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民创业县工作意见

时间:2022-06-21 09:33:00

导语:创建全民创业县工作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创建全民创业县工作意见

为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提高全县就业水平,根据省市有关会议要求和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创建创业型城市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决定实施全民创业,创建全民创业县,并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增创“高新产业园地、文化旅游胜地、有机农业基地、鲁中生态高地”的新优势,进一步树立“政府搭台、全民创业”理念,通过政策推动、典型带动、园区拉动、基地孵化的方式,积极营造政府鼓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民众自主创业的浓厚氛围,以创业促就业,以创业带富民,以创业谋发展,形成遍布城乡、覆盖千家万户的全民创业局面,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通过两年(2011—2012年)的努力,在全员创业活动指数、创业活动对就业的贡献率、创业活动对企业成长的贡献率、创业环境满意度、创业活力和效率等5项创建评估指标上达到全市领先水平,2011年末和2012年末,全县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人数占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比重力争分别达到25%和30%。

(三)主要任务。到2012年底,建立以高新产业创业园、有机农产品基地创业园、旅游产业开发创业园为主的3处创业园基地,建立以居家城诚信街、路文化苑、路东首三元市场为主的3条“创业一条街”,新上工业企业项目60家,新增创业带动就业比例达到1:5以上的个体工商户3000家,带动就业1.5万人;在全县各乡镇普遍建立返乡农民工、回国劳务人员创业园或一条街,带动2万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全县扶持培育100名创业之星。

二、创业导向和创业主体

(一)创业导向。坚持政策引导,创业扶持,充分发挥我县上市公司、骨干企业、文化旅游资源、有机农产品基地等方面的优势,重点建立以医药及包装材料产业、节能材料、精细化工、采矿建材、玻璃纤维、服装家纺业、旅游产品开发、有机农产品储藏加工、餐饮服务业、商业零售为主体的创业导向体系,促使企业得以扩张、技术得以进步、产业更加优化、就业更加充分,形成鲜明的创业特色。

(二)创业主体。在全县倡导全民创业,重点鼓励和引导以下各类人员创业:

1、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创业。充分发挥高校毕业生的才能和智慧,引导和鼓励他们从事个体经营,创办经济实体,在创业中实现自身价值。

2、鼓励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积极引导失业人员利用已经掌握的专业技术和创业技能,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3、鼓励农民致富创业。树立“培育创业型新农民,建设创业型新农村”理念,鼓励农民开展规模种植、养殖和农副产品流通及深加工等形式的创业活动。引导和帮助被征地农民转变观念,破除“等、靠、要”思想,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4、鼓励回国劳务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创业。积极引导他们利用资金、技术和经营理念等方面的优势和专长,投资创业,带头致富。

5、鼓励外来务工人员在我县创业。建立统一开放、城乡一体的就业与创业政策,保证外来务工人员享有与当地人员同等的创业政策,留住资本、留住人才,使外来务工人员走上“先务工赚钱,再投资创业”之路。

6、鼓励转业退役军人再创新业。大力开发使用军、地两用人才,积极引导退役军人由安置就业向市场创业转变,通过政策扶持实现自主创业。

7、鼓励科技人员兼职创业。鼓励科技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兼职从事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担任技术顾问、技术指导,或参与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允许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8、鼓励优秀人才来我县创业。鼓励吸引外地各类优秀人才带着项目来我县投资创业。鼓励留学人员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回家乡创业,为家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9、鼓励民营企业二次创业。鼓励民营企业树立创新业理念,利用自身资本积累,在符合我县产业规划的新领域和新行业进行二次创业。鼓励民营企业树立创大业理念,通过扩大投资、技术改造、合资合作、重组嫁接等方式,做大做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10、鼓励残疾人自立创业。激励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充分挖掘残疾人自我开发、自我创造的潜能,支持残疾人自觉地投入到创业活动中,通过创业走上富裕之路。

三、具体工作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1年9月—10月)。完善创建工作领导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研究制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相关政策,取消不利于创业的各种限制性规定。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媒介,广泛宣传全民创业的积极意义和创业优惠政策,宣传创业典型的成功经验,在全社会倡导人人想创业的新观念,大力培养勇于创业、乐于创业、善于创业的新时代创业精神,使创业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动追求和自觉行为。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1年9月—2012年12月)。召开全县创建全民创业县工作会议,部署启动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建立和完善组织领导体系、政策支持体系、创业培训体系、创业服务体系和工作考核体系等“五大体系”建设;对创建工作实施情况进行阶段总结,找出不足,积极调整和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巩固创建成果;进一步加大各项创建工作力度,稳步推进全民创业县建设。

