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劳动人事仲裁再上新台阶工作意见
时间:2022-01-01 03:03:10
导语:推进劳动人事仲裁再上新台阶工作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十二五”期间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和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单位以及时有效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为重点,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有力保障;以贯彻实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为契机,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改善工作环境逐步建立健全了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法律政策体系;以健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制度为基础,进一步畅通了当事人维权渠道;以推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整合为保障,基层调解组织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基本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一、主要工作情况
1、劳动人事争议处理的基本情况
(1)、各级调解组织受理件,比同期下降了9%;调解成功件,调解成功率为%。
(2)、仲裁部门受理件,比同期增长%,不予受理件,比同期下降%。
(3)、受理案件中:劳动报酬件,占受理总数的%,工伤待遇件,占受理总数的%,社会保险件,占受理总数的%,履行劳动合同件,占受理总数的%,确定劳动关系件,占受理总数的%,经济补偿金件,占受理总数的%,赔偿金件,占受理总数的%。
2、加强仲裁员队伍建设,注重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利用集体和自学、案例研讨和庭审观摩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仲裁员的综合素质,增强依法行政的业务能力、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建设,培养其忠于职守、秉公办案、正直善良、廉政文明、乐于奉献的优良品格,在仲裁工作实践中,树立人事争议仲裁队伍的良好形象,努力造就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仲裁员队伍。近年来,全市各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在深化改革、促进发展过程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对化解企业劳动争议、维护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3、注重调研、积极探索解决争议的多种方式。市仲裁办结合工作实际组织了人事争议调研督查组,深入基层调研,定期对人事争议的数量、类型和特点进行分析,及时掌握基层情况,提高处理和强化了争议发生的预防能力;以人为本,对基本事实清楚、当事人政策理解不到位的人事争议案件,采取“简易式”方法处理,作好政策解释,通过调解,达到化解争议的目的;对多次调解不成的争议,坚持“调裁并重”,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公正裁决;以宣传推动人事仲裁工作为重点,使单位和职工进一步增加了对人事争议仲裁制度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了依法管理、依法维权的意识,稳定了和谐的工作秩序;积极开展人事争议仲裁工作,多方探索解决争议的方法,对某退休待遇争议案,在多次调解无果的情况下,及时依法裁决,达到了锻炼队伍、积累经验、依法维护当事人权益之目的。
4、认真处理各类来信来访,全市各级仲裁机构共计接访余人次。市仲裁办接访余人次,接待人员首先从耐心倾听当事人诉说、取得信任开始,通过查清事实、针对性的政策法规教育、把握当事人思维变化的时机,居中调解,成功调解了多件争议纠纷。等单位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善待来访人员,实事求是地处理来访事项,把政策法规解释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使来访者存疑而来,满意而归。
5、仲裁工作硬件建设非常到位。我单位仲裁庭严格按照法院庭的标准设立,庭上电脑、打印机及办公室电脑、打印机等日常办公设备配置相当完善,为我们的仲裁工作提供了最基本最有力的保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回顾前期的工作,我们在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市局仲裁处、市仲裁院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全体干部职工的团结奋进,共同努力。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随着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劳务派遣、非全日制用工等用工形式的快速发展,灵活就业、异地就业增多,劳动保障监察的对象大大扩充,劳动违法案件的复杂性和监管难度急剧增加,疑难案件大量涌现。这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人员编制机构紧缩,案件大量增加,办案人员不够,造成很多案件不能按期结案。
