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现代化建设意见
时间:2022-07-01 10:29:50
导语:市委现代化建设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为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推动在新起点上不断开创科学和谐率先发展新局面,进一步加快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迈进,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上来
省第十次党代会,是在我省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批准的姜异康同志代表九届省委所作的报告,全面总结了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省委的工作,高度概括了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刻分析了我省发展的重要阶段性特征,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全省工作的总体要求、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对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加强党的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通篇贯穿了科学发展的战略思想、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是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大会批准了中共省第九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第十届省委、省纪委和我省出席党的十八大代表。这次大会对于进一步动员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和稳中求进总基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实现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新跨越,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把握科学内涵,吃透精神实质,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一是充分认识和深刻理解“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这一主题,体现了科学发展观要求和中央对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符合在新起点上不断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实际,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盼发展、盼富裕、盼和谐的期待和愿望,进一步增强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责任感、使命感。二是充分认识和深刻理解过去五年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六个方面的宝贵经验,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好形势,继续坚持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更加富有成效地推动各项工作开展。三是充分认识和深刻理解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创新创优、求好求强、以强胜出的发展取向,努力保持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良好态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保持持续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的良好态势。四是充分认识和深刻理解今后五年全省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一个提前、六个更加”的奋斗目标,体现了富民与强省相统一,体现了全省发展的宏伟蓝图。五是充分认识和深刻理解党代会对各项工作的重大部署,进一步明确加快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加快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具体要求,结合实际研究谋划工作。六是充分认识和深刻理解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重大举措,清醒地看到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担负起抓好党的建设的重大政治责任。要通过认真学习,切实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上来。
我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一个率先、三个坐标、三个跨越”的目标要求,完全符合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和实际。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定不移贯彻落实省委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打开解放思想总闸门,更多地从“外部世界”的角度看待“自我”,从“资源禀赋”的角度审视“发展”,从“开辟未来”的角度把握“现在”,深入“破满、破散、破懒、破难”,以更大气魄、更高标准加快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迈进,为实现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新跨越承担更大责任、做出更大贡献。
二、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大力增创科学发展新优势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始终突出科学发展主题、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紧紧依托和充分用好国家、省规划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等重大战略,不断增创科学发展新优势。
(一)大力增创转调发展优势,推动经济加速迈向“大而强”。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坚实基础,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坚持产业高端化、企业集团化、产品集群化发展方向,加快膨胀提升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黄金和现代化工五大传统优势产业,突破发展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精汽车、电脑、手机、船舶、葡萄酒、黄金、核能、聚氨酯、新型铝材、特种化纤十大产品集群,大力实施培强做大骨干企业工程,加快打造一批规模大、实力强、技术含量高、质量效益好的高端产业方阵、骨干企业群体和优势产品集群。用更大力度拉长服务业“短板”,推动服务业向国民经济主导产业跨越。始终把农业作为“安天下”的产业,加快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转变,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产品品牌化、经营产业化、市场国际化。把低碳、绿色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毫不放松抓好节能减排,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三年水系绿化工程”,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把项目建设与加快转调紧密结合起来,全力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尤其是总投资8300多亿元的190多个市级重点项目,强力推进海阳核电、新机场、青荣城际铁路、港西港区等重大能源交通设施项目建设,切实抓好化学产业园、张裕工业园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以投资结构的优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
(二)大力增创统筹发展优势,构建布局合理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进而实现现代化,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就业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大幅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突出抓好重大交通设施、公共设施建设,统一规划建设功能清晰、分工明确的城市功能区;深度改造提升城市山海岛河泉景观,建设一批标志性建筑和街区,塑造碧海蓝天、山水相映,历史与现代交融、人文与自然和谐的“人间仙境”。把县域城市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动县域城市做大优势产业、完善城市功能,不断提升承载力和辐射力;切实抓好县域经济发展,引导各县市在全国全省县域经济大格局中比学赶超、争先进位,不断实现新的跨越。把小城镇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强化重点镇和中心镇的经济带动、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吸纳更多农民就近就业工作、就近居住生活。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基础,进一步加大农村社区化建设力度,高标准打造生态文明示范区,加快建设具有现代气息和交通特色的秀美村庄。