(三)总结、验收评估阶段(2011年)。对创建全民创业县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评估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并通过社会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创业群体抽样调查等方式,全面做好全员创业活动指数、创业活动对就业的贡献率、创业活动对企业成长的贡献率、创业环境满意度、创业活力和效率等各项创建指标的统计分析,召开全县创建工作表彰大会,评选表彰“创业之星”等一批成功创业典型,推动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迎接省、市对我县创建创业县的验收评估。

四、工作措施

(一)建立组织领导体系。成立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县劳动保障局局长为副组长,县发展计划局、县经贸局、县教体局、县科技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人事局、县国土局、县建设局、县农业局、县卫生局、县规划局、县中小企业局、县招商局、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县工商联、县残联、县国税局、县地税局、县工商局、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创建全民创业县的各项工作,负责研究制定创建工作总体方案和各阶段工作安排,统筹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制定完善促进创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制定统一标准,评价创建工作开展情况。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劳动保障局,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二)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创造更加宽松的创业环境

1、放宽市场准入

(1)放宽投资领域。凡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一律向各类创业主体开放,国家有限制条件和标准的行业、领域平等对待各类创业主体。鼓励和支持各类创业主体通过参股、联合、并购、独资等方式,参与各个领域的投资建设;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制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采购优惠政策,坚持公开、公平竞争的原则,鼓励和支持各类创业主体参与政府投资项目的招投标。

(2)放宽登记条件。允许具备生产经营条件的创业者,凭本人居民身份证及前置审批许可等材料直接申办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创业企业设立连锁经营门店的,可持总部的连锁经营相关文件和登记材料,直接到门店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登记手续。城乡各类企业申请企业集团登记,其母公司注册资本放宽为3000万元,子公司放宽为3个,母子公司注册资本放宽为5000万元。对农村流动商户、农民进入集贸市场销售自产农副产品的,免于工商登记。

(3)放宽出资限额。创业者申办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以及个体经济,注册资金依法实行申报制。一般性服务业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调整至3万元。创业型企业,可以货币、实物出资,允许创业者以知识产权、专利技术、专有技术、高新技术成果等无形资产出资。

(4)放宽经营场所限制。在符合城乡规划以及市(镇、村)容、安全、环保、卫生、消防等法律法规要求并征得物权相邻业主同意的前提下,允许创业者将家庭住所、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作为有效合法的经营场所进行工商登记,租房协议可作为有效的经营场所使用凭证。经有关部门核发许可证并依法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后,鼓励通过互联网开展经营活动,从事电子商务经营。

(5)放宽信贷扶持范围。登记失业人员、普通高校毕业生、军队退役人员、农民进城务工人员、残疾人等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以及境外就业的,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

2、鼓励支持城乡各类劳动者从事创业活动。

(1)落实税费减免政策。登记失业人员、军队退役人员、残疾人、毕业2年以内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经同级就业服务机构出具相关证明材料后,税务、工商等有关部门自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依法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免除前置审批的各项费用。创业者符合相关条件,可按国家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符合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现行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

(2)加强创业政策扶持。从事创业活动的人员吸纳登记失业人员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可按实际创造就业岗位个数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给予适当补贴。创业者自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在劳动人事方面提供优惠;下乡创办、领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或从事特色种养业的,享受各项支农惠农政策。

(三)健全创业培训体系,提高全民创业能力

1、扩大培训范围。将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人员全部纳入创业培训范围,提高全民创业的能力。

2、创新培训模式。重点加强县职教中心、就业训练中心等各类培训机构建设,发挥他们在培训方面的主力军作用。将创业与就业指导培训纳入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健全完善毕业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机构。以就业训练中心为依托,调动社会各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大力开展创业培训项目和创业实训活动,加快形成系统、长效、规范、实用的创业培训机制,通过组织准备创业的人员参加模拟创业和见习活动,提高其创业能力。

3、落实培训补贴。对参加创业培训人员给予创业培训补贴,所需资金从就业资金中列支。其中正在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参加创业培训的,可按规定程序,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支付。

