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工作实施意见
时间:2022-08-15 03:28:33
导语:科技工作实施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工作思路
牢牢把握市场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生态领先特色发展”战略定位,加快推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努力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上探新路、在创新驱动发展上见实效、在科技体制改革上求突破,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更大贡献。
二、主要目标
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8.5%,保持全省领先水平,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0家,新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产品200项;
2.全社会R&D投入占GDP的比重达2.63%;
3.全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
4.每万人劳动力研发人数122人年;
5.新建省级以上研发机构40家;
6.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3件;
7.为科技型企业新增融资6亿元;
8.第十次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三、重点工作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2015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要坚持五个导向,做好五项工作:
1.扩大科技开放合作。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导向、企业主体、高校院所参与,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全年开展2-3场全市综合性和30场以上专题性产学研活动,实施300项产学研合作重点项目。推进协同创新企业产学研合作工作标准化,促进高校院所创新资源与企业创新需求有效对接。加快科技创新国际化,支持园区、企业与国外高校院所共建技术转移平台和合作研发机构,鼓励企业介入国际研发分工。加速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新增省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1-2个。
2.加快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引进和培育科技咨询、技术评估、专利、科技投融资、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等中介服务机构,积极发展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等科技服务业,搭建“科技资源云平台”,提升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利用率和共享水平。鼓励社会多元化投资知识产权运营事业,加快专利导航产业发展,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力争科技服务业年营业收入达120亿元。
3.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加快发展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形成创业投资、科技贷款、科技保险、科技担保等为核心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利用金融杠杆做大科技投融资规模,全年新增融资6亿元。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创投机构和专业化管理团队,支持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开展直接融资。
4.大力加强国家高新区建设。支持激励高新区开展创新政策先行先试,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一条街、知识城等重大载体以及省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应用研究院等10个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加速发展船舶与海工关键配套、水科技、数字出版、现代物流等产业,推动科技金融中心和知识产权交易市场、技术交易市场等挂牌运营。放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优势,形成“一区多园”运作和发展模式,辐射带动全市经济转型升级。
5.大力推进产业技术创新。立足我市比较优势和发展基础,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航空航天、农业机械等产业领域,发挥高新技术骨干企业龙头作用,带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协作配套。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推动产业加快向价值链高端升级。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48.5%,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产品200项。
6.推进特色产业集聚发展。按照产业“集中集约集聚”发展要求提升特色产业基地、大学科技园、科技产业园和科技创业园建设水平和发展内涵。支持创新型企业和行业骨干企业牵头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行业协会,积极承担国家、省科技重大专项,推动产业公共技术突破和系统集成。
7.提升科技载体建设水平。围绕规模化、社会化、市场化要求,推动形成“综合孵化器+专业孵化器”模式,构建“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创新培育链条,增强科技载体对高成长性企业的承载支撑和孵化育成能力。加快创新资源向基层集聚,加快创新型县(市、区)、创新型乡镇建设。
8.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深入实施“科技小巨人”培育行动计划,通过聚焦政策、聚焦服务、聚焦资源,培育以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0家以上,民营科技企业达到8000家以上。
9.完善研发组织结构。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新型研发机构,推动省产业研究院预备所建设,不断提高项目研发组织程度、技术创新效率和公共技术研发服务能力。大力推进企业研发机构提档升级,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40家。
10.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开展全市专利数量与质量“双提升”专项行动,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发明专利全覆盖、大中型企业专利全覆盖。挖掘高含金量知识产权产出潜力,力争全市专利授权数超1万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3件。探索建立知识产权质量评价和风险评估机制,主动融入国际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体系,支持企业到境外申请注册知识产权。全面推进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托管工程,开展知识产权预警分析和维权援助工作。
11.强化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将人才培养与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相结合,大力引进创新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注重培养即懂科技又懂市场的科技企业家队伍,成立青年科技企业家协会,举办“青年科技创业大赛”,加快企业知识产权总监、专利运营职业经理人、技术经纪人等队伍建设。
12.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加快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攻关,引导企业研发运用新技术、新工艺等,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绿色生产水平。
13.建设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农业技术集成与创新,推动创建中以农业科技集散中心,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业科技服务超市等载体建设。积极发挥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作用,举办科技特派员专题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活动10场。
14.深入实施“科技惠民工程”。大力组织公共卫生、生态环保、公共安全、建筑节能等关键民生领域技术研发和攻关,推广应用和转化一批先进技术和成果。强化城镇化发展科技支撑,支持乡镇开展宜居、绿色、低碳城镇综合技术集成与科技示范。
15.大力推进科技“亲民”。积极开展“科技进社区、进田头、进园区、进企业、进校园”等系列惠民活动,不断完善公共微信、官方微博、门户网站等平台的服务功能,致力营造“科技就在身边”浓郁氛围。
16.推进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推进我市科技计划改革,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探索试行科技项目需求征集、公开招标、择优立项和评价奖励新模式。深化市级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改革,积极放大财政资金乘数效应,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加大对创新的投入。突出对战略性、前沿性研究、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生态、环保、健康等社会公益领域的项目支持,探索采用后补助、股权投资、科技保险等多种方式扶持创新。
17.强化创新组合支撑。挖掘创新供给和创新需求两方面潜力,强化市内外科技协作、资源集成,促进创新要素跨区域、跨部门流动整合。学深学透、深入宣传、灵活运用各类科技创新政策,集成“组合拳”打通从“科学”到“技术”转化的通道,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
18.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推进省科技计划信用管理试点工作,探索建立科研管理权力清单,加快建设市级科技计划信用管理数据库。强化商贸流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执法维权专项行动,严厉查处各类侵权行为。严格重要权力节点监控,健全责任分解、检查、监督、倒查追究惩防监督体系。深入推进政务公开,着力打造“阳光科技”,确保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
19.营造创新良好氛围。配合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和“十二五”科技工作收官,积极宣传展示全市科技战线重大成果、优秀人物和时代精神。充分发挥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作用,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统筹形成宣传规模效益,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氛围。
- 上一篇:低碳城市建设工作计划
- 下一篇:三严三实学习研讨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