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脱贫攻坚实施意见
时间:2022-03-22 10:37:23
导语:乡镇脱贫攻坚实施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十二五”以来,乡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扶贫开发的战略部署,持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扶贫开发取得了重大成就,乡1000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我乡是全县脱贫攻坚地区之一,还有1500名农村贫困人口,有3个贫困村,基础设施落后,贫困人口基数大,病残人口和老龄人口比例高,脱贫难度大,扶贫开发已经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任务,时间紧迫,任务艰巨。
全乡上下要充分认识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总体要求上来,统一到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中共通江县委、通江县人民政府关于争创全省脱贫攻坚示范县争当全市脱贫攻坚排头兵的意见》,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措施、超常规的力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十三五”时期脱贫攻坚的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压实工作责任,创新工作举措,全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坚持把解决群众如期脱贫与产业建设结合起来,把扶贫开发摆上重要战略地位,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举全乡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总体目标
到2018年,确保现行标准下贫困村全部“摘帽”、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0年巩固提升不返贫。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三)脱贫标准及进度
执行国家统一扶贫标准,即贫困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10年不变价2300元(按价格指数推算,2015年约为3300元,2016年约为3800元,2017年约为4500元,2018年约为5000元)。
按照全县脱贫攻坚计划,结合我乡实际状况,高标准、严要求,保质保量完成脱贫任务。全乡贫困人口脱贫计划为2016年脱贫320人、2017年脱贫480人、2018年脱贫600人(考虑返贫因素);确保3个贫困村2018年前全部摘帽;2019年攻坚扫尾;2020年巩固提升脱贫成效。
(四)基本原则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乡村书记抓扶贫,发挥基层党组织带富和堡垒作用。强化党委政府扶贫开发的主体责任,推动行业部门履行扶贫开发职责,强化协同协作,全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按照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出实招、下实功、见实效,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使脱贫更加有效、更可持续。
坚持统筹协调、相互促进。注重把脱贫攻坚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打好“组合拳”。全面实现“茶叶、核桃、中药材”协调发展。
坚持因地制宜、创新发展。因人因地施策,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精准扶贫新路径,切实提高针对性、实效性。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探索生态扶贫新路子。创新扶贫开发模式,推动扶贫资源使用由多头分散向统筹集中使用转变。创新扶贫考评体系,由侧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向主要考核脱贫成效转变。
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持开发式扶贫,注重扶贫先扶智。在用好国家扶持政策的前提下,处理好国家、社会帮扶和自身努力的关系,按照“双向承诺三步走”的扶贫模式,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不搞“大包大揽”,破除“等靠要”思想。
坚持广泛动员、社会参与。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鼓励扶贫济困,促进共同富裕,形成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各行各业齐抓共管的氛围,加快推进扶贫攻坚,如期完成脱贫任务。
三、落实精准扶贫措施,加快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抓好精准识别,摸清致贫原因和帮扶需求,建立精准扶贫台帐,找准症结,靶向治疗,有针对性地制定精准扶贫计划,实施“五个一批”精准扶贫措施到户到人,加快推动精准脱贫。
一是通过发展生产和就业脱贫一批。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有劳动能力的560人,通过支持发展产业和就业项目,落实扶贫措施,提升自我持续发展能力。对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贫困人口,重点支持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带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具备职业技能的劳动力,重点加强转移就业指导和服务,支持劳务输出增收。对目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贫困人口,新毕业的“两后生”(初、高中毕业后未就业的),通过实用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和支持发展就业创业项目。加强产业和就业扶贫机制创新,对于经营能力不足、缺少耕地资源、缺少资金的,通过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实施项目带动,利用扶贫资源入股,创新股份合作、集体经营、联户经营、委托管理、承包租赁等多元产业化扶贫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人口脱贫。