(四)加快创业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各类园区、规划较大的闲置厂房、专业化市场等适合创业的场所,建设创业园基地,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创业园基地建设。

(五)完善创业服务体系,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服务

1、加强创业指导服务。成立“县创业指导中心”,负责全县创业工作的综合管理、指导和服务。设立8个创业指导小组:劳动保障、财政、工商、税务、人民银行等部门联合成立“创业政策指导小组”;以县教体局为主联合人事、劳动保障等部门成立“职业学校创业培训指导小组”;以县劳动保障局为主成立“城乡失业人员创业指导小组”;以县人事局为主成立“高校毕业生创业指导小组;以县总工会为主成立“工友创业指导小组”;以团县委为主成立“青年创业指导小组”;以县妇联为主成立“巾帼创业指导小组”;以县残联为主成立“残疾人创业指导小组”。根据各创业群体的不同需求,为创业者提供项目开发、方案设计、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

2、加强创业信息服务。各乡镇有关部门要设立创业服务窗口,在所属网站和相关媒体开设创业政策和项目信息等专栏,为创业人员提供创业政策咨询、投资信息、市场行情、项目推介、外经外贸和劳务供求等相关资讯服务。建立创业项目资源库和项目评估推介制度,搭建创业者交流互助的有效平台。同时,通过集中指导、上门服务、电话跟踪等多种形式,为创业者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指导和咨询服务。设立创业服务热线,接受创业者的咨询和投诉,提供及时有效的后续服务和跟踪指导。注重对创业失败者的指导服务,帮助他们重树信心,再创新业。

3、优化创业服务环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的创新,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公开各项行政审批、核准、备案事项和办事指南,推行联合审批、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和承诺服务,开辟创业“绿色通道”。涉及政策规定减免以外的收费,弹性收费能免则免,能让则让,能缓则缓;刚性收费按照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收取。禁止任何部门、单位干预创业企业的正常经营,坚决杜绝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检查行为。

(六)建立考核体系,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1、健全目标责任和考核体系。建立完善创业带动就业统计指标体系,具体细化全员创业活动指数、创业活动对就业的贡献率、创业活动对企业成长的贡献率、创业环境满意度、创业活力和效率这5项指标,并纳入县委、县政府对各乡镇和有关部门的年度考核内容。

2、建立月报制度。各乡镇、县直各有关部门每月要向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创建工作和政策落实情况,县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季度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通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对市场主体活跃、创业环境优良、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数量增长快、个体和民营经济财政贡献率高,以及在创建活动中服务优质高效、创业主体评价好的部门、单位给予表扬;对创建工作进展缓慢、政策落实不到位、群众投诉较多的予以通报批评。

3、建立运行配套机制。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创建领导小组的要求,制定、完善和落实创建工作的配套措施。凡符合享受相关政策的创业主体,坚持政策服务上门、落实到位;凡属办理审批、审核、登记、核准、备案手续环节中的政策,各责任单位要在受理手续的同时予以落实;凡属经营过程中的政策,各责任单位要制定补贴、返还、奖励办法并予以落实。

4、加大创业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各级政府鼓励创业的相关政策,宣传开展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践的成功经验,形成全民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部门职责分工

(一)县劳动保障局。牵头制定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实施方案,落实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制定创业带动就业工作考核办法;协调有关部门,推进创业带动就业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搞好创业服务,探索创业带动就业的有效工作机制,与有关部门配合,搞好“实训基地”和各类“创业园区”建设。对全县各类创业园基地进行考察、认定、挂牌。

(二)县发展计划局。在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重大经济社会政策和审核重大项目时,充分考虑对创业、就业工作的影响。配合统计等部门对创业各项指标进行定期调查、分析和预测,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开展。

(三)县经贸局。以加快经济发展、创业促进就业为立足点,在结构调整、技术创新改造、产业政策扶持、治乱减负等方面,加大对创业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动创业企业快速发展。

(四)县教体局。联合人事、劳动保障等部门加强对职业学校创业培训的指导,把创业与就业指导培训纳入学校日常教学计划,大力推行职业学校毕业生毕业证、职业资格证并重制度,将毕业生创业就业率作为考核办学效益的重要内容。强化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为提高学生创业、就业技能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

(五)县科技局。充分发挥科技职能,服务全民创业。制定完善相关政策,鼓励科技创业,推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定期筛选创业指导项目和到期专利项目、推荐给创业者;主动为企业提供包括人员培训、技术咨询、技术合同登记、产品开发、信息服务、申报各类计划等方面的服务。