(三)大力增创蓝区建设优势,让蓝色经济成为推动发展的主导力量和鲜明特色。以全域建设蓝色经济区的视野和思路,加快构建“一极领先、多极崛起”发展格局。“一极领先”,就是依托牟平区、高新区、莱山区、芝罘区和保税港区滨海600平方公里的区域,按照领先崛起的要求全力打造东部高技术海洋经济新区。争取经过今后几年的努力,把东部新区打造成孵化能力强、成果转化水平高的海洋科技引领区,产出效益高、发展势头强劲的高端蓝色产业聚集区,层次品位高、充分展示魅力形象的城市建设样板区,开发保护结合、持续协调发展的生态建设示范区,尽快在东部矗立起一座城市新核心,形成具有重要辐射带动效应的增长引擎和强力板块。“多极崛起”,就是以龙口湾为中心,突出抓好龙口和招远人工岛群、蓬莱西海岸文化新区开发建设,以港西港区为中心,突出抓好开发区临港产业区和综合物流园建设,打造全市蓝色经济北部增长极;以丁字湾为中心,用好海即大桥通车、第三届亚沙会举办等辐射带动效应,突出抓好海阳核电装备制造和亚沙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南海新区建设,打造蓝色经济南部增长极;以莱州湾为中心,借力“一蓝一黄”两大国家战略,突出抓好临港、临电、旅游产业和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打造蓝色经济西部增长极;高标准抓好长岛休闲度假岛建设,打造彰显蓝色魅力的休闲度假胜地。把发展蓝色产业作为蓝区建设的核心任务,坚持高端高质高效发展方向,统筹推进海洋一二三产业,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装备制造业、全国重要的海洋新能源、国内一流的生物产业等十大特色产业基地,增创蓝色产业新优势。
(四)大力增创对外开放优势,以更加包容的姿态走向世界。坚持以开放促调整、兴产业,集中突破招大引强工作,提高利用外资的层次和水平,带动传统产业提升发展,促进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坚持以开放促增长、兴市场,深入实施外贸提升工程,鼓励更多企业“走出去”,带动全市发展进入更大空间;坚持以开放促改革、兴活力,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嫁接改造国有企业,鼓励民营企业广泛开展与国内外大企业合作,支持各种所有制企业加大境内外上市融资力度,推动更多企业确立国际化战略,以开放促改革促管理促发展。特别是抓住第五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确定年内正式启动自贸区谈判、中方倡议在建设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的难得机遇,密切跟踪、积极争取。
(五)大力增创科技创新优势,奋力抢占竞争发展制高点。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抓手,在产业创新上抢占先机,集中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掌握一批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品牌的高新技术产品,推动“制造”向“创造”跨越。在聚集创新上形成高地,把各类园区尤其是开发区、高新区、保税港区、昆嵛山保护区、招远开发区5个国家级园区,打造成蓝色经济的新载体、高新技术的加速器。在开门创新上蓄足力量,用全球视野聚集创新资源,加快完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在支持创新上提升境界,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认真落实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大力加强创新文化建设,让一切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一切创新的活力竞相迸发。
三、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时刻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首要政治责任和最大政绩追求,努力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一)扎实办好民生实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大力实施“收入同步提升计划”,把转方式调结构、统筹城乡一体发展与促进群众增收紧密结合起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和创业政策,力争让所有有劳动能力、有创业愿望的家庭都能在就业创业中增加收入;加快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实现群众收入与经济发展速度同步增长、生活水平与发展质量同步提升。加大“为民服务实事工程”实施力度,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巩固完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制度,继续深入扎实开展爱心捐助、结对帮扶等社会救助活动,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真正让所有人过得去、更多人过得好。坚持在“扩面、提标、转型”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补助标准,建立健全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正常调整机制,使全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二)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把财力更多地向卫生事业倾斜,加快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确保医疗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广大群众健康需求相适应。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着力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率,推进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建设,加强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积极发展民办教育,健全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竞技体育整体实力。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做好社会养老、关心下一代工作,支持残疾人事业,扎实开展双拥共建工作,促进社会事业全面繁荣发展。
(三)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增强民生政策普惠性。不断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在促进民生公平上下功夫,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加快健全民生投入保障机制,坚持财政投入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新增财力向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发展领域倾斜。加快完善民生工作落实机制,完善项目选定、投入保障、公示承诺、领导责任、监督检查等制度。加快完善民生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坚持实践标准、群众标准,建立群众满意度测评制度,提高民生建设的实效,真正把民生工程建成群众满意工程。
四、精心打造胶东文化龙头城市,在更高起点上加快推进文化大市强市建设
深入挖掘和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倾力打造胶东文化龙头城市,推动我市文化建设提层次上水平。
(一)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牢牢抓住理想信念这个灵魂,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教育群众,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励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抢抓新机遇,坚定信心应对新挑战,齐心协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牢牢抓住道德养成这个基础,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让一切崇善尚德的潮流充分涌动。牢牢抓住文明建设这个载体,积极探索建立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新机制,巩固扩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不断提高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二)做大叫响特色文化品牌,彰显文化特质和城市品格。以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底蕴,以顽强拼搏、锐意进取为特质,做大叫响红色文化品牌;以得天独厚的海洋自然资源、数千年经略海洋的深厚历史和国家级蓝色经济区战略为依托,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为特质,做大叫响海洋文化品牌;以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葡萄酒城”、全国最大的葡萄和葡萄酒生产基地为载体,以醇厚高雅、魅力时尚为特质,做大叫响葡萄酒文化品牌;以悠久道教历史、美妙神仙传说、壮丽山海奇观为内涵,以天人合一、生态宜居为特质,做大叫响仙道文化品牌,努力形成富有特色、代表胶东风格、体现中国气派的区域特色文化体系。
