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移交管理指导意见

时间:2022-07-31 10:05:23

导语:企业移交管理指导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企业移交管理指导意见

为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巩固改革成果,根据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和我区实际,决定将区属企业生活区移交辖区实行社区管理,现就有关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企业生活区移交辖区实行社区管理的重要性

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企业生活区移交辖区实行社区管理,是加快国有企业配套改革的需要,国有企业在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后,原企业职工已由“企业人”转化为社会人,生活区的管理也应相应转向社会化管理;是加快我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企业生活区纳入社区管理进一步剥离了企业社会管理职能,有利于国有资产运营增值,提高经济效益;是加快城区改造建设的需要,生活区实行属地管理,有利于统一改造和开发,改善职工生活环境和居住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企业生活区移交辖区实行社区管理的范围、主体及原则

(一)移交范围

所有区属企业(含国有和集体)生活区纳入移交范围,具体包括:区属企业的所有生活区(包括建成和危旧区)、土地、非房改房及坐落在生活区上的各类公建设施;企业生活区有关管理人员;以上各项的档案资料。

(二)移交主体

移交方:区属企业主管部门。

接收方:各街道、大兴镇。

监交方:区监察局、区财政局、区国资公司、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三)移交原则

1、现状移交原则。企业生活区无论是建成区还是危旧区,均按现状进行实物移交。

2、谁管理谁受益原则。企业生活区按属地移交街道后,街道按城市总体规划综合开发时,生活区开发的各项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由辖区享有。

三、企业生活区移交辖区实行社区管理的有关政策

(一)企业在生活区移交时,座落在企业生活区上未出售的公房、土地、公建设施(含人防设施及维修费用)及其剩余房屋维修基金等国有资产无偿过户或划转给接受方。移交后的人防维修费用和房屋维修基金,必须专项用于人防工事维修和居民住房及公用设施维修。

(二)企业在生活区移交时,如需办理产权过户,移交方要及时协助办理产权过户手续,费用由财政承担。无权证的各类资产及低值易耗品要直接移交。

(三)对年久失修、对住户构成重大人身及财产安全隐患、其改造费用较大又没有提留维修资金的生活区,由接收方核查并经确认后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同时,为引导企业生活区推进市场化管理,给予经确认的每片生活区一定的一次性资金补贴。

(四)在生活区移交前,原管理单位要缴清历史拖欠的水电费,做好水、电分离工作;少数受条件限制暂时不能进行水电改造的,按现行标准,由区财政将改造费用一次性折算给接收方,公用水电一并过户给接收方管理。

(五)各辖区应无条件接受随同下划人员。为稳妥做好移交人员安置工作,按一定标准予以一次性补助,原管理单位负责对接受的上述人员及时变更劳动关系。

(六)企业生活区移交中发生的费用统一由区财政承担。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移交工作的顺利推进

企业生活区移交辖区实行社区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为加强领导,确保工作目标的顺利完成,成立区区属企业生活区移交辖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区长任组长,常务副区长和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区政府办、经促局、监察局、财政局、国资公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商务局以及各街道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经促局主要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成员从相关部门抽调。

各移交方、接收方面积极做好移交准备工作,企业生活区移交工作要本着积极、稳妥、高效的原则完成移交工作。

移交过程中,要明确纪律要求,坚决制止资产隐性转移、资产无法正常移交等问题,对移交过程中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要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街道是辖区内企业生活区社会化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要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企业生活区接收工作领导小组,高度重视企业生活区移交辖区实行社区管理工作,精心组织,明确责任,落实具体的资产接受单位,做好人员和生活区接收工作,确保移交工作顺利推进。

各部门及企业主管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企业生活区移辖区实行社区管理和有关政策、措施,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消除企业和被移交人员的顾虑,争取社会各方面的充分理解和广泛支持。

移交各方要切实履行职责,及时反馈有关情况,认真研究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加快推进区属企业生活区移交辖区实行社区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