(六)县民政局。负责做好军队退役士兵的自主创业工作;积极为低保人员创(就)业提供服务和便利。

(七)县财政局。安排相应资金,保证创业人员培训、社保、岗位等补贴和各项创业带动就业有关扶持政策落实到位;建立健全管理和使用办法、绩效考评办法等,支持创业基地建设和重点创业项目发展;督促各乡镇、各有关部门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创业带动就业资金投入。

(八)县人事局。认真贯彻落实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有关政策,向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指导服务,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评估制度。负责高校毕业生创业示范园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良好环境。

(九)县国土资源局。建立土地储备和挖潜盘活存量土地,以保证创业企业发展用地需求;对创业主体、创业企业用地,优先办理用地手续。

(十)县建设局。负责协调指导创业经营场所的建设,加大创业孵化园区建设力度,为创业主体提供广阔创业空间;对新建市场和政府投资兴办的公益性服务组织,把自主创业经营纳入项目审批计划,优先用于创业人员自主经营;对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场所,优先用于就近、就地安排自主创业人员创业。

(十一)县农业局。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依托基地,培养龙头,在农产品深加工领域建设一批骨干企业,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创业机会,做好农民创业指导和教育等工作。

(十二)县卫生局。指导各级卫生部门服务于创业工作,在办理卫生手续等方面落实费用减免政策。

(十三)县规划局。加大创业园基地的规划力度,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配套齐全的城乡创业载体。

(十四)县中小企业局。引导中小企业二次创业,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合作,增强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构建多层次、立体化投融资服务体系,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加大对“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园”建设和服务力度,扩大孵化规模。

(十五)县招商局。储备一批资源条件好、开发潜力大的重点项目,以更加优惠灵活的政策和优质高效的服务吸引外来资金到我县创办实业,不断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坚持创业主体主动招商与政府部门服务招商相结合、经常性联系招商与参加重要节会招商相结合、吸引外部投资与引导民间融资相结合,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搞好招商创业工作。

(十六)县总工会。开展调研活动,为创业带动就业献计献策;组织指导各级工会成立工友创业指导机构;动员引导职工开展各种形式的建功立业劳动竞赛活动,充分发挥广大职工在创建全民创业县中的重要作用。

(十七)团县委。成立团组织青年创业指导机构;深入开展“青春建功新农村--百千万农村青年创业计划”,推进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加强对青年创业引导;帮助创业青年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依托县级劳动力培训定点机构,大力开展青年创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青年创业能力。

(十八)县妇联。成立巾帼创业指导机构,在城乡大力实施“巾帼创业就业促进行动”,通过新技术和创业知识培训,提高妇女的创业能力;加强女大学生创业指导,举办“巾帼创业事迹进校园”活动,拓宽女大学生创业思路;加强对创业成功女企业家的扶持奖励,形成妇女创业激励机制。

(十九)县工商联。总结推广民营经济组织、个体私营经济组织的成功创业经验,推动全民创业工作的开展。鼓励和引导现有民营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在现有基础上,通过资产重组、扩大规模、连锁经营等方式再创业。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好相关扶持政策,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指导和服务。

(二十)县残联。组织残疾人开展创业培训和技能培训,特别要加强自立、自强的创业意识培训。协调有关部门全面落实残疾人创业的一系列扶持政策,牵头成立残疾人创业指导工作机构,为残疾人创业提供“一条龙”服务。

(二十一)县统计局。发挥统计职能,加强统计工作在创业带动就业和创建全民创业县工作中的作用,定期全县创业带动就业和创建全民创业县有关统计数据。

(二十二)县国税局、地税局。认真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在国家税收政策规定的框架内,结合我县实际,认真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创业人员和创业企业的税收政策扶持力度。

(二十三)县工商局。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创业扶持政策,完善登记窗口“绿色通道”,为创业主体提供申请、受理、审批“三优先”的一站式服务;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优化市场环境。

(二十四)人民银行。组织指导各银行系统认真落实贷款扶持政策,对创业主体新建、扩建、改建创业项目,优先安排贷款支持,并在贷款利率上给予优惠;优化贷款环境,积极推进小额贷款工作顺利开展;加强对小额贷款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真正发挥小额贷款在推动创业方面的重要作用。