(三)全面繁荣公共文化事业,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积极争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努力构建更高层次水平、充满生机活力、惠及全体人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抓好文化中心等大型文化设施的完善和运营,继续建设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强化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到“十二五”末,在全市形成15—2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加强公共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供给,大力开发内容健康向上、形式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推出更多有特色和较大影响的精品力作,为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全面推进文化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家庭,擦亮文化活动品牌,营造浓厚的社会文化氛围。
(四)突破性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更加突出龙头带动,支持现有文化骨干企业膨胀做大,加快推进一批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的优势文化产业项目,扶持发展一批技术创新型企业,提升文化产业整体竞争力。更加突出集聚发展,引导分散的资源和项目向园区集中,抓好各类文化产业基地建设,使之成为文化科技创新的孵化器、文化企业快速成长的助推器、文化产业集约发展的增长极。更加突出活跃市场,加快建立完善资本、技术、人才、产品等各类文化要素市场,着力培育特色文化消费市场,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为文化产业发展拓展需求空间。
(五)加快文化改革创新步伐,激发文化繁荣发展活力。围绕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进一步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快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和兼并重组,积极推进重点新闻网站和非时政类报刊改革,稳步推进一般性文艺院团改革,打造富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市场主体。进一步激发文化事业单位活力,全面推进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制定完善服务标准和规范,不断提高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创新文化管理体制,规范理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文化企业单位之间的关系,深化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改革,完善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结合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社会化。
五、大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积极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以争创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六连冠”为目标,深入推进和谐稳定模范城市建设,不断推动社会管理工作实现新跨越。
(一)坚持整体联动、全民参与,实现社会管理社会化。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市有机结合起来,扎实推进基层民主建设,丰富和发展各种形式的沟通平台,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健全完善社会管理创新“八大体系”,进一步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努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二)坚持领导负责、服务为重,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更加重视做好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公开预约接访和包案解决重点信访问题制度,以更大力度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大走访”和“大下访”活动。认真落实群众权益保障机制和维稳责任机制,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确保群众合理诉求及时有效得以解决。正确处理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变“管字当头”为“服务为先”,形成寓管理于服务、以服务促进社会管理不断改进和加强的工作格局。
(三)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坚决扫除社会黑恶势力。把社会管理创新的落脚点放在基层,大力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完善“点、线、面”结合、“人、物、技”配套、“防、管、控”一体的治安防控格局。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生产安全监管,确保全市大局持续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六、提升能力强基固本,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各级党组织要始终站在现代化建设前列,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总要求,以增强执政能力和先进性为主线,全面抓好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
(一)以抓好理论武装和创先争优为根本,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狠抓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抓好大规模干部培训、大幅度素质提升工程,不断提高各级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稳定的能力水平。着力推进“创先争优”活动长期化、常态化,不断加强“信仰、信念、信心”教育,认真落实“承诺、践诺、评诺”措施。引导各级干部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恪尽职守、勇于担当,求真务实、干事创业,做到在岗必须爱岗、在职一定称职、在任力求胜任,努力创造出不辜负组织、对得起群众、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业绩。
(二)以造就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加大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力度,重视培养选拔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更好地关心照顾老干部、老党员。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大“双百”人才引进力度,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全市科学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增强党的创造活力。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支持人大、政府、政协的工作,凝聚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抓好选派“第一书记”、党员“双管双责”等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三)以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坚持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工作中依靠群众,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从群众利益出发,做到合民需、顺民意、得民心。深入开展“转作风、解难题、促发展”活动,进一步把精力和注意力向一线集中、向基层转移、向群众靠拢,以干部拼搏实干、忘我奉献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以优良的党风带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四)以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为关键,加强党的反腐倡廉建设。积极强化教育的说服力,全面加强制度的约束力,切实增强监督的制衡力,始终保持惩治的威慑力,确保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思想纯洁、队伍纯洁、作风纯洁和清正廉洁。各级领导干部要严守《廉政准则》各项规定,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学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为动力,同心同德,开拓奋进,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进一步加快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迈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 上一篇:行政科上半年总结及打算
- 下一篇:农机系统职务聘任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