二是通过移民搬迁脱贫一批。立足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原则,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列入搬迁规划且有搬迁意愿的514人,结合土地整治、生态保护、美丽乡村建设等,采取集中或分散安置办法,统筹推进易地扶贫搬迁。
三是通过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一批。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的262人,实施健康扶贫行动。逐步提高贫困人口的医保补助、门诊和住院治疗费用报销标准。实行大病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大病救助,帮助因病致贫的群众脱贫致富。
四是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通过社会保障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
五是通过灾后重建帮扶一批。帮助因洪涝灾害、地质灾害等受灾群众重建住房,对建不起房的特困户安排入住农村廉租房,保证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子女上学、医疗保障等需求。同时积极推进教育扶贫,残疾人扶贫、金融扶贫工作。
四、采取过硬举措,深入推进“1+6”扶贫攻坚行动
一是强力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坚持“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实施“选优配强行动”,建强村党支部书记、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按照“一好双强”标准,拓宽选任渠道,把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愿意为群众服务的优秀年轻干部、退伍军人、返乡创业人员、高校毕业生选进村“两委”班子。善待严管驻村“第一书记”,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担当主力、组织动员、服务经营主体等作用。
二是强力推进巴山新居建设。结合十三五建设规划,整合移民搬迁和农村危(旧)房改造项目,坚持新建、改造、保护相结合,统筹实施巴山新居工程,鼓励群众向中心村和聚居点、产业基地聚集。到2020年,力争建好以四合村(即钟凤街道)为重点的3个聚居点,改造农村危旧房500户,并对已建成的苏家坪聚居点进行升级打造。
三是强力推进特色产业建设。围绕茶叶、核桃、中药材等产业规划,按照“巩固提升茶叶产业、稳步推进核桃产业、全力建设中药材产业”的产业发展布局,到2020年,全乡建设茶叶产业园3.5万亩(其中白茶1万亩),核桃1.5万亩,中药材1万亩。
四是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基础配套和产业协调发展,坚持基础设施服务产业发展,创新推动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村有硬化路、有安全饮用水、有优质电、有宽带网、有有线电视。到2020年,打通文家河村白茶基地印山坪村核桃产业园区向家坪村中药材基地产业发展环线路网建设7km,打通沟村白雪垭村断头路3km,;硬化向家坪村、罗张窝村村道路13.5km,新建苏家坪村四社赵家河桥1座,启动实施街道至苏家坪村赵家河约2km的防洪沟建设,完成方家湾水库、渔家湾水库的治理工程;确保全乡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以上。到2018年,实现农村电网改造覆盖率达到100%。同时加快推动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和资源共享,统筹有线、无线和卫星三种覆盖方式,推进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和宽带乡村建设。
五是强力推进公共服务配套。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努力维护、钟凤两所中心小学,强力办好苏家坪等10个村的农村幼儿园。全面落实各项教育惠民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辍学。到2018年,改造学校危旧房500平方米,建设教师廉租房20套。健全乡、村卫生计生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到2018年,建成向家坪等3个贫困村的标准化卫生室,到2020年,完成乡卫生院和其他村的卫生室达标建设,达到每个村卫生室配备一台健康一体机,每千名农村居民至少有1名乡村医生。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创建活动,到2018年,所有行政村建成1个标准化文化室。
六是强力推进农民素质提升。在县级相关单位建立的新型农民教育培训政策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快科技扶贫示范村和示范户建设。充分发挥现代信息网络作用,免费为贫困村、贫困户提供生产技术、市场信息、政策咨询。力争每年培训职业技能人才500人次。到2020年,确保全乡有5名以上产业领头人,各村有2名以上致富带动人,每户有1名技术明白人。
七是强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培育新优势,释放生态红利。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工程,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力度。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促进生态资源转变为生态资本和经济效益。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建立乡村垃圾处置长效机制。到2020年,全乡发展林果、林药、林物等林下经济6万亩;完成土地整理2万亩,新增耕地500亩;建成垃圾集中转运站5个,建成农村垃圾处理池32个。
五、健全机制,合力推进脱贫攻坚
一是落实领导脱贫帮扶责任。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落实帮扶责任,不脱贫不撒手,推动优势资源、主要力量向贫困村倾斜,带动全乡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主要领导挂包5个村,联系2户贫困户。班子成员挂包1个村,联系2至4户贫困户。
二是落实定点扶贫及驻村帮扶责任。实施“十名领导包村、百名干部包户、千名党员参与帮扶”为主要内容的“十百千”帮扶工程,做到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户全面覆盖。单位主要领导每季至少到扶贫点工作两次,推动工作落实,并选派3名以上人员组建驻村工作队,常年驻村开展帮扶。全体机关干部分户帮扶,驻村帮扶工作一定要见人、见事、见效,定点帮扶时限保持5年不变,对提前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扶贫点,要继续帮扶,结对关系保持到2020年。
