关制度,经营场所应符合国家有关消防技术规范的要求。
6.校外托管机构要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切实抓好传染病防控、卫生管理工作,定期对环境和物品进行清洁、清洗及消毒,保持环境及物品清洁卫生。
7.校外托管机构要建立和完善学生接送管理相关制度。如有开展接送业务的,应当安排专人接送托管学生,保障学生从学校到托管机构途中的安全。
8.校外托管机构接送大门不宜设置在主干道,其周边一般应具备临时接送场所,不得利用主、次干道作为接送车辆停放场地;要按照公安、交通运输等管理部门要求同步完善其周边道路交通标志、减速警示等交通安全设施。
9.校外托管机构应当与学生监护人签订托管服务协议书,明确委托期限、收费标准、双方权利义务以及违约责任等,切实维护接受托管服务的中小学生及其监护人等有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10.学生校外托管机构在经营活动中违反法律法规的,由相关部门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有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托管机构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将校外托管机构管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履行职责、落实措施,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形成管理工作合力,确保工作扎实推进。
2.加强部门联动。各乡镇(街道)、有关职能部门要充分落实主体责任,应加强对校外托管机构事中、事后的监管,每学期开学后1个月内由各乡镇(街道)牵头组织开展一次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专项检查行动,市场监管部门取缔不合格或未经审批的托管机构,督促校外托管机构及时整改存在的安全问题。
3.加强信息通报。各乡镇(街道)要对辖区内校外托管机构进行登记造册、形成台账,并将信息通报各有关职能部门,形成托管机构信息通报、共享制度。台账内容包含:校外托管机构基本情况表、负责人身份证复印件、经营场所相片、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安全责任承诺书等。市场监管部门在审批登记过程中,对从事校外托管业务的机构进行登记造册,通报各乡镇(街道)、有关职能部门。教育部门在对托管学生进行登记造册过程中,将校外托管机构信息通报给各乡镇(街道)、有关职能部门。
4.加强联合惩戒。对未经批准登记、违法违规举办的校外托管机构,由县市场监管局依法予以查处。建立“黑白名单”制度,定期予以通报。营利性校外托管机构的行政许可信息、行政处罚信息、抽查检查结果等信息应当及时归集至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记录在相对应企业名下并依法公示。非营利性校外托管机构的失信行为,依据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管理有关规定进行信用管理并依法公示。
5.加强宣传引导。各乡镇(街道)、有关职能部门要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引导学生家长理性选择规范经营、符合条件的托管场所,动员师生家长、社会各界积极支持托管机构规范管理工作。鼓励支持群众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托管机构进行监督、举报、协助查处,营造“关心学生托管、保障学生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
- 上一篇: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实施意见
- 下一篇:街道集中统一宣传日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