2、仲裁基础设施亟待完善。突出问题是县区仲裁工作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机构、人员、经费和办公场址硬件方面,尽管各县、区都成立了仲裁委,但大部分没有专设机构,专职仲裁员少,没有专项办公经费,甚至没有办公场所。
3、人事争议仲裁工作社会知晓面小,有关部门在处理来信来访的过程中,混淆了人事争议与行政复议、信访、申诉、控告等工作的受理界限,致使当事人在这些部门之间来回奔波,给人事仲裁工作及当事人造成了不良影响和人、财、物方面的不必要损失,影响了政府形象。
总结“十二五”时期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的有效做法,要注重以人为本,将“以和为先”的理念贯穿到调解仲裁工作全过程;注重健全制度,不断将实践中的有效做法上升为规章政策指导工作;注重突破难点,带动面上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注重聚集合力,形成推动调解仲裁工作发展的共进局面。
面对“十二五”时期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新发展等新形势给调解仲裁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在“十二五”时期围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中心工作,以贯彻落实《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为主线,以完善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机制为核心,以加强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和仲裁院基本建设为重点,努力提升调解仲裁服务社会的能力,逐步建立起预防功能健全、调解方式有效、仲裁公正权威、队伍充实专业的统一的劳动人事争议处理体制。
三、主要改进措施
1、规范案件处理,完成总体目标
一是规范案件处理流程,提升案件审理质量。完善案件的登记、受理、处理、信息汇总统计,在市原有的表格的基础上增加数据分析,用于案件的分析和梳理。制定本市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受理、处理工作规范,确保一般案件天结案,复杂案件不超过天结案。建立专人审核裁决(调解)文书的制度。防微杜渐,为减少差错,设立专人负责审核裁决(调解)文书,斟酌文书中语言的运用,减少可能存在歧义的地方。
二是搭建信息沟通平台,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加强与本局其他相关科室沟通,确保案件在本局范围内处理的一致性;建立每月一次的仲裁员工作例会,及时分析阶段性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的情况,同时对疑难复杂案件集体会诊。建立裁审例会制度,每季度和法院共同召开一次工作例会,遇有特殊情况临时增加。协调同一仲裁与审理的口径,对法院改判的案件及时反馈、分析、改进仲裁工作中的缺陷。每季召开一次劳动纠纷业务指导小组会议,研究当前情况,制定应对措施,全面落实调解工作的各项任务,指导基层调解组织工作,提高调解成功率。
2、采取各项措施,促进案件调解
提高案件调解的成功率,追求案结事了的结果是仲裁部门一直追求的目标。一是庭前熟悉,摸清情况。仲裁员在拿到新的案件后,先和书记员熟悉案情,梳理脉络,摸清实际情况,在开庭前有针对性地寻找案件双方当事人都容易接受的调解突破点,增加调解成功的可能性。
二是真诚待人,促成理解。对于申被双方矛盾较为激烈的情况,仲裁员成倍地增加调解的时间,用自身真诚的态度对待双方当事人,寻求取得当事人同意合作的机会。三是巧妙借力,推进调解。适时寻求其他部门的帮助,例如当事人律师,当事人信任的人,或者相关科室的同志的引导,借助他人的力量完成调解。
3、健全工作制度,提高服务水平
一是认真学法,准确把握法律法规。认真学习、准确掌握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发及相关法律法规,是做好调解仲裁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各级从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的人员,认真学习调解仲裁法等各项法律法规,尤其要结合调解仲裁管理体制、办案制度和机构统一的现实需要,重点学习机构整合后需要掌握的新的劳动、人事法律法规制度以及与原有争议处理制度有较大变化的内容,准确把握调解仲裁的精神实质。二是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处在服务民生的前沿阵地,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服务窗口和平台。要始终把行风建设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工作中近一步强化为民、整体、效率意识,倡导勤奋学习、深入调研、求真务实的风气。
4、遵循三方原则,继续健全劳动争议仲裁组织机构,进一步完善仲裁员、仲裁庭制度,积极探索增强劳动争议仲裁体制权威性的新路子。各级劳动行政部门、工会组织、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完善劳动争议仲裁三方机制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在增强劳动争议仲裁体制权威性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试行由当事人选择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处理劳动争议的“裁审分轨”处理体制;由当事人根据仲裁员名册选择仲裁员处理劳动争议的制度等,共同推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有中国特色的劳动争议仲裁新体制的形成。
- 上一篇:基层工商所执行力建设调研报告
- 下一篇:物业经理入职感想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