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意见

时间:2022-03-02 08:51:26

导语:财政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财政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意见

为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强化预算支出的责任和效率,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省财政厅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文件精神,现就推进我县预算绩效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重大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十七届二中、五中全会提出:“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2010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要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健全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跟踪、绩效评价及结果运用有机结合的预算管理机制,实现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2011年财政部下发了《财政部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文件。

今年来,我县按照中央、省、州财政的部署,高度重视财政绩效评价工作,县本级成立了工作机构,积极开展预算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县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思想认识还不够统一,制度体系不完善,试点范围小,县(乡)发展不平衡,与上级的要求差距很大,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已成为当前和今后财政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财政部、财政厅开展政府绩效评估和预算绩效管理的精神,按照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强化预算支出责任和效率,统筹规划、分级管理、因地制宜、重点突破,逐步建立以绩效目标为导向,以绩效评价为手段,以结果应用为保障,以财政和预算部门为主体,以改进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控制节约成本、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目的,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贯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二)基本原则

一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县财政局负责我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对重点支出进行绩效评价和再评价。按照省、州财政部门的要求制定预算绩效管理相关制度,组织并指导县本级预算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县财政局负责本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各预算单位是本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主体,负责组织、指导单位本级和所属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二是积极试点,稳步推进。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要结合本县、本单位实际情况,勇于探索,先易后难,优先选择重点民生支出、社会公益性较强以及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项目进行预算绩效管理试点,在此基础上稳步推进基本支出绩效管理试点、单位整体支出绩效管理试点和财政综合绩效管理试点。三是程度规范,重点突出。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符合实际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健全预算绩效管理运行机制,建立规范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流程,做到分工合理、职责明确、责权对等、简便易行、规范高效。强化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加强绩效目标管理,突出重点,建立和完善绩效目标申报、审核、批复机制。四是客观科学,公开透明。预算绩效管理要符合真实、客观、公平、公正的要求,评价指标要科学,基础数据要准确,评价方法要合理,评价结果要应用,并依法公开,接受监督。

三、稳步有序的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机制、运作程序和评价体系,逐步建立预算绩效管理的“四个机制”,逐步完善“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一)建立绩效目标管理机制。绩效目标是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是整个预算绩效管理系统的前提,包括绩效内容、绩效指标和绩效标准。一是绩效目标设定。预算单位在编制下一年度预算时,要根据县政府编制预算的总体要求和财政部门的具体部署、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部门职能及事业发展规划,科学、合理的测算资金需求,编制预算绩效计划,报送绩效目标。报送的的绩效目标应与部门目标高度相关,并且是具体的、可衡量的、一定时期内可实现的。预算绩效计划要详细说明为达到绩效目标拟采取的工作程序、方式方法、资金需求、信息资源等,并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二是绩效目标审核。财政部门要依据国家直至地方一级的相关政策、财政支出方向和重点、部门职能及事业发展规划等,对单位提出的绩效目标进行审核,包括绩效目标与部门职能的相关性、绩效目标的实现所采取措施的可行性、绩效指标设置的科学性、实现绩效目标所需资金的合理性等。绩效目标不符合要求的,财政部门应要求报送单位调整、修改;审核合格的进入下一步预算编审流程。三是绩效目标批复。财政预算经县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后,财政部门应在单位预算批复时同步批复绩效目标。批复的绩效目标应当清晰、可量化,以便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进行监控和预算完成后实施绩效评价时对照比较。

(二)建立绩效运行跟踪监控机制。绩效跟踪监控管理是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跟踪监控可以对财政支出行为过程,尤其是预期结果进行客观、公正的制约和反馈,从而不断优化绩效标准,落实支出责任,加快执行进度,更好地实现绩效目标。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要建立绩效运行跟踪监控机制,定期采集绩效运行信息并汇总分析,对绩效目标运行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和督促检查,纠偏扬长,促进绩效目标的顺利实现。发现运行目标与预期绩效目标发生偏离时,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三)建立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机制。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是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预算执行结束后,要及时对预算资金的产出和结果进行绩效评价,重点评价产出和结果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实施绩效评价要编制绩效评价方案,拟定评价计划,选择评价工具,确定评价方法,设计评价指标。预算具体执行单位要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自我评价,提交预算绩效报告;要将实际取得的绩效与绩效目标进行对比,如未实现绩效目标,须说明理由。组织开展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单位要提交绩效评价报告,认真分析研究评价结果所反映的问题,努力查找资金使用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制定改进和提高工作的措施。财政部门对预算单位的绩效评价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并对其报送的绩效评价报告进行审核,提出进一步改进预算管理、提高预算支出绩效的意见和建议。

财政部门要积极搭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立体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真实全面地反映和衡量预算支出的绩效;建立滚动的绩效评价项目库,收集项目立项、决策、建设、竣工等经济技术指标和数据资料;建立绩效评价专家库,充分发挥专家的理论研究能力和推进绩效评价工作上的积极作用;建立第三方中介库,采用“花钱买服务”的方式,组织、指导中介评价机构参与绩效评价。

(四)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应用机制。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是预算绩效管理的根本。财政部门要建立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应用机制,将绩效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预算具体执行单位,要求其根据绩效评价结果,纠正预算执行编误,完善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支出成本,增强支出责任;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安排以后年度预算和专项资金的重要依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优化资源配置;将绩效评价结果向县人民政府报告,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并作为实施行政问责的重要依据。逐步提高绩效评价结果的透明度,将绩效评价结果,尤其是一些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力大的民生项目和重点项目支出绩效情况,依法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四、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要求

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预算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一)加强组织领导。财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预算绩效管理的统一领导,健全组织,充实人员,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理顺工作机制,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具体措施。各预算单位要按照财政部门的统一部署,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试点,切实做好本部门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之间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二)完善制度体系。财政部门要注重制度体系建设,抓紧制定和完善科学、规范的绩效管理制度,不断探索建立相关配套制度办法,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确保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评价、结果应用和问责等各个管理环节的工作有序开展。要立足本地实际,本着总结经验、以点带面、逐步推开的原则,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尽快建立高效而有特色的工作机制,灵活使用各种评价方法,努力拓展评价结果运用渠道,认真总结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为预算绩效管理提供制度和技术支撑。

(三)加强宣传培训。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政府网络平台等,积极宣传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培育绩效管理文化,增强预算绩效意识,为预算绩效管理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财政部门要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专业知识的培训,增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提高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水平。

(四)建立考核机制。建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机制,县财政局要对本级预算单位下达年度绩效评价计划任务,实行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年度考核,并及时通报考核结果。要采取重点督查、随机检查等方式,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财政部门、预算单位要树立绩效理念,把预算绩效管理考核作为财政管理的经常性工作,常抓不懈,促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