三动员社会各界参与。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扶贫开发,引导社会扶贫重心下移,实现社会帮扶资源与精准扶贫有效对接。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联系贫困村和贫困户,倡导民营企业捐资扶贫,引导社会组织和各界人士通过爱心捐赠、志愿服务、助学助医、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参与扶贫。
四是建立完善“双向承诺三步走”的激励机制。要让贫困户脱贫,就要突出扶思想、扶能力、扶产业,全面激发群众发展内生动力,树立自力更生意识,增强脱贫奔康信心。通过“双向承诺三步走”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明确干部帮扶职责,落实贫困户主体责任,避免了干部自唱自拉式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独角戏”,有效地将干部、群众拉在了一起,唱起了“二人转”。
五是建立完善金融扶贫机制。采取综合性措施,鼓励和引导商业性、政策性、开发性、合作性等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扶贫开发的金融支持。一是成立由乡村干部、帮扶干部、信贷员、群众代表组成的风险管控小组,全面完善贫困户评级授信工作。帮扶干部帮助并引导贫困户选好发展项目,协调贷款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助力产品销售。二是持续推进金融支持农村平权改革,规范办理林权、农业特色产业所有权、生产基地用益特权等抵押担保方式,支持实体经济在产业带动持贫、解决闲置农户就业、增加农户家庭收入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和辐射效应。
六是建立完善扶贫资金监管机制。全面推行扶贫资金公告公示制,强化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坚决查处虚报冒领、截留私分、贪污挪用、挥霍浪费等违法违纪问题。全程对扶贫项目进行跟踪检查,确保扶贫资金用到最困难地区、最困难人口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来。要及时掌握实施精准扶贫的资金项目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到项目资金监管在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的全覆盖。推进扶贫开发领域反腐倡廉建设,集中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行为。
七是建立完善脱贫攻坚考核机制。按照省、市、县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办法,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乡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围绕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定期开展综合考评,大幅度提高脱贫攻坚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指标中的权重。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经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审定后通报全乡,作为支部、村委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评价、奖惩、任用的重要依据。
六、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强化脱贫攻坚领导责任。乡上成立以书记、乡长任双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层层立下军令状、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各村要形成一把手主责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人人都是践行者,个个绝非局外人的良好局面。切实加强各级扶贫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扶贫干部队伍能力水平。
一是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宣传。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全面宣传我乡脱贫攻坚取得的成就,准确解读党和政府扶贫开发的决策部署、政策措施,及时、生动、准确宣传各地各部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典型促进工作,以可复制的做法丰富各地扶贫实践。加强贫困群众思想教育引导,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精神,让群众的心热起来、劲鼓起来、行动上积极干起来,依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大力宣传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意义,加强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地方和部门的舆论监督,营造全社会关心扶贫、支持扶贫、参与扶贫的良好氛围。
二是切实加强脱贫攻坚纪律保障。坚持脱贫攻坚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帮扶部门“一把手”对帮持工作负全责,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实行脱产包干,贫困村不“摘帽”、贫困户不脱贫,帮扶单位不脱钩、驻村工作队不撤离。对脱贫攻坚工作实行“一岗双责”,对脱贫攻坚中出现的违纪违法行为实行“一案三查”。对单位脱贫攻坚工作实行专项目标管理,实行“一票否决”,坚持考核问责制,对落实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对主要领导进行约谈,对忽视扶贫的庸懒散浮拖行为。要问责到人,限期整改,完善干部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形成鼓励有作为、整肃不作为的态势。
- 上一篇:“三电”设施保护工作总结
- 下一篇:渔业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